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的圍牆:溝通障礙、世代隔閡、族群對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本書是近期相關題材中,最值得吐槽的一本。作者就是個名人,而且是本暢銷書,但看完之後真的會懷疑到底都是那些書在暢銷,突然覺得同溫層不暖的感覺這樣。
這書就是個日本老人自言自語,說了許多他對於年輕世代的看法,以及他個人的觀察。而作者本人是東大名譽教授,專長解剖學、腦科學。但老實說,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太認真把他所知道的科學簡化,還是真的就發表一些他個人的碎念,整個書的核心理念有點飄,加上旁徵博引(?),太多有一點相關又不是太相關的概念雜湊(?)在一起,有種在象牙塔久了,以為塔上的視野就是全世界,大有柯O哲+王O昇的感覺。就都是國內龍頭大學的教授,跨出了專業領域談社會議題,論點顯得破綻百出。
不過也是個很好的觀察日本老一輩人的材料,二戰時期成長的人,恐怕都有跟他類似的價值觀,很好作為世代差異的佐證材料。他對於日本人的觀察、形容都有種明顯的老派,對於終身雇用的經營模式特別推崇,對於資本主義效率至上的支配原則,則認為不是最佳解。
閱讀體驗證明,暢銷書也不見得真的好看。作者的論點和他的核心理念彷彿影分身一般,互相打臉毫不手軟。先是說不要太先入為主且僵化,但他個人的觀察卻帶有某種真理色彩,好似應為眾人所週知同意。至於為什麼週知且同意,就沒有完整的論證和說法。或者說從外太空談到內子宮,脈絡的部分他講得好清楚,應該會有些讀者也一樣看得不是很明白。
作者所指涉的傻瓜,是指著固著且放棄思考、改變的人。更直白的說就是難以在社會中生存的人,不僅是行為上固著、思想上也無法突破。在處理訊息上,作者從腦科學的角度找到了一個一元方程式的簡單理解方法,並且認為不同的認知接收,主要是因為方程式的係數不同。從而使得客觀的刺激,產生不同的結果。所謂的傻瓜就是無法因應刺激修正反映的現象。
接著討論到個體和群體的關係。老派的作者認為個性這東西不需要特別強調,畢竟和群體格格不入的個性,就可能是被社群排斥的少數,而這些特殊的個性所呈現的少數現象,並不能使得社會合作,以期進步。而這種線性的討論方式,是素樸到真的很難吐槽就是了。
對作者來說,追求共識是社會運作的核心,一旦每個人都太有個性,像個難以適應群體的傻瓜並且堅固到好似有城牆擋住其他可能的溝通交流,那將帶來極大的危機。而開放的心胸,不斷的調整適應和互相幫助,則是他認為對這些問題的最佳解。
淺見以為,這樣的老派論述模式,實在很難引起共鳴,能夠勉強看完這本書,大概是因為篇幅也不長,不然應該會跟其他稍微長一點的書一樣,看到一半就棄坑,實在太雷了。
推薦給真的很有閒的朋友,或者想要練習吐槽的朋友。不然這本書真的能夠提供的新見解不多,或者可以當作標題黨範例、代溝明證得材料來閱讀,可能會比較不容易不快這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6會員
505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除了些錯字,作者的文筆從他是記者的時候即十分聞名,這本書也在水準以上,洗鍊的描繪出他看到的風景,佐些文青才知道的典故,不是文青跳過也無妨的段落,全不是喜劇。作家可能不愛搞笑這途,只是看見的景象儘管已經試著抽離的描繪,還是寫實到令人不忍卒睹,天底下還是有許多過得辛苦的人,和平常並不怎麼關心的事。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是句嘲諷新聞從業人員的話,光怪陸離的新聞每每出現在各報章媒體版面,鄉民就開始看笑話。女記者,那就更不堪了,畢竟,鄉民還會把母豬教、女權自助餐搬出來,把記者的記硬是換成妓女的妓。各種仇女。
拿過兩個碩士,還沒有起心動念去念博士之前,因為各種因緣際會,跑去倒了來找我諮詢報考在職碩士的一身冷水之後,想說也記錄一下,當作給每一個想念碩士的人一個另類冰桶挑戰。 幹話毒雞湯,我們下回見。
年假的最後,收在一本翻譯使得推薦序比本文好看的小書。悲催。讀書會的選書,本來接在《放屁》之後,挺期待的,翻了一下譯者的經歷,不知道為什麼這麼把這書處理得這麼不順,大概是跟哲學不熟吧!
大過年的收到條子的紅色祝福,總是覺得辛勤工作的人應該得到一些獎勵,於是寫點幹話,聊表心情。
這是本也很適合搭配音樂閱讀的書,繼馬芳的《地下鄉愁藍調》和張鐵志《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之後又一本音樂人談搖滾,這回可是美濃搖滾,圍繞著南臺灣的這個城鎮和全球化、土地改革以及以農養工的政策壓迫。
除了些錯字,作者的文筆從他是記者的時候即十分聞名,這本書也在水準以上,洗鍊的描繪出他看到的風景,佐些文青才知道的典故,不是文青跳過也無妨的段落,全不是喜劇。作家可能不愛搞笑這途,只是看見的景象儘管已經試著抽離的描繪,還是寫實到令人不忍卒睹,天底下還是有許多過得辛苦的人,和平常並不怎麼關心的事。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是句嘲諷新聞從業人員的話,光怪陸離的新聞每每出現在各報章媒體版面,鄉民就開始看笑話。女記者,那就更不堪了,畢竟,鄉民還會把母豬教、女權自助餐搬出來,把記者的記硬是換成妓女的妓。各種仇女。
拿過兩個碩士,還沒有起心動念去念博士之前,因為各種因緣際會,跑去倒了來找我諮詢報考在職碩士的一身冷水之後,想說也記錄一下,當作給每一個想念碩士的人一個另類冰桶挑戰。 幹話毒雞湯,我們下回見。
年假的最後,收在一本翻譯使得推薦序比本文好看的小書。悲催。讀書會的選書,本來接在《放屁》之後,挺期待的,翻了一下譯者的經歷,不知道為什麼這麼把這書處理得這麼不順,大概是跟哲學不熟吧!
大過年的收到條子的紅色祝福,總是覺得辛勤工作的人應該得到一些獎勵,於是寫點幹話,聊表心情。
這是本也很適合搭配音樂閱讀的書,繼馬芳的《地下鄉愁藍調》和張鐵志《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之後又一本音樂人談搖滾,這回可是美濃搖滾,圍繞著南臺灣的這個城鎮和全球化、土地改革以及以農養工的政策壓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個傻瓜力, 在某部分其實也等於鈍感力, 因為慢而堅持, 也是因為看見自己行動原因的本質, 而不是生活發生什麼事情而改變原先的行為。 在自己的心得, 則是有另一種感受, 因為我很就知道就常常和人說我很笨, 但我這個笨其實不是貶低自己, 只是外界好像都沒了解為何我會如此說,
Thumbnail
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多半會被認為很聰明,但倘若做人處事不夠圓融,在人際關係上處處碰壁或與人結怨,還會被認為是聰明嗎? 其實,以時間線拉長來看,「聰明」不只是求學取得好成績,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職場或在社會上與人互動及相處,所以日本全民教育家齋藤孝便在《什麼是真正的聰明?》這本書中提到能否適應
Thumbnail
 日本是全世界最老的國家,雖然做事嚴格龜毛的日本人,早在八0年代初期就開始積極為現今這超老齡化社會做準備,但是遇到九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後,因為經濟成長的停滯,使得原先做好的萬全準備也出現捉襟見肘的窘境,這可以從日本社會創造出來的新名詞可以了解。   
Thumbnail
在成人世界談繪本,彷彿這個人是「不夠成熟、不可靠」的。童話就是「幼稚、低階、不真實的」嗎?繪本以日本知名繪本作家荒井良二的《搭公車》為例,敘事數種視角轉換。建議重新接觸繪本的成人從不只讀文字,觀察文字與圖像之間的關係,感受圖像裡的「不可言說」的經驗。
Thumbnail
齋藤孝闡述聰明並非僅表現在學業成績,聰明者應具備適應社會、生存力、深度學習、獨立思考、表達意見、適當對話、發現問題等能力。他認為快樂學習與好奇心保持是重要的,另外強調閱讀的重要性。書籍探討了生活中的各種議題,並歸結為真正的聰明應具思考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的能力。
Thumbnail
因為特價才買的書,因為我跟另一本「精準思考」搞混了,然後這本書算很標準的日本人科普書,也就是說,會有大量的重複內容……總之,日本科普書我通常評價不會太好…… 這本也是如此,我是說,就內文編輯或呈現方式,不過資訊內容又是另一回事,基本上這本書有其實用性,或者說,正好符合我的需要。 簡單說,因問年紀
Thumbnail
書中不只是以一個智能障礙男孩(介於智能臨界)的角度看待他的生活,而我更欣賞作者摻入了作為一個大人,或是一個揭發者,或是一個老師想傳達給人們的概念。因為就我自己的經驗看來,其實智能障礙者不是很能像書中的主角,分辨出他只懂什麼,或他......
Thumbnail
年輕人與年長者的價值觀落差,容易導致彼此心生不滿,當「溝通無效」的時候,你會選擇如何回應?其中一篇名為【老人有害,年輕太菜】,主要探討在工作場合遇到的溝通與衝突,以極端又帶點諷刺幽默的方式展現不同年齡層之間的心理差異。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社會現象與對應的解決方案,提醒人們應該如何思考未來的退路。書中呈現了一位中年失業男子的案例,並以這個案例探討了下流老人的成因與解決之道。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讓人們更加重視人生規劃與被動收入。建議讀者閱讀並思考如何預防成為下流老人。(by AI)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個傻瓜力, 在某部分其實也等於鈍感力, 因為慢而堅持, 也是因為看見自己行動原因的本質, 而不是生活發生什麼事情而改變原先的行為。 在自己的心得, 則是有另一種感受, 因為我很就知道就常常和人說我很笨, 但我這個笨其實不是貶低自己, 只是外界好像都沒了解為何我會如此說,
Thumbnail
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多半會被認為很聰明,但倘若做人處事不夠圓融,在人際關係上處處碰壁或與人結怨,還會被認為是聰明嗎? 其實,以時間線拉長來看,「聰明」不只是求學取得好成績,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職場或在社會上與人互動及相處,所以日本全民教育家齋藤孝便在《什麼是真正的聰明?》這本書中提到能否適應
Thumbnail
 日本是全世界最老的國家,雖然做事嚴格龜毛的日本人,早在八0年代初期就開始積極為現今這超老齡化社會做準備,但是遇到九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後,因為經濟成長的停滯,使得原先做好的萬全準備也出現捉襟見肘的窘境,這可以從日本社會創造出來的新名詞可以了解。   
Thumbnail
在成人世界談繪本,彷彿這個人是「不夠成熟、不可靠」的。童話就是「幼稚、低階、不真實的」嗎?繪本以日本知名繪本作家荒井良二的《搭公車》為例,敘事數種視角轉換。建議重新接觸繪本的成人從不只讀文字,觀察文字與圖像之間的關係,感受圖像裡的「不可言說」的經驗。
Thumbnail
齋藤孝闡述聰明並非僅表現在學業成績,聰明者應具備適應社會、生存力、深度學習、獨立思考、表達意見、適當對話、發現問題等能力。他認為快樂學習與好奇心保持是重要的,另外強調閱讀的重要性。書籍探討了生活中的各種議題,並歸結為真正的聰明應具思考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的能力。
Thumbnail
因為特價才買的書,因為我跟另一本「精準思考」搞混了,然後這本書算很標準的日本人科普書,也就是說,會有大量的重複內容……總之,日本科普書我通常評價不會太好…… 這本也是如此,我是說,就內文編輯或呈現方式,不過資訊內容又是另一回事,基本上這本書有其實用性,或者說,正好符合我的需要。 簡單說,因問年紀
Thumbnail
書中不只是以一個智能障礙男孩(介於智能臨界)的角度看待他的生活,而我更欣賞作者摻入了作為一個大人,或是一個揭發者,或是一個老師想傳達給人們的概念。因為就我自己的經驗看來,其實智能障礙者不是很能像書中的主角,分辨出他只懂什麼,或他......
Thumbnail
年輕人與年長者的價值觀落差,容易導致彼此心生不滿,當「溝通無效」的時候,你會選擇如何回應?其中一篇名為【老人有害,年輕太菜】,主要探討在工作場合遇到的溝通與衝突,以極端又帶點諷刺幽默的方式展現不同年齡層之間的心理差異。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社會現象與對應的解決方案,提醒人們應該如何思考未來的退路。書中呈現了一位中年失業男子的案例,並以這個案例探討了下流老人的成因與解決之道。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讓人們更加重視人生規劃與被動收入。建議讀者閱讀並思考如何預防成為下流老人。(by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