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打扮無法直接代表一個人,然而誰都沒有義務,透過邋遢的外表看見我們閃耀的內心。無論是誰,只要出門就無法迴避「穿衣」這件事。
這次推薦的三本書,我自己歸納的關鍵字為:文藝復興、衣著修辭、性格的豐盈。三本的作者及文化觀點,依下圖由左至右的排序,分別來日本、美國,以及韓國。
這三本書都是偶然在書店翻到的,前後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慢慢看完(超級多線進行的閱讀方式)。
這三本不流於當下、更無關穿搭,提供讀者方法來檢視自己的衣櫃以及日常應對的姿態。如果你認為衣著為個性的延伸,且希望有深入的思辨,可以從下一個段落找尋適合自己的主題。
一個人要練習讓自己處在宮廷裡時可以表現自然,不要給人刻意講話或刻意做出行動的印象,要隱藏個人的藝術性。辛苦做事並付諸很多心力在辛苦的事情上會給人沒有品味的感覺,這一切最終導致被人看低的結果。
- 這本書的紙質觸感極好,強烈推薦買實體書!
- 36 個篇章中,開頭的引言皆來自歷史上不同領域的創作者,例如哲學家傅柯(Foucault)、作家吳爾芙(Woolf)、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Issey Miyake)、詩人葉慈(Yeats)等等,接著進入故事與討論。
- 每一篇章約 4~5頁,若平時沒有閱讀習慣,可以從一天一篇開始,沒有負擔的開啟閱讀(原子習慣的養成!)。
- 三本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
衣服與刺青,曾經都是『靈魂的衣裳』。它們不是由外印在我們身體上,而是由我們身體內部往外界顯像出來的痕跡。
- 三本當中,這本的討論最具哲學性,範例也更貼近於日常。
- 比較少討論品牌,而是衣服與身體的辯證關係。
- 我最先買這本,看完後才開始對時尚文化研究產生興趣,接著找到了此次推薦的另兩本。
優雅是一種性格上習有的豐盈狀態,這種狀態乃蘊藏於自身的感官體驗,也就是能自得其樂,此外,也能從外界汲取快樂,這樣的性格比其他的吸引力更讓人難以抗拒。
- 這本著重在人的「外在表現」,列舉運動選手、舞台劇演員、電影演員、希臘神話等等為例,並佐以大腦科學論述,更廣的帶我們欣賞優雅姿態的養成。
- 偏深度美學討論,相較於其他兩本,衣體關係的討論比較少。
- 封面是赫本(Hepburn),太美了!
祝各位閱讀愉快!
有任何想分享的事情,都歡迎留言給我,OR MAIL ME annahan12@gmail.com
文章攝影與照片版權|韓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