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的愛情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說到汪精衛,不僅年少天才,青年搞革命,他的戀愛轉折也相當戲劇性啊。
年輕時的汪精衛(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汪精衛出生在廣東師爺家庭,雖然比一般平民人家來得高等,但清帝國給予官員或是讀書人的薪餉並沒有那麼多,所以每天也是過得苦哈哈的。不過汪父對孩子的栽培可願意砸重本啊,送哥哥去私塾讀書,之後考上舉人。弟弟則是在汪爸爸支持下到日本法政大學留學。
在到日本讀書前,汪家自早幫汪精衛安排了婚事,打算在他學成歸國後立刻成家立業。孔老夫子說:「少之時,戒之在色。」年少的汪精衛早就好奇新娘子是怎麼樣了,新娘是劉家老爺的四女兒劉文貞,也是哥哥朋友的妹妹,相當知書達禮,也相當美麗。劉文貞看到汪家的少爺也是被他俊美的容顏吸引,更為她的談吐清新。於是兩人非快地交往起來,並相許未來的美好。
但汪精衛不只努力讀書,同時也叛逆搞革命,還搞到官方通緝到整個清帝國。汪精衛為了不牽連家裡與愛人,難過地寫了封信給汪爸與劉文貞,表示與汪家斷絕關係,同時也取消與劉家的婚約。畢竟革命尚未成功,汪精衛不想牽連家人遭最。

正當我們看起來,汪精衛是個不愛美人只愛江山的灑脫革命家時,事實上卻不是這樣啊。

方聲洞,清末革命家,中國同盟會的首批會員。1911年方聲洞在黃花崗起義中陣亡,成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的福建十傑之一。出生於福州的商人家庭,家庭思想開明,兄弟姐妹及嫂嫂中共有7人赴日本留學、1人赴法國留學,其中6人都在清末加入了中國同盟會,以革命家庭而傳為佳話。(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遭到清廷通緝時,正在執行革命行動的汪精衛在1909年時認識了同在搞革命的方君瑛。這位方君瑛的兄長,就是參加1911年黃花崗起義犧牲的方聲洞。
不過他們倆的關係,就如同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一般的情節,也就是一對乘客因同乘公車而相識,又因事故困在車上而相戀,但也因為下了車而分開。同樣的,汪、方兩人因革命而碰撞在一起,也因為革命的急迫性而無法好好相戀,僅有一縷邂逅下的餘溫,最後也因中華民國建立後而漸行漸遠,最後便「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地分手了。留下的,只有方姑娘對汪少爺的思念。
然而啊,風流倜儻的汪少爺仍有定下來的時候。
正當汪精衛暗殺攝政王載灃失敗被捕後,孫中山擔心得要命,於是在同盟會中召集救兵前去劫獄。當時,曾與汪精衛在東南亞一同推廣革命的同盟會成員陳碧君自告奮勇要前去搭救汪精衛,正當她從香港北上救人時,辛亥革命爆發,攝政王載灃被迫下台負責,袁世凱繼續擔任總理大臣。
汪精衛也被袁世凱請去喝茶了。而北上搭救的陳碧君也因此與汪精衛的感情更深了,兩人不僅一起到法國留學,更一同參與中華民國的政治活動,彼此之間鶼鰈情深。至於兩人之後的政治影響力,則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點擊這邊看我們公眾化的結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0會員
142內容數
給所有人的臺灣史,我們致力於學術公眾化,將教授及學者們辛苦努力的研究成果,轉譯成為你我都能了解的知識.只要每個月一個便當的錢,就可以讓我們持續分享對公眾有益的學術知識,期待您跟我們一起攜手共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每當我們聽到中華民國國歌時,大家腦袋裏頭想到的,通常是孫中山。但殊不知,這國歌的歌詞背後卻藏了一個人的影子,那就是汪精衛啊!
今天來聊民國建立的功臣汪精衛,本名汪兆銘,他跟他的革命偶像孫中山一樣,都是廣東人,而且還出生在學霸家庭。老爸是衙門師爺,哥哥是舉人,而自己則是中外知識精通的大才子。
正月十五日,也就是俗稱的元宵節或燈籠節,很多人都想到這個時候要去看花燈,或是看廟會繞境遊行,甚至把這一天是為農曆新年的最後一天。不過這一天真正的節俗意義而言,應該被稱為「上元」會比較正確。
正月初九,在台南可是有錢也吃不到溫體牛肉啊!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初九在中國古代是祭祀宇宙主宰「昊天玄穹玉皇上帝」(簡稱:上帝)的日子,而在臺灣民間稱為「天公生」或「玉皇萬壽日」。
已經開市,送窮神了,時間來到了大年初八,這一天是什麼日子呢?不知道各位還記得過年期間許多長輩都到宮廟裏頭去「安太歲」或「點光明燈」嗎? 其實每個宮廟師父幫人家點燈、安太歲的時刻幾乎都在大年初八這一天,這天在中國傳統上被稱為「祭星君」、「順星節」。
大年初七,是中國人對上古女神女媧紀念的重要日子,不過這一天海峽兩岸的華人似乎都悄悄忘記了。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每當我們聽到中華民國國歌時,大家腦袋裏頭想到的,通常是孫中山。但殊不知,這國歌的歌詞背後卻藏了一個人的影子,那就是汪精衛啊!
今天來聊民國建立的功臣汪精衛,本名汪兆銘,他跟他的革命偶像孫中山一樣,都是廣東人,而且還出生在學霸家庭。老爸是衙門師爺,哥哥是舉人,而自己則是中外知識精通的大才子。
正月十五日,也就是俗稱的元宵節或燈籠節,很多人都想到這個時候要去看花燈,或是看廟會繞境遊行,甚至把這一天是為農曆新年的最後一天。不過這一天真正的節俗意義而言,應該被稱為「上元」會比較正確。
正月初九,在台南可是有錢也吃不到溫體牛肉啊!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初九在中國古代是祭祀宇宙主宰「昊天玄穹玉皇上帝」(簡稱:上帝)的日子,而在臺灣民間稱為「天公生」或「玉皇萬壽日」。
已經開市,送窮神了,時間來到了大年初八,這一天是什麼日子呢?不知道各位還記得過年期間許多長輩都到宮廟裏頭去「安太歲」或「點光明燈」嗎? 其實每個宮廟師父幫人家點燈、安太歲的時刻幾乎都在大年初八這一天,這天在中國傳統上被稱為「祭星君」、「順星節」。
大年初七,是中國人對上古女神女媧紀念的重要日子,不過這一天海峽兩岸的華人似乎都悄悄忘記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故劍情深,指夫妻之間情感深厚、患難與共。背後的典故是漢宣帝劉詢與恭哀皇后許平君之間的故事,這段佳話被後人傳誦千古。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你有想過,劉詢明知鬥爭險惡,為何還要將許平君推向鬥爭的封口浪尖呢?這背後的用意為何?劉詢對許平君真的有愛嗎?這篇文章想從另外一個角度討論看看故劍情深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陸軍第一二二師師長兼四十一軍前敵總指揮王銘章,在徐州會戰中,為保衛山東滕縣而犧牲殉國,得年四十五歲。滕縣保衛戰奠定台兒莊大捷基礎,國民政府追贈其陸軍上將,並入祀忠烈祠。
那沈溺於革命中的愛戀情懷難道是他錯怪了? 那動盪的革命年代,孫大山為了推翻腐敗的青朝政權,投身於偉大的革命事業中。然而,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亦有幾段扣人心弦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承察度喪偶多年,又一直沒有續弦,所以晚宴上坐在他左右的是南山國第二、三號人物,右相汪英紫、左相無名。 這是小強第一次見到汪英紫,只看一眼就讓他想起北山國的「玉城按司」。 當初北山國內戰時,小強曾陪義兄謝慕志參與奧間勢力與今歸仁勢力的談判
Thumbnail
九歲參加革命黨的女子 尹維峻(1896—1919),出生於浙江嵊縣,1905年隨姐姐尹鋭志,到紹興「明道女學校」讀書。 正好革命女俠「秋瑾」剛自日本回國,在該校代課。在秋瑾的影響下,尹氏姐妹的思想
Thumbnail
昨天看到了格友甲文人在329青年節談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忽然想起一個冷知識: 清朝末年革命黨人中,年紀最小的女革命黨人,是秋瑾的學生「尹維峻」,九歲就受到了秋瑾的影響,加入了革命黨光復會。 不禁又聯想起4月4日兒童節快到了,9歲時,我在做什麼事呢? 突然想到9歲大概就是國小三年級,那一年
Thumbnail
《繁花》原著為金宇澄的一部長篇小說,描寫經濟開放初期的上海市民生活,而這個文本被王家衛青睞,更耗時十年製作拍攝,它復刻紙醉金迷的90年代黃河路,有從阿寶步步高升成為寶總的傳奇,更有他與三位摩登女郎猜不透的感情戲。
Thumbnail
「你是要我把他挖角過來?」 「恐怕太遲了。」 「什麼意思?」 「好歹,孫武陵也跟著他父親闖盪了好幾年;他的父親孫鵬堅,曾是商場上赫赫有名的“飯店大王” ;我相信孫武陵對您想收購福新的事有所耳聞且已有了防備,因為他早就把戚文逸從中國調了回來。」
Thumbnail
《陳夫人》是日本時代在臺日人庄司總一所撰寫、以臺日聯姻為主題的長篇小說。作者庄司總一的父親與妹妹與劉家關係密切,他想像著劉氏大家族中的日籍夫人寫出《陳夫人》。 小說背後的真實模特兒劉貞到底是何許人也?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故劍情深,指夫妻之間情感深厚、患難與共。背後的典故是漢宣帝劉詢與恭哀皇后許平君之間的故事,這段佳話被後人傳誦千古。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你有想過,劉詢明知鬥爭險惡,為何還要將許平君推向鬥爭的封口浪尖呢?這背後的用意為何?劉詢對許平君真的有愛嗎?這篇文章想從另外一個角度討論看看故劍情深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陸軍第一二二師師長兼四十一軍前敵總指揮王銘章,在徐州會戰中,為保衛山東滕縣而犧牲殉國,得年四十五歲。滕縣保衛戰奠定台兒莊大捷基礎,國民政府追贈其陸軍上將,並入祀忠烈祠。
那沈溺於革命中的愛戀情懷難道是他錯怪了? 那動盪的革命年代,孫大山為了推翻腐敗的青朝政權,投身於偉大的革命事業中。然而,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亦有幾段扣人心弦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承察度喪偶多年,又一直沒有續弦,所以晚宴上坐在他左右的是南山國第二、三號人物,右相汪英紫、左相無名。 這是小強第一次見到汪英紫,只看一眼就讓他想起北山國的「玉城按司」。 當初北山國內戰時,小強曾陪義兄謝慕志參與奧間勢力與今歸仁勢力的談判
Thumbnail
九歲參加革命黨的女子 尹維峻(1896—1919),出生於浙江嵊縣,1905年隨姐姐尹鋭志,到紹興「明道女學校」讀書。 正好革命女俠「秋瑾」剛自日本回國,在該校代課。在秋瑾的影響下,尹氏姐妹的思想
Thumbnail
昨天看到了格友甲文人在329青年節談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忽然想起一個冷知識: 清朝末年革命黨人中,年紀最小的女革命黨人,是秋瑾的學生「尹維峻」,九歲就受到了秋瑾的影響,加入了革命黨光復會。 不禁又聯想起4月4日兒童節快到了,9歲時,我在做什麼事呢? 突然想到9歲大概就是國小三年級,那一年
Thumbnail
《繁花》原著為金宇澄的一部長篇小說,描寫經濟開放初期的上海市民生活,而這個文本被王家衛青睞,更耗時十年製作拍攝,它復刻紙醉金迷的90年代黃河路,有從阿寶步步高升成為寶總的傳奇,更有他與三位摩登女郎猜不透的感情戲。
Thumbnail
「你是要我把他挖角過來?」 「恐怕太遲了。」 「什麼意思?」 「好歹,孫武陵也跟著他父親闖盪了好幾年;他的父親孫鵬堅,曾是商場上赫赫有名的“飯店大王” ;我相信孫武陵對您想收購福新的事有所耳聞且已有了防備,因為他早就把戚文逸從中國調了回來。」
Thumbnail
《陳夫人》是日本時代在臺日人庄司總一所撰寫、以臺日聯姻為主題的長篇小說。作者庄司總一的父親與妹妹與劉家關係密切,他想像著劉氏大家族中的日籍夫人寫出《陳夫人》。 小說背後的真實模特兒劉貞到底是何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