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帶來希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午休時間,我終於開啟了那買了許久的書『真相製造....」
沒錯,他的書名很長,我記不起來也寫不完。
第一篇是講比利時的聖戰媽媽,她的19歲兒子透過臉書被洗腦、被徵招。
在她發現自己的兒子不見是跑去敘利亞參加"聖戰",然後被通知"光榮"戰死後,這位媽媽決定她要去瞭解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然後要怎麼阻止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而這,是屬於這位母親的聖戰,她說每救一個人,就是救回了一切他的兒子。
書中,講到了這一世代(1980後出生)的人,與上一世代(1940-1980)的世代差異。先不講觀念思考方式等等,我想聊的是"希望"。
所謂上一個世代的人,例如我的父親、我的母親,在台灣的經濟起飛,他們看到的是許多的希望,當然年輕時的他們一定是比現在的我們辛苦的,但他們知道努力就有希望成功,而且是蠻有希望、蠻能接近所謂的"成功"。
然而我這個世代,出生後,衣食無虞。但高房價、薪水總是比不上通膨。想做喜歡的事,但仍容易受到上一世代的思想影響,不太敢做賺不了錢的工作,所以喜歡的事、所謂的夢想,就成了空想,成了只是夢想。
然後依社會期待,又或是家中期待進入會所謂"比較能賺錢"的科系學習,再朦朦懂懂的依著科系進入到社會工作,不知不覺,沒了熱情,下班後的放鬆時間就是在戲劇中感受夢想。
有點扯遠了。但相同的是,這比利時媽媽的兒子,因為是穆斯林,在那個反恐的時代,穆斯林被歧視,成為了弱勢。再加上世代對於"希望"感受度的不同,ISIS趁虛而入的告訴這些"孩子們"加入聖戰,阿拉會安排好一些的想法。
當然,我們可以說這對母子的互相瞭解、溝通是不是出了問題。我相信每個家庭都會有他們所謂的"問題",暫且不論這方面的問題。但弱勢、看不到希望,確實會影響孩子們走上不同的道路。
看完了這篇文章,心裡是有些許激動的。也許是跟著咪咪一起做關於校園教育的活動,雖然我只是兼著做,但很能理解那種孩子們的無力、被迫、看不到未來,所以沉浸在虛擬世界、遊戲的感受。
是咪咪,幫我開啟一扇露著曙光的窗,讓我可以一窺這些孩子的內心世界,甚至為他們做些什麼。#20220407
支持作者
avatar-img
7會員
26內容數
遇見死亡 將會看到什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家族、祖先的視角 來理解那些無形中背負著的壓力及承襲而來的創傷 還有我們能怎麼終止它? 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才能在傳承美好的同時 不將痛苦延續給後代? 若你和米雅一樣有自己熟悉的靈性工具/系統 那就更好了! 如果沒有也沒關係 作為認識代際創傷/家族模式 此書的內容介紹依然是很完整全面的
Thumbnail
我接觸正向教養是在S約莫一歲時帶她參加這兒社區大學的親子課程。 課程中的一切都和我的經驗和想像中的教養不太一樣。這裡沒有說教、沒有批評,只有包容和理解。每週上課都像集體心理治療,讓我能學著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有次S拿到一個玩具,她突然往天空發射。最後當然還是回到地面而且還打到其他孩子。 我慌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還沒有看過蒙特梭利女士本人的書,僅看過其他人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看法見解,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督促自己看一看本人所著寫的著作。   首先不應該有太多教導式的教育,要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童年時期的奧秘。倘若幼兒時期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極大可能導致往後的精神疾病,要減少精神疾病須
原生是母親的天性。現在的母親和以前的母親不一樣,因為我們這一代的母親有夢想,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樣了。所以你們不要說原生活法是永遠的教育,雖然原生是母親的天性。母親想什麼?就是要孩子贏,這是次生活法。因此有沒有想過,贏就要贏一個更好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末法時代,有母愛還是法。原生母親知道世
跟著這本書揭開身世之謎,一切從複雜到簡單-只因為自己不是親生的,而且是媽媽口裡的「下人」所生。所以從小到大,媽媽對她的言語總和另一個仿若充滿性魅力的女人重合。
Thumbnail
                                       在輔導協談的工作中,透過內在醫治及靈修操練,在個案的原生家庭以及受傷的童年經驗裡看見父母的形象、屬於女性的故事。
Thumbnail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一書探討了童年創傷與戰爭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即使身為專家,但若無自我覺察,同樣遭遇親子衝突。文章總結了愛莉絲的童年背景和馬丁對母親的觀察,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議題,特別是童年創傷時,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強調了面對真實自我,對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有著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別因為自己選擇做對的事而內疚。」 – 《白日之下》這一句,是我對下一代的期望。但願這期望沒有耽誤她的人生路。 「你知道為甚麼Asian parents都多要子女讀專業學科畢業後當專業人士嗎?」女兒說因想子女生活安定能賺錢養活自己。「同意,不過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家族、祖先的視角 來理解那些無形中背負著的壓力及承襲而來的創傷 還有我們能怎麼終止它? 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才能在傳承美好的同時 不將痛苦延續給後代? 若你和米雅一樣有自己熟悉的靈性工具/系統 那就更好了! 如果沒有也沒關係 作為認識代際創傷/家族模式 此書的內容介紹依然是很完整全面的
Thumbnail
我接觸正向教養是在S約莫一歲時帶她參加這兒社區大學的親子課程。 課程中的一切都和我的經驗和想像中的教養不太一樣。這裡沒有說教、沒有批評,只有包容和理解。每週上課都像集體心理治療,讓我能學著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有次S拿到一個玩具,她突然往天空發射。最後當然還是回到地面而且還打到其他孩子。 我慌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還沒有看過蒙特梭利女士本人的書,僅看過其他人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看法見解,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督促自己看一看本人所著寫的著作。   首先不應該有太多教導式的教育,要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童年時期的奧秘。倘若幼兒時期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極大可能導致往後的精神疾病,要減少精神疾病須
原生是母親的天性。現在的母親和以前的母親不一樣,因為我們這一代的母親有夢想,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樣了。所以你們不要說原生活法是永遠的教育,雖然原生是母親的天性。母親想什麼?就是要孩子贏,這是次生活法。因此有沒有想過,贏就要贏一個更好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末法時代,有母愛還是法。原生母親知道世
跟著這本書揭開身世之謎,一切從複雜到簡單-只因為自己不是親生的,而且是媽媽口裡的「下人」所生。所以從小到大,媽媽對她的言語總和另一個仿若充滿性魅力的女人重合。
Thumbnail
                                       在輔導協談的工作中,透過內在醫治及靈修操練,在個案的原生家庭以及受傷的童年經驗裡看見父母的形象、屬於女性的故事。
Thumbnail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一書探討了童年創傷與戰爭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即使身為專家,但若無自我覺察,同樣遭遇親子衝突。文章總結了愛莉絲的童年背景和馬丁對母親的觀察,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議題,特別是童年創傷時,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強調了面對真實自我,對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有著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別因為自己選擇做對的事而內疚。」 – 《白日之下》這一句,是我對下一代的期望。但願這期望沒有耽誤她的人生路。 「你知道為甚麼Asian parents都多要子女讀專業學科畢業後當專業人士嗎?」女兒說因想子女生活安定能賺錢養活自己。「同意,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