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加害人家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被害人家屬的傷痛你可以理解,那麼加害人家屬會遇到的情況,你能想像嗎?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加害人家屬:不能哭也不能笑的無聲地獄》
✏️作者:鈴木伸元
✏️譯者:陳令嫻

📝社會上的案件,讓被害人成為媒體的焦點,另一方面經常遭人遺忘的加害人家屬,往往也必須承受來自社會的異樣眼光。這本書將聚焦在乏人討論的加害人家屬,分析他們被迫背負的沉重,以及他們贖罪的方式。

📍加害人家屬的遭遇
鄰居的閒言閒語、媒體的緊迫盯人、社會大眾的集體霸凌和排擠、網路世界的搜索與攻擊,加害人家屬承受著莫大的心理壓力與經濟壓力,甚至連加害人的親戚也會被波及,所有相關人士都被社會大眾以有色的眼光看待。

📍媒體和網路的力量
媒體報導加害人家屬的個資、公開大頭照,包括住處、公司、學校都被曝光,引起大眾的關注和攻擊,嚴重地影響加害人家屬的生活,迫使他們轉學或辭職,甚至與加害人解除家庭關係、斷絕往來,只為了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時代的進步,網路迅速普及,也讓它的破壞力無遠弗屆,網友的留言攻擊和人肉搜索,都讓加害人家屬膽戰心驚,甚至還有被冤枉的嫌疑犯,歸還清白後的他,也難逃人生已經被摧毀的命運。

📍加害人家屬需要的援助
加害人家屬可以加入提供援助的非營利組織,除了尋求諮詢協助,也是唯一可以傾訴心情的機會。

“「我無意主張加害人家屬的人權或是權利,只是想要幫助眼前有困難的人而已。」”

正視加害人子女,告訴他們真實的情況而非用父母工作很忙或生病住院等說法矇混,並且提供各種援助讓他們能夠持續穩定的生活,防止他們步上父母的後塵。

協助受刑人更生,社交技巧的課程、求職技巧課程、育兒課程等等,教導他們準備出獄後的生活。

-

在我們懂得如何對被害人伸出援手的時刻,或許我們也可以試著「站在援助被害人的立場看待加害人家屬」。

🌟#風味評分比:酸35 %,苦30%,辣30 %,甜5%
(看著加害人家屬會面臨到的極大壓力,不由得感到心酸,那些痛苦也許是我們從未深入了解過的,要怎麼適時地溫柔看待他們,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此外,媒體跟網路的殺傷力實在狠辣,難怪會逼得加害人家屬走上絕路。)

☺️喜歡的話,按個❤️
👉🏻追蹤 @reader.triple ,發現更多值得翻閱的好書

#加害人家屬 #不能哭也不能笑的無聲地獄
#鈴木伸元 #陳令嫻 #臺灣商務印書館
#仨仁 #無菜單書店 #謝編 #社會科學 #社會 #酸 #甜 #苦 #辣
#好書推薦 #閱讀筆記 #讀書心得 #書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雙週更書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是近年性別意識抬頭,3月上旬的 #婦女節 更受到社會重視,各大粉專、網頁,更多分享和討論,關於「女性」的議題,而今天想分享的書主角是一群女性、女人們、女孩們。 📖 《最後一個人:韓國第一部以「慰安婦」受害者證言為藍本的小說》 ✏️ 作者:金息 ✏️ 譯者:胡椒筒
迎來開工後的第一個連續假期,你是計畫出遊太陽呢,還是在家睡到自然醒呢?有沒有好好養精蓄銳啊! 不論是哪一種,想關心你這三個星期以來,你的工作模式有變得比去年更好,還是依舊被主管、客戶牽著鼻子走呢?
感到孤獨的時候,你都怎麼面對它呢? 這是一個女孩的故事,沒有家人、沒有朋友、也沒有伴侶,經歷著人生最孤獨的處境。
先別管年終拿多少、紅包包多少了,你知道天堂鳥的羽毛一根價值幾塊美金嗎?你能想像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的長笛高材生洗劫博物館嗎?你能知道上述這些都不僅僅是小說,而是真實事件嗎?
你相信「降低使用塑膠容器」其實不會造成很大的困擾嗎?你相信「減少搭電梯的次數」其實沒有超出你的體力負荷嗎?你相信「食用在地食物」其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嗎?
你知道「犯罪側寫」是什麼嗎?透過犯罪側寫師的視角,讓我們一同窺探犯罪者的黑暗心靈⋯⋯
許是近年性別意識抬頭,3月上旬的 #婦女節 更受到社會重視,各大粉專、網頁,更多分享和討論,關於「女性」的議題,而今天想分享的書主角是一群女性、女人們、女孩們。 📖 《最後一個人:韓國第一部以「慰安婦」受害者證言為藍本的小說》 ✏️ 作者:金息 ✏️ 譯者:胡椒筒
迎來開工後的第一個連續假期,你是計畫出遊太陽呢,還是在家睡到自然醒呢?有沒有好好養精蓄銳啊! 不論是哪一種,想關心你這三個星期以來,你的工作模式有變得比去年更好,還是依舊被主管、客戶牽著鼻子走呢?
感到孤獨的時候,你都怎麼面對它呢? 這是一個女孩的故事,沒有家人、沒有朋友、也沒有伴侶,經歷著人生最孤獨的處境。
先別管年終拿多少、紅包包多少了,你知道天堂鳥的羽毛一根價值幾塊美金嗎?你能想像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的長笛高材生洗劫博物館嗎?你能知道上述這些都不僅僅是小說,而是真實事件嗎?
你相信「降低使用塑膠容器」其實不會造成很大的困擾嗎?你相信「減少搭電梯的次數」其實沒有超出你的體力負荷嗎?你相信「食用在地食物」其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嗎?
你知道「犯罪側寫」是什麼嗎?透過犯罪側寫師的視角,讓我們一同窺探犯罪者的黑暗心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真正難受的不是痛苦本身,也不是伴隨而來的恥辱,而是加害者不承認自己造成傷害。人之所以能忍受痛苦,是因為知道自己經歷了痛苦。當自己的痛苦不被當一回事,這種認知上的落差會導致更大的痛苦。
Thumbnail
看著新聞,我受傷了,我想看到的人,都集體受傷了。我很想問為什麼,傷害一個才一歲的孩子,會從中得到什麼呢?我感覺到眼淚就這樣一一滴滴下來,我好傷心。 我曾經因為聽到鄰居家暴而打了很多通電話,里長、警局都告訴我要確定是哪一戶,那種淒厲的哭聲,只要是一個人都是不忍聽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一些經歷是如此痛苦而深刻,以至於我們無法忘懷,家暴就是其中之一。家暴是一種對個人和家庭帶來極大傷害的行為,它不僅是身體上的暴力,更是心靈上的創傷。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我深刻體會到了家暴的可怕和痛苦,也明白了如何走出這片黑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
Thumbnail
這樣的悲痛事件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新北國三少年枉死案中,沒有人是贏家。不論是受害人、加害人、唆使人、他們的家人、同學、班導師,以及網路上肉搜撻伐他們的人,看這則新聞感到難受的國人,沒有人從這起事件當中是贏家。 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父母,也幫助孩子呢?
在Metoo運動後,除了公眾人物勇於發聲外,打開社交軟體才發現身邊的人也曾受過或差點遭受騷擾,而且暴力來源很可能也是身邊的人,讓人大受震驚,更加難以接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真正難受的不是痛苦本身,也不是伴隨而來的恥辱,而是加害者不承認自己造成傷害。人之所以能忍受痛苦,是因為知道自己經歷了痛苦。當自己的痛苦不被當一回事,這種認知上的落差會導致更大的痛苦。
Thumbnail
看著新聞,我受傷了,我想看到的人,都集體受傷了。我很想問為什麼,傷害一個才一歲的孩子,會從中得到什麼呢?我感覺到眼淚就這樣一一滴滴下來,我好傷心。 我曾經因為聽到鄰居家暴而打了很多通電話,里長、警局都告訴我要確定是哪一戶,那種淒厲的哭聲,只要是一個人都是不忍聽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一些經歷是如此痛苦而深刻,以至於我們無法忘懷,家暴就是其中之一。家暴是一種對個人和家庭帶來極大傷害的行為,它不僅是身體上的暴力,更是心靈上的創傷。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我深刻體會到了家暴的可怕和痛苦,也明白了如何走出這片黑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
Thumbnail
這樣的悲痛事件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新北國三少年枉死案中,沒有人是贏家。不論是受害人、加害人、唆使人、他們的家人、同學、班導師,以及網路上肉搜撻伐他們的人,看這則新聞感到難受的國人,沒有人從這起事件當中是贏家。 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父母,也幫助孩子呢?
在Metoo運動後,除了公眾人物勇於發聲外,打開社交軟體才發現身邊的人也曾受過或差點遭受騷擾,而且暴力來源很可能也是身邊的人,讓人大受震驚,更加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