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織經與聖經的對比、真理的推敲 鐘櫻峯 2022/3/26 保身卷第七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

【譯文】世間的道理,人們不傷害自己卻遭到別人的傷害;做人的道理,別人不原諒自己而自己卻能原諒。

自評1】這句話的譯文應倒著翻譯:這世上常存別人會陷害你,所以要保身不要自己傷害自己;在世上不要期待別人原諒你,這樣的人很少,所以要讓自己快活些,就要懂得如何原諒自己。

不要傷害自己是對的,但為了保身,逃避法律與良心的責任,則不可取!同樣的,不負該負的責任,處處自我原諒,也不好!

聖經1】聖經擴大對別人的寬恕,對自我的原諒應來自於禱告,來自

于聖靈與神的原諒,應無自我原諒之說。

主動的傷害別人,存在神的報應,自我的傷害是不允許的,身心都是

神的形象,看為貴重!

君子惜名,小人愛身。好名羈行,重利無虧。名德不昭,毀謗無損其身;義仁莫名,奸邪不以為患。陽以贊人,置其難堪而不覺;陰以行私,攻其諱處而自存。

【譯文】君子愛惜名譽,小人愛護自己。喜好名譽就會束縛人的行為,重視利益就不會吃虧。名望和德行不顯示,誹謗就不能損害他本身的清譽;義氣和仁德不顯露,奸詐邪惡的人就不會把他視為禍患。表面上讚美別人,讓他難以忍受卻不知真意;背地裡為達私利,攻擊他最忌諱的地方而保存自己。

自評2】宣揚追求利益而不是名聲,名聲不待見,而且綁手綁腳,

可以不計較別人的毀謗則自由自在!這種唯利思為,直接傷害人的道德准則,容易侵害別人權益,不應鼓勵!

虛偽的讚美,雖可不引來紛爭與禍害,但會傷害自我價值准則!

為了自保而攻擊別人,這只是短暫的獲利!

在利益零和的情況,你的利益就是別人的損失;大部份情況創造雙贏

都是假象!

聖經2】聖經揭示人的價值,名譽很重要,利益是其次的。

真誠的讚美可以永久,可以改變人心!

庶人莫與官爭,貴人不結人怨。弱則保命,不可作強;強則斂翼,休求盡善。罪己宜苛,人憐不致大害。責人勿厲,小惠或有大得。

【譯文】老百姓不要與官府爭鬥,富貴的人不要輕易和人結下怨仇。身為弱者要保全性命,不能逞強顯能;身為強者要收斂羽翼,不可求取完美無缺。責備自己應該苛刻,使人憐憫就不會招致大的禍害。責罰他人不要過於嚴厲,小的恩惠有時能帶來大的收穫。

自評3】本文外顯上都是可接受的,但要追問的是內在的動機!

聖經3】內在的真善美是神看重的!

惡無定議,莫以惡為惡者顯;善無定評,勿以善為善者安。自憐人憐,自棄人棄。心無滯礙,害不侵矣。

【譯文】惡沒有固定的說法,不把惡當作惡的顯達;善沒有固定的評判,不把善視為善的人平安。自己憐惜自己別人纔會憐惜,自己厭棄自己別人自會厭棄。思想沒有停滯阻礙,禍害就無法侵犯了。

自評4】心無滯礙這可以,但是非善惡有法律的外在標准,也有內

在良心的標准,本文觀點鼓勵,自我心證,自我標准,禍害遺毒!

聖經4】聖經的善惡標准,高于世俗的標准,找回原有神對人的

期許,神愛被棄的人,恨自己的人,犯罪的人!都可以回到溫暖

的自己的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RL 櫻峯的沙龍
2會員
38內容數
ARL 櫻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24
解要》受洗,重生,聖靈潔淨,真理引導,生命光輝 本章是信仰核心 重生的外在印記是受洗,不再是割禮,重生的內在印記,是聖靈的進住,聖靈是神恩賜人的最高表現。也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特色,有別於其他宗教。 耶穌揭示重生的意義:從肉體生命本質轉變成由聖靈新生的生命新質。 即使是身為神兒女選民的猶太人,耶穌還是
2022/10/24
解要》受洗,重生,聖靈潔淨,真理引導,生命光輝 本章是信仰核心 重生的外在印記是受洗,不再是割禮,重生的內在印記,是聖靈的進住,聖靈是神恩賜人的最高表現。也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特色,有別於其他宗教。 耶穌揭示重生的意義:從肉體生命本質轉變成由聖靈新生的生命新質。 即使是身為神兒女選民的猶太人,耶穌還是
2022/10/24
解要》 文字看不出情感,無法彰顯情境是文字的缺點,但按猶太的文化語意,這樣的文字表達,並無邈視母親的意思,況且存在在婚宴中缺乏酒水確是大事一件,母親瑪麗亞希望兒子能行神跡,也是在情理之中。 一般人不太理解神的時間在神旨意中的重要性,但本文應該出在瑪麗亞當時的心意,太理所當然兒子應該幫忙,而不是以耶穌
2022/10/24
解要》 文字看不出情感,無法彰顯情境是文字的缺點,但按猶太的文化語意,這樣的文字表達,並無邈視母親的意思,況且存在在婚宴中缺乏酒水確是大事一件,母親瑪麗亞希望兒子能行神跡,也是在情理之中。 一般人不太理解神的時間在神旨意中的重要性,但本文應該出在瑪麗亞當時的心意,太理所當然兒子應該幫忙,而不是以耶穌
2022/10/24
解要》 從宇宙存在到生命之光,約翰被神差遣,為生命之光,為耶穌的福音作見證。 在神裡面生存著生命,生命就是人類的光。 神就是生命,是人類生命的光源。 神派他來為生命作見證,見證神的榮耀之光 信祂名的,或是接待祂的,都得權柄作神的兒女。 約翰說我是用水施洗,耶穌是用聖靈施洗 約翰見證耶穌是神派來的救世
2022/10/24
解要》 從宇宙存在到生命之光,約翰被神差遣,為生命之光,為耶穌的福音作見證。 在神裡面生存著生命,生命就是人類的光。 神就是生命,是人類生命的光源。 神派他來為生命作見證,見證神的榮耀之光 信祂名的,或是接待祂的,都得權柄作神的兒女。 約翰說我是用水施洗,耶穌是用聖靈施洗 約翰見證耶穌是神派來的救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職場新鮮人Zoe常被突發事件打亂步調,在導師Alan的指導下,學習透過「事實、觀點、立場、信仰」分析問題,並運用「假設-驗證-結論-調整」的方法找出應對策略,最後更將職場挑戰視為「有意義的玩」,提升職場應對能力,找回自信與從容。
Thumbnail
職場新鮮人Zoe常被突發事件打亂步調,在導師Alan的指導下,學習透過「事實、觀點、立場、信仰」分析問題,並運用「假設-驗證-結論-調整」的方法找出應對策略,最後更將職場挑戰視為「有意義的玩」,提升職場應對能力,找回自信與從容。
Thumbnail
「般若佛母」為一切諸佛的智慧佛母,是最重要的空性本尊,也是所有般若經典的主尊,極具威猛超勝除障力,為藏密正統諸多除障法中之最勝法,一切凶魔惡鬼最懼怕此殊勝般若心經除障法!往昔佛陀住世時,在一國土中,有惡魔橫行,百姓飽受病痛、飢餓及戰爭等苦難。國王向佛陀請求如何才能消除種種災難,佛陀慈悲地開示:「依心
Thumbnail
「般若佛母」為一切諸佛的智慧佛母,是最重要的空性本尊,也是所有般若經典的主尊,極具威猛超勝除障力,為藏密正統諸多除障法中之最勝法,一切凶魔惡鬼最懼怕此殊勝般若心經除障法!往昔佛陀住世時,在一國土中,有惡魔橫行,百姓飽受病痛、飢餓及戰爭等苦難。國王向佛陀請求如何才能消除種種災難,佛陀慈悲地開示:「依心
Thumbnail
分享這次前往花蓮多羅滿賞鯨的經歷,充滿對海洋與海豚的熱愛與敬畏。文章詳述了賞鯨行程的安排、海洋生物的介紹,並探索了海豚的行為與特徵。這次旅程不僅是與海豚的親密接觸,也讓人重新思考人類與海洋的關係。透過這篇分享,希望能激勵更多人珍惜與保護我們的海洋生態。
Thumbnail
分享這次前往花蓮多羅滿賞鯨的經歷,充滿對海洋與海豚的熱愛與敬畏。文章詳述了賞鯨行程的安排、海洋生物的介紹,並探索了海豚的行為與特徵。這次旅程不僅是與海豚的親密接觸,也讓人重新思考人類與海洋的關係。透過這篇分享,希望能激勵更多人珍惜與保護我們的海洋生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原文: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謪;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這一篇講五善,五善行為,聖人的五善行為,愛其資與不愛其
Thumbnail
原文: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謪;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這一篇講五善,五善行為,聖人的五善行為,愛其資與不愛其
Thumbnail
喜歡布袋戲、看歌仔戲長大的中年人,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這本有聲書!實在是太趣味了!
Thumbnail
喜歡布袋戲、看歌仔戲長大的中年人,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這本有聲書!實在是太趣味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善事與惡行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們在做善事時可能走向錯誤的方向,並提出了對於宗教法會的反思。作者引用了佛教概念,探討了善惡的交錯與對社會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善事與惡行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們在做善事時可能走向錯誤的方向,並提出了對於宗教法會的反思。作者引用了佛教概念,探討了善惡的交錯與對社會的影響。
Thumbnail
人的感官常受到外在影響,無意識下就失去正確的判斷、盲目跟從,致使心迷失、行為陷入錯亂,而其根本在道德經十二章裡告訴我們,是因為心未回歸道心,真正由心來主宰,而道心的展現是慈悲、柔和、清淨的……。若能將心境顧好的人,同時會看清五官、感知和行為是否會處在雜染之中,恐會深陷其中,深感此為危險之處,而遠避之
Thumbnail
人的感官常受到外在影響,無意識下就失去正確的判斷、盲目跟從,致使心迷失、行為陷入錯亂,而其根本在道德經十二章裡告訴我們,是因為心未回歸道心,真正由心來主宰,而道心的展現是慈悲、柔和、清淨的……。若能將心境顧好的人,同時會看清五官、感知和行為是否會處在雜染之中,恐會深陷其中,深感此為危險之處,而遠避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