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大歷史》看為什麼我們投資?

2022/02/1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應該趁早投資,讓複利幫你賺錢」這類的話你應該不陌生,但所謂的"投資",背後的運作概念是什麼?為什麼大家說世界上的錢會越來越多?
讓我們回顧過往,看看這套遊戲規則是怎麼產生的。
作者哈拉瑞,專研世界史的人文歷史學者;書中以生動的例子與精闢的論點,向大家說明宏觀的歷史進程。
本文參考書中第16~18章之內容。
在重翻這本書時,剛好那陣子,我正開始在研究股票投資的相關資訊;面對一連串「你應該投資」、「因為經濟就是會一直成長」等直球"結論"時,意外發現,我心中的許多疑問,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解答。

我想引用書中的觀點,試著回答下列三個問題:
  1. 現在的投資觀念是怎麼產生的?
  2. 經濟成長的原因與背後的風險?
  3. 有人賺錢那誰來買單呢?
最後再來討論,到底我們該不該投資。

資本主義的興起

「信用」的金錢概念

假如小明是一位經驗豐富但資金不足的麵包師傅,他發現一個大好的商機,想在這個城市創業開一間麵包店;這時他可以說服銀行投資這項計畫,銀行就會以轉帳的方式,將小明貸款的100萬元轉到他的帳戶;然而這時銀行實際持有的錢,很可能只有10萬元。
這樣的運作就是基於我們對未來的信任。雖然小明連一條麵包都還沒烤,但銀行相信只要假以時日,他就能賺得盆滿缽滿,連本帶利的清償貸款;同時將錢存入銀行的人們也都相信,未來銀行也一定能把錢再還給他們。

經濟這塊餅

現在你可能覺得「預支未來,打造現在」並不稀奇,然而對於人類歷史來說,大部分的時候並沒有這種概念。
過去的的人認為,世界上的財富總量是有限的,整個餅就這麼大,你多拿了一塊,就是搶走了別人的那份;如果我將錢借給小明開店,除非他能從對手手中搶走更大的一塊,否則我投資的風險豈不是太大了嗎?就是這樣的觀念,在過去想要貸款難如登天,人類就在這種困境裡困了幾千年。
直到近代,人類發展出一套信用的金錢概念,創造了信用貸款,而信用貸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成長;正因為有成長,我們就更信任未來,也就願意提供更多的信用貸款。
參考資料:《人類大歷史》

相信進步

而這種改變的轉捩點,就在於我們出現了「進步」的概念。
藉由科學革命的歷史經驗,人類發覺透過各種地理發現、科技發明和組織發展,就能提升生產、貿易和財富的總量。我吃飽,不代表你就得餓死;我們開法式麵包店,並不代表其他傳統麵包店就得關門大吉。民眾會培養出新的喜好、消費更多。
過去500年間,這種進步的概念說服了全球人民,經濟這塊大餅可以不斷變大;最終產生了一場革命、一種新的道德標準:我們應該要把生產的利潤拿來繼續投資生產,以帶來更多的利潤。這就是所謂的「資本主義」。
參考資料:《人類大歷史》

餅會無限變大嗎

有限的資源?

雖然我們願意信任未來,資本家也願意將利潤再投入生產。然而經濟成長所需的能源和原料難道沒有使用完的一天嗎?
我們直覺可能會認為,資源會隨著我們大規模的使用,而慢慢的被消耗殆盡;然而回顧歷史,人類能使用的資源卻是不減反增的。
1. 能源
過去人類從事生產時所使用的能源,是肌肉的力量;隨著工業革命的來臨,蒸汽機的出現,人類實現了將熱能轉變為動能;愛因斯坦的質能守恆公式,教會了我們質量能夠轉變為能量。

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找到新的能源來源。可以這麼說:這世界缺乏的不是能源,而是「能夠駕馭並轉換成符合我們所需」的知識。
2. 原料
當學會駕馭和轉換能量後,我們解決了原料運送的問題,開始能夠取得過去無法運用的原料。同時,科學上的突破也讓人類能夠發明全新的原料;或是提煉過去難以取得的資源。

你能想像,現在被我們用來做成拋棄式鋁箔的鋁,在19世紀時是比黃金更貴重的金屬嗎?

經濟泡沫

雖然投資促使了經濟成長,但如果我們投資的對象,本身沒有具備相對應價值來支撐時,就會造成「虛假的繁榮」;最終過度投機的結果,資產就會猶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
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案件,如17世紀發生在荷蘭的"鬱金香事件"。
在當時鬱金香的風潮下,投機者想著,如果我提早以低價購入尚未開花的球莖,待價格上漲時再轉手賣出,就可以賺取當中的價差。
於是就在人們都相信鬱金香的價格會不斷上漲,紛紛投入炒作的情況下,價格的漲幅最高竟達到了59倍。
最後,當有遠見的人開始「獲利了結」,選擇退場時,鬱金香的價格就開始下跌;大批群眾出現懼怕損失的恐慌朝,紛紛賤價拋售,最終價格跌至了原先的6萬分之一,導致許多人傾家蕩產。
這提醒了我們,對於財富的追求不要過度的貪心,失去了判斷的理智,產生羊群效應。

消費主義

瞎拚的年代

如上所述,資本主義的運行使我們不斷地提高產量,但這些新產品要由誰來買單呢?這時「消費主義」告訴我們:你應該要好好善待自己、節儉是一種對自我的壓抑。

這套洗腦術成功地讓我們變成乖巧的消費者,買了無數我們並不真正需要的商品;許多舊產品明明足以滿足各種需求,廠商依然不斷推出新的型號;營造出"如果我們不跟進流行,似乎就顯得落伍"的氛圍。

資本主義與消費主義共存

如同過去的年代,社會上也分為菁英分子與一般大眾。中世紀的歐洲,貴族浪擲千金、盡享浮華,而農民則省吃儉用、錙銖必較。但今日的情況正好相反;大富豪謹慎管理資產與投資;反而沒那麼有錢的人,買起東西毫不手軟。

如同硬幣的兩面,有錢人持續追求財富;一般大眾則藉由消費滿足慾望。你是偏向於哪一邊呢?

所以我該投資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經濟變化的實際數據;以歷史悠久的美股為例,雖然途中起起伏伏,但長期來看,整體走勢呈現向上成長。
百年來的道瓊斯指數走勢  圖片來源:網路資料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平均地將錢投在市場上,並長期持有,就可以在較低風險的情況下,參與這塊餅變大的過程。(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推崇"跟蹤指數型ETF"的原因)
或許無法以過去的經驗來套用未來的局勢變化。但如果你追求利益,並且相信未來會變得更好,那你就很適合參與這場遊戲。

結語

作者提到,資本主義雖然促進了經濟的成長,但同時也產生了資源分配不公、經濟成長至上等道德上的問題(如過去的奴隸貿易);而資源短缺的末日預言可能不會成真,但生態環境的惡化卻是真實地上演中。
在找到更佳的解答之前,我們似乎也只能給它多一點耐心,期待這塊餅能大到每個人都吃得飽;期待科技能出現新的突破。
(歡迎來逛逛我的部落格原文請點此
臭皮翻書
臭皮翻書
在科技業打滾的小小工程師,喜歡藉由閱讀與學習,改變看待世界的角度與生活方式。希望自己的分享可以幫助到其他與自己遇到相同問題的人,並留下在這個世界上的足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