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住在山溪邊的爺奶(4/5)_為什麼爺奶突然撤資不玩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還是小佩,今年小三,老爸是開業的醫美醫生+院長。最近,聽說爺奶自參與老爸開業三年的醫美醫院+公司撤資了:包含完全轉售資金+離開最大股東身分+辭去董事長職位。我雖然年紀很小,搞不清楚背後的真正原因;但是,我卻學福爾摩斯偵探🕵️‍♀️一樣,想找出事情發展的轉折奧秘,決策背後的考量+真像,與可能可以學習到的人際關係合適應對的功課!
話說三年前的二月份,老爸的醫院+公司開張了,前面半年真的體會老爸老媽的辛苦,明白什麼是"雞飛狗跳":記得老媽分享過,把依照"醫院功能+醫療流程"設計裝潢+設備安裝好的醫院,對外開幕時,才知道有許多的功能需要+物資耗材還是缺乏的;所以,一方面接待+門診+包藥+收費,忙得不可開交;另一方面,培訓人+招醫助+採購藥+存銀行,⋯更是層層上崗,沒日沒夜;回想起來,真是一方面"不堪回首憶當年",另一方面則真的是:人的潛力無限到,不知道當年是如何週轉過來的?(舉例,有段時間,老爸甚至還感染肺炎住院+幹部醫院繼續開會+休養超過一個禮拜呢。)
原來起初老爸邀請爺奶投資此新辦事業,因為老爸原來上班的醫院老院長想移轉一半醫生到新醫院(因為年紀漸老+身體健康漸困難+但老院長不想投資+但他想分享移轉後的新院部分獲利的回饋)也等於開動行業裡面的創新合作模式;而這都是事先爺奶不知道的內情(後來,爺奶也陸續接受這樣對老院長的回饋作法)。
爺奶原先以為投資重點就是單純支持孩子創業;只是,這樣的創業模式,對新院來說,造成了"先天的權能失衡"困境:股東們(權者)因為父母"單純投資+醫技外行",孩子們(能者)因為認為父母"應該投資+醫技內行"。所以,形成"多權無能+多能少權"的股東會運作的辛苦:"爺奶有些的想法,老爸無法理解;老爸的部分作法,爺奶無法接受"。
最後,經過草創的二年以後,雙方合意:爺奶銷售其全部股份給爸媽,如此,爺奶可以收回投資的資金+約二年的利得;而爸媽可以回收股東會運作順暢的權利+未來投資效益的大部分回饋的好處;但爸媽也開始走上"經營+投資"與"成果+後果"的自主/獨立+享受/承擔的道路:在度過不確定性超大的草創期之後,可以依照爸媽自己的理念作法,執行醫院+公司的管理工作。
小結:
1.爺奶曾經在研究或文字機構練功十年+兩岸創業超過三十年;以為,除了投資之外,可以協助醫院+公司的經營管理;只是,開業二年以來,爸媽的需要是讓爺奶純投資+等分錢,好像這樣才是父母應該僅可以的作為(理由:爺奶是醫療行業的外行);只是,爺奶投資是作股東,有其在股東會的職權。(畢竟,爺奶在股東會"不會+不該"是爸媽的角色;反而,更是"最大股東+承擔開業初期最大的風險者+董事長"的職責。)
2.明顯的,分家之後的半年以來,爺奶+爸媽雙方,好像都"如釋重負+自由自在",爺奶幾乎天天為醫院公司+爸媽健康禱告,也站在第三方公正無私的立場,理解接納爸媽的決策+欣賞鼓勵爸媽的作為。至於,爸媽也從此沒有嚴父般的陰影籠罩,可以真正在情感+財務+管理+生活的方方面面,提早實現真正的獨立;所以,這樣的分家,又何樂而不為呢?
3.現今的社會,二代之間的關係,自爺奶那一代需要:"畢業即就業+就業想創業+結婚需養家+照護雙方父母到離世",經過幾十年奮鬥,如今,可以在兩岸公司結束+退休學推拿+公益服務獨居老人(+企業工作室對外收費服務)+財務老來獨立+自擁小屋度日+月領勞保退俸=進入人生黃金的秋天階段+可以死而無憾了喔😊!
而爸媽的一代與爺奶這一代最大的不同:是創業有父母支持(加快就業到創業的時間)+幾乎不需要資金照護父母. 所以,爸媽應該可以有感恩的心+獨立的意。 何況人生多變化,起起伏伏;需要謙卑持續學習+努力自我開創=沒有推託怪罪別人+獨立發展成全自己的最大發展=達到人生目標的"自我實現"喔!
注:"感謝您的閱覽,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請幫我點紅愛心+回應(尤其,你有健康需要恢復時),讓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更多朋友,歡迎追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人體很奇妙!具有隨時受傷(含生理+心理的傷害)+隨時神奇的自我修復功能。舉例,自一天勞累+一夜好眠後,就恢復精神了;到眼中風,經過脈診儀測+自我調理=也是幾天就全部恢復。我希望能夠收集個人體驗自癒的案例,以方便整理+分享,得以幫助更多人;尤其,那些類獨居老人或弱勢族群的人,可消除病痛不適+降低醫療開銷+有效恢復健康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更好玩的是,幾個月的事過境遷以後,爺奶與"姑姑+姑婆"組合竟然恢復聯絡互動。然後,姑姑說:"當時,她坐在餐廳裏面,也感覺奇怪,為何小佩我自己一個人進來餐廳,爺奶為何不見了? 為何媽媽沒有邀請爺奶一起聚餐?" 當時,她就感覺可能出事情了,糟糕! 如何美好的收尾呢? 小結:
現代“少子多老”的社會裡面,如何面對處理二代或三代的互動+關係,成為一個嚴峻的挑戰,期待更多爺奶+子媳+孫子們,有愛心+有智慧=有真理+有恩典的互相對待喔!
我是小卿,今年六歲,住在高雄,我有深愛我的爸媽與我深愛的妹妹,組成一個幸福的小家庭。 當聽了以上爺奶的關心與分享後,我突然感覺放鬆+自由+自在多了:原來人都會犯錯,包含我自己與爸媽,我們都可以學習:如何彼此換位思考,互相理解+彼此接納;從而,走出罪咎感+互相控告,好恢復彼此美好的關係喔。 結語:
大家好,我是吳照麟,66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在科學養生路上的好友。 結語:協助75%的健康+亞健康的人們,可以"預防疾病+消除病痛+健康快樂到離世",才是真正有意義有幸福,屬於我自己餘生的人生目標喔!!
青中老年人職場轉型的考慮與準備(3/3)_以長輩自己回顧的“職場就業第二階段"為例,發現人生職場發展,需要個人專業+政經環境需要+人格特質的搭配,將可邁向自我實現的目標喔!
下個月中,我就是67歲的法定老人了!疫情逐步解封中,自己的大孫女,經過三個月無法見面後,下午第一次要來爺奶家玩了,內心感到非常的期待+高興,有機會再度品嚐”含飴弄孫”的滋味,也是人生的轉折之一:疫情前後,有時,真是恍若隔世喔!
更好玩的是,幾個月的事過境遷以後,爺奶與"姑姑+姑婆"組合竟然恢復聯絡互動。然後,姑姑說:"當時,她坐在餐廳裏面,也感覺奇怪,為何小佩我自己一個人進來餐廳,爺奶為何不見了? 為何媽媽沒有邀請爺奶一起聚餐?" 當時,她就感覺可能出事情了,糟糕! 如何美好的收尾呢? 小結:
現代“少子多老”的社會裡面,如何面對處理二代或三代的互動+關係,成為一個嚴峻的挑戰,期待更多爺奶+子媳+孫子們,有愛心+有智慧=有真理+有恩典的互相對待喔!
我是小卿,今年六歲,住在高雄,我有深愛我的爸媽與我深愛的妹妹,組成一個幸福的小家庭。 當聽了以上爺奶的關心與分享後,我突然感覺放鬆+自由+自在多了:原來人都會犯錯,包含我自己與爸媽,我們都可以學習:如何彼此換位思考,互相理解+彼此接納;從而,走出罪咎感+互相控告,好恢復彼此美好的關係喔。 結語:
大家好,我是吳照麟,66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在科學養生路上的好友。 結語:協助75%的健康+亞健康的人們,可以"預防疾病+消除病痛+健康快樂到離世",才是真正有意義有幸福,屬於我自己餘生的人生目標喔!!
青中老年人職場轉型的考慮與準備(3/3)_以長輩自己回顧的“職場就業第二階段"為例,發現人生職場發展,需要個人專業+政經環境需要+人格特質的搭配,將可邁向自我實現的目標喔!
下個月中,我就是67歲的法定老人了!疫情逐步解封中,自己的大孫女,經過三個月無法見面後,下午第一次要來爺奶家玩了,內心感到非常的期待+高興,有機會再度品嚐”含飴弄孫”的滋味,也是人生的轉折之一:疫情前後,有時,真是恍若隔世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第七章 開業約兩個月後,L告訴我打算要辭職,因為在公司上班並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 「我媽從發現腫瘤到過世大概半年而已。你看她跟我爸拼命賺錢買房子,結果什麼也沒享受到就走了,所以我決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我可能明天就死掉了。」 說完L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媽媽的離去讓他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與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姊夫是家裡的獨子,有一個姊姊兩個妹妹,爸媽年事已高,選擇回到鄉下養老,無奈爸爸檢查出癌症,爸爸選擇順其自然不治療,於是姊夫父母把家裡財產做了分配,男女都有份,我認為很公平呀! 由於姊夫爸媽常要到醫院,都是姊夫在張羅,但自從分產後,姊夫卻斤斤計較,他認為姊妹都分了財產,憑什麼照顧兩老是他
Thumbnail
榮叔是個生活簡單的人,靠著在股市長期投資,成為隱世的富戶。他與一位美麗的林小姐密切來往,引起小孩與林小姐的暗中較勁。老年人的戀情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一位70幾歲的長者,回到老家臺灣度過晚年,思考著孩子們各自的生活選擇。他分享了生活態度與心得,包括對孤獨的打敗與對健康的重視。
Thumbnail
故事是這樣的:正彥今年30歲,他的阿嘉舅舅今年也已經65歲了,但阿嘉舅舅早年離婚後就沒有再娶,也沒有小孩,而正彥的媽媽因為生病也早早去世,好在正彥乖巧懂事,阿嘉舅舅也把正彥當成自己的小孩照顧有加。 有一天,阿嘉舅舅因為在浴室跌倒,不小心撞到頭部,在醫院觀察了將近一個月後出院回家休養,好在恢復順利,
Thumbnail
續上、中篇 拜託菲籍傭人幫我拿了一些宵夜水果後,我就喊上剛剛比較聊得來的律師先生以及他女兒,到楊媽媽的房間裡,聊一些內幕的事情,比方說楊媽媽生前的狀況、楊老先生生前的致富過程等等。 聊著聊著,我意外發現一件有點奇怪的事。楊老先生自從賣掉竹科那塊地後,做生意便一帆風順。但是在這之前,他並不是生意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第七章 開業約兩個月後,L告訴我打算要辭職,因為在公司上班並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 「我媽從發現腫瘤到過世大概半年而已。你看她跟我爸拼命賺錢買房子,結果什麼也沒享受到就走了,所以我決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我可能明天就死掉了。」 說完L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媽媽的離去讓他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與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姊夫是家裡的獨子,有一個姊姊兩個妹妹,爸媽年事已高,選擇回到鄉下養老,無奈爸爸檢查出癌症,爸爸選擇順其自然不治療,於是姊夫父母把家裡財產做了分配,男女都有份,我認為很公平呀! 由於姊夫爸媽常要到醫院,都是姊夫在張羅,但自從分產後,姊夫卻斤斤計較,他認為姊妹都分了財產,憑什麼照顧兩老是他
Thumbnail
榮叔是個生活簡單的人,靠著在股市長期投資,成為隱世的富戶。他與一位美麗的林小姐密切來往,引起小孩與林小姐的暗中較勁。老年人的戀情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一位70幾歲的長者,回到老家臺灣度過晚年,思考著孩子們各自的生活選擇。他分享了生活態度與心得,包括對孤獨的打敗與對健康的重視。
Thumbnail
故事是這樣的:正彥今年30歲,他的阿嘉舅舅今年也已經65歲了,但阿嘉舅舅早年離婚後就沒有再娶,也沒有小孩,而正彥的媽媽因為生病也早早去世,好在正彥乖巧懂事,阿嘉舅舅也把正彥當成自己的小孩照顧有加。 有一天,阿嘉舅舅因為在浴室跌倒,不小心撞到頭部,在醫院觀察了將近一個月後出院回家休養,好在恢復順利,
Thumbnail
續上、中篇 拜託菲籍傭人幫我拿了一些宵夜水果後,我就喊上剛剛比較聊得來的律師先生以及他女兒,到楊媽媽的房間裡,聊一些內幕的事情,比方說楊媽媽生前的狀況、楊老先生生前的致富過程等等。 聊著聊著,我意外發現一件有點奇怪的事。楊老先生自從賣掉竹科那塊地後,做生意便一帆風順。但是在這之前,他並不是生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