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寫作之必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閱讀與寫作像是陪我長大,卻已許久不見的兒時玩伴。

小學一年級時,便喜歡從學校的圖書室借書來看,那時迷上世界經典文學,即使無法全然讀懂,仍會試圖理解書中的世界。總印象深刻地記得,第一本借回來的小說:裘爾‧維納的《地底旅行》。

那前往地心冒險一切不可思議的旅程,在腦海逐漸擴散。透過深入想像在地底裡,摸黑並且沒有水源的痛苦,讓那未有任何特殊經歷的幼小心靈,因書本而敞開了體驗。那一刻,感覺身體不再是身體,整個靈魂都成了故事本身。

而是否因為那樣,即便自己的文章,都是透過鍵盤打字創作,卻常有在桌前,一字一字琢磨書寫出的錯覺。該說是一種浪漫嗎?一種等待心能慢下來(是誰在等?),去清楚看見感知到的所有,並用大腦某個迴路消化完的資訊,再撥開橘子皮似的,將果實餵進讀者的口中。而吐不吐籽就見仁見智吧。

而是不是因為很早就接觸旅行的書,默默埋下了喜歡冒險的種子呢?這樣回頭去想,好像自己會去環遊世界,感覺也就像是命中注定似的,當中沒有任何偶然。

當小學的我慢慢把圖書館的世界名著讀完一半之後,也曾開始到書店去亂買有興趣的書,裡頭甚至有幾本很難啃的書,讓當時的我深深體會到什麼是「不懂」,卻也在那時候懵懂地淺嘗了,原來有些生命真諦,只存在於文字裡。

大概跟兄姊差七八歲的關係,小時候覺得同齡孩童很無趣,加上個性固執也鮮少有玩伴。想快點長大的我甚少說話,倒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國中上了升學主義的私校,寫日記的習慣仍默默延續著,直到上了高中,才慢慢被其他日常活動替代。

高中因為迷上村上春樹的小說,曾參加文學獎拿過佳作,但寫作興趣並未就此開花,我想是當時並未意識到自己,其實是喜歡寫東西的吧。寫作對當時的我,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因為開始得早也寫了蠻久,反而不特別感覺到它的重要。

上大學後雖然沒寫日記了,但從無名小站一直到臉書社群,仍習慣寫點東西發表,偶爾也會有讀者。透過被觀看與覺察自己的過程裡,明白寫作不單可以跟自己對話或寫故事給他人,兩者甚至可以同時進行不衝突。但當時對演戲與樂團等活動,抱有更濃厚的熱忱,於是寫作仍僅是偶一為之的興趣。

退伍出了社會,漸漸地連書也少碰,也曾覺得滿坑滿谷的書,永遠不知從何看起,所以乾脆離開書本的世界,往其他方向探索。那幾年中,陪伴我最多的是音樂。

直到開始透過音樂環遊世界,用文字記錄旅行點滴。寫作的舵,在面對外境不斷變化的同時,竟緩慢地航向了內在這邊。

旅行回來後,想把紀錄整理成書,才在過程中慢慢找回不斷寫作的感覺。跟旅行時寫日誌不同的是,雖然旅行時有許多體驗,但幾乎不太有文字上的輸入,所以常常寫到詞窮,總覺無能好好將自己的種種感受傾吐。

另一方面,當下總有些體驗太強烈,常常一時之間,自己都想不清自己的感受,只能盡可能地記錄客觀事實。

但很感謝當時如此認真記錄的自己,當慢慢找回手感,養成閱讀寫作、不斷輸入也輸出的日常後,生活與心底的某一塊角落也穩妥了。

與老朋友重逢的感覺真好。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直樹的流浪之歌的沙龍
72會員
199內容數
環遊這廣闊的世界,與每個有趣靈魂相遇, 搭上陌生人的便車,沙發衝浪到某人家裡, 或是在某個荒郊野外,睡在自己的帳篷裡。 窮遊所帶來的不是匱乏,而是惜福知足, 旅行的意義,是更認識自己, 帶著音樂,與世界溝通吧。
2023/11/30
當你感覺脆弱,光是如動物般好好呼吸,就是此刻你所能做到最好的事。
Thumbnail
2023/11/30
當你感覺脆弱,光是如動物般好好呼吸,就是此刻你所能做到最好的事。
Thumbnail
2023/11/16
人總為了追尋某種價值而活著。我們懷抱著各自的人生詛咒,走在前方崎嶇漫長的路上。一直都是一個人,卻又從來不是一個人。
Thumbnail
2023/11/16
人總為了追尋某種價值而活著。我們懷抱著各自的人生詛咒,走在前方崎嶇漫長的路上。一直都是一個人,卻又從來不是一個人。
Thumbnail
2023/10/25
是那樣的美好,支撐著我在遠方走了這麼長的路,回來逕自寫下這些長篇大論,只願將這份感動,哪怕是一點也好,傳達給遠方的你。
Thumbnail
2023/10/25
是那樣的美好,支撐著我在遠方走了這麼長的路,回來逕自寫下這些長篇大論,只願將這份感動,哪怕是一點也好,傳達給遠方的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從小就愛看書,那些無法體驗到的世界,在書裡似乎可以得到滿足。 文字有種把人抓入另一個時空的力量,每打開一本書,就是一個成為全新主角的機會。 記得自己把圖書館內的偉人傳記、西方文學一本本讀完的成就感,同時也置入了更寬廣的思維。 當時的年紀雖然不見得理解深遠的寓意,但光當成故事來看,也夠我徜徉在字海裡了
Thumbnail
從小就愛看書,那些無法體驗到的世界,在書裡似乎可以得到滿足。 文字有種把人抓入另一個時空的力量,每打開一本書,就是一個成為全新主角的機會。 記得自己把圖書館內的偉人傳記、西方文學一本本讀完的成就感,同時也置入了更寬廣的思維。 當時的年紀雖然不見得理解深遠的寓意,但光當成故事來看,也夠我徜徉在字海裡了
Thumbnail
人類文字起源最早可追朔到西元前3500多年前的蘇美楔形文字,但對於生活在西元2023年的我們來說,大多數社群網站都以影片或圖片為主,文字還有其必要嗎?它真的能比聲光交錯的影音更有吸引力嗎?
Thumbnail
人類文字起源最早可追朔到西元前3500多年前的蘇美楔形文字,但對於生活在西元2023年的我們來說,大多數社群網站都以影片或圖片為主,文字還有其必要嗎?它真的能比聲光交錯的影音更有吸引力嗎?
Thumbnail
閱讀是一個人便能開始的休閒活動,也因為書裡的世界實在過於迷人。一頁接一頁、一本一本地翻著,讓人完全忘記時間的流逝。對筆者而言,閱讀就像場人生的旅行,像日常的對話,像刺激的冒險;是享受當下、回味過往,也是展望未來。過程會痛苦,同時亦會幸福,某人藉由文字傳遞的東西,同樣透過文字緩緩滴入筆者的心頭。
Thumbnail
閱讀是一個人便能開始的休閒活動,也因為書裡的世界實在過於迷人。一頁接一頁、一本一本地翻著,讓人完全忘記時間的流逝。對筆者而言,閱讀就像場人生的旅行,像日常的對話,像刺激的冒險;是享受當下、回味過往,也是展望未來。過程會痛苦,同時亦會幸福,某人藉由文字傳遞的東西,同樣透過文字緩緩滴入筆者的心頭。
Thumbnail
文字是有頻率的。能與你產生共鳴的文字,極容易讓你聚焦於書寫者的世界中,即便那看來稀鬆平常,毫無文采。但確實有某種如流行情歌般的音樂性,在你閱讀時,輕敲你的心扉,小聲地問:「在嗎?我到樓下了。」
Thumbnail
文字是有頻率的。能與你產生共鳴的文字,極容易讓你聚焦於書寫者的世界中,即便那看來稀鬆平常,毫無文采。但確實有某種如流行情歌般的音樂性,在你閱讀時,輕敲你的心扉,小聲地問:「在嗎?我到樓下了。」
Thumbnail
閱讀與寫作像是陪我長大,卻已許久不見的兒時玩伴。小學一年級時,便喜歡從學校的圖書室借書來看,那時迷上世界經典文學,即使無法全然讀懂,仍會試圖理解書中的世界。總印象深刻地記得,第一本借回來的小說:裘爾‧維納的《地底旅行》。
Thumbnail
閱讀與寫作像是陪我長大,卻已許久不見的兒時玩伴。小學一年級時,便喜歡從學校的圖書室借書來看,那時迷上世界經典文學,即使無法全然讀懂,仍會試圖理解書中的世界。總印象深刻地記得,第一本借回來的小說:裘爾‧維納的《地底旅行》。
Thumbnail
我們這代人的童年極為貧瘠,身體的飢餓記憶嵌入骨髓,精神追求更是奢談。因種種變故造成的巨大文化斷層,讓我們中的大多數,鮮有機會接觸殘存學識和思想的人,我們的長輩也都帶著創傷後遺症,無法給予我們正向的指導。 唯一能給我們指導的是書,還有一次又一次摔倒再爬起來的經歷。
Thumbnail
我們這代人的童年極為貧瘠,身體的飢餓記憶嵌入骨髓,精神追求更是奢談。因種種變故造成的巨大文化斷層,讓我們中的大多數,鮮有機會接觸殘存學識和思想的人,我們的長輩也都帶著創傷後遺症,無法給予我們正向的指導。 唯一能給我們指導的是書,還有一次又一次摔倒再爬起來的經歷。
Thumbnail
我不會說自己是個飽讀詩書的人,因為確實不是,但如果這輩子可以完成一個夢想,看完全世界從古至今的書無非是不二之選。
Thumbnail
我不會說自己是個飽讀詩書的人,因為確實不是,但如果這輩子可以完成一個夢想,看完全世界從古至今的書無非是不二之選。
Thumbnail
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面。──歌德 閱讀對我來說就像是在課本的一角瞥到之前寫過的筆記;又或者是從前聽過的美好旋律出現在腦海中,一旦這些「曾經」開始出現,就會讓我無法自拔,他總是在即將淡忘之際,猛地在我面前出現,我對閱讀的眷戀就是帶著這種情感陪伴我成
Thumbnail
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面。──歌德 閱讀對我來說就像是在課本的一角瞥到之前寫過的筆記;又或者是從前聽過的美好旋律出現在腦海中,一旦這些「曾經」開始出現,就會讓我無法自拔,他總是在即將淡忘之際,猛地在我面前出現,我對閱讀的眷戀就是帶著這種情感陪伴我成
Thumbnail
每當談及寫作,很多人都像是見到鬼似的,眼裡流露着「這麼奇怪的一個人」的反應……
Thumbnail
每當談及寫作,很多人都像是見到鬼似的,眼裡流露着「這麼奇怪的一個人」的反應……
Thumbnail
小時候,家裡總是有很多書,被不小心撕裂一角的童書,仿若外星符號的英文圖畫書,許多爸媽作為回憶、從來沒再翻過的教科書和字典,還有翻到書肩都被磨損與的漢聲小百科與小小百科。 我印象中最愛的一本書,是大班時候大姑姑跟姑丈送的一本正方形的成語童書,那是我第一本帶有書衣的精裝書,潔白的封面上寫著成語故事,裡頭
Thumbnail
小時候,家裡總是有很多書,被不小心撕裂一角的童書,仿若外星符號的英文圖畫書,許多爸媽作為回憶、從來沒再翻過的教科書和字典,還有翻到書肩都被磨損與的漢聲小百科與小小百科。 我印象中最愛的一本書,是大班時候大姑姑跟姑丈送的一本正方形的成語童書,那是我第一本帶有書衣的精裝書,潔白的封面上寫著成語故事,裡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