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心理師轉場困境的起手式!| 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有機會去彰化當時唯一的心理治療所 #真宸心理治療所 開幕,也跟幾位過去在同一間醫院,現在一隻腳在醫院一隻腳在社區的戰友討論社區心理師的現況與未來。似乎他們已經在社區職業蒙上一些隱憂,特別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中年離開醫院(文內之後稱之為機構),基本上都已經在某個領域中工作多年,有人在兒發中心、也有像我在神經科、或是復健科等,如果不是執業在精神科等科,不那麼注重心理治療的科別,對於心理諮商都需要重新學起。這部分如果沒有克服,可能就不容易進入社區,當然也有兒發中心的心理師期望純作兒童,市場有很多成人心理諮商的需求,多數心理師不容易只選一邊站。

當然也有少數的進入社區,比較可能的單純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有幾位心理師(如王意中心理師便是主打兒童、已經離世的陳映程心理師),也可能是曾撰寫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書籍,這些心理師便有機會,離開機構之後仍然有大比例的個案,仍然處理自己擅長的事。

再者,輔助能力的開發,專業能力的部分已經足夠,如何將過去的專業往外延伸,便是要透過輔助能力來讓人看到自己的需求。譬如有些人透過社區的演講,成為企業的講師,讓自己能夠在專業受眾(諮商)之外,開啟另一個市場。

最後則為內容產出,在機構的心理師可能會覺得「大家寫的都一樣,怎麼看得到我。」(當天老同事說的一句話),其實不會一樣,這些中年轉場的心理師已經跟新進的心理師不一樣,會的部分也跟書上寫的不一樣,實戰經驗、看到的個案樣貌、處置的方式通通不一樣,這些就是我們可以產出的切入點。

除此之外,產出的方式,也有不一樣,有人文筆好,用紙筆寫文章,出版著作;有些人善於使用語音紀錄,可以做podcast;對影音有興趣者,也可以成為內容產出的youtuber。

其實這篇文章不僅適用在機構想轉社區的心理師身上,甚至也適用在心理師在預備自己的時候可以加強的方向,特別想要鼓勵各位中年想轉場的心理師,其實更要克服的是自己是否有決心在另一塊處女地開花結果。


臉書搜尋『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思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師品牌孵化基地
147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2024/11/02
失智症社團中,許多碩士生面臨招募參與者的困難,主要原因在於招募文案的內容沒能考慮家屬的需求與感受。此文從家屬的角度出發,改善招募文案,提高參與意願。透過展現專業能力、親切的溝通方式以及提供讓家屬捨不得錯過的機會,能有效吸引更多人參加相關活動。透過正確的市場行銷策略,讓碩士生們的研究能夠順利進行。
Thumbnail
2024/11/02
失智症社團中,許多碩士生面臨招募參與者的困難,主要原因在於招募文案的內容沒能考慮家屬的需求與感受。此文從家屬的角度出發,改善招募文案,提高參與意願。透過展現專業能力、親切的溝通方式以及提供讓家屬捨不得錯過的機會,能有效吸引更多人參加相關活動。透過正確的市場行銷策略,讓碩士生們的研究能夠順利進行。
Thumbnail
2024/08/30
隨著心理師數量增加與市場競爭加劇,傳統的佛系經營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本文深入探討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及價值轉化這三大商業模式的核心要素,幫助心理師構建有效的品牌經營策略,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客戶。通過這些方式,心理師能夠更好地應對行業變化,從而實現穩定的收入來源。
Thumbnail
2024/08/30
隨著心理師數量增加與市場競爭加劇,傳統的佛系經營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本文深入探討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及價值轉化這三大商業模式的核心要素,幫助心理師構建有效的品牌經營策略,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客戶。通過這些方式,心理師能夠更好地應對行業變化,從而實現穩定的收入來源。
Thumbnail
2024/08/10
1、在離開機構後,筆者看到失智症新市場的策略。 2、透過市場規模跟服務價格拆解心理諮商市場尚未飽和的原因及可運作的空間。 3、著力在超越執照限制的市場服務,才比較有機會讓你得到相對滿意的收入及個案量。 4、拆解心理師經營時經常犯的錯誤的策略,減少無效的努力。 5、建立導流思維,讓受眾成為你的個案。
Thumbnail
2024/08/10
1、在離開機構後,筆者看到失智症新市場的策略。 2、透過市場規模跟服務價格拆解心理諮商市場尚未飽和的原因及可運作的空間。 3、著力在超越執照限制的市場服務,才比較有機會讓你得到相對滿意的收入及個案量。 4、拆解心理師經營時經常犯的錯誤的策略,減少無效的努力。 5、建立導流思維,讓受眾成為你的個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最近周遭遇到幾個離開原職場(或是想要異動)的心理師,都有著20多年的工作經驗: A 心理師,在公家機構已經待到退休,在退休前我們還坐在一起討論面對退休該做哪些預備,而前幾天,知道她退休之後,去私人機構做兼職的心理師! B 心理師,原本是行動心理師,這幾年環境中年輕的心理師越來越多,...
Thumbnail
最近周遭遇到幾個離開原職場(或是想要異動)的心理師,都有著20多年的工作經驗: A 心理師,在公家機構已經待到退休,在退休前我們還坐在一起討論面對退休該做哪些預備,而前幾天,知道她退休之後,去私人機構做兼職的心理師! B 心理師,原本是行動心理師,這幾年環境中年輕的心理師越來越多,...
Thumbnail
在諮商學習與實習社群裡,時不時會有人在交換講座或是課程資訊,或是有不少研究參與者徵求文還是實習心理師帶領團體徵求參與者的文章。剛好近日也有在社群看到有人提問申請學校準備書審資料時,若沒有太多參與團體或是工作坊的經驗,看起來資料似乎太少,但參加工作坊有許多又所費不貲,感到有些困擾。
Thumbnail
在諮商學習與實習社群裡,時不時會有人在交換講座或是課程資訊,或是有不少研究參與者徵求文還是實習心理師帶領團體徵求參與者的文章。剛好近日也有在社群看到有人提問申請學校準備書審資料時,若沒有太多參與團體或是工作坊的經驗,看起來資料似乎太少,但參加工作坊有許多又所費不貲,感到有些困擾。
Thumbnail
中年離開醫院(文內之後稱之為機構),基本上都已經在某個領域中工作多年,有人在兒發中心、也有像我在神經科、或是復健科等,如果不是執業在精神科等科,不那麼注重心理治療的科別,對於心理諮商都需要重新學起。這部分如果沒有克服,可能就不容易進入社區,當然也有兒發中心的心理師期望純作兒童...
Thumbnail
中年離開醫院(文內之後稱之為機構),基本上都已經在某個領域中工作多年,有人在兒發中心、也有像我在神經科、或是復健科等,如果不是執業在精神科等科,不那麼注重心理治療的科別,對於心理諮商都需要重新學起。這部分如果沒有克服,可能就不容易進入社區,當然也有兒發中心的心理師期望純作兒童...
Thumbnail
這是一個社區心理師能否接地氣的關鍵點。這可能要從學校教育開始講起了,特別是在研究所的期間,碩士論文是自己的研究,可以推論自己的結論,然而一篇論文從前面的文獻回顧開始,就是在一個「隱形框架」之中,應用既有的知識作延伸的研究,這些文獻回顧都是為了我們自己論文所作的打底工作,他們如何設計實驗、問卷調查..
Thumbnail
這是一個社區心理師能否接地氣的關鍵點。這可能要從學校教育開始講起了,特別是在研究所的期間,碩士論文是自己的研究,可以推論自己的結論,然而一篇論文從前面的文獻回顧開始,就是在一個「隱形框架」之中,應用既有的知識作延伸的研究,這些文獻回顧都是為了我們自己論文所作的打底工作,他們如何設計實驗、問卷調查..
Thumbnail
試想心理師擔任這個工作,是我們靠公司還是公司靠我們,其實很容易看得出來的就是,誰對誰是不可或缺的?哪一方可以被替代的其實就是處於弱勢。舉例來看,當機構少了你會如何?他們大不了再找一個就好,心理的人力那麼充足,不太擔心沒了你,世界就會改變了。年輕的心理師對工作期待可能會像我剛進入職場一樣的想法待到退休
Thumbnail
試想心理師擔任這個工作,是我們靠公司還是公司靠我們,其實很容易看得出來的就是,誰對誰是不可或缺的?哪一方可以被替代的其實就是處於弱勢。舉例來看,當機構少了你會如何?他們大不了再找一個就好,心理的人力那麼充足,不太擔心沒了你,世界就會改變了。年輕的心理師對工作期待可能會像我剛進入職場一樣的想法待到退休
Thumbnail
初入職場的人常常都會想要一個穩定的工作,什麼是穩定?也就是儘量不要有任何的改變,包括職位上、工作內容上,對某些人而言,舒適圈過久了,會讓自己捨不得那些「沉沒成本」,也就是努力了那麼多年,放棄那麼多年在這個位置上累積的人脈、公司對我那麼好、我還等著這家公司領退休金!呆得越久,在社會上競爭力越少...
Thumbnail
初入職場的人常常都會想要一個穩定的工作,什麼是穩定?也就是儘量不要有任何的改變,包括職位上、工作內容上,對某些人而言,舒適圈過久了,會讓自己捨不得那些「沉沒成本」,也就是努力了那麼多年,放棄那麼多年在這個位置上累積的人脈、公司對我那麼好、我還等著這家公司領退休金!呆得越久,在社會上競爭力越少...
Thumbnail
接續《上篇》,我們聊了在國考前、國考後與放榜前,我們能為求職所做的準備。 接下來,你終於等到放榜,並在榜單上看到你的名字,成為了「臨床心理師」,要來尋覓第一份工作了。
Thumbnail
接續《上篇》,我們聊了在國考前、國考後與放榜前,我們能為求職所做的準備。 接下來,你終於等到放榜,並在榜單上看到你的名字,成為了「臨床心理師」,要來尋覓第一份工作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