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成材不成癮

2022/04/0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和孩子一起成材不成癮
文/邱馨儀諮商心理師
還記得沒有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日子嗎?
1992年7月Seednet成立;
1994年1月HiNet成立;
1995年8月全世界第一個華文搜尋引擎蕃薯藤成立;
1998年3月上網人口突破200萬人;
2003年7月上網人口突破1000萬人;
2004年7月3G網路開始;
2006年2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ation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NCC)成立;
2009年12月台灣Facebook的使用人數成長率奪世界之冠;
2014年5月4G網路開始;
2020年的調查報告(*2)顯示,近半年12歲以上民眾上網率為83%,12歲以上上網的民眾中,以手機裝置上網佔了82.9%。
我們六、七年級生這一輩幾乎是跟著網路發展一起長大的,到中學、甚至大學時才頻繁使用網路;上了大學或出社會工作之後,社群網站才成為人際連結的媒介。我們經歷過不需使用網路,或網路僅做為工作、娛樂和人際互動之用的階段,然後抵達現在#網路即生活-工作、娛樂、聯繫家人朋友、報稅、買高鐵票、監控心跳脈搏、查天氣、刷信用卡、接收轉帳驗證碼、接受地震通知……-的時代,甚至在疫情來襲這一年,沒帶手機哪兒也去不了,你需要掃QR code遵守防疫實聯制啊(如果不想接觸公共紙筆的話)!
然而,現在的兒童與青少年就誕生於網路時代,呱呱落地即享有普遍的網路與行動裝置,生活就在網路上,疫情時代連上課都得上網了!網路對他們來說如呼吸一般自然。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還記得沒有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日子嗎?我記得。
放學後和同學在公園跑跳、去圖書館查資料才能寫功課、到郵局寄卡片給遠方的朋友、到大賣場提了大包小包回家、守在電視機前等氣象報告決定明天要不要帶傘、在台鐵售票窗口排了長長的隊伍買票……。我們都曾有過離了網仍繼續生活的記憶,這記憶在心裡也在身體裡,有時候我們讚嘆現代網路的便利,有時候我們則懷念過去沒有網路的素樸與人情味。不管是讚嘆現代還是懷念過去,我們的心裡和身體總是有一個沒有網路的初始狀態,曾經擁有那樣的狀態,而且是美好的,幫助我們比較容易離開網路。
但是,現今網路即生活(甚至是生存),對現代的孩子來說,即便父母再有意識地看管網路,也不可能回到二、三十年前那樣的環境與氛圍,這使他們比較難擁有沒有網路的初始狀態,甚或他們根本無法想像。沒辦法想像的狀態,要怎麼去追尋?
如果能夠理解孩子與我們在網路經驗上的差異,承認他們的難處可能是我們永遠都無法百分百體會的,或許我們會領悟到,孩子不只是需要限制、規範或法條,更需要同理與引導;如果能夠真實地審視自己,或許我們會發現,在網路世界裡,有時我們和孩子並無太多不同(看看有多少父母叨念孩子不要玩手遊,但自己無時無刻滑臉書、回訊息),我們都需要召喚或重新建立那個沒有網路的美好初始狀態。
這樣想來,在網路攻防戰中,我們和孩子並非敵對,而是站在同一陣線的。親子彼此砥礪、相互監督,善用網路的便利,也創造現實生活的連結與豐富。
不只孩子,而是親子-我們和孩子-一起成材不成癮。
成材不成癮
成材不成癮
我們是心理師,也是生於80年代的網路移民。原以為已是網路老手,與千禧年後出生的網路原民互動後,赫然發現自己的水土不服,有時還滿頭黑人問號!於是積極展開對網路議題的學習與研究,並在這裡發表,歡迎來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