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問集]幾年之後的心理師市場會飽和嗎?\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來源最近有幾位資深的心理師在 #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臉書社團留下了令很多心理師很擔憂的事情,未來的幾年,心理師市場會飽和嗎?

有前輩表示因為少子化與高齡化導致人口結構的改變,也有一說環境壓力增加以致於精神疾患的個案增加。不僅是時代上的問題,甚至是世代上還有另外一個壓力來自於臨床、諮商心理師的彼此空間的擠壓,在這些不確定因素的彼此消長情況下誰也無法保證未來到底是大家廝殺的紅海市場?還是大家都能分一杯羹的藍海市場?

如果覺得很多問題如果都交給命運,環境,簡直就乾脆聽天由命我們就雙手一攤等著環境改變了。有這些想法是在所難免,難道我們無力挽回嗎?
這幾年做了「個人品牌」之後,發現其實不然,從市場思維就不是這樣了,既然有需求就會要有供給,然而,從何找到供應者(也就是找到心理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事了。

先舉個例子,有兩個鞋商相約去非洲考察市場,看到非洲某個國家的人民都沒穿鞋子,A鞋商說這不是個好市場,因為人們都不穿鞋,而B鞋商則想這是個很有潛力的市場,因為人們都需要穿鞋。我們若覺得市場是大家一片哀嚎,自己也不會想出什麼好主意來。反觀,若跳出整個社會的框架,你所看到的,你所想到的就不會只有如此而已了!

對於先前前輩們提出來的問題,我相信這是十之八九會發生的,而我更擔心的不只是前面所提到的人口結構的改變、壓力的增加還是臨床與諮商的競合的無法改變的環境因素,而是心靈導師(星座,人類圖,紫微,塔羅,水晶球算命,生命靈數等等)的崛起,比我們想像得都更快席捲社會,特別是最近幾年相關的議題名列在排行榜上面,這類書籍淺顯易懂,很能抓住人心,一旦抓住了有興趣者的心,開課就很容易,一開課很多人學習後就乾脆自己收費做心靈導師。



不僅寫書,作Youtube, Podcast,在臉書社團中發文,讓一般民眾都會比較喜歡這些易學易懂,有趣的內容,很容易就收買了人心,所以不斷有廣告幫他們吸引需要的人(社區潛在的心理師的客群--這也是把心理困擾的人導入他們的潛在客戶群裡)。這讓我想到過去我們常常說有心理需要的人,會在全台灣廟宇逛過一圈以後,才會來找醫院看診。廟宇顯著,一般民眾相信,這些都是人們因為知道很多廟裡有改運,問事這些協助,若心理師沒有把自己讓需要的人知道,我們可能也會像前面排在這些心靈導師之後才會被選擇了。

是的,說道這邊有人會反駁,他們又沒有我們來得專業。這是沒錯,但是誰知道我們的專業到底有多專呢?不是念了碩士,考到證書,大家就知道我很專業喔!再說個例子,我加入一個臨床心理師數百人群組,當台北的臨床心理師知道有個案在桃園需要心理資源時,多數人都會在這個群組中詢問,有沒有臨床心理師在桃園擅長某某方面的治療,就會有熟悉當地有這方面專長臨床心理師po文說可以找某某某心理師,這個就一個血淋淋的例子,大家都有專業,卻不知道你在哪裡!

所以如何讓人知道我們的專業,讓人淺顯易懂,很有吸引力,透過書籍,文字,圖文等等,才能讓專業大眾化,知識普及化,吸引大家認識我們,才有可能讓需要的人找到我們啊!

“專業+行銷=變現”

經營個人品牌就相當的重要,個人品牌的內涵需要從基礎開始思考,思考你的受眾(TA),你的內容與呈現,你的露出管道等等都是需要學習的部分,到最後才可能讓真正需要你的人找得到你。

加入臉書社團 #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帶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思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2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6/2去打了AZ疫苗,原本感覺還好(可能在事前吞了普拿疼),一直到今天早上開始冒汗,熱氣從身體冒出來,整天做事情都提不起勁,說不舒服好像也沒有,就是在又冒汗的時候,再吞普拿疼一顆,雖然身體還好就是懶洋洋的!
背後的擔心是自己的專業只限于目前所看到的部分,無論是在醫院,企業的員工,多年來都是從事著相同性質的工作的,再怎麼樣也跑不出這個範疇,使用也只也在這些部分,就像護理師的專長在按照醫囑打針,餵藥,衛教等,而心理師則在於衡鑑,心理治療諮商等,物理治療師就幫忙作徒手,電療,熱敷等。感覺起來都是技術性....
專家做事情都是以「目標導向策略,策略導向思維」,這樣的流程可以確保他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會以此目標為終點,再思考可以透過什麼策略達到目的,「以終為始」的方式,再加上不斷的檢核自己的思考,策略是否能夠達到目的,如此一來,速度可以掌握,方向可以操控,再按部就班的執行...
多年在機構中或是在醫院裡,往往會養成某些框架的思維,就像【外國倫看台灣】作者過去小時候在台灣的想法,我們常常會養成覺得自己只是nobody,便就這樣nobody一直下去。 ✡有這樣想法有兩個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我們不知道外頭有甚麼比裡面更精采的,可能更有趣的,值得我們投入更多時間和心血...
當心理師剛進入職場時,腦中有的便是書上的內容,完全按照書上寫到的作事情,有如第一幕員工扮演消費者所作的所有的事情和里中課長在超商紀錄商品,擔心會落了那些重要的資訊或資料(當然事後還是會有分析),所以會把所有的資訊完全的登錄,有時還會深怕自己少問了什麼問題,因為書上寫說要問這些內容...
過去我只知道,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不需要多學些甚麼! (但現在覺得這樣的想法卻很不值得)。在醫院、機構中的心理師多數還是以培養自己的職能為導向,多去參加工作坊,學習多一點或是某些治療法更深的專研,以便能夠處理自己的個案,這是為自己打好底子的一種方式;然而出了機構醫院,專門一種技術在因應社會潮流
6/2去打了AZ疫苗,原本感覺還好(可能在事前吞了普拿疼),一直到今天早上開始冒汗,熱氣從身體冒出來,整天做事情都提不起勁,說不舒服好像也沒有,就是在又冒汗的時候,再吞普拿疼一顆,雖然身體還好就是懶洋洋的!
背後的擔心是自己的專業只限于目前所看到的部分,無論是在醫院,企業的員工,多年來都是從事著相同性質的工作的,再怎麼樣也跑不出這個範疇,使用也只也在這些部分,就像護理師的專長在按照醫囑打針,餵藥,衛教等,而心理師則在於衡鑑,心理治療諮商等,物理治療師就幫忙作徒手,電療,熱敷等。感覺起來都是技術性....
專家做事情都是以「目標導向策略,策略導向思維」,這樣的流程可以確保他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會以此目標為終點,再思考可以透過什麼策略達到目的,「以終為始」的方式,再加上不斷的檢核自己的思考,策略是否能夠達到目的,如此一來,速度可以掌握,方向可以操控,再按部就班的執行...
多年在機構中或是在醫院裡,往往會養成某些框架的思維,就像【外國倫看台灣】作者過去小時候在台灣的想法,我們常常會養成覺得自己只是nobody,便就這樣nobody一直下去。 ✡有這樣想法有兩個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我們不知道外頭有甚麼比裡面更精采的,可能更有趣的,值得我們投入更多時間和心血...
當心理師剛進入職場時,腦中有的便是書上的內容,完全按照書上寫到的作事情,有如第一幕員工扮演消費者所作的所有的事情和里中課長在超商紀錄商品,擔心會落了那些重要的資訊或資料(當然事後還是會有分析),所以會把所有的資訊完全的登錄,有時還會深怕自己少問了什麼問題,因為書上寫說要問這些內容...
過去我只知道,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不需要多學些甚麼! (但現在覺得這樣的想法卻很不值得)。在醫院、機構中的心理師多數還是以培養自己的職能為導向,多去參加工作坊,學習多一點或是某些治療法更深的專研,以便能夠處理自己的個案,這是為自己打好底子的一種方式;然而出了機構醫院,專門一種技術在因應社會潮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諮商不僅適用於心理生病的人,對於各種年齡層的人生困難、伴侶、家庭等問題都能提供幫助。衛福部今年推動免費心理諮商方案,希望大家善用免費資源。另外,衛福部去年已推動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今年預算更高,預計可服務更多人。8/1號即將推動這個方案。
Thumbnail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Thumbnail
越需要,越要克制:低落的心身狀態,更要避開身心靈成長課程 現代社會充斥著五花八門的商業模式和行銷策略,它們巧妙地運用心理學原理,在我們心中種下「需要」的種子,引誘我們做出看似自主,實則受到操縱的消費決策。打開手機,心靈成長課程的廣告鋪天蓋地而來,彷彿整個社會都陷入了集體焦慮,急需心靈的慰藉。然而,
Thumbnail
臨床心理師節怎麼來的? 你有好奇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的差異嗎? 如果是考生,可以怎麼協助自己選擇合適的職系呢?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5月15日就是臨床心理師節,截至112年統計為止,臨床心理師領取証照人數有2317人,而考取證書人數到002719號(諮商心理師截至111年,考試及格人數為5368人,以諮商心理師這5年通過人數的平均推估,再以臨床心理師的比例換算,大約有4563人領照)。換句話說,以台灣2300萬人口,接近1萬人可
我是李新善,七年級生。一位人類圖講師及分析師。我從2015年接觸人類圖至今,曾至各級學校、中小企業演講,其中大獲好評的是我在講述人類圖如何應用在職能職涯、愛情生活。我並不是人類圖大師,僅僅是分享人生之中汲取的經驗,並且將我的人生座右銘置入其中:「懂得怎麼開始,就懂得怎麼前進。」
Thumbnail
職場諮詢由「產業分析」、「職場技巧」及「個人心理」等三層面構成,也等同社會心理學強調的三元素:「情境」、「團體」、「個人」。我不是走工商的,產業分析弱,而中年轉業我覺得「產業分析」要強。 這涉及「生存焦慮」,要顧慮的很多
Thumbnail
從小對於心理學懷著一份好奇又崇敬的心理,夢想著有一天也能成為心理師 ,無奈學習成績與心理師的距離實在遙遠,只好放棄心中的夢想。 遇到如萍:一位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才知道要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不僅要取得研究所碩士學位外,且要正式通過嚴格的國家高考取得證照資格,才能成為正式的諮商心理師。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諮商不僅適用於心理生病的人,對於各種年齡層的人生困難、伴侶、家庭等問題都能提供幫助。衛福部今年推動免費心理諮商方案,希望大家善用免費資源。另外,衛福部去年已推動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今年預算更高,預計可服務更多人。8/1號即將推動這個方案。
Thumbnail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Thumbnail
越需要,越要克制:低落的心身狀態,更要避開身心靈成長課程 現代社會充斥著五花八門的商業模式和行銷策略,它們巧妙地運用心理學原理,在我們心中種下「需要」的種子,引誘我們做出看似自主,實則受到操縱的消費決策。打開手機,心靈成長課程的廣告鋪天蓋地而來,彷彿整個社會都陷入了集體焦慮,急需心靈的慰藉。然而,
Thumbnail
臨床心理師節怎麼來的? 你有好奇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的差異嗎? 如果是考生,可以怎麼協助自己選擇合適的職系呢?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5月15日就是臨床心理師節,截至112年統計為止,臨床心理師領取証照人數有2317人,而考取證書人數到002719號(諮商心理師截至111年,考試及格人數為5368人,以諮商心理師這5年通過人數的平均推估,再以臨床心理師的比例換算,大約有4563人領照)。換句話說,以台灣2300萬人口,接近1萬人可
我是李新善,七年級生。一位人類圖講師及分析師。我從2015年接觸人類圖至今,曾至各級學校、中小企業演講,其中大獲好評的是我在講述人類圖如何應用在職能職涯、愛情生活。我並不是人類圖大師,僅僅是分享人生之中汲取的經驗,並且將我的人生座右銘置入其中:「懂得怎麼開始,就懂得怎麼前進。」
Thumbnail
職場諮詢由「產業分析」、「職場技巧」及「個人心理」等三層面構成,也等同社會心理學強調的三元素:「情境」、「團體」、「個人」。我不是走工商的,產業分析弱,而中年轉業我覺得「產業分析」要強。 這涉及「生存焦慮」,要顧慮的很多
Thumbnail
從小對於心理學懷著一份好奇又崇敬的心理,夢想著有一天也能成為心理師 ,無奈學習成績與心理師的距離實在遙遠,只好放棄心中的夢想。 遇到如萍:一位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才知道要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不僅要取得研究所碩士學位外,且要正式通過嚴格的國家高考取得證照資格,才能成為正式的諮商心理師。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