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女孩依然時尚否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最近看黑木華的《小道消息#她想知道真正的○○》(日語:ゴシップ#彼女が知りたい本当の〇〇),想起之前寫這篇文章時,腦海總是浮現時尚雜誌的編輯最八卦,最自以為時尚的有點XX心情,這是我喜歡看描述媒體、出版的戲劇的原因,時尚的源頭自來都是從媒體開始風起雲湧。
raw-image

「四月裡一個晴朗的早晨,我在原宿的一條巷子裡,和一位百分百的女孩擦肩而過。並不是怎麼漂亮的女孩,也沒穿什麼別致的衣服……」這是村上春樹的〈遇見百分百的女孩〉,大作家的女孩是個普通女孩,但我猜一定是個時尚的女孩,才不會辜負作家為她創造的閃現靈光。

一九九五年在原宿行走的三十歲左右的女孩,是跟《東京愛情故事》裡的鈴木保奈美比較像呢,或者是《愛情白皮書》裡的石田光,畢竟那是日本泡沫經濟前最盛大的世代,宏偉的建築一棟一棟升起,奢華極致的名牌一間一間開,演唱會上、日劇裡的每個女主角,都向你展現最華麗的面貌。

那時候的台灣女孩怎麼樣呢?台灣女孩的時尚總是跟別人有一些差異,日本人引進英倫風的burberry還創造了日本獨有的藍標,其實藍標好像是特別為了台灣時尚男女來創造,誰叫台灣女孩喜歡日本風格,藍標最大宗的外國客戶是台北的時尚文青們。

時間回到現在,如果村上春樹在台北遇見百分百的女孩,會是怎麼樣子?是在松仁路上或是松高路上跟長得不怎麼樣但是剪了一個空氣留海波波頭的女孩擦肩而過,還是在溫州街跟著前方五十公尺穿得不怎麼樣的留著及背長髮的女孩,心髒緊縮一道微光閃現又消失,但就想跟在後面慢慢踱步。

時不時尚誰說了算?《穿prada的惡魔》裡的那位時尚雜誌總編輯指著一堆衣飾配件說,你以為那個天藍色是怎麼出現在大街小巷的,我隨手一指,VERSACE的時尚總監率先用了,然後其他八個品牌的設計師跟著用。

現在你終於知道為什麼女孩們總愛看時尚雜誌了。

剛當編輯的時候聽過一件軼事,日文版的VOGUE雜誌總編輯喜歡川久保玲,編輯應徵時穿這個牌子就對了,但是剛畢業的女大生哪來錢買一件幾萬元的川久保玲,總編輯的喜好傳來傳去,大家都知道了秘訣,而且有人發現她是個大近視,笑說那就穿黑色的不規則洋裝去面試就可以了。

說起日本的時尚雜誌,絕對不能忘記日本的化妝品牌資生堂,這個創立於一八七二年的公司,從一家西洋藥鋪到化妝品,這個品牌不只是提升日本人的生活品質,並增進社會品味,從銀座本舖開始拓展的咖啡座、藝廊到出版,影響深遠的是出版流行雜誌、刊物書籍,不但以新藝術風格構築出資生堂的企業意象,用文化裝置、時尚品味,不斷的影響著時尚男女。

蔚藍文化出版的《資生堂的文化裝置——引發時尚革命的美學教主》詳細介紹了《資生堂月報》如何帶動日本女性如何開啟西洋時尚生活,增進生活趣味,更別說每個女人都想要一本的《花椿》雜誌,如何讓日本女孩都成為巴黎粉,就像小說家美川紀代在《花椿》第三十號寫的〈春之往來〉提到,「彷彿是在模仿巴黎女性一般,試著邁開步伐向前走去。」那是在中日戰爭爆發後的第三年,日本軍國主義高漲,每個人都需要被正向的鼓勵的年代,作家描摹的人物就是社會的縮影,一群生氣勃勃洋溢著光彩的女性,象徵當下社會的精神。

回頭說時尚流行雜誌對當代社會的影響性,也可以說看那一個社會的時尚流行雜誌就能知曉那個社會的女孩們的品味與樣貌。台灣本土的流行時尚雜誌一直受到日本的影響,最早的《儂儂》到上個世紀八、九0年代引進的歐美系統的《VOGUE》、《美麗佳人》……到如今最暢銷的已成為日本雜誌的天下,甚至不需要翻譯、製作中文版,直接空運進口,在網路書店一枝獨秀。

要問台北女孩還有沒有流行時尚,當然有,只是變形,就像一直跟著日本走的流行趨勢,日本女孩在泡沫經濟之後,再也無力大手筆地揮霍,奢華時尚流行成為少數人的活動,其他一般女孩只能發揮自己的創意,尋找非常個人的獨特品味,久久一次才能跟心儀的手作專家訂一件喜歡的刺繡洋裝,把在經濟高峰期揮霍的母親買來還沒拆的大衣,修改一下領子、袖子,或加幾個鈕扣、樣式,變成現在的流行。跟著東京女孩腳步的台北女孩,亦如是。

時代風格顯現在細節上,現代社會在網路串聯下,形成一小圈一小圈的同人團體,大時代的豪情壯志已然消逝,只剩下偶然飄來的碎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蕭秀琴的沙龍
6會員
8內容數
蕭秀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26
(承上一篇:台灣最大黨是火鍋黨) 吃鍋吃在食材豐富多樣,且熱湯滾滾炒熱氣氛,講究健康養生則以喝雞湯最出名,而香菇雞湯最具代表性且有多重意涵。 花前盥手讀新詩,問病還兼慰別離;步履未痊勞盼念,榴花開遍是歸期。林獻堂《海上唱和集》,1940年 吃香菇,開啟尋味之旅
Thumbnail
2022/02/26
(承上一篇:台灣最大黨是火鍋黨) 吃鍋吃在食材豐富多樣,且熱湯滾滾炒熱氣氛,講究健康養生則以喝雞湯最出名,而香菇雞湯最具代表性且有多重意涵。 花前盥手讀新詩,問病還兼慰別離;步履未痊勞盼念,榴花開遍是歸期。林獻堂《海上唱和集》,1940年 吃香菇,開啟尋味之旅
Thumbnail
2022/02/25
如果要定義現代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其中最核心的一條會是,「聚會要吃鍋,煮湯一定要加香菇。」而這種餐桌上要有一鍋(碗)湯的傳統,雖然不是島嶼獨有,卻是最能將湯料理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一個地方——湯是台灣人餐桌上的靈魂。 從鋤燒到日式涮涮鍋 台灣人吃鍋以蛋佐料
Thumbnail
2022/02/25
如果要定義現代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其中最核心的一條會是,「聚會要吃鍋,煮湯一定要加香菇。」而這種餐桌上要有一鍋(碗)湯的傳統,雖然不是島嶼獨有,卻是最能將湯料理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一個地方——湯是台灣人餐桌上的靈魂。 從鋤燒到日式涮涮鍋 台灣人吃鍋以蛋佐料
Thumbnail
2022/02/24
提到山胡椒就讓人想起花椒悶筍的味道是人間一絕,若改成樟科屬的馬告辛激,能夠變化出什麼呢?在此之前,泰雅族人的桂竹筍是以刺蔥來調味,成為傳統食物。而以花椒來提味是出家人的用法,素食無法以肉借味,尼姑偶爾想到人間滋味卻不想辣椒太刺激,用花椒一試驚艷絕倫。
Thumbnail
2022/02/24
提到山胡椒就讓人想起花椒悶筍的味道是人間一絕,若改成樟科屬的馬告辛激,能夠變化出什麼呢?在此之前,泰雅族人的桂竹筍是以刺蔥來調味,成為傳統食物。而以花椒來提味是出家人的用法,素食無法以肉借味,尼姑偶爾想到人間滋味卻不想辣椒太刺激,用花椒一試驚艷絕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我永遠是個圈外人。對室內設計圈、藝術圈、音樂圈、文學圈而言,我都是外人。 我為什麼能夠在圈內採訪、做書呢?簡單說就是因為『專家的怠慢』,不過如此。 專家要是動起來,我只要當個讀者就了事了。他們不動,所以我才動。 而我勉強能將行動和工作勾搭在一起,雖然賺不了多少錢,但還活得下去。 我就像是不斷走在危
Thumbnail
「我永遠是個圈外人。對室內設計圈、藝術圈、音樂圈、文學圈而言,我都是外人。 我為什麼能夠在圈內採訪、做書呢?簡單說就是因為『專家的怠慢』,不過如此。 專家要是動起來,我只要當個讀者就了事了。他們不動,所以我才動。 而我勉強能將行動和工作勾搭在一起,雖然賺不了多少錢,但還活得下去。 我就像是不斷走在危
Thumbnail
在日幣匯率極佳的近期去東京兩趟,被問了好多次:「你買了哪些品牌?哪個包?」(這裡談的是奢侈品)答案是,零個。想想覺得自己好像已經過了某種年紀、某種追求特定普世價值的階段,明明現在的我從各方面來看都是比以前更有本錢買名牌,但是我的旅行重點一直都沒有把這件事當成必要的,甚至完全引不起強烈興趣。即使去年
Thumbnail
在日幣匯率極佳的近期去東京兩趟,被問了好多次:「你買了哪些品牌?哪個包?」(這裡談的是奢侈品)答案是,零個。想想覺得自己好像已經過了某種年紀、某種追求特定普世價值的階段,明明現在的我從各方面來看都是比以前更有本錢買名牌,但是我的旅行重點一直都沒有把這件事當成必要的,甚至完全引不起強烈興趣。即使去年
Thumbnail
⁡ ⁡ 這一週追了《台北女子圖鑑》到第五集,覺得沒有太深的感觸。並不是因為南北偏見的大戰,而是「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這個出發點好像很薄弱,好像只是想「成為像台北人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什麼? ⁡ 雖然我也是北漂族,但對主角從一開始追求成為台北的一份子,到越高的職場或社會地位,卻越覺得空虛。 ⁡ 所以這
Thumbnail
⁡ ⁡ 這一週追了《台北女子圖鑑》到第五集,覺得沒有太深的感觸。並不是因為南北偏見的大戰,而是「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這個出發點好像很薄弱,好像只是想「成為像台北人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什麼? ⁡ 雖然我也是北漂族,但對主角從一開始追求成為台北的一份子,到越高的職場或社會地位,卻越覺得空虛。 ⁡ 所以這
Thumbnail
記得多年前第一次看《東京女子圖鑑》,覺得這戲充滿了銅臭味、三觀不正,到底好看在哪?如今重看,卻看得津津有味。或許這幾年,我從非黑即白的好惡,變成能容納更多的不完美與真實。
Thumbnail
記得多年前第一次看《東京女子圖鑑》,覺得這戲充滿了銅臭味、三觀不正,到底好看在哪?如今重看,卻看得津津有味。或許這幾年,我從非黑即白的好惡,變成能容納更多的不完美與真實。
Thumbnail
那所女校,離總統府,咫尺之遙。流傳著,一則美麗的傳說,承載著,無數青春的苦澀。
Thumbnail
那所女校,離總統府,咫尺之遙。流傳著,一則美麗的傳說,承載著,無數青春的苦澀。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久久翻開過去相簿時,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當時笑得這麼開心啊!原來當時流行這種款式的衣服啊!天啊當時自己怎麼敢染這個顏色的頭髮呢?」諸如此類意想不到又不可思議的感想。明明對於照片裡的人事物很熟悉,但因為時間的流逝,「照片」似乎成為了我們重新認識自己,並且與過去產生連結的媒介。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久久翻開過去相簿時,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當時笑得這麼開心啊!原來當時流行這種款式的衣服啊!天啊當時自己怎麼敢染這個顏色的頭髮呢?」諸如此類意想不到又不可思議的感想。明明對於照片裡的人事物很熟悉,但因為時間的流逝,「照片」似乎成為了我們重新認識自己,並且與過去產生連結的媒介。
Thumbnail
有人称90年代的文学是都市的文学,90年代的都市是女人的都市。
Thumbnail
有人称90年代的文学是都市的文学,90年代的都市是女人的都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