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心理師轉場困境的起手式!| 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2022/12/0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有機會去彰化當時唯一的心理治療所 #真宸心理治療所 開幕,也跟幾位過去在同一間醫院,現在一隻腳在醫院一隻腳在社區的戰友討論社區心理師的現況與未來。似乎他們已經在社區職業蒙上一些隱憂,特別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中年離開醫院(文內之後稱之為機構),基本上都已經在某個領域中工作多年,有人在兒發中心、也有像我在神經科、或是復健科等,如果不是執業在精神科等科,不那麼注重心理治療的科別,對於心理諮商都需要重新學起。這部分如果沒有克服,可能就不容易進入社區,當然也有兒發中心的心理師期望純作兒童,市場有很多成人心理諮商的需求,多數心理師不容易只選一邊站。

當然也有少數的進入社區,比較可能的單純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有幾位心理師(如王意中心理師便是主打兒童、已經離世的陳映程心理師),也可能是曾撰寫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書籍,這些心理師便有機會,離開機構之後仍然有大比例的個案,仍然處理自己擅長的事。
圖片| 來源
再者,輔助能力的開發,專業能力的部分已經足夠,如何將過去的專業往外延伸,便是要透過輔助能力來讓人看到自己的需求。譬如有些人透過社區的演講,成為企業的講師,讓自己能夠在專業受眾(諮商)之外,開啟另一個市場。

最後則為內容產出,在機構的心理師可能會覺得「大家寫的都一樣,怎麼看得到我。」(當天老同事說的一句話),其實不會一樣,這些中年轉場的心理師已經跟新進的心理師不一樣,會的部分也跟書上寫的不一樣,實戰經驗、看到的個案樣貌、處置的方式通通不一樣,這些就是我們可以產出的切入點。

除此之外,產出的方式,也有不一樣,有人文筆好,用紙筆寫文章,出版著作;有些人善於使用語音紀錄,可以做podcast;對影音有興趣者,也可以成為內容產出的youtuber。

其實這篇文章不僅適用在機構想轉社區的心理師身上,甚至也適用在心理師在預備自己的時候可以加強的方向,特別想要鼓勵各位中年想轉場的心理師,其實更要克服的是自己是否有決心在另一塊處女地開花結果。
臉書搜尋『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思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嗨!你遇到了難搞的長輩?還是混亂的失智症病患嗎?又讓你火冒三丈、無法入眠嗎? 當我們知道他背後的原因,便有可能理解他甚至解決他,讓我們一起來發現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