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使用報告9.社群中的「空氣」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發佈於真說東京裏物語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這是clubhouse使用報告的最後一篇,也附上一些照片讓大家看看我們社群裡真的有很多妹(欸),當時疫情日本一下緊急事態宣言,一下蔓延防止,大家還能這樣聚餐實在不容易,日本防疫規則該做的大家聚餐都有遵守,但為了怕道德魔人追殺還是幫大家把臉碼一下。本文撰於2021/4/22

raw-image

東京兩場網聚後,裏物語clubhouse社群日本組也逐漸脫離了線上,開始獨立成為線下社群,而台灣這邊也將在下個月中迎來第一次大型聚會。隨著clubhouse在台灣退燒,軟體核心使用者與社群核心參與者也逐漸清晰。

昨天跟某些人討論以後,我決定動手清理版友名單,至於被清掉的標準是什麼?是那些人違反社群規則嗎?抑或犯了什麼大忌呢?嚴格說起來都沒有,但這些人的存在因為某些原因讓社群變得難以運作,甚至分裂了,我想藉著這篇來聊聊那些看似無傷大雅,但卻影響社群存續的“毒”。

句點別人究竟是不是一種罪?

裏物語的clubhouse由三種人組成,第一種是裏物語的讀者,第二種是我現實中的朋友、而第三種是我朋友的朋友,通常問題總是出在“朋友的朋友”這塊,因為大家交友狀況跟標準不一,當初設立club時我沒有嚴格規定不能帶人來,以至於注意到時已經太晚,某些不自然的衝突早已慢慢醞釀。

「請問我犯了什麼錯嗎?為什麼要把我移出群組?」

清完名單後,當收到這句私訊時,其實我心很痛,因為講話句點別人、不會察言觀色只會自顧自的說話,或脫口而出一些無心的發言傷害別人,這些通通罪不致死,甚至可以說都只是一點點小事而已,但在clubhouse這種只憑聲音交流,而且一次只容許一個人發言的環境中,只要有一個成員擁有這些性質,就會讓全場緘默。

這種狀況剛開始時大家不會太在意,頂多就是這間無聊,那就去別間,後來慢慢發展成LINE的小群只是為了閃一個人,而一個接一個開,有些群有我,有些群沒有我,但輾轉也都聽得到這些事,到最後老實說精神壓力很大,也許大家都在等一個人當壞人把那些「會讓社群變無聊的人」請出去,最後我也扛起了那個角色而且是用最偏激,最衝突的方式。

「句點別人,究竟是不是罪?」

談話是一種傳接球,別人把話題丟過來,我們要把話題丟回去,這樣反覆才構成一段對話。要是大家在玩丟接球,有人突然衝進來把球接住,然後收進包包裡就回家了,那下次誰要找他玩?

一場愉快的對話中,怎麼把話語權分給別人、發言前體諒每個人的立場、不揭人瘡疤、給人留餘地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當然每個人不可能都做到十全十美,但想要維持一個對話,再怎麼犯錯至少該維持在60分的水準,

句點別人也許無傷大雅,但無數個句點,同時也扼殺了無數個話題,這種傷害並不一定針對某些個人,但卻一點一滴扼殺了社群的生命力。

回到標題所談的空氣。

日本人講究讀空氣,就如同台灣人所說的察言觀色,只是台灣人對話中的潛規則似乎比較少像大家談論日本人「空氣文化」時那麼令人嗤之以鼻,當然,這一套是屬於我們的規則,每個人在各自圈子裡都有各自的求生法則,做起來就如呼吸吃飯般自然,這種情況下,大家自然不覺得怎樣。

但台灣人的空氣比日本人好讀嗎?曾經在各社群中游走的我,覺得懂是一回事,要在社群中心當個毫無感情的執行者又是另一回事。

很多事在自己有意識的情況下執行,會讓自己更心痛。

raw-image


沒人嗆,也不代表大家都認同

台灣人在本質上是集體主義,還是以和為貴,表面上的和平很重要。想踢一個人出群組,但又不想傷感情,有事只好另外拉小群,最後越拉越多,根本搞不清楚哪群有誰。有時候clubhouse裡面有人說了一句話,所有人都在的LINE群一陣安靜,但小群跟私訊卻時不時傳來反對意見、偶爾也有人直接開嗆。

在不用出面仲裁任何事的時候,我也滿樂在那種「知道大家台面上台面下兩張臉」的狀況中。但某些事件演變成正面交火,該怎麼處理的壓力就來了。也深切體會到:沒有人一開始想真心傷害誰,但有時就需要仲裁者出面當黑臉。

我在clubhouse社群裡一直都是隔岸觀火,也深信著大家所說「我們都是成年人了,很多事情大家自有分寸」。而事實上呢?大部分事情也許是,但也不盡然是。

用clubhouse越久,越感受到發言後聽眾的沈默,並不全然代表認同,更多時候是因為顧及說話者面子、因為懶得爭論、因為不想打壞談話氣氛而選擇沈默。沈默中帶著的意圖相對好懂,但要讀懂大家瞎起哄時背後每個人帶有的情緒跟意見,那就很難了。

有些人可能只有在被嗆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的意見不被贊同,但在成人的社交中,大家對於自己不贊同且帶刺的意見,多會選擇避開爭執的回應方式,尤其在發言者的態度是「我說的就是真理,不接受討論、也不歡迎挑戰」時。

raw-image


對話中的情緒

大部分狀況,在clubhouse房間裡遇到意見立場不同的人,大家通常會正常討論,但在討論中,若有一方情緒上來,導致對話無法進行下去時,目前為止我看到的狀況不是有人打圓場,就是一方會拉開這個話題,沒有人想跟話講一講就生氣的人聊天當朋友。clubhouse也沒那麼缺老師跟指點大家的長輩,如果想聽老師或是大師們講話,外面公開講座房間很多,來到封閉式社群,還堅持帶著你的情緒跟不容挑戰的立場,那沒有人會歡迎。

也許講到某些話題爆炸一波讓大家傻眼感覺好像技壓全場很屌,但事實上只證明了自己中二病還沒好而已。

raw-image

執行後造成的不安

社群到底是什麼?嚴刑峻法之後,會給社群中的成員造成什麼影響?首先就是好幾個人開玩笑的說「我看不到群組了!」「你們在說什麼我怎麼看不到?」雖然只是玩笑話,但這種只是因為大家覺得某人很解HIGH、某些人參與度低就被踢掉的狀況,確實也會帶來很多不安。

「誰是下一個?」「我會不會因為很解HIGH所以被踢掉?」「踢人的標準到底是什麼?」訂版規綁手綁腳會扼殺社群的生命力,但不訂版規,演變成自相殘殺、大家私下互看不爽的狀況,也不是辦法,並不是全部的人在面對所有議題時都可以冷靜面對,當個合格的大人,究竟要明訂版規嚴格執行,還是相信大家身為成年人的修養呢?

這題我沒有答案,但既然決定站在這個社群的中心,那最惹人厭的事,就讓我來做,我倒還有這點最起碼的覺悟。

raw-image

我殺了我自己


「請問我犯了什麼錯嗎?」

當下我回答不出任何一個字。

雖然不至於到嚎啕大哭的程度,但在收到被踢成員訊息時,我是難過的。他的錯誤,有哪一件是我沒犯過的?不想聽別人說話、只愛講自己想講的、對討厭的東西直接嗆爆、用各種旁敲側擊證明自己很行、大家認真講事情的時候故意耍白目、用各種奇怪的方式樹立自己的話語權、因為錯過了關鍵時間點而難以融入社群、太多太多,我說都說不完,這些都不是罪,甚至說不上是壞...但留著就會成為讓社群分裂的禍根。

我也再次明白,原來自己一直以來是個那麼討人厭的存在。原來當我自己,並不是那麼值得驕傲的事。

最後,再次提醒自己,也與大家分享兩件事。所有的無心,都源自於某種程度的有心;所有的論述,都有需要一個比較級來支撐。轉個彎炫耀,會比直接炫耀更討人厭;當我們讚賞某些人時,有時候反而會傷害到沒被誇獎的人。

這次clubhouse社群會往那個方向走我不知道,但無庸置疑的,在經歷這一切後,成長最多、受到最多磨練的還是自己。

世界很大,路還很長,而我依舊是那個渺小脆弱的人類。離開一個社群不代表什麼,但希望所有人都能把這些相遇跟分離化為人生中的養分陪你們前行。

(clubhouse使用報告全系列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東京裏物語
38.8K會員
259內容數
關注日本新聞、社群營造、台日中美關係的沙龍,偶爾也有一些筆者在日本的生活雜記與場域營造心得。
東京裏物語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中國加速備戰,計畫2027年前建構能壓制美軍介入的軍力,以短期決戰奪取台灣。除軍事演習與武器現代化外,並透過外交孤立、認知戰擾亂台灣社會。若和平統一失敗,中國可能以閃電戰癱瘓台灣防禦,牽動美中對抗與全球供應鏈。台海局勢正邁向臨界點,國際社會高度警戒。
2025/04/29
中國加速備戰,計畫2027年前建構能壓制美軍介入的軍力,以短期決戰奪取台灣。除軍事演習與武器現代化外,並透過外交孤立、認知戰擾亂台灣社會。若和平統一失敗,中國可能以閃電戰癱瘓台灣防禦,牽動美中對抗與全球供應鏈。台海局勢正邁向臨界點,國際社會高度警戒。
2025/04/28
台灣2023年出生率僅0.89,低於日本。儘管社會普遍珍惜孩子與孕婦,但教育競爭激烈、照護負擔沉重、家事育兒責任多由女性承擔,加上社會保障制度薄弱,導致年輕人對生育卻步。要解決少子化,台灣需改革教育壓力、建立公共照護體系、改善家庭內性別分工,並強化社會整體對育兒家庭的支持。
2025/04/28
台灣2023年出生率僅0.89,低於日本。儘管社會普遍珍惜孩子與孕婦,但教育競爭激烈、照護負擔沉重、家事育兒責任多由女性承擔,加上社會保障制度薄弱,導致年輕人對生育卻步。要解決少子化,台灣需改革教育壓力、建立公共照護體系、改善家庭內性別分工,並強化社會整體對育兒家庭的支持。
2025/04/28
福井地方法院判決指出,町內會退會者需年繳1萬5000日圓以使用垃圾收集站,首次為地區基礎設施標上價格。隨著居民對隱私、負擔等考量增加,傳統社區組織面臨瓦解,地區服務正從「所有」轉向「付費使用」。此趨勢將重塑都市生活的基礎結構與社區連結方式,引發未來共享型地區運營的新模式。
Thumbnail
2025/04/28
福井地方法院判決指出,町內會退會者需年繳1萬5000日圓以使用垃圾收集站,首次為地區基礎設施標上價格。隨著居民對隱私、負擔等考量增加,傳統社區組織面臨瓦解,地區服務正從「所有」轉向「付費使用」。此趨勢將重塑都市生活的基礎結構與社區連結方式,引發未來共享型地區運營的新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這篇文章記錄我加入別人房間還有拿起主持棒後的一些觀察。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這篇文章記錄我加入別人房間還有拿起主持棒後的一些觀察。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