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比受更有福」原來背後有這樣的祝福--成為別人的幸運,是一件幸運的事

2022/02/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施比受更有福」?

你相信「施比受更有福」嗎?
高中以前的我,也不相信這句話。總是聽著身邊的大人說,要成為一位掌心向下、為別人付出的給予者,而不要成為掌心向上、什麼都想要拿取的索取者。
我心裡想:「當一個付出者,到底有什麼好處啊?一直給別人,那不就自己什麼都沒了嗎?」每每聽到這句俗諺,心裡總會冒出這樣的聲音,覺得大人們都說著一些難以理解的話。
直到念了大學以後,才慢慢可以理解這句話的背後,其實有一個更深的含意。

為什麼「施比受更有福」

原來「施」之所以比「受」更有福,是因為
當我們有能力給予時,那代表著自己在某程度上,是富有的、充裕的,所以才有能力,去把多出來的一些分給別人。
舉幾個例子來說:我們是感受過溫暖和愛的人,才有能力去照顧和關心他人;我們是有餘裕的人,才有能力去捐錢和佈施;我們今天身體健壯,才有機會去機構當志工或為他人服務。
所以,為什麼施比受更有福,是因為我們可以為別人付出的前提,必須建立在自己先擁有,而且是比自身所需的更多時,才有能力給別人,這樣反面看來,是不是願意施捨和付出的人,其實是擁有更多的人,而非一無所有呢?

醒悟的關鍵原因

之所以有這樣的醒悟,是因為在大學時期,遇到很多願意幫助我的同學、老師和朋友,我常常覺得:
  • 這些人為什麼願意幫助我啊?
  • 我明明也沒有給過他們什麼好處或利益,為什麼他們願意這樣做?
  • 我怎麼這麼幸運,有這些人願意幫助我呢?
例如我在大四報考諮商所時,因為身邊沒有資源,也不像其他同學有教授指導研究計畫,只能憑著自己過去所學和經驗埋頭努力,快繳件以前發覺這樣閉門造車真的沒效益,才去拜託一位認識的博士班學姊,麻煩他幫我看看整體的書面資料和請教他問題。
說真的,學姊其實不必這樣幫我,因為我一個毫無貢獻的大學生,根本幫不上什麼忙,也無法給予什麼回報,只能在每次學姊幫忙我以後,投以感激的眼神和話語,頻頻向他道聲感謝。諸如此類的幫助,一次又一次的,這樣發生在我身上,包含在其他課堂上遇見的老師們,還有身邊的一些朋友,他們總是這樣的協助著我,令人感激不已。

求助者也可以給別人力量

還有一次,是在心理營隊擔任工作人員,因為帶領著高中生認識自我、挖掘生涯目標的同時,也在過程中看見許多自己的心理議題,而讓我感到迷惘。那時候我認為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問題、還是哪裡不好,才會讓我在帶小團體的過程,不斷的遇到自己的議題,只好跑去請教一位有帶團體經驗的學長。
在和學長聊完以後,覺得被他輕輕的承接起來,決定把感謝回饋給他。
沒想到,他卻和我說:「我才要謝謝你,願意和我分享這麼多,因為你的這個回饋讓我發現,原來我自己也是有能力助人的。以前的我,都覺得自己太理性,無法成為一位溫暖的助人者,但是經過這個回饋,讓我覺得原來我也是可以給別人一些力量的。」才發現原來有的時候
求助者也可能是助人者,也可能在無形中給與他人力量。

給予者受人景仰

正因為無數次類似於此的經驗,讓大學時期成為目前生命中感受到最多支持的階段。我也才發現,原來厲害的人都是這樣互相幫助來的。因為對他們來說,可以幫助別人,某種程度上也獲得了成就感、快樂與好人緣,所以能夠花一點點時間去協助別人,自己其實也有所收穫。
也因為這樣,讓我不再只會抱怨與索取,以前的我,凡事只想著要贏、要成為厲害的人,以為這樣就會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喜歡,但後來發現有成就雖然也讓人敬佩,但最受到大家景仰和尊敬的人,其實不是那些只顧著自己成就的人,而是那些願意伸出援手的給予者。

成為別人的幸運是幸運的事

「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以及同理心的發揮,才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關鍵。
就是這樣的協助與幫助,讓我開始懂了「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精闢的奧義,原來背後也隱藏著這樣的祝福,祝福我們都能成為一位有能力去給別人愛、為社會付出、為別人佈施的人。
因為,能成為別人的幸運,自己本身就是幸運的!
我是溫曉風,持續在撰寫「心理學與人生經驗」的專題中!
努力將U質好文分享給大家,請大家也不吝嗇地給予我一些回饋,下面的手手拍十下,讓我有更多的動力維持寫作!
如果你還心有餘力的話,也歡迎各位乾爹乾媽給我一杯咖啡的打賞,讓我在困難的疫情時代,可以靠著寫作多些生活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5會員
131內容數
覺得這個社會上有好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卻礙於文章發文無法即時討論的受限,而讓這個平台一直比較像是「我說你聽」的狀態。但是,其實比起單方面輸出,一直以來我更喜歡和別人討論想法,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不斷吸收不同觀點以後,最後淬鍊成自身獨有的價值觀,我想這是創辦此處最大的意義,所以各位親愛的朋友們,請友善地留下寶貴的想法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