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家系列:馬陵之戰之一前因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馬陵之戰是很複雜的一場戰役,其間牽涉到戰國七雄多國共同圍攻魏國的故事,以及此後帶來的重大影響與後果。想要梳理馬陵之戰的前因後果,以及闡明整場戰役裡各國的打算與手段,需要比較大的篇幅,因此分幾個章節來加以說明。

馬陵之戰根據《紀年》發生於魏惠王二十七年十二月(前343年),其他相關戰役一直打到梁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才最終結束。馬陵之戰指的就是齊國(應該還有趙國軍隊)與魏國發生於馬陵的那場戰役,其他的相關戰役則是齊、趙、秦多國合攻魏國首都的戰役。

桂陵之戰後(桂陵之戰由於牽涉到《孫龐鬥智》的劇情,暫時就不多說了。),魏國雖然被齊國在桂陵之戰打敗,但也攻下了趙國首都邯鄲。幾年後,趙國與魏國交換土地,換回了首都邯鄲。當時魏國有「帶甲三十六萬」的軍力,實力仍然超強。

約魏惠王二十六年(前344年),魏惠王在逢澤召集十二國諸侯(估計整體陣容為「魏、韓、趙、宋、衛、中山、魯、滕、鄒、費、越」等諸侯),名義上是朝拜周天子,實際上則是展示自己霸主的號召力。魏惠王同時在這個「逢澤之會」與各諸侯商議攻擊秦國的計畫。

秦孝公聽到消息後,睡也睡不安穩、吃也吃不出滋味,下令境內進入備戰狀態,挑選死士、安排統帥將軍,等著魏國來攻打。

公孫鞅便對秦孝公謀劃說:「魏氏立下了很大的戰功,因此命令能通行於天下。有十二個諸侯一同朝拜天子,他的同盟必然眾多。如果用一個秦國的國力想要對抗魏國聯盟,恐怕辦不到。大王何不派遣臣下去見魏王,那麼臣下一定能把魏國的攻秦計畫給破壞掉。」

秦孝公答應了公孫鞅,便派遣公孫鞅去見魏惠王。

公孫鞅見到魏惠王之後,對魏王說:「大王的戰功實在大啊!大王的命令已經在天下通行了!現在大王所率領的十二位諸侯,不是宋國、衛國,就是鄒國、魯國,這些確實是大王所能用鞭子指揮的國家啊!但卻不足以讓大王在天下稱王啊!大王不如往北聯合燕國,一起往東攻打齊國,那麼趙國必然會追隨大王了;往西聯合秦國,一起往南攻打楚國,那麼韓國必然會追隨大王了!大王有討伐齊國、楚國的意志,而讓天下追隨您的意志,那麼稱王的事業就可以實現了啊!大王不如先行穿上王的服裝,然後再去謀劃攻打齊國、楚國,那麼秦國願意派兵追隨大王。」

魏惠王當年沒聽從公叔痤任用公孫鞅,讓公孫鞅跑去服務秦孝公。結果桂陵之戰讓公孫鞅趁機攻下了魏國舊首都安邑,因此晉升為大良造。魏惠王因此對公孫鞅刮目相看。加上公孫鞅這番話也很受用。魏惠王便接受了公孫鞅的建議。於是開始親自規劃擴大了自己的宮殿,製作紅色的衣服,在龍旗上垂下九條飄帶,在指揮軍隊前進的旗子上畫上北斗七星。這些都是天子使用的規格!魏惠王與魏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也在魏惠王過度膨脹之下悄然降臨!

評論

公孫鞅設計魏惠王的故事是往後蘇秦轉述給齊湣王聽的,因此並不是很全面。但商鞅對魏惠王的策略卻是很合理的,蘇秦之所以對齊湣王講到這段歷史也與當時秦昭王想邀齊湣王一起並稱西帝、東帝有關。齊湣王接受蘇秦的建議讓秦昭王先稱帝,結果讓秦國被天下圍攻。商鞅對魏惠王這一招,是戰國開始以來首次針對稱號問題所謀畫出的策略。由於沒有前車之鑑,因此魏惠王並沒有察覺到其中的危險!也可以說是被勝利沖昏了頭的表現!

往後整個戰國時代因為稱王、稱帝所引發的多國混戰並不少。除了馬陵之戰,魏惠王先稱王;接下來馬陵之戰後,齊威王打敗了魏惠王,魏國的公孫衍、惠施用同樣的計策算計了齊威王,讓魏惠王臣服於齊威王之下,最終兩人互相稱王。這又引起了齊、楚徐州之戰。此後,公孫衍又策畫五國相王,讓韓國、趙國、燕國、中山國都相繼稱王,以與秦國宰相張儀的策略相抗衡。

秦國強大以後,猶如這時候的魏國,秦昭王已經無法滿足於當時「王」的稱號,因此想追求更進一步的「帝」號,但又不敢自行稱帝,於是邀請當時東方最強國齊國的君王齊湣王一起稱帝。本以為可以就此萬無一失,因為天下還有哪個國家敢一次跟東西方最強大的國家為敵呢!卻不知蘇秦作為燕國間諜,正打算利用這點讓齊國走向毀滅。於是齊湣王接納了蘇秦的建議,讓秦昭王先稱帝,以此讓秦國陷入險境,多國攻秦的戰爭也因此打響。戰後秦昭王為了報復齊湣王,便默許了齊國消滅宋國的軍事行動。最終,秦昭王再以此為藉口,讓燕國主導多國聯軍攻打齊國,差點把齊國消滅。最終的結局就是,秦國因此讓齊國國力一蹶不振!最終順利的統一了中原各國。而孫臏對於齊國在三代內就會面臨危機的預言也因此實現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朔雪寒的沙龍
38會員
166內容數
本專題有兩類文章:一是考證古籍文字的正誤,一是考證先秦諸子的成書年代與真偽。懂得文字的正確或其他可能的解法,才有機會正確的理解古籍。目前考證的文字已經有數千篇,考證書籍真偽的專書已經有數本。並已徹底解決了孫子、老子、文子等等公案。但有些考證尚未成書,考量生活環境,很多成果恐怕難以成書,因此開了這個專題加以發表。
朔雪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5
惠施作為名家重要人物,又是魏國宰相,參與了當時的強國魏國的許多治國活動與謀略,又與莊子有過幾場辯論。因此要寫作戰國時代的小說,就不能加以忽略。這裡先對惠施的生涯大概進行大綱式介紹,接下來再逐一將其對話復原。以讓讀者更能理解惠施生涯的起伏與相關思想。
Thumbnail
2022/04/25
惠施作為名家重要人物,又是魏國宰相,參與了當時的強國魏國的許多治國活動與謀略,又與莊子有過幾場辯論。因此要寫作戰國時代的小說,就不能加以忽略。這裡先對惠施的生涯大概進行大綱式介紹,接下來再逐一將其對話復原。以讓讀者更能理解惠施生涯的起伏與相關思想。
Thumbnail
2022/04/19
「幻術」狹義來說約等於今日的「魔術」,廣義來說可能包含了使用「致幻劑」一類的東西來迷惑人心,使人產生幻覺的方法。 因此周穆王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吸食致幻劑的帝王。而「化人」的功力也就能合理解釋了!
Thumbnail
2022/04/19
「幻術」狹義來說約等於今日的「魔術」,廣義來說可能包含了使用「致幻劑」一類的東西來迷惑人心,使人產生幻覺的方法。 因此周穆王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吸食致幻劑的帝王。而「化人」的功力也就能合理解釋了!
Thumbnail
2022/04/15
春秋戰國時代,古人對於人類能操控自然的想像有哪些? 把師曠的樂曲可以操控天候加以擴展,可以改編成每一首樂曲就是一種特殊的武器! 鄒衍的故事很扯淡,但謊言說得夠久,就能成為傳說!
Thumbnail
2022/04/15
春秋戰國時代,古人對於人類能操控自然的想像有哪些? 把師曠的樂曲可以操控天候加以擴展,可以改編成每一首樂曲就是一種特殊的武器! 鄒衍的故事很扯淡,但謊言說得夠久,就能成為傳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周亞夫不動如山的堅守下,叛軍絕糧已久,士卒軍心渙散,開始四散叛逃。 吳楚不得已,開始退兵。 看到叛軍敗相已現,歇了兩個多月的周亞夫終於開始派出了精兵展開了總追擊,大破吳、楚聯軍。 吳王與其麾下壯士數千人乘夜逃走,楚王自殺,剩余叛軍四散被俘。 劉濞渡過淮河逃至丹徒(今江蘇鎮江),希望沿江自守,但漢軍
Thumbnail
在周亞夫不動如山的堅守下,叛軍絕糧已久,士卒軍心渙散,開始四散叛逃。 吳楚不得已,開始退兵。 看到叛軍敗相已現,歇了兩個多月的周亞夫終於開始派出了精兵展開了總追擊,大破吳、楚聯軍。 吳王與其麾下壯士數千人乘夜逃走,楚王自殺,剩余叛軍四散被俘。 劉濞渡過淮河逃至丹徒(今江蘇鎮江),希望沿江自守,但漢軍
Thumbnail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這場戰役,是整個戰國時代的巔峰之戰。 這場大戰,參戰的賬面人數達到接近百萬,再算上後續秦國河東所有適齡男子投入長平戰場,這場戰爭成為了中國古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役,沒有之一。 圖片 這一戰,徹底加速了中國的第一次大一統的步伐,秦統一中國的最後一塊大石頭被搬開,東方六國的最後一根大梁被
Thumbnail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這場戰役,是整個戰國時代的巔峰之戰。 這場大戰,參戰的賬面人數達到接近百萬,再算上後續秦國河東所有適齡男子投入長平戰場,這場戰爭成為了中國古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役,沒有之一。 圖片 這一戰,徹底加速了中國的第一次大一統的步伐,秦統一中國的最後一塊大石頭被搬開,東方六國的最後一根大梁被
Thumbnail
戰國的一條大主線,就是秦是如何一步步把那六國逼死的。 這條大主線上,前期的主要受害者,是魏,韓。 這哥倆因為離得近,而且平分了豫西通道,所以成為了秦國東出的主要打擊目標。 想當年三晉何其威風,中神通獨挑四夷,但越往後傳,這三晉卻真成了全真教,弟子們一代不如一代,在秦國的不斷打擊下,尤其韓、魏這兩國在
Thumbnail
戰國的一條大主線,就是秦是如何一步步把那六國逼死的。 這條大主線上,前期的主要受害者,是魏,韓。 這哥倆因為離得近,而且平分了豫西通道,所以成為了秦國東出的主要打擊目標。 想當年三晉何其威風,中神通獨挑四夷,但越往後傳,這三晉卻真成了全真教,弟子們一代不如一代,在秦國的不斷打擊下,尤其韓、魏這兩國在
Thumbnail
戰國初年,你如果問我,誰最有戲一統天下,我的回答會是魏。 你可能會問:魏是個什麽東西?沒聽說這哥們有什麽故事啊!強秦呢? 強秦這個時候連前三都排不上。 文化被鄙視,國力很差勁,軍事打不贏。 秦在當時的國際地位,很尷尬,屬於牛人不願意效力,諸強看了不上的邊緣之國,龜縮在關中地區。 註意,「龜縮」這個詞
Thumbnail
戰國初年,你如果問我,誰最有戲一統天下,我的回答會是魏。 你可能會問:魏是個什麽東西?沒聽說這哥們有什麽故事啊!強秦呢? 強秦這個時候連前三都排不上。 文化被鄙視,國力很差勁,軍事打不贏。 秦在當時的國際地位,很尷尬,屬於牛人不願意效力,諸強看了不上的邊緣之國,龜縮在關中地區。 註意,「龜縮」這個詞
Thumbnail
徐州之戰,齊威王最終擋下了來自楚國的重大攻擊。接下來就是對交戰期間不進行支援的盟國魏國動刀的時候了。
Thumbnail
徐州之戰,齊威王最終擋下了來自楚國的重大攻擊。接下來就是對交戰期間不進行支援的盟國魏國動刀的時候了。
Thumbnail
越王無疆原本打算攻打齊國,被齊威王的使者說服後,便也只能轉而直接先攻擊楚國,而非退兵!越王被說服明顯是認為分散的楚國軍隊比已經備戰的齊國軍隊更好對付!可惜,算盤打錯了,一次就把自己玩完了!
Thumbnail
越王無疆原本打算攻打齊國,被齊威王的使者說服後,便也只能轉而直接先攻擊楚國,而非退兵!越王被說服明顯是認為分散的楚國軍隊比已經備戰的齊國軍隊更好對付!可惜,算盤打錯了,一次就把自己玩完了!
Thumbnail
惠施的時代是與孫臏(《孫臏兵法》作者)、商鞅(《商君書》作者)、尸佼(《尸子》作者)、申不害(《申子》作者,韓國陣營)、尉繚子((《尉繚子》作者)、莊子((《莊子》作者)、鬼谷子(《鬼谷子》作者,張儀、蘇秦的老師)孟子(《孟子》作者)同時的。這些人都生活在馬陵之戰前後的時空之中。
Thumbnail
惠施的時代是與孫臏(《孫臏兵法》作者)、商鞅(《商君書》作者)、尸佼(《尸子》作者)、申不害(《申子》作者,韓國陣營)、尉繚子((《尉繚子》作者)、莊子((《莊子》作者)、鬼谷子(《鬼谷子》作者,張儀、蘇秦的老師)孟子(《孟子》作者)同時的。這些人都生活在馬陵之戰前後的時空之中。
Thumbnail
馬陵之戰是繼孫臏、龐涓鬥智的桂陵之戰之後的第一場大戰,也是圍繞齊國、魏國誰當老大的第二場大戰。這一戰,魏國又成了被各國圍攻的對象。因此相關的人事物與桂陵之戰是高度重疊的。
Thumbnail
馬陵之戰是繼孫臏、龐涓鬥智的桂陵之戰之後的第一場大戰,也是圍繞齊國、魏國誰當老大的第二場大戰。這一戰,魏國又成了被各國圍攻的對象。因此相關的人事物與桂陵之戰是高度重疊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