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說故事\這件事】01.你是哪一種故事人?「表演型」故事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說故事有很多種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人喜歡,就像青菜蘿蔔各有人愛。沒有絕對的好壞。但故事人的心中應該要有個基準,要清楚自己這樣表現的方式,是蘊含著什麼樣的價值觀?又或是你希望讓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感受到什麼?
raw-image

前幾天正值清明、兒童節連假,無意間在臉書的廣告上看見某個單位有邀請故事人來為孩子們說故事,場地在戶外,結合了市集。二話不說,自己記好了時間,開了車就帶著未滿五個月的寶寶,出發前往故事場地。

單位邀請來的故事人你我都大概聽過,上過電視,頗有知名度。會衝這麼一波,一方面也是自己愛聽故事,解一下自己心中的故事渴;一方面是想聽聽其他的故事人是怎麼說故事的;又一方面,雖然自己是專業的故事人,但我認為孩子是需要聽聽其他專業故事人,畢竟父母的說故事著重在陪伴,和職業型的故事說演是不同的。

當天的場地是在戶外,並非採取事先報名,也就是說,孩子們是來來去去的,故事人難以掌握孩子的年齡層,也難以估計材料或教具的數量。我曾經說過類似場合的故事活動,但回想起來,自己昔日表現得窘迫多了,不若當天故事人那樣的純熟與有效果。

說故事有很多種方式,異於對象、環境甚至是主題,所適用的方式自然也會不同。

當天,故事人一個小時內說了三個故事,手上拿著紙本書,但多憑靠的是自身說演的技巧,包括聲音與表情的變化、小道具、文本的小幅度重繹。

沒有遊戲,沒有手作,沒有律動(只有在轉進下一個故事,故事與故事之間,用簡易的團康口號及手勢來串場),單純的三個故事,即使是身為大人的自己也聽得很享受。

「我覺得,他比較像是一個主持人,主導整場的氣氛與流暢度,故事是他的工具。整場活動下來是引人入勝的,也像看了一場秀,一齣電視劇,三個卡通。」我擅自下了這樣的感想。我比較把這樣說故事的方式稱為「表演型」故事法。

「表演型」故事法著重在故事人自身的說演能力及技巧,而不著重在紙本文字的閱讀,以及現場孩子的想法與互動。

☆紙本書是點綴用的,非實際讓孩子看的

☆故事的呈現,憑藉著是故事人的技巧(顯而易見甚至是誇張的面部表情、聲調變換等等)

☆文本需根據口說的流暢度,重新做不同幅度的重繹,牽涉到重編或改編、新編

也由於必須控場的關係,無法跟孩子有過多的互動、對話。若是提問,也是事先預備好的題庫,以封閉式問答,以具有明確答案的提問為優先。譬如:主角這樣做是誠實的嗎?(孩子們會在故事人的預先設並下回答:不是~~)以達到故事人期望的效果。

當天,有孩子嘗試要舉手發問。但礙於流程的繼續下去及場控的關係,故事人必須選擇忽視。舉手落空了幾次,孩子就不再舉手了。

這樣到底是好?或不好呢?

以「貓管家」的說故事場域,孩子們常常是鬧轟轟一團的,你一句我一句,大家爭先搶著舉手。曾經有家長帶著孩子來聽故事,看著每個孩子踴躍回答到家長都很驚訝,小聲地嘀咕,怎麼回答了那麼多卻沒禮物?

貓管家不使用禮物當成跟孩子互動的誘因,但孩子們卻搶著發表自己的想法,一則以喜。然而,對很要求秩序的家長們來說,變成了一種難以接受的混亂場面。

那麼,這樣到底是好?或不好呢?

說故事有很多種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人喜歡,就像青菜蘿蔔各有人愛。沒有絕對的好壞。但故事人的心中應該要有個基準,要清楚自己這樣表現的方式,是蘊含著什麼樣的價值觀?又或是你希望讓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感受到什麼?

對孩子來說,一次聽故事的過程中,

也許,只是好玩;

也許,只是帶走故事當成禮物;

也許,只是從故事裡面獲得一點感觸;

也許,是從發問或回答的過程中,滿足自己想要表達的慾望;

也許,是從故事的討論中,更加釐清與清楚自己的想法;

又或許是,讓孩子僅僅獲得一段美好的,有爸爸媽媽相伴的親子時光,那就值得了。

只要孩子還想再聽故事,對故事人來說,那就成功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字療癒師X王華X貓管家 的沙龍
12會員
49內容數
喜歡寫故事、說故事、讀故事。不僅是重度嗜讀者、故事研究者,也愛跟孩子說故事、聊人生。認為故事可以有n種展演手法。若看到貓管家人來瘋,融入故事到變身古人、香蕉人,又唱又跳,到「多爾滾」都不用太意外。
2024/07/17
夏日炎炎,透過冰淇淋繪本的閱讀,不僅讓他們瞭解各式各樣的口味和顏色,更能激發口腔的味蕾,啟發想像。成功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透過生動的說故事方式讓他們津津有味。這本以冰淇淋為主題的繪本,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冰淇淋的美味,也進一步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樂趣。
Thumbnail
2024/07/17
夏日炎炎,透過冰淇淋繪本的閱讀,不僅讓他們瞭解各式各樣的口味和顏色,更能激發口腔的味蕾,啟發想像。成功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透過生動的說故事方式讓他們津津有味。這本以冰淇淋為主題的繪本,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冰淇淋的美味,也進一步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樂趣。
Thumbnail
2024/07/10
貓管家此次分享適合身心特殊兒童的共融繪本《公雞不見了》。介紹了繪本故事及在聽故事活動中的示範舉例,並描述如何針對一群學齡前的兒童,調整說演時的角色配置,以增加孩子們的專注力、興趣和共鳴。
Thumbnail
2024/07/10
貓管家此次分享適合身心特殊兒童的共融繪本《公雞不見了》。介紹了繪本故事及在聽故事活動中的示範舉例,並描述如何針對一群學齡前的兒童,調整說演時的角色配置,以增加孩子們的專注力、興趣和共鳴。
Thumbnail
2024/07/03
以「鬼故事」為主題,希望能讓孩子們逐漸摸索出自己的領略與體會,並透過聽者們分享不同的鬼故事挑戰讓孩子冷靜下來,並擁有且習慣性地運用思考的能力。
Thumbnail
2024/07/03
以「鬼故事」為主題,希望能讓孩子們逐漸摸索出自己的領略與體會,並透過聽者們分享不同的鬼故事挑戰讓孩子冷靜下來,並擁有且習慣性地運用思考的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必須說的,「派對型」故事法的故事人,他所施力的強度在於環節跟節奏的掌握上。不只是心臟要夠強,體力也要夠好。否則一場活動下來,雖然才一個小時或不到一個小時,但結束後可能得躺床上三天了。 上個禮拜日(3/26星期日)嘉義縣故事裡有光共好實踐協會的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故事派對,始圓滿落幕。 每一次的故事
Thumbnail
必須說的,「派對型」故事法的故事人,他所施力的強度在於環節跟節奏的掌握上。不只是心臟要夠強,體力也要夠好。否則一場活動下來,雖然才一個小時或不到一個小時,但結束後可能得躺床上三天了。 上個禮拜日(3/26星期日)嘉義縣故事裡有光共好實踐協會的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故事派對,始圓滿落幕。 每一次的故事
Thumbnail
從來都是個喜歡聽故事的人,也喜歡說故事的人。 說別人的故事怎麼過癮? 與其說別人的故事,把自己弄得很快樂,不如隨興交談來的有意思。 我始終相信能感動自己的,也能感動他人。 這樣的故事只有我能夠寫、能夠說、能夠從與孩子的關係中創造。
Thumbnail
從來都是個喜歡聽故事的人,也喜歡說故事的人。 說別人的故事怎麼過癮? 與其說別人的故事,把自己弄得很快樂,不如隨興交談來的有意思。 我始終相信能感動自己的,也能感動他人。 這樣的故事只有我能夠寫、能夠說、能夠從與孩子的關係中創造。
Thumbnail
聽故事場域,是否對聽故事的人來說,足夠友善呢?在設備的提供,在設備的種類上,在這些的思考上,兒童是聽故事的對象,但我們有認真以他們為受者來考量,做出貼心的應對嗎?然而,在說故事現場,我最常聽見的是,要孩子忍耐。忍耐著身體的不適,忍耐著腰痠、腳麻、屁股痛的不適。彷彿忍耐是一種美德與必經過程。但,真是如
Thumbnail
聽故事場域,是否對聽故事的人來說,足夠友善呢?在設備的提供,在設備的種類上,在這些的思考上,兒童是聽故事的對象,但我們有認真以他們為受者來考量,做出貼心的應對嗎?然而,在說故事現場,我最常聽見的是,要孩子忍耐。忍耐著身體的不適,忍耐著腰痠、腳麻、屁股痛的不適。彷彿忍耐是一種美德與必經過程。但,真是如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在某次貓管家拿著簽到表給他簽名,第一次聽到有人呼喚他的本名時,他愣了一下。因為他已經當了好幾年的「OO媽媽」了。 他說,除了自己的爸爸媽媽會喚他的小名,已經好久沒有人叫他本名了。連他老公都叫他「OO的媽」。 但因為有了孩子的關係,大家都看不見他們的名字了。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在某次貓管家拿著簽到表給他簽名,第一次聽到有人呼喚他的本名時,他愣了一下。因為他已經當了好幾年的「OO媽媽」了。 他說,除了自己的爸爸媽媽會喚他的小名,已經好久沒有人叫他本名了。連他老公都叫他「OO的媽」。 但因為有了孩子的關係,大家都看不見他們的名字了。   
Thumbnail
說故事有很多種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人喜歡,就像青菜蘿蔔各有人愛。沒有絕對的好壞。但故事人的心中應該要有個基準,要清楚自己這樣表現的方式,是蘊含著什麼樣的價值觀?又或是你希望讓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感受到什麼? 說故事有很多種方式,異於對象、環境甚至是主題,所適用的方式自然也會不同。 對孩子來說,
Thumbnail
說故事有很多種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人喜歡,就像青菜蘿蔔各有人愛。沒有絕對的好壞。但故事人的心中應該要有個基準,要清楚自己這樣表現的方式,是蘊含著什麼樣的價值觀?又或是你希望讓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感受到什麼? 說故事有很多種方式,異於對象、環境甚至是主題,所適用的方式自然也會不同。 對孩子來說,
Thumbnail
在我大女兒出生之前,我也只是個一般人。 所謂一般人,就是愛玩別人小孩的人,但不具備甚麼育兒知識和技能。 直到有一天,我三歲的姪子來我們家玩,我姊丟了一本書後跟我姪子說: [舅舅很會說故事喔,請他說故事給你聽好嗎?] 我當下真的有種騎虎難下的感覺,想當然爾,我說的超爛。 我開始去觀察別人怎麼說故事。
Thumbnail
在我大女兒出生之前,我也只是個一般人。 所謂一般人,就是愛玩別人小孩的人,但不具備甚麼育兒知識和技能。 直到有一天,我三歲的姪子來我們家玩,我姊丟了一本書後跟我姪子說: [舅舅很會說故事喔,請他說故事給你聽好嗎?] 我當下真的有種騎虎難下的感覺,想當然爾,我說的超爛。 我開始去觀察別人怎麼說故事。
Thumbnail
一件事想要學習它,沒有總是完美的演出。 學習的過程總是跌跌撞撞的。
Thumbnail
一件事想要學習它,沒有總是完美的演出。 學習的過程總是跌跌撞撞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