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雜記 | 有關跑步的事01

生活雜記 | 有關跑步的事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二零二二的上半年,兩場馬拉松遭延期和取消。數了數,上一個半馬已經是 2020 年夏天的事。

彷彿沒有賽事就沒有練跑的理由,那雙跑鞋將近兩年沒有拿出來了,至今還掛著上一場賽事的晶片。它被我塞在左邊櫃門的最下方,一個永遠不會打開也很難照進光的角落。

塵土像脫體的皮屑黏著在鞋面,暗啞的表層再也無法追思它的青春,滯留於鞋頭的時光我只能見證,見證它像開出的列車般,一去不復返地老去。

鞋子為我展示了它悄然老去的樣貌,在褪色的紋路中,藏著那麼多碎裂的指針。


曾經,跑步是我抗衡一切的依託。


在我印象中,體育課上同學都能輕鬆完成 800 米、1000 米練習,自己卻總是跑得特別慢,還特別容易就喘氣。那時候目標只是運動會的1500 米,小小的數字,卻需要無數個凌晨五點去練習。九龍灣距離北區的車程,最少需要六十分鐘;六點四十分是我出門的死線,半小時三公里是練習的最低限度。

當然現在來看,這些數字與要求都好微弱,好簡單,當時的我卻瘋狂地追求著別人眼中微不足道的標準。我媽總說,DSE 都無法讓我凌晨起身溫書,跑步卻讓我在凌晨五點自然醒,我這是腦袋破洞又走偏了路,對數字的追求放錯了地方。

有一段時間的確盲目地追求著 app 中累積的里程數和排行榜,跑步成了一種日常作業,一星期七天都在練跑,可每次也只是四十分鐘六公里的成績,沒有特別優秀,也沒有剛開始來得爛。

可這些數字總歸讓里程有了實質增長,且具象地讓我觸摸並意識到自己身體的極限,並逐點鑿開它。

至今為止,所謂「天道酬勤」我也只認同練跑這件事。


很多人都認為長跑苦悶且無趣,沒有一來一往的對話,也沒有變化度高的招式,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看進眼睛的每一幀風景注定無法準確地傳遞給不在場的第二人。

也許長跑更像一場孤獨的享受,那些晨曦的九龍灣、拉薩市、台北市,沒有顯影在底片之上,卻一幀幀記檔在腦海的深處,翻閱這些相片,是微風、陽光、雨水、泥土、玉蘭花、鐵路和經文。

這一刻,我不用尋找,也不用等待,只需要往前奔赴,別無他想。


date: 2022-03-24 22:39




avatar-img
鍾粹的沙龍
8會員
46內容數
沿著時間的廊道走來,每一片剝落的鱗片都閃著光,是我們之間最私密的語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鍾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還記得有一年的創作加入了大花咸豐草的畫面。 教授說這是很賤的花。可我卻用它的生長狀態來隱喻男主角的心境。 久居臺灣的同學自然對這花草司空見慣,可不知為何我卻獨獨喜歡盯著這種野花看。 在不了解它的名字前,我喚它為小白花,於是便不斷向組員提起要種小白花在主角的家中。還記得那位摘花的學弟露出的不解神
它們被風擊落的答案是如此淺而易見,但夾在泥沙中的幾片枯葉,卻有如過季的生命在作祟,暴烈的艷陽罩起春意,寂寂的夏晚到了,暢快的晚風下班,櫻花樹也凋空。
Saxophone 就好像童年時的天婦羅和黑森林,代表著一種階級的夢,被渲染過的夢。
還記得有一年的創作加入了大花咸豐草的畫面。 教授說這是很賤的花。可我卻用它的生長狀態來隱喻男主角的心境。 久居臺灣的同學自然對這花草司空見慣,可不知為何我卻獨獨喜歡盯著這種野花看。 在不了解它的名字前,我喚它為小白花,於是便不斷向組員提起要種小白花在主角的家中。還記得那位摘花的學弟露出的不解神
它們被風擊落的答案是如此淺而易見,但夾在泥沙中的幾片枯葉,卻有如過季的生命在作祟,暴烈的艷陽罩起春意,寂寂的夏晚到了,暢快的晚風下班,櫻花樹也凋空。
Saxophone 就好像童年時的天婦羅和黑森林,代表著一種階級的夢,被渲染過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