金剛經04:如何行善才能福德無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譯文——

佛繼續說:「菩薩對於萬法,都應該無所執著,以不執著的心態去行佈施。不執著於形色,不執著於聲音、香氣、味道、觸覺、意識去行佈施。為什麼呢?若菩薩以這種不執著的心態去佈施,其福德將不可思量。須菩提,你認為呢?東方的虛空可以想像和度量嗎?」

須菩提答:「不可,世尊。」

佛又問:「那麽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及上下方的虛空可以想像和度量嗎?」

須菩提答:「不可,世尊。」

佛說:「菩薩不執著於諸相去行佈施,其福德亦如這般無法想像和度量。須菩提,菩薩應如我所教導的這樣安住本心。」

——隨想——

梁昭明太子為此段經文所下標題為「妙行無住分」,解說行善佈施之心法——不住相布施。

「不住相布施」,直接按字面上的意思,有兩種可能解釋:一是不帶任何目的去佈施;一是不拘泥於布施的形式。仔細一想,後一種解釋已涵蓋前一種解釋的內涵,甚至超越「佈施目的性」命題——帶有目的也好,不帶目的也好,不需執著,更不必以此衡量佈施的真偽與價值。

眾生對我的善意,感恩領受便是,不懷疑其用心,即使再微小的給予,也是珍貴的。對於需要幫助者,更要毫無窒礙地去行佈施,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其好惡美醜而猶豫。發自本心的善不受限制、不講條件,是對眾生的憐惜,是一種慈悲心向,落實於行為上即是「無住相布施」。

佛說做善事不拘泥形式,難道就可以隨心所欲嗎?生活中曾遇到那些「我為你好」、「我這是幫你」,但被幫助者卻備感困擾的情況,怎解?

所謂佈施,不僅僅是「給出去」,而是一種實質利他行為,由為他人著想的心意出發,就不會把整箱發霉衣物直接寄去育幼院,不會贈以過期食品,不會以高調「幫忙」之名彰顯優越感,滿足自身各式慾望。真正的佈施是體貼與同理心,不會給受施者帶來困擾甚至傷害。

為何行「不住相布施」?

才剛講完佈施不求回報,接著就說這樣可獲福德無限,前後似乎有所矛盾,我想最適合的解釋就在宗教與哲學相異之處——哲學講究邏輯縝密,而宗教除了哲學辯思之外,更有勸人向善的追求,需要使用更通俗的話語去與眾生溝通,那些識字的、不識字的、聰明的、不聰明的、單純的、貪婪的、自私的......芸芸眾生,所以道理不用講得太透徹,卻要夠吸引人,因此佛許以無可限量的福德作為回報,勸人行不住相布施。

此段經文以十方虛空(四方、四維、上下共十方)比喻福德,也有深意。福德是極其抽象的概念,如同虛空一般,看不見、摸不著、難以精準定義,卻無限浩大。而此無盡之虛空,正是佛陀修行最高境界,那麼是否可以理解為——無盡的虛空便是福德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由自在的生活
5會員
14內容數
天地遼闊,開心而已。
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4/02/05
心氣浮動之際,取出傅佩榮《易經——卜辭看人生》隨手翻出一頁——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看來有些凶險,不放心,多找幾家之言,以為解讀。 此屬坤卦的最後一爻。乾是天、坤是地,相對於乾卦的開創性,坤卦代表著包容、恆常,是屬於跟隨者的智慧。乾卦的六爻都以龍為代表,而坤卦一開始以母馬為喻,走到最後一爻,陰極而陽
Thumbnail
2024/02/05
心氣浮動之際,取出傅佩榮《易經——卜辭看人生》隨手翻出一頁——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看來有些凶險,不放心,多找幾家之言,以為解讀。 此屬坤卦的最後一爻。乾是天、坤是地,相對於乾卦的開創性,坤卦代表著包容、恆常,是屬於跟隨者的智慧。乾卦的六爻都以龍為代表,而坤卦一開始以母馬為喻,走到最後一爻,陰極而陽
Thumbnail
2022/02/04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Thumbnail
2022/02/04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Thumbnail
2022/01/12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Thumbnail
2022/01/12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唸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唸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
Thumbnail
前言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是怎么理解呢?这是一个同学的问题,实际上是出自于《金刚经》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的内容: “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是法
Thumbnail
前言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是怎么理解呢?这是一个同学的问题,实际上是出自于《金刚经》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的内容: “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是法
Thumbnail
修行有正行和助行,通常以持戒修定為正行,布施是助行。 ●「財佈施」 那個財不是錢財(外財),釋迦牟尼佛一文錢都沒有。那個財是什麼?內財,就是身體。要用這個身體,要用體力、要用精神、要用時間、要用智慧,這都是他的財,這叫內財布施,內財布施比外財功德大。 義工是屬於內財布施。用你的心,心力,用你的智
Thumbnail
修行有正行和助行,通常以持戒修定為正行,布施是助行。 ●「財佈施」 那個財不是錢財(外財),釋迦牟尼佛一文錢都沒有。那個財是什麼?內財,就是身體。要用這個身體,要用體力、要用精神、要用時間、要用智慧,這都是他的財,這叫內財布施,內財布施比外財功德大。 義工是屬於內財布施。用你的心,心力,用你的智
Thumbnail
佛說做善事不拘泥形式,難道就可以隨心所欲嗎?生活中曾遇到那些「我為你好」、「我這是幫你」,但被幫助者卻備感困擾的情況,怎解?
Thumbnail
佛說做善事不拘泥形式,難道就可以隨心所欲嗎?生活中曾遇到那些「我為你好」、「我這是幫你」,但被幫助者卻備感困擾的情況,怎解?
Thumbnail
雖然,復次,時,善實!不,菩薩摩訶薩,事住施與應;無所住施與應,不色住施與應,不聲、香、味、觸、法中住施與應。如是,此,善實!菩薩摩訶薩施與應,如不相、想亦住。
Thumbnail
雖然,復次,時,善實!不,菩薩摩訶薩,事住施與應;無所住施與應,不色住施與應,不聲、香、味、觸、法中住施與應。如是,此,善實!菩薩摩訶薩施與應,如不相、想亦住。
Thumbnail
雖然,復次,時,善實!不,菩薩摩訶薩,事住施與應,無所住施與應。
Thumbnail
雖然,復次,時,善實!不,菩薩摩訶薩,事住施與應,無所住施與應。
Thumbnail
雖然,再者,須菩提!菩薩的布施,不應該保有任何事物,也不應該佇足停留在任何地方。
Thumbnail
雖然,再者,須菩提!菩薩的布施,不應該保有任何事物,也不應該佇足停留在任何地方。
Thumbnail
在修行當中,對眾生要以「法」來佈施,而不是以世間物質來佈施;因為世間物質是幻化的,這就不是「不覺有施」。「不覺有施」,是以無所著的心在做事,覺得做什麼都是應該做的,此是世間最高的道德,要瞭解這就是修行不停的,源動力,度眾生也就不停息,謙德在內,處處修行,慈悲喜捨。
Thumbnail
在修行當中,對眾生要以「法」來佈施,而不是以世間物質來佈施;因為世間物質是幻化的,這就不是「不覺有施」。「不覺有施」,是以無所著的心在做事,覺得做什麼都是應該做的,此是世間最高的道德,要瞭解這就是修行不停的,源動力,度眾生也就不停息,謙德在內,處處修行,慈悲喜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