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不認識自己,他一生之中將會保持迷惑-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課程影片:


各位朋友大家好,當代印度有一位聖哲叫做 Jiddu Krishnamurti 講過一句話:

認識自己是智慧的開端,如果一個人不認識自己,他一生之中將會保持迷惑。


在希臘的阿波羅的神殿上,有刻著這麼一句話:

認識你自己


從這幾句話當中我們可以關聯到像禪宗說,
明心、見性、明真、分假,所謂的明心見性,就是明白心的運作。

而見到自己的如如本性生命的源頭,那麼再加上一個見的過程當中,一定會明真、分假,明白什麼是真的,那麼把假的部分辨別出來。這個過程就是所謂認識自己的過程。在1992年的時候,我第一次到印度跟一位師父,學活在當下的法門。

從此就開啟了我對靈性修持的一個堅持,什麼是活在當下呢?那位師父說:

沒有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未來。
只是單純地看,單純地聽、單純地覺受。
單純的走路、吃飯,跟自己在一起。


  拋開過去的包袱,傳統的包袱,以及對於未來投射的一種假象。那麼只是像小孩子的眼睛,看、聽、覺受、生活,意識到自己,那麼這時候我們就經驗到,活在當下的片刻。

  這樣的一個當下的片刻,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就是所謂的打坐、修行,在這個生命的過程當中,我們也學過了非常多的法門。像內觀的方法,禪宗的方法、藏傳的方法,以及因為優人神鼓我們也學過了第四道的神聖舞蹈、蘇菲旋轉等。

  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因為第四道的神聖舞蹈,讓我對第四道的一個理論跟論述非常的感興趣,再加上一個深入研究的過程當中,發現他的理論跟實修是一體的。也從他的論述當中,發現他跟我們所認識的禪宗、密宗、佛教、佛法、基督教、回教等等。

  有個異曲同工甚至是一體的感覺,從這樣的角度來說,有時候我們從第四道的論點來看佛法的時候。會更認知到原來佛法所說的名相、名詞的一些見地其實是相關相通的。

這一系列的分享,我就以第四道的理論、知識, 以及他的修行的方法跟大家做分享。

這個講堂當中會跟大家分享到:

  • 四個中心、五個中心,甚至七個中心
  • 人內在不統一的我
  • 千千萬萬個我
  • 分裂的我、內在的諸我
  • 四種意識狀態
  • 修行過程當中的障礙是什麼
  • 七種人


也會聊到在這樣過程當中,藝術跟自己的關係、跟生命的關係
這看起來是一個不同的一些主題跟內容,可是它們當中息息相關,一環扣一環。


最後我就跟大家說一下,四個中心也就是:

理智中心、情感中心身體中心,又分為運動中心、本能中心。

這個系列會每個禮拜播一次。

祝福每個人平安、下次見。



佛學小字典:

【明心見性】 「明心」與「見性」是一個意思,都指明證、悟見本心佛性(自性清淨心)之意。指佛法修行者能親證妄心與真心之區別。大乘修學,需先見道,明自本有的真實心也,方能如法開修,即所謂「見性起修」、「悟後起修」。

【如如】 1.佛教語。謂諸法皆平等不二的法性理體。如,理的異名。 2.佛教語。指永恆存在的真如。 3.佛教語。引申爲永存,常在。

名相】 五法之一。一切之事物,有名有相,耳可聞,謂之名,眼可見,謂之相,皆是虛假,而非契於法之實性者,凡夫常分別此虛假之名相,而起種種之妄惑也。


看完課程如果有相關問題,歡迎在留言區留言,阿襌師父有機會都會親自回答大家的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優人神鼓 黃誌群的沙龍
25會員
52內容數
如果生命是一條認識自己的過程,而我們在過程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關於生命的問題。在這一系列的講堂之中,阿襌師父 黃誌群將會與大家分享關於第四道的理論、藝術與自己和生命的關係以及自己的修行方法。
2023/06/03
今天跟大家繼續分享, 「本質與個性」上次提到本質並非自性本性, 怎麼說呢? 可以這麼說, 本質在一個人內在當中,這四個中心當中。 比如說他是一個天生的水手, 天生的演說家,天生的舞蹈家、音樂家、戲劇家...等等。
Thumbnail
2023/06/03
今天跟大家繼續分享, 「本質與個性」上次提到本質並非自性本性, 怎麼說呢? 可以這麼說, 本質在一個人內在當中,這四個中心當中。 比如說他是一個天生的水手, 天生的演說家,天生的舞蹈家、音樂家、戲劇家...等等。
Thumbnail
2023/05/27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談另外一個主題「本質與個性」 在近代的心理學當中,很少提到本質與個性, 也沒有人去發現這兩者之間, 在我們身體當中、內在當中, 這樣的一個區分以及它的重要性, 以及它影響了我們生活等等的部分....
Thumbnail
2023/05/27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談另外一個主題「本質與個性」 在近代的心理學當中,很少提到本質與個性, 也沒有人去發現這兩者之間, 在我們身體當中、內在當中, 這樣的一個區分以及它的重要性, 以及它影響了我們生活等等的部分....
Thumbnail
2023/05/20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繼續聊緩衝器。 上一次提到說,只有一個「人為的裝置」 它可以使''性能量中心歸零'' 說實在, 這也不是一個很正確的一個說法, 因為緩衝器,它雖然可以壓制跟壓抑性能量中心, 使它好像歸於無、歸於沒有的一個狀態....
Thumbnail
2023/05/20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繼續聊緩衝器。 上一次提到說,只有一個「人為的裝置」 它可以使''性能量中心歸零'' 說實在, 這也不是一個很正確的一個說法, 因為緩衝器,它雖然可以壓制跟壓抑性能量中心, 使它好像歸於無、歸於沒有的一個狀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是最後一集, 非常感謝大家在每個禮拜六, 在網路上跟你相遇。 剛開始,我們講了非常多的內容: 內在千千萬萬個我、四種意識狀態 四個中心、七個中心 各中心之間互相的取代不當的工作,也談到了..... 本質個性、七種障礙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是最後一集, 非常感謝大家在每個禮拜六, 在網路上跟你相遇。 剛開始,我們講了非常多的內容: 內在千千萬萬個我、四種意識狀態 四個中心、七個中心 各中心之間互相的取代不當的工作,也談到了..... 本質個性、七種障礙
Thumbnail
培養敏銳清明的覺性,如此我們便能如實看清自心與事物的本來面貌。
Thumbnail
培養敏銳清明的覺性,如此我們便能如實看清自心與事物的本來面貌。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26】課程影片: 大家好, 延續客觀意識的這個話題, 其實所謂的修行我把他形容成只有八個字: 明真分假,明白什麼是真實的而把假的分辨出來, 也知道什麼是假的什麼是真的。 另外就是 明心見性,明白心的運作明白四個中心的運作, 然後見性,見到自己的如如本性。 見到自己的佛性, 契入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26】課程影片: 大家好, 延續客觀意識的這個話題, 其實所謂的修行我把他形容成只有八個字: 明真分假,明白什麼是真實的而把假的分辨出來, 也知道什麼是假的什麼是真的。 另外就是 明心見性,明白心的運作明白四個中心的運作, 然後見性,見到自己的如如本性。 見到自己的佛性, 契入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即使只以少許直觀的智慧,我們也將能透過各種世間法去看清楚。我們將能瞭解到,在這世間的每件事物,都是一位老師。舉個例來說,即使是樹和藤都能顯示出真實的真理來;依著智慧,是不需去請教任何人,不需去研習什麼的。我們只要能從真理學習,便足夠去開悟了,就像故事中的洽諾果門國王一樣,因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即使只以少許直觀的智慧,我們也將能透過各種世間法去看清楚。我們將能瞭解到,在這世間的每件事物,都是一位老師。舉個例來說,即使是樹和藤都能顯示出真實的真理來;依著智慧,是不需去請教任何人,不需去研習什麼的。我們只要能從真理學習,便足夠去開悟了,就像故事中的洽諾果門國王一樣,因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0】課程影片: 大家好,《無量義經》有一段文字非常的令人感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自本來今性相空寂 又復深入一切諸法 法相如是生如是法 法相如是住如是法 法相如是異如是法 法相如是滅如是法 法相如是能生惡法 法相如是能生善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生 住 異 滅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0】課程影片: 大家好,《無量義經》有一段文字非常的令人感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自本來今性相空寂 又復深入一切諸法 法相如是生如是法 法相如是住如是法 法相如是異如是法 法相如是滅如是法 法相如是能生惡法 法相如是能生善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生 住 異 滅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心,是個常變化的東西;身,也是變遷不定的。 它們同樣都是無常,都是痛苦的來源,都是「無我」。 這就是佛陀所指出的:身和心既不是眾生,也不是個人,也不是自我、靈魂、我們、他們。它們僅僅是元素——地、水、火、風,四大元素而已! 願你們永遠記得這些教法! 祝福你們健康快樂!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心,是個常變化的東西;身,也是變遷不定的。 它們同樣都是無常,都是痛苦的來源,都是「無我」。 這就是佛陀所指出的:身和心既不是眾生,也不是個人,也不是自我、靈魂、我們、他們。它們僅僅是元素——地、水、火、風,四大元素而已! 願你們永遠記得這些教法! 祝福你們健康快樂!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課程影片: 各位朋友大家好,當代印度有一位聖哲叫做 Jiddu Krishnamurti 講過一句話: 認識自己是智慧的開端,如果一個人不認識自己,他一生之中將會保持迷惑。 在希臘的阿波羅的神殿上,有刻著這麼一句話: 認識你自己......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課程影片: 各位朋友大家好,當代印度有一位聖哲叫做 Jiddu Krishnamurti 講過一句話: 認識自己是智慧的開端,如果一個人不認識自己,他一生之中將會保持迷惑。 在希臘的阿波羅的神殿上,有刻著這麼一句話: 認識你自己......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五覺悟: 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這是第五:多聞智慧覺。我們前面說過,要常常生起智慧的觀照,並安住在佛法的正念中,才是真正的精進。而智慧的培養,必須要假借多聞。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五覺悟: 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這是第五:多聞智慧覺。我們前面說過,要常常生起智慧的觀照,並安住在佛法的正念中,才是真正的精進。而智慧的培養,必須要假借多聞。
Thumbnail
以佛教的觀點,這個所謂的「我」以至世間的一切歸根究柢都是「因緣所生」,這表示個人對意義和自我實現的追求,是無法離開全人類、社會和自然的改善而獲得的。這就是「人間」的人本主義,也是體認「淨土就在人間」的一種表述。
Thumbnail
以佛教的觀點,這個所謂的「我」以至世間的一切歸根究柢都是「因緣所生」,這表示個人對意義和自我實現的追求,是無法離開全人類、社會和自然的改善而獲得的。這就是「人間」的人本主義,也是體認「淨土就在人間」的一種表述。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