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Steam 新品節 隨筆紀錄[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Steam新品節大概是可以最早篩選這些遊戲是否值得買的時候了,有些遊戲如果沒有加入願望清單,很容易在上線時候就被遺忘了,所以如果看到有興趣的,記得加願望清單與關注。願望清單會在上市與打折的時候通知,而關注會在遊戲更新的時候通知。對於玩家來說,關注比較重要。可以得到第一手的消息。對於遊戲工作室來說,越多人加到願望清單也就是越多人給予的肯定,
寫文目的是想讓人有機會在Steam玲瑯滿目的遊戲之中找到一些符合自己喜好的作品。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所有遊戲,也不是只有AAA級大作必玩。本篇心得不考慮遊戲設計的精髓、不探究有沒有用到什麼樣的技法,單純對於這款遊戲能否給予期待感與好玩,畢竟大部分人玩遊戲的目的就是為了娛樂,不是嗎?

Steam的新品節遊戲 2022 vo1 2/21-2/28   

評語與心得是很主觀的個人意見,也跟遊玩當下的心情有關,這次不做評分,只找自己有興趣或是本來就在願望清單的遊戲,類型依照慣例以動作、冒險遊戲為主,解謎、休閒遊戲應該會越來越多。

本篇提到遊戲


13. 《Undergrave》


  又是一款擁有roguelike元素的遊戲,roguelike的隨機性以及變化性做得好的話的確能夠延長玩家的遊戲時間,以前暫緩遊戲深度的挖掘。這是一款回合制的戰術遊戲。玩家操縱的角色必須擊敗地圖上所有的敵人才能夠前進到下一關。

  玩家可以用按鍵移動一次一格,或是選擇消耗精力使用技能:跳躍、投擲、突進。每一個技能在角色有沒有持有武器的狀態下表現不同,這還是自己玩過之後才發現 (其實遊戲頁面上有寫,但沒有新手教學,需要自行摸索),突破一定數量的關卡之後,玩家可以在三個技能之間選擇一個,強化自己角色的能力。

  • 投擲:顧名思義就是把手上的武器投擲出去,而且一定要選擇敵人所在的那一格,投到敵人身後是完全沒有傷害的,沒有武器的狀態下,玩家無法攻擊。玩家可以透過移動到投擲武器的落點或是突進途中把武器撿回來。技能有增加拾取武器的範圍以及投擲武器的範圍,可以搭配使用。
  • 跳躍:持有武器的狀態下可以暈眩+擊退落點附近的敵人。無武器只能擊退。可配合技能造成傷害。
  • 突進:持有武器狀態下可以斬殺路上的所有敵人,無武器狀態下只能當作閃避技。

  除此之外,玩家可以透過移動到敵人旁邊進行攻擊,但必須等待下一回合才能進行。而敵人可以在靠近玩家角色的該回合進行攻擊。近身攻擊會有擊退效果避免玩家被連續攻擊,但依舊是下下策。

  隨著敵人的種類、移動、攻擊方式都有變化之後,玩家必須仔細思考自己的下一步怎麼走,絕對不能被敵人所近身了。目前roguelike的要素還看不出來除了隨機地圖布置以及隨機技能之外的影響,不確定遊戲的深度是否可以像 《Into the Breach》那樣豐富,但不失為一個小品之作。


14.《Silt》


※有繁體中文※
※美術氣氛加成※


  剛看到這款遊戲的時候,就因為黑白的畫風與潛水員在深海探索的主題而聯想到了 《Subnautica》,但實際玩起來兩個都不像,連黑白美術風格都有所差異,Limbo偏向黑白剪影或是暈染的感覺。而Slit則用更多的素描線條所構成。在這個超現實的海洋深淵之中,有著各式各樣的深海生物,更有著更多秘密隱藏在其中。

  玩家扮演的潛水夫在虛空裡深潛,透過靈魂出竅的方式去附身周圍的生物並利用他們的能力來解開地形障礙。又或是利用地形來解決角色無法匹敵的的巨怪。要注意的是,現實中的食物鏈依舊存在,所以小心附身的對象周圍的其他生物。除了生物之外,超越現實與潛藏在黑暗之中的力量會怎樣影響這個故事?

  短短的Demo就已經足夠讓我會想要在正式版上市後來參與這個驚悚的深潛探索之旅。


15.《Scathe》

※不是我個人的菜※

  選錯遊戲了,應該要預期我玩 《DOOM》這類速度感以及傾洩大量子彈為主的射擊遊戲體驗都不是很好。這款也不例外,這類型的遊戲劇情完全只是擺設,都是靠各種槍枝炫技以及地圖設計來在各種競爭產品中突出。目前看到有四人合作以及自己選擇關卡路線的設計,其他看來都跟別的遊戲沒有差別。

  若是想要打磨最好的射擊手感以及關卡設計,可以去玩DOOM,若是要復古的雷神之槌、德軍總部之類的遊戲也有更多有特色的小品可以參考,例如《DUSK》

  還是要小小抱怨一下,這類型的遊戲進行時間很短,如果都不打敵人純衝刺的耗時更少,而DEMO就在玩家衝完第一個場景拿到霰彈槍的時候結束了。這樣對嗎?霰彈槍才是這類型遊戲的精華所在,連體驗都體驗不到,怎麼能夠讓人打開荷包花錢呢?


16.《Islets》

※童話風空洞騎士※
※意外的驚喜※

  這是一款有點類似吉卜力工作室動畫風格的類銀河戰士惡魔城,當然這類獨立遊戲最成功的莫過於 《空洞騎士》了。這款開場可以選擇難度,中間還可以任意修改。對於新手來說,選擇難度簡單可以享受遊戲,對於老手來說也可以選擇高難度來挑戰自己,比起其他的類銀河戰士惡魔城來的更容易親近許多。

  怪物的出沒地方與攻擊方式相對沒有那麼惡意。但前面技能或攻擊略顯單調,希望之後能夠解鎖更多攻擊方式。而吃符文獲得的技能升級並不是固定的,而是三選一。

  存檔倒是依照慣例需要在特定的地方存檔,也有傳送門可以快速通往地圖的某個地方,而原本過不去的地方則一樣需要隨著遊戲進程獲得技能之後才可以打通,把所有地圖串在一起。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可以透過時間差擊破石塊來達到被遮蔽的地方,另外還可以透過揮劍擊打星星而重置兩段跳。

  遊戲說明中特別強調是要去與周圍的人們建立聯繫,透過遇見各類有魅力的角色以及把島嶼合併在一塊,島嶼就像是一個個天空之城一般原本獨立,但可以遊戲中可以把他們連結在一起。踏上這手繪般的世界展開冒險吧。


17.《Verne: The Shape of Fantasy》

※像素風的蒸氣龐克※

  與我們熟知的「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有所不同,異世界同位體的凡爾納是名教授。凡爾納教授將與尼莫船長以及鸚鵡螺號的船員出發尋找傳說中神秘又強大且可以改變歷史現狀的能源。這個能源是赫菲斯托斯(希臘火/匠神)的爐火 - 也是失落的亞特蘭提斯曾經的能量泉源也是毀滅的原因。在這趟探索之旅中,凡爾納將不只會發現許多奧妙跟謎團,也將會遇上想要把想像全部根除的黑暗力量。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冒險遊戲,融合了許多科幻作品、上古傳說、希臘神話等等元素,讓玩家在遊戲中探索、解謎、互動,可以找到不少神話或是科幻作品的彩蛋。透過上古亞特蘭提斯的裝置,主角將能夠重新書寫故事,並改變在特定時刻改變自身的命運。

  遊戲像素化的美術風格精美呈現了一個蒸氣龐克設定下的世界,配上出色的配音讓角色活靈活現,一個扣人心弦探討人類想像以及敘事的故事本身,當然也能夠藉此一睹凡爾納的生平以及眾多作品。

  喜歡像素、科幻、謎團、神話等元素的冒險遊戲玩家,絕對可以期待的一款,若是對文中的名詞不熟悉,透過google也能夠了解到眾多名詞的由來,但小心不要掉入希臘神話的兔子洞裡了。


18.《A Tale of Paper》

  顧名思義就是關於紙的故事。遊戲一開始不知哪裡來的光球賦予了小小紙人Line生命,而Line獲得生命後就決定在房子裡展開冒險。遊戲的過程中角色可以學會一些特殊的摺紙方式,像是把自己變成青蛙跳得更高、球滾進密道等等,不同的形狀也會有不同的能力,有優點也會有缺點,掌握變身的時間與地點去突破關卡障礙。小小紙人在大大的房間裡不僅僅需要解開不同的謎題,也需要面對一些天敵,例如: 掃地機器人!還有水,要記住你可是紙做的,變濕可就完蛋了。

  遊戲中沒有文字,透過各種圖像以及場景物件擺設、關卡設計來引導玩家進行探索。當然除了明顯的指示之外,也會有蒐集隱藏的要素藏在各個房間的角落,利用變形的能力去尋找新的路徑,透過收集這些隱藏物品就能夠進一步的了解到遊戲背後的故事。了解到創造者想要賦予這個小小紙人生命是為了什麼?

  透過主角的變形或是特色能力會讓我想到《Unravel 毛線小精靈》,要利用角色的特性去解謎、探索。目前唯一覺得稍微有點困擾的部分是,由於攝影機幾乎是固定於前方無法移動,所以部分3D空間會照不到,有些會因此無法判斷距離或是這個方向與物件到底是不是可以跳上去的,但瑕不掩瑜。喜歡這類有特殊氛圍的冒險遊戲是值得嘗試看看的。


19.《Neon White》

  Neon White 是由製作出 《Donut County》的 Ben Esposito 所出品。兩個遊戲乍看之下完全沒有共通點。但拆解開來就能夠發現作者的設計理念,兩個遊戲都是由簡單易懂的玩法加上互動式的視覺小說所構成。

  回到本遊戲,Neon White 是一個以跑酷玩法為主,玩家操縱的主角在關卡中奔馳,透過拿取卡片使用技能(技能使用可以分為兩種,主動攻擊會慢慢消耗卡片,或是直接一鍵消耗卡片提供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可以給予玩家選擇特殊路徑,減少每一個關卡所花費的時間,玩家拿到卡片後必須決定好要怎麼使用,是馬上消耗、慢慢花、還是存到需要時再用,不同的決斷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每一個關卡分為三個等級,花費時間越少分數越高,也能獲得更快通過關卡的提示。而在地圖中也設有隱藏的禮物盒來讓玩家蒐集。蒐集到的禮物到了視覺小說的環節就十分有用了。視覺小說的部分就像AVG一般,需要跟不同對象培養好感度,挖掘劇情與人物的秘密,當然就少不了送禮物的步驟了。在此階段會到不同場景與不同人物對話,了解遊戲的故事。究竟為什麼天堂需要惡人來幫助擊殺惡魔,而最後獲勝者真的能夠順利上天堂嗎?

  美術風格會有種 《女神異聞錄》的感覺,主角也像是日本常見輕小說中出現的異常。本來光是玩法本身就能夠培養出一群熱衷於speedrun的玩家,但加上AVG之後,是否能夠吸引雙方的族群,可就要等待上市的時候才能知道了。


20.《Little Orpheus》

※有繁體中文※
※原始版本是Apple Arcade※

  《Little Orpheus》是由製作 《Everybody's Gone to the Rapture》《Dear Esther》兩款著名步行模擬器的工作室「The Chinese Room」在2020年為Apple Acrade所打造的一款冒險遊戲。一樣擁有豐富的劇情與美術設定,這次的遊戲是建立一場架空蘇聯時期的任務訊問當中,由被訊問者講述他去地心尋找任務目標以及探險的故事。遊戲中不時穿插著雙方的對話,時而嚴肅時而逗趣的對話,讓人沉迷其中。

  遊戲描述的地心景象就像是小說或電影「地心探險」一樣,溫暖且潮濕的地貌、失落的文明、地表已經絕跡而在地底更加巨大化的恐龍...等等,讓玩家心神嚮往。遊戲的操作十分簡單,基本上只有跑/走、跳、互動 (用來搬動物件來達到高處),剩下的就只剩下時機,還有僅僅一顆按鍵的快速反應事件了。連不小心沒抓好邊緣,只要不差太多,遊戲都會貼心地幫你抓住爬上去。

  遊戲的美術以及劇情背景填補了玩法的單一,像是喜劇影集一集30分鐘的章節,也能夠抓住玩家的注意力,剩下的就是之後的劇情能否自圓其說或是遊戲玩法有沒有更多變化了。由於出在Apple Arcade上,想要看看評價的可以參考當時的網站評分,但注意遊戲有為了PC版更改控制,所以相對來說應該會更簡單。若是想來一場充滿趣味的大冒險,這款絕對能夠吸引你。

  補充一下: The Chinese Room工作室名稱典故是 Chinese room - Wikipedia


21.《Demon Source》

※不推薦※

  這款遊戲就像是剛學會利用遊戲引擎以及素材包所製作出來的遊戲一樣,作者也在Demo的開始自承是單人獨力製作,沒有寫任何code,全部都是用串接起來的。開場還放上一段文字說以後過場影片才會出現。再來是仿星戰開頭的大段劇情背景描述文字一股腦地塞給你。

  誠如副標題所說的,這款的確是魂系加roguelike元素,各式各樣的地圖由預先製作好的美術組件程序生成,所以下一間房間長什麼樣子,玩家完全不會有頭緒。可能上一間是地牢下一間房間就是酒館。怪物的出生點像是魂系列的惡意,打開門的開門殺,進門左右兩邊各塞一隻怪物給你。

  遊戲整體來看算是滿完整的,開頭有中規中矩的創角選職業過程,在遊戲的過程中可以獲得各種技能與武器,還可以透過吸蘑菇來升級能力點數,每一次的遊戲過程都會是全新的體驗,畢竟你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人物構築法來通過考驗。

  若是想要了解一下遊戲背景故事,作者也塞了不少進去,雖然完全不重要,但生為一個不死人你就要在尋找意義與力量的過程毀滅遇到的不死怪物。角色「死」後會被送到教堂,在這裡可以花費每次蒐集的能量購買武器、道具、技能、裝備來為下一次的奮戰準備。

  遊戲缺點滿滿,有著旋轉速度過於快速的攝影機、穿牆穿模的bug、無鎖定敵人的攻擊方式 (或許是保留魂系列的特點)、技能按下之後掉出地圖之外,花錢之後沒有任何裝備產生等等諸多問題,但這是一個個人用熱情與時間所做的小品,就看玩家願不願意支持他了。


22.《深沉之火》

※有簡體中文※
※中國遊戲※

  又是一款除了音樂以外幾乎都是單人製作的遊戲。從一開始的選擇出身背景能力到傳火意涵很明顯的可以看出魂系列的影子,而銀河戰士惡魔城的平台關卡設計以及蒐集魂魄回血以及敵人的畫風造型都讓人想到了《空洞騎士》。

  不過稍微有所不同的是,目前遊戲中的機制挺類似魂系列的另一個作品《隻狼》,靠抓準時機格擋來削弱BOSS或小怪的血條,比普攻或是蓄力攻擊慢慢打來的快多了。但由於是2D平台遊戲,怪物的攻擊距離以及招式的準備動作,比起3D的更難判斷,而BOSS連招的結果可能讓玩家都在尋求機會格擋,而格擋的爽感又不像隻狼能夠發出陣陣打鐵聲來累積成功的經驗,所以要掌握時機需要一點時間。

  遊戲目前看起來中規中矩,有埋藏在其後的背景故事,希望正式版能夠仔細挖掘,也有易學難精的戰鬥方式。地圖設計目前看不太到亮點,不確定之後的方向會是如何,唯一目前比較不太能接受的部分就是,主角的畫風與其他怪物、場景不太一致,像是從別的故事裡穿越過來的。但喜歡這類黑暗幻想類魂系遊戲的玩家來說是一款可以觀望的作品,就是一款縫合怪,但縫得如何?得要等正式版出來才能夠給予公評。


23.《BLACKTAIL》

  這款遊戲致力於重新講述最著名的斯拉夫民間譚 Baba Yaga的起源故事。在這個第一人稱動作與冒險遊戲中,玩家將扮演著一名16歲少女因為被指控施放巫術而被村莊放逐,在獨自生活的過程中,她過去的記憶開始以靈魂、穢物的型態找上門來,主角必須努力的獵殺他們才能解開自己身上的謎團。

  遊戲建立在一個充滿活力的童話世界中,玩家可以透過各種決定、行為來主導角色的成長方向,是要加入黑暗面成為大家的夢靨,還是成為光明的森林守護者?像是觸摸圖騰、毀壞蜂巢等等微小的行為會讓角色向黑暗滑落,但拯救困在食人花中的鳥類或是幫助善良的神奇生物可會讓你往光明踏上一步。

  不同的陣營與深入的程度不同都會帶給角色不同的能力,並不是光明就是強大的,黑暗也可以能會讓你走得更遠。 在遊戲中,冒險所需的一切道具與武器都來自於採集,你可以自製弓箭、藥水來幫助你在這個林子裡生存。你將面對各種出現在民間譚的生物,與他們敵對或是幫助他們將會決定這個地方最終的結果。

  在遊戲中仔細找尋,奮力冒險吧,讓角色隨你的選擇成長,讓角色的謎團隨著對遊戲隱藏的要素探索而慢慢解開,十分推薦給喜歡斯拉夫或是各類民間譚的玩家,跟《Hellblade: Senua's Sacrifice》有種類似的角色自我探索,若是想要更進一步了解斯拉夫文化,也可以試試 《Black Book》,這樣下次影視作品中再次出現芭芭雅嘎,你就知道是什麼了。


24.《Batora: Lost Haven》

  玩家扮演的主角是一名16歲的女孩 (16這個年紀是有什麼魔力?),從來沒有想過成為一位英雄,但某個巨大的事件發生之後,主角Avril發現整個世界被搞得天翻地覆,也失去了所有。在得到來自於異世界的力量之後,現在Avril可以拯救她的星球並讓其恢復過往輝煌。

  以上的描述都是在遊戲發生之前,在Demo的一開始,玩家扮演的Avril已經習得了神秘的力量,並致力於將力量用於對的地方。在此過程,Avril會發現善與惡的界線十分模糊,她必須選擇哪一條道路才是該走的路,也必須承擔選擇的後果。

  守護者還是征服者,這個答案就在玩家怎麼去選擇遊戲中的對話,遊戲是以非線性的敘事手法,不斷穿插讓玩家做出選擇,這些選擇將會影響到整個宇宙以及所有的生命體,又是一個以善惡二元論判定的遊戲。

  在遊戲中,角色擁有兩種不同的力量;物理以及心靈的力量給予角色不同的技能以及應對方式。玩家必須觀察怪物或是場地的屬性來切換對應的力量。雖然血條有兩種,但只要其中一條歸零,角色依然會死亡。雖然遊戲說是快速切換兩種屬性來應對敵人,但是用錯屬性依舊有傷害,只是降低很多,除了對BOSS需要快速來回切換,其他時間專心使用一種,打完再切換就可以了。

  遊戲內含精緻的古典科幻場景美術,人物立繪以及過場動畫的模型也十分精緻。角色同時擁有近戰與遠程能力,但是由於視角的以及鎖定的關係,打擊的速度感與爽感完全沒有出來。而且人物在目前的鏡頭距離下太小,不太好注意畫面上發生了什麼事。只能期待之後的技能可以填補這個缺點。剩下的就看敘事能不能撐起這個英雄之旅的故事了。


25.《LIGHT: Black Cat & Amnesia Girl》

※有繁體中文※
※台灣遊戲※

  關於這款遊戲,我想要先花一點篇幅寫一下背景。這個獨立遊戲團隊總共三個人,我認識其中的製作人與美術總監(?),是曾經在新手村一起蹲過同學。兩位都曾經在老牌遊戲工作工作過,後來毅然決然決定回鄉追夢。總共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交出了這份答案卷。

  遊戲的玩法跟靈感來源來自於 《小小夢魘》系列、《Limbo》《Inside》,都是帶有黑暗氛圍的冒險解謎遊戲。在《Light》中,玩家將扮演著一隻神秘的貓咪 (作者偏好)幫助一名失去記憶的小女孩 (還是作者偏好),逃出各種不同的迷宮。完整版預計會有四個大關卡,預計三月開放的搶先體驗將會開放前面三個關卡。

  玩家扮演的黑貓無法直接跟場景互動,所以必須利用觀察力找到需要互動的道具或物件再引導小女孩做出正確的解答。如同這類遊戲常見的設定一般,敵人對於主角來說都是過於強大的,所以你無法直接攻擊遊戲中的敵人,只能先逃跑,再利用場景或是其他物件來阻礙他們。

  跟其他同類型遊戲不同的是,攝影機不再是固定視角,玩家可以自由地轉動攝影機去觀察周遭的環境,才能做出正確的指引。畢竟黑貓是小女孩的唯一求生索。

  以目前遊戲來說,謎題都不算難,只要你有打開遊戲建議的互動輪廓,可以互動的物件都能在場景中一目了然。只要記得一件事,玩家操縱的角色無法直接使用道具,必須呼喚小女孩才能夠互動。所以不能操之過急而必須一步一步來。

  在Demo關卡中,也做了一點這類遊戲少不了的驚嚇點,讓玩家可以沉浸在這個氣氛之中。怪物的造型也很明確立體。所有的場景、特效、美術不到頂級,但都能夠算是中規中矩。目前缺少的就只剩下這類遊戲最需要的配樂以及音效了。

  所以喜歡上述帶有劇情的解謎遊戲玩家,還希望你們可以給這個遊戲一個機會,看看遊戲能夠帶給你們什麼樣的體驗。也希望這款遊戲能夠順利的幫團隊在獨立製作的征途上走出成功的第一步。


  以上就是這次2022年Steam新品節第一季的遊戲體驗紀錄,總共記錄了25款遊戲,多數遊戲都即將在近期推出。這次的活動一樣為期一週,推出的遊戲更有數百款,如果在這邊沒有找到喜歡的遊戲,可以去找找看有沒有其他人寫其他遊戲的評論。

  若是對文章有什麼問題、建議或是想知道什麼類型的遊戲,都歡迎提出,希望大家能夠在眾多遊戲之中體會到樂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thyr的沙龍
11會員
16內容數
Ethy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29
成就系統的設計是門藝術,但單就遊戲開發而言,沒有對或是錯的設計,只有能不能被玩家或是開發者接受與適不適合的問題。對於許多設計師來說,成就系統是他們認為最能幫助玩家持續遊戲的最佳設計,但有人卻不這麼認為。
Thumbnail
2023/01/29
成就系統的設計是門藝術,但單就遊戲開發而言,沒有對或是錯的設計,只有能不能被玩家或是開發者接受與適不適合的問題。對於許多設計師來說,成就系統是他們認為最能幫助玩家持續遊戲的最佳設計,但有人卻不這麼認為。
Thumbnail
2022/02/27
Steam的新品節遊戲 2022 vo1 2/21-2/28 評語與心得是很主觀的個人意見,也跟遊玩當下的心情有關,這次不做評分,只找自己有興趣或是本來就在願望清單的遊戲,類型依照慣例以動作、冒險遊戲為主,解謎、休閒遊戲應該會越來越多。
Thumbnail
2022/02/27
Steam的新品節遊戲 2022 vo1 2/21-2/28 評語與心得是很主觀的個人意見,也跟遊玩當下的心情有關,這次不做評分,只找自己有興趣或是本來就在願望清單的遊戲,類型依照慣例以動作、冒險遊戲為主,解謎、休閒遊戲應該會越來越多。
Thumbnail
2022/01/24
以解謎來說,僅僅堪稱及格。以敘事型冒險遊戲來說,也只是好好地說了故事。以角色扮演來說,角色並沒有太多的代入感,在故事之中的成長也略顯薄弱。綜合以上要素在一起,成為了各方面都有及格,但都不滿意的最終成果。
Thumbnail
2022/01/24
以解謎來說,僅僅堪稱及格。以敘事型冒險遊戲來說,也只是好好地說了故事。以角色扮演來說,角色並沒有太多的代入感,在故事之中的成長也略顯薄弱。綜合以上要素在一起,成為了各方面都有及格,但都不滿意的最終成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一次2023年2月的Steam新品節可以說群魔亂舞,一大堆獨立遊戲團隊趁這次活動推出試玩版提供給玩家遊玩,我也趁這次的機會隨機抓了其中22款遊戲來玩。以下是我試玩後的遊戲簡評及推薦。
Thumbnail
這一次2023年2月的Steam新品節可以說群魔亂舞,一大堆獨立遊戲團隊趁這次活動推出試玩版提供給玩家遊玩,我也趁這次的機會隨機抓了其中22款遊戲來玩。以下是我試玩後的遊戲簡評及推薦。
Thumbnail
本次的2022年Steam新品節,本人就個人的喜好挑選了其中19款遊戲進行試玩,除了值得期待篇和期待變得更好篇外,剩下的遊戲試玩心得將會放在這裡,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上遊戲的Steam頁面按下「新增願望清單」按鈕支持遊戲創作者喔! 虛無與物質的少女-畫面與操作的雙重頭暈體驗 魔術方塊,嗯。
Thumbnail
本次的2022年Steam新品節,本人就個人的喜好挑選了其中19款遊戲進行試玩,除了值得期待篇和期待變得更好篇外,剩下的遊戲試玩心得將會放在這裡,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上遊戲的Steam頁面按下「新增願望清單」按鈕支持遊戲創作者喔! 虛無與物質的少女-畫面與操作的雙重頭暈體驗 魔術方塊,嗯。
Thumbnail
2022年Steam新品節,有什麼值得令人期待的新遊戲呢?本人就個人的喜好挑選了其中19款遊戲進行試玩,其中總結了個人較為喜愛的幾款遊戲試玩版與各位分享。
Thumbnail
2022年Steam新品節,有什麼值得令人期待的新遊戲呢?本人就個人的喜好挑選了其中19款遊戲進行試玩,其中總結了個人較為喜愛的幾款遊戲試玩版與各位分享。
Thumbnail
《案件02:惡靈危機》適合喜歡2D、類TRPG擲骰檢定及走位、資源有限的策略、解謎的玩家。
Thumbnail
《案件02:惡靈危機》適合喜歡2D、類TRPG擲骰檢定及走位、資源有限的策略、解謎的玩家。
Thumbnail
寫文目的是想讓人有機會在Steam玲瑯滿目的遊戲之中找到一些符合自己喜好的作品。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所有遊戲,也不是只有AAA級大作必玩。本篇心得不考慮遊戲設計的精髓、不探究有沒有用到什麼樣的技法,單純對於這款遊戲能否給予期待感與好玩,畢竟大部分人玩遊戲的目的就是為了娛樂,不是嗎? 本篇提到遊戲
Thumbnail
寫文目的是想讓人有機會在Steam玲瑯滿目的遊戲之中找到一些符合自己喜好的作品。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所有遊戲,也不是只有AAA級大作必玩。本篇心得不考慮遊戲設計的精髓、不探究有沒有用到什麼樣的技法,單純對於這款遊戲能否給予期待感與好玩,畢竟大部分人玩遊戲的目的就是為了娛樂,不是嗎? 本篇提到遊戲
Thumbnail
Steam的新品節遊戲 2022 vo1 2/21-2/28 評語與心得是很主觀的個人意見,也跟遊玩當下的心情有關,這次不做評分,只找自己有興趣或是本來就在願望清單的遊戲,類型依照慣例以動作、冒險遊戲為主,解謎、休閒遊戲應該會越來越多。
Thumbnail
Steam的新品節遊戲 2022 vo1 2/21-2/28 評語與心得是很主觀的個人意見,也跟遊玩當下的心情有關,這次不做評分,只找自己有興趣或是本來就在願望清單的遊戲,類型依照慣例以動作、冒險遊戲為主,解謎、休閒遊戲應該會越來越多。
Thumbnail
#怕劇透者不要上網查資料 #2D #劇情 #音樂 #幽默 #多結局 #選擇導向 #英文雙關 #豐富的細節設定 #獨一無二的世界觀 #顛覆回合制的傳統玩法 #正常情況下絕對能通關的彈幕
Thumbnail
#怕劇透者不要上網查資料 #2D #劇情 #音樂 #幽默 #多結局 #選擇導向 #英文雙關 #豐富的細節設定 #獨一無二的世界觀 #顛覆回合制的傳統玩法 #正常情況下絕對能通關的彈幕
Thumbnail
以下是這次2021年10月1號到10月七號新品節試玩過Demo的遊戲心得,這次先挑選了20款來記錄心得。(上篇)
Thumbnail
以下是這次2021年10月1號到10月七號新品節試玩過Demo的遊戲心得,這次先挑選了20款來記錄心得。(上篇)
Thumbnail
以下是這次2021年Steam新品節試玩過Demo的遊戲心得 (下) Gamedec、Sacred Fire、 Black Book、Song of Iron、 Dodgeball Academia、Harmony's Odyssey、迷宮大偵探 、There is No Light、Toem
Thumbnail
以下是這次2021年Steam新品節試玩過Demo的遊戲心得 (下) Gamedec、Sacred Fire、 Black Book、Song of Iron、 Dodgeball Academia、Harmony's Odyssey、迷宮大偵探 、There is No Light、Toem
Thumbnail
寫這篇的目的是想讓人有機會在Steam玲瑯滿目的遊戲之中找到一些符合自己喜好的作品。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所有遊戲,也不是只有AAA級大作必玩。 (上篇)
Thumbnail
寫這篇的目的是想讓人有機會在Steam玲瑯滿目的遊戲之中找到一些符合自己喜好的作品。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所有遊戲,也不是只有AAA級大作必玩。 (上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