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用健身影片找回運動節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十五歲到二十歲這之間,我有大部分的課後時間都在打籃球,高中三年我應該一週可能有六天都在打籃球,不一定打比賽,沒人一起我也可以一個人投籃跑場一個小時以上。(現在也可以,但久不打球得買鞋或找喜歡的場地。)當時沒有想過「健身」「瘦身」或是要擁有什麼好身材,174cm/64kg應該不用特別要求自己身材了吧!
二十歲之後去台北工作,雖然非常想要打籃球,但沒有習慣的球伴、場地,也不知從何開始找回運動的節奏,只有一陣子同事約打,才零零星星地對戰了幾次,然後總是一直被搧鍋子。(高,是打籃球的利器,但不見得跳贏彈力好的。XD)或偶爾拿顆籃球去新北台北交界的幾個河邊球場投投籃。
在台北工作七年,我幾乎遺忘了:我是個運動的孩子。(但偏就是不愛打入群體。打籃球需要有伴。)照青春年少的大人們形容就是個成天動個不停靜不下來死不唸書的孩子,再難聽一點也許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一直到三十歲左右,我的體重從離開台北搬回家住開始直線上升直至今日只有往上沒有往下,那應該是我人生第一次感覺「新陳代謝」被年齡控制再也回不去的沮喪,只是我還是沒有想起「運動」這件事。
被大量的工作給填滿的生活,加上日夜顛倒及壓力過大不斷吃進大量的熱量,失控的體重跟焦慮感一樣,像不斷膨脹的氣球在我身體裡變大再變大,直到我為了長期的手肘、手腕疼痛,以及總是好不了的肩頸痠痛學了也是一直學不起來的游泳,才開始恢復了運動的習慣。
很多人會提出「關於運動(寫文)規律」的問題,寫文常有人仰賴靈感,但不需要靈感的運動需要什麼來成為動力呢?有些人可能是為了有好身材,有些人可能真的是為了減重⋯⋯
2015年的夏天我學會了游泳後,漸進式的從一天游不到三百公尺到一天可以一口氣游完一千公尺,就這麼一路維持著每年三月到十一月,一天游五天的習慣(直到被疫情打斷。)接著是2016年到2018年的十月到隔年的三月,不太熱的話維持著出門騎單車二十公里,一週大概三到五天的習慣。
(沒有真的瘦了多少,但很實在的,衣服的確有寬鬆不少,脂肪都變成肌肉了。)
維持一種規律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別說像寫作或像運動這樣,前者需要腦,後者需要體力,但兩者相同的地方是「找出自己習慣的節奏」比如說,作飯的節奏就非常容易找,因為你必須要吃,所以你會找得出來、訓練得起來,很少會有掙扎,像我只要工作不要忙到「完全沒有空」,我很習慣的「天天」替自己做兩餐(早餐、午餐)
但運動不同,運動不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所以很容易「在掙扎中消磨了時間」,所以我對抗這種掙扎的方式就是「立刻去做」,跟很多人會問的「在家工作不會發懶嗎?」「沒有儀式感會不想工作」,會啊!我一天發懶的時間可多的呢,所以「一定要做的事」我會「立刻去做」。
大概整整一年我沒有好好運動了。
先是去年(2021)三月遇上缺水泳池不開,後是遇到疫情三級警戒,一直到快要秋天,泳池才開放淋浴(健身房人太密集也就不太想去)進入十一月後我已經習慣了「不運動」的生活節奏,也習慣不出門的日子,生活裡沒有空出任何一點時間「想起」運動這件事,等到身體發出訊號的時候,我已經是下背痛到從腰到右側屁股至大腿及小腿的疼痛,且無法透過推拿、針炙、吃藥的方式來減緩;後續找了物理治療師,去了復健診所,才被提醒自己身上的肌群都不夠強壯,應該要好好鍛練才是。
既然不想去健身房也不想去室內泳池游泳,那在家到底能做什麼?
原先我還有個跳繩的愛好,但怎知我兩大腿後側的肌肉也緊繃的跳個幾下就痛得無法繼續。(跳繩是個很耗熱量的運動,如果你真沒時間運動,一天十分鐘就行。)我光是要恢復「可以跳繩」的狀態,還是在看了骨科挨了一針才換來後大腿的放鬆,跳得動的那天,又想起常跟朋友聊天說的那句話:「辛辛苦苦賺錢來挨針、看醫生是為了啥?」
想著在家運動好了,便點開youtube上的「健身」建議影片,tabata四分鐘間歇運動不用說,標示著四分鐘燃脂、爆汗,那也要你跟得上吧!XDDDD,跟不上人家二十秒做十組,你二十秒做不到五組,爆汗、燃脂怎麼有可能啦!
也是看了一些健身影片才發現不只「身高」上的男女有別,男性想長高、女性不想超標高,「體形」這事的男女有別更明顯了:不少瘦弱男想要增重、大肌肌,但大部分「瘦的」女性似乎都沒有太多人願意「動起來」。
而非常大量的影片都在跟你說:「從幾公斤少了幾公斤」標題聳動不說,還直接放上圖片給你對照一下,好像「你只要跟我這樣做,你就能變成我這樣」殊不知,人家是一週五到七天照表操課,你在家愛練不練的,就以為可以有完美的腹肌。(偶爾見到的是講沒幾句就要推業配的影片)
我的youtube推薦影片的演算中,八成都是運動或健身,沒事我就會點來看看(我的Facebook動態,有一半以上也全都跟運動有關,我有意識的反操作演算法,所以我把跟我同溫的消息全都隱藏了)
以下推薦幾個youtuber的頻道,是我近期跟著做著做著找回自己身體對運動的節奏感,若是工作煩心不想繼續,我就會找個十來分的影片跟著做,若是有空檔也不想理案主或是想發懶但又覺得浪費時間,我也會找個二三十分鐘的影片來鍛練一下。最好笑的是:如果我肚子餓或想吃東西,我會找一個耗體力的影片來一起動一動,然後喝杯牛奶。
當然你不要問我怎麼減重,我運動的目的一直都不在減重(實話是我也減不下去。)倒是這些youtuber有講一些飲食控制的方式也可以一起參考。
首先是Patrick Fit,他的影片不多,多半不需要額外的道具,且有些強調膝蓋友善、不傷手腕之類的,若是需要道具有很簡單取得的毛巾、彈力帶、寶特瓶。會有前暖身後cool down時間。
這是第一支跟著做的影片:
目前除了需要用到右腳力量我比較跟不上之外,就是所有側腹動作我都沒辦法執行太多組,其餘大部分都跟得上。
Patrick的腹肌訓練有一些強度比較高的我做不來(被所有的治療師和訓練師說核心不夠力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這支中強度的動作,比較適合核心還不那麼健壯的人跟著一起做。
接著找啊找覺得比較適合拿來做為「常態」運動習慣的養成是:Juice & Toya
由於是一男一女的組合,所以動作上會有小部分負重不同及女性適合的動作。
跟Patrick一樣,Juice&Toya也有前暖身後cool down的時間,而且時間多半比較長一點,每支影片如果能照實跟著做,三十分鐘下來是真的會爆汗和心率飆高的,比較常需要準備的是一組啞鈴。
我最常跟著做的是:
如果你平時沒有什麼太多的時間,也可以找找其他十幾分鐘或二十來分的跟著運動運動也是不錯的事:
(寫著寫著發現還有好多沒有看過的,再來一起動一動。)
另外是shuaisoserious的頻道,除了運動的練習外,我特別愛看跟自己生活不在同一個地方的人的生活,偶爾他會拍一些vlog去逛超市買食物或是生活習慣的變動,反而不那麼真的跟他一起運動,有時時間短會照著存下來的運動做幾個動作。
接著是卓叔增重這頻道,實在是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很多人吃不胖啊啊啊!(心生羨慕),對一個體重掉不下去的人來說,這個頻道的許多增重知識實在不需要知道,但是還是會跟著做幾個跟核心與背部的動作訓練。
看運動頻道滿有意思的,像是看見世界上渴望好身材、好體格的人,全都需要個誰給他們指導似的,但多半的人都控制不了自己的食慾或是管不動自己發懶的身體,而大部分人都期待自己擁有像影片中的體態,總是給自己無限想像空間,認為「總有一天會變成那樣!」
運動這回事,不妨從「給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開始思考起,當你的肌群練壯了、體脂相對的減少了,你的身體回應你的就不只是「體重」或是「體型」的改變,它同時也帶動了你生活所有節奏的變化:

什麼時候開始都不嫌晚,從少量的時間,到持續不間斷的運動,你的身體和心理都會有所變化。

至於養成一個習慣的時間要多久?大概起碼要先撐過頭一個月,慢慢的半年、一年,它就會成為一種生活習慣,不用掙扎就可以去做的事。
五月要去退掉月付的健身房的月租了,疫情這兩年根本沒用太多。高雄又陸續會有市立運動中心會完成,也讓人非常期待。
圖:
20220401久違的游泳池。iPhone8。三月中就先問了習慣的泳池何時開門,在天氣又變冷前進了泳池游了四百,太晚到只能游這麼少。那原來下水前還痛得半死的腰,從水裡起來稍稍舒緩了,希望游泳治百病之我的復健不用天天去,靠游泳就好!(但願如此)
20220331我的游泳包裡的東西。iPhone8。好像還是得帶支小的吹風機,多半都懶得吹,但對頭皮好像頗不好。(不然把頭髮理了好了XD)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49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線線的生活日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3.8K會員
867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換日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次我與姊姊聽到誰說:「希望我女兒也長得像你一樣高」的時候,我們一定會異口同聲的說:「拜託,不要。」平均水準的那個「高」就好,在我倆都超過177cm的生命經驗裡,真的不需要太高,168cm就夠高了。
收到幾個月前一則留言的回信。這世界總是需要一點兒在檯面下的真性情,哪怕是陌生人突然的交談都比那些為了維持表面上友好的互動來得真心。
花了幾年的時間,我確定了有某幾個人,接納了我整個人的好或者包容了我那些怪里怪氣的孤僻、賤嘴、嚴肅、不可一世,於是我把我內心裡最天真的、最真摯的那一面也全都交了出去,但我想,是因為他們越過了那些我的不合群和不討喜先看見了我的天真與真摯,才包容與接納了我,而我開始學習相信。
「寫字」這件事讓我獲得最多的,不是錢也不是呼喊了什麼愛,而是在某個迷人的瞬間,我感受到了我所信仰的、我所感受的、我所認同的那些真誠,是那麼切切實實的存在!而這就是「文字交流」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等我開始自己下廚後,我才在我的煮食裡去變動食材調味、作法,找到自己可以且喜歡的方式,才發現:「媽啊!妳幹嘛那樣煮,這樣煮很好吃啊!」但你真心問我「怎麼煮」是好吃的?我會說:「食物它們本身都是好吃的。」越是當季的口感越好!「味道」可能是大多數人自以為「我不喜歡」的原因,但很多時候可以試著去找到「口感」
如果說,青春記憶裡的戀愛,是每個人當下的全世界,那我童年的全世界,便是父親。
每次我與姊姊聽到誰說:「希望我女兒也長得像你一樣高」的時候,我們一定會異口同聲的說:「拜託,不要。」平均水準的那個「高」就好,在我倆都超過177cm的生命經驗裡,真的不需要太高,168cm就夠高了。
收到幾個月前一則留言的回信。這世界總是需要一點兒在檯面下的真性情,哪怕是陌生人突然的交談都比那些為了維持表面上友好的互動來得真心。
花了幾年的時間,我確定了有某幾個人,接納了我整個人的好或者包容了我那些怪里怪氣的孤僻、賤嘴、嚴肅、不可一世,於是我把我內心裡最天真的、最真摯的那一面也全都交了出去,但我想,是因為他們越過了那些我的不合群和不討喜先看見了我的天真與真摯,才包容與接納了我,而我開始學習相信。
「寫字」這件事讓我獲得最多的,不是錢也不是呼喊了什麼愛,而是在某個迷人的瞬間,我感受到了我所信仰的、我所感受的、我所認同的那些真誠,是那麼切切實實的存在!而這就是「文字交流」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等我開始自己下廚後,我才在我的煮食裡去變動食材調味、作法,找到自己可以且喜歡的方式,才發現:「媽啊!妳幹嘛那樣煮,這樣煮很好吃啊!」但你真心問我「怎麼煮」是好吃的?我會說:「食物它們本身都是好吃的。」越是當季的口感越好!「味道」可能是大多數人自以為「我不喜歡」的原因,但很多時候可以試著去找到「口感」
如果說,青春記憶裡的戀愛,是每個人當下的全世界,那我童年的全世界,便是父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運動小白走了很多冤枉路,受傷花錢又浪費時間。最近才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組合。
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還能大幅度改善心態,讓生活更順利。尤其是在面臨創業壓力時,透過瑜珈、跳舞、爬山等運動,我重新找回了快樂與平衡。雖然無法確定運動能否直接改命,但它確實讓我更有力量迎接挑戰。身心靈的和諧,是掌握命運的重要關鍵。立即開始運動,透過團體課程更容易堅持,讓你更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正向改變!
Thumbnail
疫情前我努力維持了好多年在新北的一間小型的運動中心上團課,舉凡有氧及Zumba 、跟肌力、瑜珈及重訓核心都上,那時候的自己體力超好,活力滿滿。 而來到臺中住報名了World Gym上了一年多團課 後來疫情蔓延,團課不敢上了,變成在家自主運動,買了壺鈴在家與基本的居家運動。 但老實說那時真的會鬆散不
Thumbnail
微小的運動習慣比沒有運動習慣好 在2023年1月時,除了斷捨離以外我同步開啟了養成運動習慣的計畫。但比起丟垃圾計畫,這個運動習慣計畫反而一直不太順利。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和劍道,也喜歡去山中野林散步,所以本來一周就至少會有兩三天去運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和平常要上班,我會覺得每次練習的強度都會
Thumbnail
很久沒有好好舒展筋骨,解放一下! 健身房的跳舞志從上次試了一下跟不上,挫敗,就沒信心挑戰了。 今天實在是身體心情狀態都不好,負能量太重了! 健身房報到 ! 從籃球機開始,兩百多分,雖然有些機台異常,導致其實沒進麼多顆,只要打到籃框的也算分,手感沒有回來。之後挑戰了旁邊的跳舞機,果真熟能生巧,一首歌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從學生時期開始,我並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因此,在沒有體育課的存在後,發現自己的體能節節下滑。直到三年前,同事揪團去上瑜伽課,我才正式養成每週運動的習慣。但事情其實沒這麼簡單,不然我也不會有此反思,並且紀錄下來這曲折的過程。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愛運動,除了沒人陪伴也沒有習慣,更不喜歡運動後全身黏膩的感覺,也認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刻意去運動,直到某天身體拉警報後,醫師中肯的建議,藥物是一時,運動維持身體健康才是根本,於是開始強迫自己去適應與養成這個習慣。 反觀先生從小就有運動的習慣,他喜歡打羽球、跑步、爬山,打籃球、游泳等舉凡
Thumbnail
運動就是一種持之以恆的概念,沒有練習,間隔許久再次運動時,就會發現隨著年紀增長與荒廢的時間是呈正相關;像是現在身為中年大叔的我,對此感受特別深刻。 從前運用TTM進行運動鍛煉探討論文研究時,透過6個月為一期作為行為改變階段的探討,分別分為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意圖期(con
Thumbnail
健身「增肌減脂」觀念   釐清動機:很多人為了要減肥瘦身開始上健身房,但有動機卻沒有正確觀念。健身的增肌減脂是同步進行,可以降體脂卻無法指定部位,若沒搭配正確飲食更無法降體重 瘦身最有效:有氧+無氧+舒緩這幾個運動搭配缺一不可,每天運動累積至少一個半小時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果;在運動前暖身和後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運動小白走了很多冤枉路,受傷花錢又浪費時間。最近才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組合。
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還能大幅度改善心態,讓生活更順利。尤其是在面臨創業壓力時,透過瑜珈、跳舞、爬山等運動,我重新找回了快樂與平衡。雖然無法確定運動能否直接改命,但它確實讓我更有力量迎接挑戰。身心靈的和諧,是掌握命運的重要關鍵。立即開始運動,透過團體課程更容易堅持,讓你更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正向改變!
Thumbnail
疫情前我努力維持了好多年在新北的一間小型的運動中心上團課,舉凡有氧及Zumba 、跟肌力、瑜珈及重訓核心都上,那時候的自己體力超好,活力滿滿。 而來到臺中住報名了World Gym上了一年多團課 後來疫情蔓延,團課不敢上了,變成在家自主運動,買了壺鈴在家與基本的居家運動。 但老實說那時真的會鬆散不
Thumbnail
微小的運動習慣比沒有運動習慣好 在2023年1月時,除了斷捨離以外我同步開啟了養成運動習慣的計畫。但比起丟垃圾計畫,這個運動習慣計畫反而一直不太順利。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和劍道,也喜歡去山中野林散步,所以本來一周就至少會有兩三天去運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和平常要上班,我會覺得每次練習的強度都會
Thumbnail
很久沒有好好舒展筋骨,解放一下! 健身房的跳舞志從上次試了一下跟不上,挫敗,就沒信心挑戰了。 今天實在是身體心情狀態都不好,負能量太重了! 健身房報到 ! 從籃球機開始,兩百多分,雖然有些機台異常,導致其實沒進麼多顆,只要打到籃框的也算分,手感沒有回來。之後挑戰了旁邊的跳舞機,果真熟能生巧,一首歌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從學生時期開始,我並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因此,在沒有體育課的存在後,發現自己的體能節節下滑。直到三年前,同事揪團去上瑜伽課,我才正式養成每週運動的習慣。但事情其實沒這麼簡單,不然我也不會有此反思,並且紀錄下來這曲折的過程。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愛運動,除了沒人陪伴也沒有習慣,更不喜歡運動後全身黏膩的感覺,也認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刻意去運動,直到某天身體拉警報後,醫師中肯的建議,藥物是一時,運動維持身體健康才是根本,於是開始強迫自己去適應與養成這個習慣。 反觀先生從小就有運動的習慣,他喜歡打羽球、跑步、爬山,打籃球、游泳等舉凡
Thumbnail
運動就是一種持之以恆的概念,沒有練習,間隔許久再次運動時,就會發現隨著年紀增長與荒廢的時間是呈正相關;像是現在身為中年大叔的我,對此感受特別深刻。 從前運用TTM進行運動鍛煉探討論文研究時,透過6個月為一期作為行為改變階段的探討,分別分為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意圖期(con
Thumbnail
健身「增肌減脂」觀念   釐清動機:很多人為了要減肥瘦身開始上健身房,但有動機卻沒有正確觀念。健身的增肌減脂是同步進行,可以降體脂卻無法指定部位,若沒搭配正確飲食更無法降體重 瘦身最有效:有氧+無氧+舒緩這幾個運動搭配缺一不可,每天運動累積至少一個半小時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果;在運動前暖身和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