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二年生於台南,兒時隨母親赴日與任職日本大藏省公賣局的父親相聚;二戰後回台,畢業於省立台中農學院(今中興大學前身)植物病蟲害學系。六七至六九年間赴日本九州大學攻讀農學博士,專攻害蟲研究。六九年回台任教於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系,九七年退休,成為台大終身名譽教授。專長為昆蟲生態學、昆蟲學史、農業昆蟲學以及昆蟲利用學。於2015年3月29日日辭世。
近四十年的殺蟲仙生活,帶給我許多成就感。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我自小喜歡昆蟲,而長大成家後仍能靠蟲養家糊口。──《昆蟲雜貨店》
作者: 朱耀沂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04/04/15
「朱耀沂教授的昆蟲學識之廣,可比Google強太多了!」學生們這樣形容這位「昆蟲萬事通」。朱耀沂以「痴蟲庵」為筆名,正說明了他對昆蟲著迷的程度。多年來,他撰寫了不少昆蟲雜文記事,敏銳的觀察力、清晰的邏輯思考、幽默風趣的體裁、新鮮的角度,打響了他的「昆蟲雜貨店」的招牌。
說起他自封為「昆蟲雜貨店」老闆的故事,要將時間拉回三十年前。當時他在日本九州大學攻讀農學博士學位,有鑒於當時台灣的昆蟲學者極少,他想,若他是在台灣撰寫論文,該找誰來諮詢、商談?他深感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因此立志讓自己成為「昆蟲雜貨店」的老闆──他不侷限於專精某種昆蟲,更希望廣泛了解各領域的昆蟲知識。他為自己訂下了「昆蟲雜貨店三原則」:有效利用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極好的資訊網和智囊團。這,使得他成為學生口中的「昆蟲萬事通」。
「過去藏身在舊式廚房中的『龕馬』和『龕蟀』,已經因為我人們新式生活型態的改變,而退居回原野之中,難得再看見了……」在《昆蟲雜貨店》第七章「回憶中的昆蟲」裡,朱耀沂記錄了不少生活中越來越少見的昆蟲;而台大研究室門口的一株檳榔樹,是他長年觀察台灣紡腳蟲的起點……生活中的大小事物,都是他觀察昆蟲世界的入口,這也是他常年來「與蟲為伍」,將觀察融入生活的最佳證明。
他以「昆蟲雜貨店」老闆自居,研究方面卻較集中在「害蟲」研究,「因為像是蝴蝶、螢火蟲等討喜而熱門的昆蟲,有很多人研究。我比別人特別的地方,大概是比較愛研究大家不重視的昆蟲,例如樁象等一些小甲蟲。」他表示,昆蟲學並非現代科學中的顯學,選擇此一領域的研究學者,多半也是對蟲子重度癡迷的人──他自己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退休後,他還是幾乎每天到昆蟲系的研究室,做一些退休前想做而無法做的、與昆蟲有關的事情,例如寫書。在出版社的熱情邀約之下,他陸續寫下了《午茶昆蟲學》、《黑道昆蟲記》、《昆蟲雜貨店》、《昆蟲聊天室》等書,並翻譯小林準治所著的《手塚治虫:昆蟲圖鑑》,以饗諸多昆蟲迷。
在這一系列的昆蟲科普書中,他以淺顯的文字、生動的解說,揭露昆蟲世界多采多姿的一面,以昆蟲的「黑道行為」為喻,吸引讀者親近這種迷人的生物。「我想藉由這些較具趣味的介紹方式,讓喜歡昆蟲的人產生更大的研究興趣,而對於不喜歡或害怕昆蟲的人,也可以欣賞昆蟲之美以及牠們有趣的生態活動,學習從昆蟲的角度看昆蟲」。朱耀沂建議昆蟲迷們,多多涉略相關書籍,藉由書中的前人研究,快速進入昆蟲的世界,再經由自己實地的觀察和飼養心得,判斷書中所言的虛與實,進而培養出判斷的能力。
幾十年的研究歲月,何以朱耀沂對昆蟲如此迷戀、始終不渝?「這就好像男女談戀愛一樣,我說不出個道理」,他笑著說,而這也正是大部分昆蟲迷的寫照。
《昆蟲雜貨店》/《昆蟲聊天室》。台北:玉山社,二○○四。 昆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民俗學到日常生活用品,都可見昆蟲的蹤跡。如從胡蜂身上可取得健康飲料的成分組合,看似骯髒的蠅類是抗菌性蛋白質的寶庫,在機器製造產業上,昆蟲帶給工程師不少造型設計的啟發。書中列舉昆蟲對人類生活的正面影響,並介紹相關研究者、文學家、版畫家。
《黑道昆蟲記》(上/下)。台北:玉山社,二○○三。 除了圖鑑百科式的昆蟲介紹法,作者另從「黑道行為」角度切入,列舉對自然界甚至是對昆蟲本身進行黑道行為的昆蟲。上冊羅列六大極惡派黑道昆蟲,並介紹其起源以及特色,下冊由植物與人類生活作為判準,將生活中常見的黑道昆蟲,如跳蚤、蒼蠅、蚊子、蟑螂等,一一點名,描述牠們奇特的生態。
《黑道昆蟲記》(上/下)。台北:玉山社,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