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兩個小文錢的寡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進兩個小錢的寡婦 (影片截圖/網絡圖片)
馬可福音 12:41-44 (和修本)
耶穌面向聖殿銀庫坐著,看眾人怎樣把錢投入銀庫。有好些財主投了許多錢。有一個窮寡婦來,投了兩個小文錢,就是一個大文錢。耶穌叫門徒來,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銀庫裏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因為,眾人都是拿有餘的捐獻,但這寡婦,雖然自己不足,卻把她一生所有的全都投進去了。」
年少時聽過這樣的一個小故事。一個小朋友,家長給他兩個港幣五元硬幣,一個用來買零食,一個用來兒童主日學奉獻。小朋友在途中蹦蹦跳,一不小心掉了一個,於是他難過地說:「上帝,對不起啊,你的五元丟掉了」。故事的目的,或許只是引發會心微笑。
馬可福音記載的這個小故事,卻引發我們深刻反省。故事發生在哪裡?耶穌身處耶路撒冷的聖殿,對著銀庫坐著觀看,這裡是聖殿外院的一個人來人往的公眾空間。耶穌在觀看眾人投錢的情況,鏡頭從人頭湧湧的熱鬧場面,慢慢聚焦在一個不起眼的寡婦身上。寡婦只是投進了兩個小文錢,卻觸動了耶穌,立即呼喚門徒前來聚集,教導他們如何欣賞那位寡婦。
兩個小文錢等於今天多少價值?或許難以在不同估算中取得共識,也毋須過分認真討論,鏡頭的焦點不是兩個小文錢,而是那位投進小文錢的窮寡婦。在當時的社會制度,女性沒有承繼財產的權利,沒有獨立的經濟地位,丈夫死了,就得依靠親屬的接濟。耶穌在前文批評文士侵吞寡婦的家產,又稱她為「窮」寡婦,可以推論那位寡婦得到有限的接濟,被不公義社會的苦待,生活有困難。
銀庫又是甚麼呢?銀庫不是聖殿的庫房,不是收集獻祭的奉獻。銀庫指聖殿內擺放的慈惠奉獻箱,估計擺放了十三個箱子,每個箱子寫上收集善款的用途。為了吸引眾人的注意,奉獻箱的設計令投進錢幣時發出聲音,所以一些財主特意換來大量小錢,製造聲音,或許為了吸引途人的羨慕眼光,或許只是享受貪玩的樂趣。
在耶穌眼前的,是一位窮寡婦,一位只投上兩個小文錢的窮寡婦,一位投進兩個小文錢已付上養生所有的窮寡婦。那位寡婦投進的,沒有發出甚麼聲音,微不足道。但主耶穌說,她比眾人投進的更多,因為別人投進「有餘」的,而寡婦投進的是「所有」的。
我們要小心謹慎,如何把「有餘」與「所有」作比較。寡婦投進的,按實額計算,寡婦投進的少,但按比例計算,寡婦投進的是巨額奉獻,因為她的確投進了百分百。如果觀點反映主耶穌只是換個計算方法,但還是在「計算」。正如在考試中,你進步了30分,我進步了30%,誰有較大的進步,不同計算方法得出不同結果,但背後還是一種「計算」。
回到現實中,從某個角度,財主投進「有餘」,對很多受惠機構是生存下去的救命草,怎能說沒有意義。我聽過一位社工的分享,一位空調機的店主,捐出了幾部空調機,還跟社工探訪受助的家庭,親自為他們安裝空調。我們怎會輕視這些「有餘」的奉獻。我又遇過一位生活安穩的長者,每次聽到教會有新事工,他都非常關心,常常追問事工的進展,追問有沒有財政上的需要。我們把那位長者的「有餘」奉獻珍而重之。
法利賽人與稅吏的禱告,耶穌運用了對比。但寡婦的奉獻,耶穌運用的是襯托,以其他人的「有餘」,只是襯托寡婦的「所有」,不是一貶一褒,而是聚焦於寡婦,一位值得欣賞的寡婦。
首先,那位寡婦雖然擁有的不多,但沒有自卑自憐,卻是擺上所有的。她依靠別人的愛心照應,同時明白有等候被愛被照應的人。主耶穌欣賞的是寡婦在自己不足的前題下投進一生所有。百分百的奉獻是寡婦的個人選擇。少年時,有一位導師這樣分享,奉獻至「肉赤」,奉獻是「心疼」,才算真正的奉獻。這樣的說法未必正確,但值得反思。
其次,那位寡婦沒有停留在自己的困乏中,只埋怨上天對她的窺待,而是發現自己竟然有奉獻的能力。她盡上全力去關心困乏人,不是空洞的理念,而是為此付出行動,不是閒來無事的活動,而是投進一生所有。今天我們是否過分關心個人需要,自己的問題未解決,何來心力。但調節一下想法,個人問題是沒完沒了的,那位寡婦的示範,是向我們的挑戰,還等甚麼。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88內容數
從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崗位退下來,一直有總結多年工作的心願,於是構思了這個看起來有點怪的主題,「退一步… 學習中國歷史」。「退一步」,意思是從純功利的學習模式後退一步,讓自己的目光開闊一點,在滿足考試基本要求的同時,稍微觸摸多一點歷史學習的味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ai Shi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會如何回答這道聖經常識題?「猶大的使徒職分被禠奪後,馬提亞以怎樣的方式被選出來,遞補猶大的位置?」或許你的答案是「搖籤」。這個答案不能說是錯,但並不完整。
從使徒行傳的鋪排,保羅是經文的主角,馬其頓異象是內容的主線。保羅團隊在聖靈的引領下,突破了亞細亞省的地域,踏足新的宣教地域,就是馬其頓省,而第一個停留下來,進行佈道工作的地點,就是腓立比市,而被記載下來的第一場佈道會的第一位決志者,就是呂底亞。
回到經文。為甚麼需要設立執事呢?因為一群說希臘話的猶太人抱怨,他們群體中的寡婦的日常供給被忽略了,於是使徒回應說,他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是不合宜的。使徒以「飯食」概括了「日常供給」。因此,執事的設立不是改善派飯制度,而是回應當時教會內部的兩個問題,一是「日常供給」,二是「被忽略」。
從聖經裡小人物中有所領悟   路加福音 23:50-56 (和修本) 有一個人名叫約瑟,是個議員,為人善良正直,卻沒有附從別人的所謀所為。他是猶太的亞利馬太城人,素常盼望著神的國。這人去見彼拉多,請求要耶穌的身體。他把耶穌的身體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鑿巖而成的墳墓裏;那墳墓從來沒有葬過人。那日
從聖經裡小人物中有所領悟  使徒行傳 20:7-12 (和修本) 七日的第一日,我們聚會擘餅的時候,保羅因次日要起行,就為他們講道,直講到半夜。我們聚會的那座樓上有好些燈火。有一個少年,名叫猶推古,坐在窗口上,沉沉入睡。保羅講了多時,少年睡熟了,從三層樓上掉下去,扶起來時已經死了。保羅下去,伏在他身
你會如何回答這道聖經常識題?「猶大的使徒職分被禠奪後,馬提亞以怎樣的方式被選出來,遞補猶大的位置?」或許你的答案是「搖籤」。這個答案不能說是錯,但並不完整。
從使徒行傳的鋪排,保羅是經文的主角,馬其頓異象是內容的主線。保羅團隊在聖靈的引領下,突破了亞細亞省的地域,踏足新的宣教地域,就是馬其頓省,而第一個停留下來,進行佈道工作的地點,就是腓立比市,而被記載下來的第一場佈道會的第一位決志者,就是呂底亞。
回到經文。為甚麼需要設立執事呢?因為一群說希臘話的猶太人抱怨,他們群體中的寡婦的日常供給被忽略了,於是使徒回應說,他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是不合宜的。使徒以「飯食」概括了「日常供給」。因此,執事的設立不是改善派飯制度,而是回應當時教會內部的兩個問題,一是「日常供給」,二是「被忽略」。
從聖經裡小人物中有所領悟   路加福音 23:50-56 (和修本) 有一個人名叫約瑟,是個議員,為人善良正直,卻沒有附從別人的所謀所為。他是猶太的亞利馬太城人,素常盼望著神的國。這人去見彼拉多,請求要耶穌的身體。他把耶穌的身體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鑿巖而成的墳墓裏;那墳墓從來沒有葬過人。那日
從聖經裡小人物中有所領悟  使徒行傳 20:7-12 (和修本) 七日的第一日,我們聚會擘餅的時候,保羅因次日要起行,就為他們講道,直講到半夜。我們聚會的那座樓上有好些燈火。有一個少年,名叫猶推古,坐在窗口上,沉沉入睡。保羅講了多時,少年睡熟了,從三層樓上掉下去,扶起來時已經死了。保羅下去,伏在他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馬太福音14章中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神蹟,並將其與現代基督徒的奉獻觀念相結合。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奉獻過程中的掙扎和成長,強調透過信心和奉獻,不僅能參與神的工作,還能體驗到神的祝福和財務的自由。這段經文對基督徒生活的重要啟示在於,無論所擁有的多或少,願意拿出來的心意可以成就大事。
Thumbnail
聖經經文:歷代志上29章14-17節「「我算甚麼,我的百姓算甚麼,竟然能夠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的手得來的獻給你。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的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子,沒有盼望。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啊,我們預備這許多材料,要為你的聖名建造殿宇,都是從你的手而來,都
清淨心布施,果報難量 行布施不在於所布施的物品是多是少,它的殊勝處在於是否有清淨的信心,即使只有布施兩枚錢,所得到的果報也是難以衡量的。
說到「數量」,除了「物品的數量」之外,「心量」與業報也很有關係。如有一貧女,傾其所有換得一盞小油燈供佛,結果其他富有人家供佛的油燈都熄滅了,唯獨貧女這盞油燈還在燃燒。從「物質」的量上來看,油燈及油的量都很小;可是從「捨心」的量來看,貧女的心量比富裕人家的心量大多了,所以她所得的果報也大。
聚斂計畫是一個滿有趣的存錢計畫,發想的原因是出自聖經中一段對話:「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 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
Thumbnail
每個人對金錢的看法都不一樣,錢是養命之源,沒有錢應付生活開銷,食衣住行育樂每一項都會打折扣。錢用於支付生活、支付教育、支付人情世故,當一切都足夠也滿足了,就會衍生其他念頭,比如,吃好一點、住好一點、多享受一點,各種奢侈與貪婪不知不覺堆疊成一○一大樓,居高臨下,好不威風。 有一位太太被倒帳三千萬
Thumbnail
發財金,又名錢母,通常是寺廟借給信徒的小額現金。「錢母」這個名稱是因為能源源不斷的生出更多錢,而「發財金」則象徵對未來發財的祝福。信徒通常以這筆錢作為起始資本,期望得到神明的庇佑,以下介紹發財金種類。 一、金幣錢母 寺廟專程製作的金幣、銀幣,民眾每逢過年前往排隊領取,其中又以南投紫南宮最聞名這種
在疫情期間,我將一筆股息捐給一位生活困頓的姐妹,雖然不熟,但每每看見她,她總是一臉憂愁,沒有笑容,很撲克的。這筆錢雖然不多,卻是一個年輕人的薪資。 「需要還嗎?」 「不用還我,但記得將來有其他姐妹需要,妳可以以愛還愛!」 「謝謝。」冷冷的。 後來,我感覺這一筆錢阻隔了我與姐妹的距離,她對我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馬太福音14章中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神蹟,並將其與現代基督徒的奉獻觀念相結合。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奉獻過程中的掙扎和成長,強調透過信心和奉獻,不僅能參與神的工作,還能體驗到神的祝福和財務的自由。這段經文對基督徒生活的重要啟示在於,無論所擁有的多或少,願意拿出來的心意可以成就大事。
Thumbnail
聖經經文:歷代志上29章14-17節「「我算甚麼,我的百姓算甚麼,竟然能夠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的手得來的獻給你。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的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子,沒有盼望。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啊,我們預備這許多材料,要為你的聖名建造殿宇,都是從你的手而來,都
清淨心布施,果報難量 行布施不在於所布施的物品是多是少,它的殊勝處在於是否有清淨的信心,即使只有布施兩枚錢,所得到的果報也是難以衡量的。
說到「數量」,除了「物品的數量」之外,「心量」與業報也很有關係。如有一貧女,傾其所有換得一盞小油燈供佛,結果其他富有人家供佛的油燈都熄滅了,唯獨貧女這盞油燈還在燃燒。從「物質」的量上來看,油燈及油的量都很小;可是從「捨心」的量來看,貧女的心量比富裕人家的心量大多了,所以她所得的果報也大。
聚斂計畫是一個滿有趣的存錢計畫,發想的原因是出自聖經中一段對話:「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 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
Thumbnail
每個人對金錢的看法都不一樣,錢是養命之源,沒有錢應付生活開銷,食衣住行育樂每一項都會打折扣。錢用於支付生活、支付教育、支付人情世故,當一切都足夠也滿足了,就會衍生其他念頭,比如,吃好一點、住好一點、多享受一點,各種奢侈與貪婪不知不覺堆疊成一○一大樓,居高臨下,好不威風。 有一位太太被倒帳三千萬
Thumbnail
發財金,又名錢母,通常是寺廟借給信徒的小額現金。「錢母」這個名稱是因為能源源不斷的生出更多錢,而「發財金」則象徵對未來發財的祝福。信徒通常以這筆錢作為起始資本,期望得到神明的庇佑,以下介紹發財金種類。 一、金幣錢母 寺廟專程製作的金幣、銀幣,民眾每逢過年前往排隊領取,其中又以南投紫南宮最聞名這種
在疫情期間,我將一筆股息捐給一位生活困頓的姐妹,雖然不熟,但每每看見她,她總是一臉憂愁,沒有笑容,很撲克的。這筆錢雖然不多,卻是一個年輕人的薪資。 「需要還嗎?」 「不用還我,但記得將來有其他姐妹需要,妳可以以愛還愛!」 「謝謝。」冷冷的。 後來,我感覺這一筆錢阻隔了我與姐妹的距離,她對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