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健身房
有段時間,有空檔我就跑健身房,待在公共場所讓我逃避內心的自我。
就讓自己氣喘胸悶、就讓自己上氣不接下氣、就讓自己筋疲力竭、就讓自己汗流浹背。
曾經,邊流著淚邊做leg press。
心痛的時候,身體的疼痛就被轉移了;身體疼痛時,心也就彷彿沒有那麼痛了。憤怒的時候,重量可以再加重、次數組數也還可以再增加,縱使已經咬牙切齒。
體力是透支的,但這麼做,除了「自我掌控」的力量,就是不容許自己有力氣和時間,清醒的在夜晚獨處。
每次回到身心診所拿藥,醫師問我做了什麼幫助自己,我說我運動,他回答運動只是暫時轉移注意力,讓自己疲憊,並沒有解決問題…… 顯然我的回答不合他意,不過沒關係,至少持續的運動讓我有在茫茫大海中還有舵可以掌,而不是隨著海浪飄走的感覺。
「掌控感」讓我對於設定目標上癮。
我安排了三個月的增肌減脂計畫,想知道靠自己可以做到什麼程度。我列出運動和飲食清單,按表操課。除了工作和陪伴孩子以外的時間,就是運動以及準備食物。休假日是準備一整週食物的日子,每日紀錄計算飲食蛋白質脂肪量,沒有花樣,只有紀律。雖然三個月後身體組成沒有變化,身體的線條也沒有戲劇性的改變,但是,我熱愛這種「對生活生命安排的掌握感」 也是在這段時間,我開始書寫及記錄這幾年的種種。
過了好長一段時間,當我感到身體漸漸有了元氣,我發現,我開始比較有信心和力量,去面對內心的自己。
瑜珈
規律一年的瑜珈課,幫我找到適合的瑜珈老師和瑜珈類型,身心靈滿足的程度是其他運動無法達到的。
瑜珈幫我覺察自己的焦慮緊張;轉向內在、聽自己的思緒。
進入冥想的狀態對目前的我來說並不容易,但是課堂上的短暫身心寧靜讓我格外珍惜。
爬山
我喜歡被山林的蓊鬱、寧靜和濕冷的空氣包圍。對於那種感覺的懷念和嚮往源自父親給我的童年珍貴的禮物。小時候,父親會帶著我和弟弟,開著車帶我們走遍台灣的山林。
爬山讓我接受自然療癒的機會。
另外,我嘗試攀岩、拳擊、空中瑜珈;接下來,我想要試試街舞和網球! 從小我是運動白癡,除了體育課,大學前從來不運動,大學的時候也只是認知到「沒有運動身體不健康」而督促自己跑跑步,但沒有體悟運動的好。
從來沒有想到接下來的幾年直到現在,運動已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不僅伴我走過無數的低潮,如果沒有運動作為初始開關,我是沒有辦法做接下來情緒和心靈的梳理。
我很幸運,已經好一段時間沒有再回到身心診所拿藥了,所以我也沒有機會告訴我的身心科醫師,或許運動沒有辦法解決當下的問題,但是運動讓我逐漸建立力量,處理哀傷。
感謝上天給我健全的身體,能夠運動的人是受眷顧的。更感恩有機緣好好認識運動,親身體悟他的好,我知道,這是哀傷帶來的禮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AI,HSIAO-Y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雖然只有寫下「jog」三個字,但我感覺到,對這條命的掌控權,是可以在我自己手上的!
一切好似都停在這一瞬間,皆已燃盡,就只剩下灰燼和塵土;等待春風雨露的滋養,嫩芽破土而出。
因為害怕自己沒有朋友,我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以求和他人和平共處,甚至討好別人。
用什麼方式?怎麼做才是「愛自己」?如果你給自己一個月的時間,執行「愛自己」,你會怎麼做?做什麼?或是不做什麼?
對於自己乘載的這一切,我還是不自在;但是我開始體會到,從失去及改變的事物得到益處。
「解決困境的主張: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這段話,絕對不是第一次讀到; 只是,若沒有這些經歷,這段話也就只是一行文字而已。
雖然只有寫下「jog」三個字,但我感覺到,對這條命的掌控權,是可以在我自己手上的!
一切好似都停在這一瞬間,皆已燃盡,就只剩下灰燼和塵土;等待春風雨露的滋養,嫩芽破土而出。
因為害怕自己沒有朋友,我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以求和他人和平共處,甚至討好別人。
用什麼方式?怎麼做才是「愛自己」?如果你給自己一個月的時間,執行「愛自己」,你會怎麼做?做什麼?或是不做什麼?
對於自己乘載的這一切,我還是不自在;但是我開始體會到,從失去及改變的事物得到益處。
「解決困境的主張: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這段話,絕對不是第一次讀到; 只是,若沒有這些經歷,這段話也就只是一行文字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運動小白走了很多冤枉路,受傷花錢又浪費時間。最近才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組合。
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還能大幅度改善心態,讓生活更順利。尤其是在面臨創業壓力時,透過瑜珈、跳舞、爬山等運動,我重新找回了快樂與平衡。雖然無法確定運動能否直接改命,但它確實讓我更有力量迎接挑戰。身心靈的和諧,是掌握命運的重要關鍵。立即開始運動,透過團體課程更容易堅持,讓你更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正向改變!
Thumbnail
疫情前我努力維持了好多年在新北的一間小型的運動中心上團課,舉凡有氧及Zumba 、跟肌力、瑜珈及重訓核心都上,那時候的自己體力超好,活力滿滿。 而來到臺中住報名了World Gym上了一年多團課 後來疫情蔓延,團課不敢上了,變成在家自主運動,買了壺鈴在家與基本的居家運動。 但老實說那時真的會鬆散不
Thumbnail
微小的運動習慣比沒有運動習慣好 在2023年1月時,除了斷捨離以外我同步開啟了養成運動習慣的計畫。但比起丟垃圾計畫,這個運動習慣計畫反而一直不太順利。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和劍道,也喜歡去山中野林散步,所以本來一周就至少會有兩三天去運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和平常要上班,我會覺得每次練習的強度都會
定期運動以保健康,這是老生常談人人皆知,我也不例外,深知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性。無奈多次嘗試後,仍難以擺脫對於運動的厭惡,總聽說運動後雖疲憊卻有股難以言喻的暢快感,但我實在無法理解也未曾體會到,只有汗水的黏膩與味道、身體的疲憊與痠痛、喘不過氣的難受......這種種狼狽與不適,讓我難以勉
Thumbnail
從學生時期開始,我並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因此,在沒有體育課的存在後,發現自己的體能節節下滑。直到三年前,同事揪團去上瑜伽課,我才正式養成每週運動的習慣。但事情其實沒這麼簡單,不然我也不會有此反思,並且紀錄下來這曲折的過程。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愛運動,除了沒人陪伴也沒有習慣,更不喜歡運動後全身黏膩的感覺,也認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刻意去運動,直到某天身體拉警報後,醫師中肯的建議,藥物是一時,運動維持身體健康才是根本,於是開始強迫自己去適應與養成這個習慣。 反觀先生從小就有運動的習慣,他喜歡打羽球、跑步、爬山,打籃球、游泳等舉凡
Thumbnail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以5:29   除非是有要追求健身強度或是高難度瑜珈動作 一般運動都可以,而且我大推有氧運動!   我有運動習慣,運動年齡依照不同頻次也有近10年,接觸了跑步、重量訓練、瑜珈、皮拉提斯、有氧舞蹈等各類。   來分享一下
運動對身體的重要性是幫助全身暢通,氣血流動,增加肌肉強度,於體內能生成更多能量及更好的使用效率,如此一來在生活中的其他地方,也會有高能量的表現。比方說工作、感情關係、家人關係等等,甚至創造力和靈感也會源源不絕,只要身體的氣順暢,那做起什麼事來都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Thumbnail
記錄作者在健身房起初的焦慮感,如今轉變自己的心路歷程。藉由述說個人的成長故事,傳達接受自己、持續努力的訊息,以及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運動小白走了很多冤枉路,受傷花錢又浪費時間。最近才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組合。
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還能大幅度改善心態,讓生活更順利。尤其是在面臨創業壓力時,透過瑜珈、跳舞、爬山等運動,我重新找回了快樂與平衡。雖然無法確定運動能否直接改命,但它確實讓我更有力量迎接挑戰。身心靈的和諧,是掌握命運的重要關鍵。立即開始運動,透過團體課程更容易堅持,讓你更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正向改變!
Thumbnail
疫情前我努力維持了好多年在新北的一間小型的運動中心上團課,舉凡有氧及Zumba 、跟肌力、瑜珈及重訓核心都上,那時候的自己體力超好,活力滿滿。 而來到臺中住報名了World Gym上了一年多團課 後來疫情蔓延,團課不敢上了,變成在家自主運動,買了壺鈴在家與基本的居家運動。 但老實說那時真的會鬆散不
Thumbnail
微小的運動習慣比沒有運動習慣好 在2023年1月時,除了斷捨離以外我同步開啟了養成運動習慣的計畫。但比起丟垃圾計畫,這個運動習慣計畫反而一直不太順利。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和劍道,也喜歡去山中野林散步,所以本來一周就至少會有兩三天去運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和平常要上班,我會覺得每次練習的強度都會
定期運動以保健康,這是老生常談人人皆知,我也不例外,深知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性。無奈多次嘗試後,仍難以擺脫對於運動的厭惡,總聽說運動後雖疲憊卻有股難以言喻的暢快感,但我實在無法理解也未曾體會到,只有汗水的黏膩與味道、身體的疲憊與痠痛、喘不過氣的難受......這種種狼狽與不適,讓我難以勉
Thumbnail
從學生時期開始,我並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因此,在沒有體育課的存在後,發現自己的體能節節下滑。直到三年前,同事揪團去上瑜伽課,我才正式養成每週運動的習慣。但事情其實沒這麼簡單,不然我也不會有此反思,並且紀錄下來這曲折的過程。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愛運動,除了沒人陪伴也沒有習慣,更不喜歡運動後全身黏膩的感覺,也認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刻意去運動,直到某天身體拉警報後,醫師中肯的建議,藥物是一時,運動維持身體健康才是根本,於是開始強迫自己去適應與養成這個習慣。 反觀先生從小就有運動的習慣,他喜歡打羽球、跑步、爬山,打籃球、游泳等舉凡
Thumbnail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以5:29   除非是有要追求健身強度或是高難度瑜珈動作 一般運動都可以,而且我大推有氧運動!   我有運動習慣,運動年齡依照不同頻次也有近10年,接觸了跑步、重量訓練、瑜珈、皮拉提斯、有氧舞蹈等各類。   來分享一下
運動對身體的重要性是幫助全身暢通,氣血流動,增加肌肉強度,於體內能生成更多能量及更好的使用效率,如此一來在生活中的其他地方,也會有高能量的表現。比方說工作、感情關係、家人關係等等,甚至創造力和靈感也會源源不絕,只要身體的氣順暢,那做起什麼事來都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Thumbnail
記錄作者在健身房起初的焦慮感,如今轉變自己的心路歷程。藉由述說個人的成長故事,傳達接受自己、持續努力的訊息,以及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