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說故事\這件事】02.看不見卻感受得到的故事人涵養(一)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曾經有人跟我說,在某次貓管家拿著簽到表給他簽名,第一次聽到有人呼喚他的本名時,他愣了一下。因為他已經當了好幾年的「OO媽媽」了。他說,除了自己的爸爸媽媽會喚他的小名,已經好久沒有人叫他本名了。連他老公都叫他「OO的媽」。
raw-image

身為故事人,由於對象是孩子,尚沒有完全行動能力與經濟能力的孩子勢必得仰賴成人來移動,而所謂的「成人」不外乎是父母,或是阿公阿嬤爺爺奶奶。雖然台灣的男性育兒教養的比例有提升,但每逢故事場合,「母親」的身影畢竟還是多數。

以前,總是習慣稱呼「OO媽媽」~左一句「OO媽媽妳來了」,右一句「OO媽媽掰掰」,但由於自己的個性,喜歡跟家長們聊天交朋友,雖然故事是說給孩子們聽,但久了,也和家長們變成一種彷彿朋友般的關係。

我的前一份工作是在親子館,那是一個每天送往迎來,嬰幼兒及家長數量非常可觀的場域。一日,我看著那一疊厚厚的簽到表,讀著每一個家長們的名字,我恍然,每一個家長都有自己的名字。

但因為有了孩子的關係,大家都看不見他們的名字了。

於是,某某某變成什麼媽媽;某某某變成什麼爸拔。

但和自己對話的,不只是什麼媽媽、什麼爸拔,而是他自己。當自己意識到,身為故事人的我們,長久浸潤在孩子的世界裡,我們自然而然地假想著,每個父母的所思所想都以孩子為主,甚至驕傲,而讓每一個自己不再是自己,僅僅是「父母」。

就像是你被賦予一個角色後,你沒有下戲的一刻。

而個人的喜怒哀樂、興趣嗜好,都隨著名字的隱形而不再重要了。

身體力行,陪伴找回每個父母的名字

從那時候開始,我開始試著背誦家長的名字。

每當電梯門一開,我期許自己,熱情呼喚的是眼前的那個人,而不僅是那個牽著孩子的手的人。

一直到現在,「貓管家」仍然持續地秉持著這樣的原則,在每一個故事場合,在每一次的相遇。

曾經有人跟我說,在某次貓管家拿著簽到表給他簽名,第一次聽到有人呼喚他的本名時,他愣了一下,很不習慣。因為他已經當了好幾年的「OO媽媽」了。

他說,除了自己的爸爸媽媽會喚他的小名,已經好久沒有人叫他本名了。連他老公都叫他「OO的媽」。

故事人的涵養是什麼? 

我們是第一線跟孩子的父母接觸的人,我們的所做所為、一言一行都讓他們感受得到。

我們跟孩子說「勇於做自己」的故事,繪本的書單一列下來,保證很可觀,但我們卻在言行中,忽視了每一個父母最初的自己?

我們跟孩子說「兩性平權」的故事,馬拉拉的繪本就好幾本,更別說還有《為什麼不能有女醫生?美國第一位女醫生的故事》、《愛達的想像力:世界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但我們卻在言行中,剝奪了每一個父母最初的自己?

談一個範疇更大的議題,我們跟孩子說「尊重」的故事,尊重自己的身體,尊重他人的身體,……但我們卻在言行中,遺忘了要尊重每一個父母最初的自己?

「我們用說故事來跟孩子思考與討論重要的議題,但那些感觸與感受不應該僅只發生在說故事的過程裡頭,而是那應該是一種生活,一種態度,一種實踐。」我這樣解釋何謂「故事人的涵養」。

如此一來,我們說的故事才有意義。

故事人不只是說演故事的人,更應該是陪伴每一個聽故事的人探索生命意義的人

故事不應該只是那一場約莫30~60分鐘的過程,故事除了是一本書,一翻頁,一段文字。

故事不應是空洞的,故事是生活,是每一個創作者探索生命意義後的智慧凝結與產出。

故事,它更應該是發生在你我的生活裡頭,我們要陪著每一個聽故事的人,大人,孩子,用日常裡實踐我們所聽見的,我們所感受的。

我們要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個人的,集體的,當代的。

這才是故事人要做的。(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字療癒師X王華X貓管家 的沙龍
13會員
49內容數
喜歡寫故事、說故事、讀故事。不僅是重度嗜讀者、故事研究者,也愛跟孩子說故事、聊人生。認為故事可以有n種展演手法。若看到貓管家人來瘋,融入故事到變身古人、香蕉人,又唱又跳,到「多爾滾」都不用太意外。
2024/07/17
夏日炎炎,透過冰淇淋繪本的閱讀,不僅讓他們瞭解各式各樣的口味和顏色,更能激發口腔的味蕾,啟發想像。成功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透過生動的說故事方式讓他們津津有味。這本以冰淇淋為主題的繪本,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冰淇淋的美味,也進一步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樂趣。
Thumbnail
2024/07/17
夏日炎炎,透過冰淇淋繪本的閱讀,不僅讓他們瞭解各式各樣的口味和顏色,更能激發口腔的味蕾,啟發想像。成功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透過生動的說故事方式讓他們津津有味。這本以冰淇淋為主題的繪本,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冰淇淋的美味,也進一步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樂趣。
Thumbnail
2024/07/10
貓管家此次分享適合身心特殊兒童的共融繪本《公雞不見了》。介紹了繪本故事及在聽故事活動中的示範舉例,並描述如何針對一群學齡前的兒童,調整說演時的角色配置,以增加孩子們的專注力、興趣和共鳴。
Thumbnail
2024/07/10
貓管家此次分享適合身心特殊兒童的共融繪本《公雞不見了》。介紹了繪本故事及在聽故事活動中的示範舉例,並描述如何針對一群學齡前的兒童,調整說演時的角色配置,以增加孩子們的專注力、興趣和共鳴。
Thumbnail
2024/07/03
以「鬼故事」為主題,希望能讓孩子們逐漸摸索出自己的領略與體會,並透過聽者們分享不同的鬼故事挑戰讓孩子冷靜下來,並擁有且習慣性地運用思考的能力。
Thumbnail
2024/07/03
以「鬼故事」為主題,希望能讓孩子們逐漸摸索出自己的領略與體會,並透過聽者們分享不同的鬼故事挑戰讓孩子冷靜下來,並擁有且習慣性地運用思考的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很慶幸的是,我的原生家庭一直是小家庭,沒有其他的人,偶而阿媽來住一陣子,也是幾次而已。看到同學或隔壁、親戚家有各種非小家庭的家人同住,我都覺得不可思議。 還有,爸爸離家老家當警察,我們住宿舍,對於親戚間的來往不會很頻繁,鄰居也沒有很久的,這些都讓我鬆了一口氣。聽大學同學說過,當年流行熱褲時,她們眷
Thumbnail
我很慶幸的是,我的原生家庭一直是小家庭,沒有其他的人,偶而阿媽來住一陣子,也是幾次而已。看到同學或隔壁、親戚家有各種非小家庭的家人同住,我都覺得不可思議。 還有,爸爸離家老家當警察,我們住宿舍,對於親戚間的來往不會很頻繁,鄰居也沒有很久的,這些都讓我鬆了一口氣。聽大學同學說過,當年流行熱褲時,她們眷
Thumbnail
成為爸媽後,是否慢慢地忘記你自己是誰了? 「好久沒有把時間留給自己了」 「生活中都充斥著孩子的事,三餐、上學、功課⋯⋯」 「成為媽媽,沒有什麼是自己的,倒是廚藝增進不少」 距離今年3月的發文後,時隔半年再度發文,這段時間一直忙碌著,投入了家庭教育的領域⋯⋯
Thumbnail
成為爸媽後,是否慢慢地忘記你自己是誰了? 「好久沒有把時間留給自己了」 「生活中都充斥著孩子的事,三餐、上學、功課⋯⋯」 「成為媽媽,沒有什麼是自己的,倒是廚藝增進不少」 距離今年3月的發文後,時隔半年再度發文,這段時間一直忙碌著,投入了家庭教育的領域⋯⋯
Thumbnail
在繪本的世界裡打滾這麼多年後,我才很深的體悟到:我是「故事匱乏」者。這是我沒有料到,繪本與故事給我的震撼。人生於世,必須建立在故事之上。而故事不是從遠方、不是教科書、不是歷史課本裡的知識,故事就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
Thumbnail
在繪本的世界裡打滾這麼多年後,我才很深的體悟到:我是「故事匱乏」者。這是我沒有料到,繪本與故事給我的震撼。人生於世,必須建立在故事之上。而故事不是從遠方、不是教科書、不是歷史課本裡的知識,故事就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
Thumbnail
朋友寄來《母愛創傷》的書給我,我翻了幾頁擱在一旁,我自己買了好多跟「家」有關的心理叢書也沒過多久都上網賣掉了。關於「家」的難解,關於「母女之間一輩子的糾纏」其實不是「書」可以解決的,那得從「日子」去過,把日子過成一本心靈療癒書,看誰可以先治癒誰?
Thumbnail
朋友寄來《母愛創傷》的書給我,我翻了幾頁擱在一旁,我自己買了好多跟「家」有關的心理叢書也沒過多久都上網賣掉了。關於「家」的難解,關於「母女之間一輩子的糾纏」其實不是「書」可以解決的,那得從「日子」去過,把日子過成一本心靈療癒書,看誰可以先治癒誰?
Thumbnail
‘’是先生、是爸爸,是一個家的經濟支柱‘’ 主宰自己的人生讓自己不留有任何的遺憾,對自己好一點吧! 沉默並不會讓彼此靠近反而會讓彼此更加的有距離,溝通才是最好的方法。
Thumbnail
‘’是先生、是爸爸,是一個家的經濟支柱‘’ 主宰自己的人生讓自己不留有任何的遺憾,對自己好一點吧! 沉默並不會讓彼此靠近反而會讓彼此更加的有距離,溝通才是最好的方法。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在某次貓管家拿著簽到表給他簽名,第一次聽到有人呼喚他的本名時,他愣了一下。因為他已經當了好幾年的「OO媽媽」了。 他說,除了自己的爸爸媽媽會喚他的小名,已經好久沒有人叫他本名了。連他老公都叫他「OO的媽」。 但因為有了孩子的關係,大家都看不見他們的名字了。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在某次貓管家拿著簽到表給他簽名,第一次聽到有人呼喚他的本名時,他愣了一下。因為他已經當了好幾年的「OO媽媽」了。 他說,除了自己的爸爸媽媽會喚他的小名,已經好久沒有人叫他本名了。連他老公都叫他「OO的媽」。 但因為有了孩子的關係,大家都看不見他們的名字了。   
Thumbnail
說故事有很多種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人喜歡,就像青菜蘿蔔各有人愛。沒有絕對的好壞。但故事人的心中應該要有個基準,要清楚自己這樣表現的方式,是蘊含著什麼樣的價值觀?又或是你希望讓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感受到什麼? 說故事有很多種方式,異於對象、環境甚至是主題,所適用的方式自然也會不同。 對孩子來說,
Thumbnail
說故事有很多種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人喜歡,就像青菜蘿蔔各有人愛。沒有絕對的好壞。但故事人的心中應該要有個基準,要清楚自己這樣表現的方式,是蘊含著什麼樣的價值觀?又或是你希望讓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感受到什麼? 說故事有很多種方式,異於對象、環境甚至是主題,所適用的方式自然也會不同。 對孩子來說,
Thumbnail
在我大女兒出生之前,我也只是個一般人。 所謂一般人,就是愛玩別人小孩的人,但不具備甚麼育兒知識和技能。 直到有一天,我三歲的姪子來我們家玩,我姊丟了一本書後跟我姪子說: [舅舅很會說故事喔,請他說故事給你聽好嗎?] 我當下真的有種騎虎難下的感覺,想當然爾,我說的超爛。 我開始去觀察別人怎麼說故事。
Thumbnail
在我大女兒出生之前,我也只是個一般人。 所謂一般人,就是愛玩別人小孩的人,但不具備甚麼育兒知識和技能。 直到有一天,我三歲的姪子來我們家玩,我姊丟了一本書後跟我姪子說: [舅舅很會說故事喔,請他說故事給你聽好嗎?] 我當下真的有種騎虎難下的感覺,想當然爾,我說的超爛。 我開始去觀察別人怎麼說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