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聰明?:了解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將危機變轉機的生存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多半會被認為很聰明,但倘若做人處事不夠圓融,在人際關係上處處碰壁或與人結怨,還會被認為是聰明嗎?


其實,以時間線拉長來看,「聰明」不只是求學取得好成績,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職場或在社會上與人互動及相處,所以日本全民教育家齋藤孝便在《什麼是真正的聰明?》這本書中提到能否適應社會是更重要的事。


當然,要如何在社會上悠游自得,除了要懂得判斷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也要有預測下一步的能力,而要培養自己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則需要拓寬我們的視野,而「閱讀」便能帶領我們通往世界及汲取他人的生命經驗。


或許有人會好奇,那作者到底對於「好好讀書」這件事抱持著什麼樣的想法呢?其實作者身為大學教授,他認為若是對於未來尚未有明確的目標,先好好上學適應團體生活,以及學習各方面的知識仍是有其必要的,原因在於學習不僅能鍛鍊我們的頭腦,也會讓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所以千萬別輕易放棄努力學習。


這本書雖然看似是給年輕學生的忠告,其實也很適合成人閱讀,比如作者提到觀感比能力更重要的想法,以及別妄下定論的提醒,都有助於提升我們的人際關係與生存能力,是一本非常實用又易讀的好書,也建議父母可以讓孩子及早閱讀,期望在孩子失去學習動力的時候,能以更長遠的視角去思考現在該如何面對與因應。

avatar-img
206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多父母的想法是小孩子盡可能讓他們保持「天真」及「單純」,所以希望大人世界的許多事物盡可能不要「污染」他們的心靈。 但,讓小孩子一直保持「單純」是好的嗎?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許多家長一直刻意騙小孩聖誕老公公是真的,只為了不要讓小孩單純的夢想破碎。 其實,每年的聖誕禮物是父母送的,為何會
想到「明天」,你會充滿未知的恐懼,抑或是滿心期待的歡喜呢? 人總是對於未知感到有些茫然而不知所措,因為不知道明天到底是福是禍,再加上有感於生命的有限,彷彿多活了一天就少了一天,而外貌上的改變更會讓我們逐漸感受到老化及衰退,所以對有些人而言,「明天」似乎不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更多的是心裡的
回首三十歲的歲月,你想到了什麼? 是曾經相戀又離去的愛人背影,還是撲鼻而來讓人宛若置身天堂的氣味,還是那執拗堅不認輸的性格? 翻開《三十女子微物誌》的扉頁,映入眼簾的是「獻給吳清海」的字句,私以為是一本作者吳緯婷獻給父親的情書。雖說書名看似描寫三十代女子的微物情懷,我想也是身為女兒藉
經歷過被遺棄的痛苦,還有可能對他人付出愛嗎? 然而,到底要怎麼做,才可能把傷口撫平,重拾對他人的信任呢? 《迷路的貓》這本繪本描繪了迷路的玩偶貓與公園的野貓所共度的那個短暫夏日時光,可以看見野貓即便不信任遺棄自己的人類,卻仍有能力付出愛給尋找主人的玩偶貓,並且稱彼此為「家人」,讓極度
你曾經想過會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尋求律師的協助呢? 希望伸張正義或討回公道,抑或是處理紛雜難解的糾紛? 近年來,有鑒於離婚率日益上升,許多人在無法和平協議離婚的狀況下,開始轉向尋求法院的裁判,希望能讓自己脫離婚姻關係,也拿到應有的補償及期望的權益。 韓國離婚女律師崔唯娜從小就展現出
女性普遍給人的印象多半是敏感、愛嘮叨、愛比較、喜歡在人背後嚼舌根⋯⋯,而女性之間的友誼也似乎比男性複雜得多,表面上看似平靜無波,實則是波濤暗湧,到底要如何在人際關係中感到悠遊自得,確實有許多訣竅需要注意及掌握。 日本作家有川真由美在《女子人際學》這本書中便告訴所有女性朋友不要太計較輸贏,尤
許多父母的想法是小孩子盡可能讓他們保持「天真」及「單純」,所以希望大人世界的許多事物盡可能不要「污染」他們的心靈。 但,讓小孩子一直保持「單純」是好的嗎?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許多家長一直刻意騙小孩聖誕老公公是真的,只為了不要讓小孩單純的夢想破碎。 其實,每年的聖誕禮物是父母送的,為何會
想到「明天」,你會充滿未知的恐懼,抑或是滿心期待的歡喜呢? 人總是對於未知感到有些茫然而不知所措,因為不知道明天到底是福是禍,再加上有感於生命的有限,彷彿多活了一天就少了一天,而外貌上的改變更會讓我們逐漸感受到老化及衰退,所以對有些人而言,「明天」似乎不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更多的是心裡的
回首三十歲的歲月,你想到了什麼? 是曾經相戀又離去的愛人背影,還是撲鼻而來讓人宛若置身天堂的氣味,還是那執拗堅不認輸的性格? 翻開《三十女子微物誌》的扉頁,映入眼簾的是「獻給吳清海」的字句,私以為是一本作者吳緯婷獻給父親的情書。雖說書名看似描寫三十代女子的微物情懷,我想也是身為女兒藉
經歷過被遺棄的痛苦,還有可能對他人付出愛嗎? 然而,到底要怎麼做,才可能把傷口撫平,重拾對他人的信任呢? 《迷路的貓》這本繪本描繪了迷路的玩偶貓與公園的野貓所共度的那個短暫夏日時光,可以看見野貓即便不信任遺棄自己的人類,卻仍有能力付出愛給尋找主人的玩偶貓,並且稱彼此為「家人」,讓極度
你曾經想過會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尋求律師的協助呢? 希望伸張正義或討回公道,抑或是處理紛雜難解的糾紛? 近年來,有鑒於離婚率日益上升,許多人在無法和平協議離婚的狀況下,開始轉向尋求法院的裁判,希望能讓自己脫離婚姻關係,也拿到應有的補償及期望的權益。 韓國離婚女律師崔唯娜從小就展現出
女性普遍給人的印象多半是敏感、愛嘮叨、愛比較、喜歡在人背後嚼舌根⋯⋯,而女性之間的友誼也似乎比男性複雜得多,表面上看似平靜無波,實則是波濤暗湧,到底要如何在人際關係中感到悠遊自得,確實有許多訣竅需要注意及掌握。 日本作家有川真由美在《女子人際學》這本書中便告訴所有女性朋友不要太計較輸贏,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前言 作者在這本書中探討了一個有趣的前提:高智商並不總是等同於高成就或個人滿足感。這本書旨在幫助所謂的"聰明人"克服可能阻礙他們充分發揮潛力的心理障礙。 內容概述: 1. 自我認知: 書中強調了理解自己思維模式的重要性,包括過度分析、完美主義等傾向。 2. 情商發展: 作者論述了為何情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作者從學業到職場的成長歷程。國中成績差,高中靠策略考上政大,但大學時沉迷電玩,初入職場未升遷且收入低迷。後來在研究所畢業後,作者發現有願景、策略和計劃的重要性,逐漸找到職場方向。文章強調,即使不聰明,只要有清晰願景、策略及努力執行,也能在職場上成功。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小事糊塗而大事睿智,為人低調而洞若觀火。
在生活當中,如何說話成為了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能。
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想做一個聰明的人,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善用自己的聰明。
Thumbnail
"總有路可走"的信念,可以幫助我們聚焦在"目前還能做的事"上面. 意識到自己陷入困境的當下,各種憤怒絕望沮喪等的情緒是自然的,但如何不被負面情緒不停包裹,其實很需要聚焦在"目前還能做的事上". 當然,這非常仰賴平日的練習,以下是本書中,我個人覺得很適用的部分.
Thumbnail
齋藤孝闡述聰明並非僅表現在學業成績,聰明者應具備適應社會、生存力、深度學習、獨立思考、表達意見、適當對話、發現問題等能力。他認為快樂學習與好奇心保持是重要的,另外強調閱讀的重要性。書籍探討了生活中的各種議題,並歸結為真正的聰明應具思考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的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教導我們如何成為真正聰明的人,並運用這種智慧來改善我們的生活。文章中包含許多方法和策略,以及對應不同情況的建議。
談到智慧,那麼你是如何看待智慧的呢? 是聰明嗎?還是懂得很多道理。 每個人都有他的專長與興趣, 對於自己擅長、熟悉的領域就會讓人覺得聰明,懂很多事。 這樣就是有智慧嗎? 但是當你問他不專精且沒興趣的領域,顯然他知道相關的知識就不多了。 而評價對方智慧者本身,自己有足夠的智慧去察覺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前言 作者在這本書中探討了一個有趣的前提:高智商並不總是等同於高成就或個人滿足感。這本書旨在幫助所謂的"聰明人"克服可能阻礙他們充分發揮潛力的心理障礙。 內容概述: 1. 自我認知: 書中強調了理解自己思維模式的重要性,包括過度分析、完美主義等傾向。 2. 情商發展: 作者論述了為何情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作者從學業到職場的成長歷程。國中成績差,高中靠策略考上政大,但大學時沉迷電玩,初入職場未升遷且收入低迷。後來在研究所畢業後,作者發現有願景、策略和計劃的重要性,逐漸找到職場方向。文章強調,即使不聰明,只要有清晰願景、策略及努力執行,也能在職場上成功。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小事糊塗而大事睿智,為人低調而洞若觀火。
在生活當中,如何說話成為了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能。
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想做一個聰明的人,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善用自己的聰明。
Thumbnail
"總有路可走"的信念,可以幫助我們聚焦在"目前還能做的事"上面. 意識到自己陷入困境的當下,各種憤怒絕望沮喪等的情緒是自然的,但如何不被負面情緒不停包裹,其實很需要聚焦在"目前還能做的事上". 當然,這非常仰賴平日的練習,以下是本書中,我個人覺得很適用的部分.
Thumbnail
齋藤孝闡述聰明並非僅表現在學業成績,聰明者應具備適應社會、生存力、深度學習、獨立思考、表達意見、適當對話、發現問題等能力。他認為快樂學習與好奇心保持是重要的,另外強調閱讀的重要性。書籍探討了生活中的各種議題,並歸結為真正的聰明應具思考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的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教導我們如何成為真正聰明的人,並運用這種智慧來改善我們的生活。文章中包含許多方法和策略,以及對應不同情況的建議。
談到智慧,那麼你是如何看待智慧的呢? 是聰明嗎?還是懂得很多道理。 每個人都有他的專長與興趣, 對於自己擅長、熟悉的領域就會讓人覺得聰明,懂很多事。 這樣就是有智慧嗎? 但是當你問他不專精且沒興趣的領域,顯然他知道相關的知識就不多了。 而評價對方智慧者本身,自己有足夠的智慧去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