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籠、三輪車、蝴蝶、青蛙~那一年埔里的夏天

流籠、三輪車、蝴蝶、青蛙~那一年埔里的夏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那應該是我記憶中最快樂也絕無僅有的夏天了!

那一年,阿媽帶我和妹妹們回到她的娘家埔里。這並不是我第一次隨阿媽到埔里,可是之前年紀太小,完全沒記憶,所以這次才算是我真正知道去到了什麼地方,做了什麼事情。

三歲那年我隨阿媽和伯父、伯母從花蓮搬到台北後,我能記得的生活經驗就是住到台北後的一切了。所以我出門走的是柏油路,搭的是公車,住在公寓房子裡,終日也只在方圓50公尺內的住家巷弄內穿梭,和鄰居小朋友玩的是跳橡皮筋、跳房子,平日也就是個規規矩矩、乾乾淨淨的女孩子。

但是一到埔里,我眼中的世界完全換了全新場景圖。阿祖家是水泥磚造平房, 相連著一間有點破爛的土角厝,裡面不住人,養的是牛。廁所是在屋外另一間看起來搖搖欲墜更破爛的小房子,廁所旁就種了一棵高大的龍眼樹(現在我才想起來,龍眼樹長得那麼好,該不會是有廁所就地施肥的關係吧?),姨婆的兒子會爬到樹上採一大籮筐的龍眼給我們吃,我們就坐在樹下的大石頭上悠哉悠哉吃龍眼。洗衣服要走一小段路到一個湧泉池(現在好像也變成一個觀光景點了),那裡真是小孩子玩水的好所在。

阿祖陪我們在龍眼樹下吃龍眼,沒拍到龍眼樹,只拍到破爛廁所

阿祖陪我們在龍眼樹下吃龍眼,沒拍到龍眼樹,只拍到破爛廁所

那個適合玩水的湧泉洗衣池

那個適合玩水的湧泉洗衣池

有時候洗完衣服,阿媽會帶我們去附近的溪裡搭流籠,這簡直是超級刺激好玩的遊樂設施,而且還免費。多年後我依然懷念那種坐在流籠上清涼暢快又有點恐怖刺激的感覺。

實在是太好玩的搭流籠

實在是太好玩的搭流籠

當時,埔里戶外到處都是美麗的蝴蝶,我在台北從沒看過那麼多、那麼美的蝴蝶,我和妹妹們人手一支捕蝶網,很輕易就抓了一大袋蝴蝶,我開心的想著要把蝴蝶帶回台北給其他夥伴看,誰知道第二天醒來,死去的蝴蝶就散發出可怕的惡臭,那麼美的蝴蝶,那麼臭的味道!阿媽立刻要我全部丟掉,受到惡臭攻擊的我,也沒興趣再抓一次蝴蝶了。後來回到埔里,再也沒有見過當年那種蝴蝶滿天飛舞的奇觀。

幸好下午我又抓到了一隻青蛙,稍稍安慰我扔掉蝴蝶的遺憾。晚上睡覺時,我還特地用棉線綁住牠的後腿再繫在飯桌的桌腳。一整個晚上,不知道是玩到興奮過度,還是老房子牆上的壁虎ㄍㄧㄚ~ㄍㄧㄚ~ㄍㄧㄚ的叫聲擾人,我遭遇人生中的第一次失眠。第二天天還沒亮,我就跳下床去看我的青蛙。

牠.不.見.了……

我不死心的又看了四周一遍,什麼都沒有。

直到如今,我還是不知道那隻青蛙是被老鼠咬走還是自己逃掉?扔掉死蝴蝶又不見了青蛙的雙重打擊讓我悶悶不樂,阿媽終於看不下去她本來乾乾淨的孫女,如今每天像個野孩子似的東奔西跑,還抓蝴蝶、玩青蛙到處虐待動物,於是帶著我們,從崎下搭三輪車到埔里街上唯一的一家書店。

我買了一本深綠色書皮的希臘羅馬神話故事,書裡的故事至今唯一記得的是潘朵拉打開盒子,跑出一堆壞東西,只留下「希望」的故事。害我那陣子打開盒子都有心裡陰影。

我不和道那次到底在埔里住了幾天,但那年夏天對我影響應該是很深遠吧!我後來大學畢業後,選擇到埔里工作,一直工作了七年,直到九二一地震後又過了一年才離開那個我始終很喜歡的地方。


avatar-img
懶洋洋的退休
111會員
33內容數
111年8月1日,終於迎來了期待已久的退休生活!只是任憑之前為退休做了無數的計畫或勾勒了多麼美好的遠景,好像從退休的第一天開始就全部走鐘了。這裡就是思考紀錄所有關於退休想問的、想做的、期待的、害怕的及不得不經歷的一些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懶洋洋的退休 的其他內容
看看最近的烏俄戰爭,想想那些誓死保衛自己家園的烏克蘭人。對照一下國中時擔心共匪打來想自殺的自己;「一九九五閏八月」台海危機時想落跑的台灣人;還有當年那個傾全國之力教育我們要消滅萬惡共匪、打回大陸去,現在卻老是要我們謹言慎行,不要刺激挑釁中國的那個政黨,我真想問一下:說好的「反共復國」呢?
書裡出現的人、書中的氛圍,大概在八、九十年代之後就漸漸消失不見了。書裡的人介紹都是:汪小冬的爸爸是山東人、繼母不知是江蘇人還是浙江人,說著一口標準的上海話;拐騙汪小冬的壞人有上海人、寧波人和福州人。小冬在輔育院的老師甚至說 :「我這裡沒有家,我的家在大陸…」。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填寫學生資料都要寫籍貫,
電影本事真是很神奇的存在,對我這個喜歡蒐集回憶和紀念品的人來說,它比電影票有價值多了,它不但提醒我曾看過這部電影,連當時觀看的戲院和劇情都為我保留回憶了。 現在再看這些本事也非常有趣。首先吸引我的是各種如「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反共標語,嗯!非常有時代特色
看看最近的烏俄戰爭,想想那些誓死保衛自己家園的烏克蘭人。對照一下國中時擔心共匪打來想自殺的自己;「一九九五閏八月」台海危機時想落跑的台灣人;還有當年那個傾全國之力教育我們要消滅萬惡共匪、打回大陸去,現在卻老是要我們謹言慎行,不要刺激挑釁中國的那個政黨,我真想問一下:說好的「反共復國」呢?
書裡出現的人、書中的氛圍,大概在八、九十年代之後就漸漸消失不見了。書裡的人介紹都是:汪小冬的爸爸是山東人、繼母不知是江蘇人還是浙江人,說著一口標準的上海話;拐騙汪小冬的壞人有上海人、寧波人和福州人。小冬在輔育院的老師甚至說 :「我這裡沒有家,我的家在大陸…」。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填寫學生資料都要寫籍貫,
電影本事真是很神奇的存在,對我這個喜歡蒐集回憶和紀念品的人來說,它比電影票有價值多了,它不但提醒我曾看過這部電影,連當時觀看的戲院和劇情都為我保留回憶了。 現在再看這些本事也非常有趣。首先吸引我的是各種如「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反共標語,嗯!非常有時代特色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前一陣看了一部影片,裡面提到四、五年前超級紅的一款手機小遊戲『旅行青蛙』,突然好懷念。當時還有很多人分析跟討論旅蛙爆紅的原因,還有他背後的故事。 喜歡這個主題的朋友歡迎追蹤專欄,插畫都是我繪製的唷!歡迎追蹤我的IG:)
其實持續寫作沒那麼容易。 我最早的持續寫作源於國小的交換日記,這應該是很多7年級生童年的回憶吧! 國小時不知道為什麼班上一定會分成女生口中的「臭男生」一群、男生口中的「兇巴婆」一群。身為兇巴婆的領頭羊一份子,一定會和班上的好姊妹們有幾本交換日記。
前一陣看了一部影片,裡面提到四、五年前超級紅的一款手機小遊戲『旅行青蛙』,突然好懷念。當時還有很多人分析跟討論旅蛙爆紅的原因,還有他背後的故事。 喜歡這個主題的朋友歡迎追蹤專欄,插畫都是我繪製的唷!歡迎追蹤我的IG:)
其實持續寫作沒那麼容易。 我最早的持續寫作源於國小的交換日記,這應該是很多7年級生童年的回憶吧! 國小時不知道為什麼班上一定會分成女生口中的「臭男生」一群、男生口中的「兇巴婆」一群。身為兇巴婆的領頭羊一份子,一定會和班上的好姊妹們有幾本交換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