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開始親子共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我大女兒出生之前,我也只是個一般人。 所謂一般人,就是愛玩別人小孩的人,但不具備甚麼育兒知識和技能。

直到有一天,我三歲的姪子來我們家玩,我姊丟了一本書後跟我姪子說: [舅舅很會說故事喔,請他說故事給你聽好嗎?]

我當下真的有種騎虎難下的感覺,想當然爾,我說的超爛。

完全只會照字念,聲音沒有任何起伏。 我姪子的反應,完全告訴我他沒有想聽,注意力完全沒在故事書上。

我講得簡直比朗讀三民主義還令人覺得難以忍受。

我個人也完全無法理解繪本的內容,小孩子怎麼會喜歡這麼沒邏輯的故事?

這樣的恥辱一直到我大女兒三歲前,我都還深深的烙印在我記憶裡。

我開始去觀察別人怎麼說故事。

從Youtube頻道”我們家的睡前故事”學習到人物角色可以用聲音表情去表達,且書本的細節也可以多著墨發揮。 從花媽-王瑞芹老師的線上課程”說出好聲音-知名配音員教你「一開口就讓人喜歡你」”,我學習到很多變換角色聲音的技巧。

慢慢的從簡單的繪本裡面找到共讀的樂趣。

你知道共讀有三個主角嗎?

  1. 說故事的人
  2. 聽故事的人
  3. 繪本

聽起來有點廢話對吧? 但經歷過100個小時的說故事練習後,我體認到一件很簡單但也最重要的事。

那就是,說故事的人本身也必須享受到共讀的樂趣才行。

否則這個雙向的過程是無法持續的。 單向的過程,總有一天會發生以下的對話: [爸爸,再講一次再講一次!]

[好~這已經是這禮拜講第三遍了...] (爸爸內心os:好膩好無聊,這孩子怎麼還不睡,一直講同一本我都快睡著了)

時至今日,我才發現,一本書可以有很多種不同講法。

第一次,我先不自己看一遍,先跟孩子一起享受故事未知的情節。

第二次,我開始幫角色加上一些內心的os和語助詞,像”omg”或”怎麼會這樣呢"之類的。

第三次,開始和孩子一起討論一些繪本內的小細節,或幫繪本內原本沒對白的小動物之類的角色加對白。

我們甚至玩過從最後一頁開始講回第一頁的遊戲。

這樣一起走過這些過程,我發現偶爾孩子會自己拿繪本起來翻。 借新書回來也會迫不急待要我講。

偶爾會自己講一本書共讀過的書給娃娃聽(即使還不識字)。

我想,這就是我分享共讀樂趣的動力吧。



歡迎訂閱我們<繪說故事>每周兩次的免費電子報以接受共讀技巧和最新消息喔: https://reurl.cc/Ep5Rb1
我們的podcast每日更新喔:
https://ppt.cc/f7E1mx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樂樂爸的沙龍
6會員
20內容數
樂樂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08
從前從前有個Elaine公主。 她遇到每個人都叫”ㄟ”。 “ㄟ,可以幫我拿那本書嗎?” “ㄟ,幫我丟一下衛生紙。” 跟朋友坐車出去, 朋友還沒下車,她就把車門鎖上。 她朋友只好在車內眼巴巴的等她回來救她。 “喔~我完全忘了你呢~” 跟朋友出去吃飯, 吃完她從來不拿帳單,也不會給朋友錢。 『對啊。』
2022/09/08
從前從前有個Elaine公主。 她遇到每個人都叫”ㄟ”。 “ㄟ,可以幫我拿那本書嗎?” “ㄟ,幫我丟一下衛生紙。” 跟朋友坐車出去, 朋友還沒下車,她就把車門鎖上。 她朋友只好在車內眼巴巴的等她回來救她。 “喔~我完全忘了你呢~” 跟朋友出去吃飯, 吃完她從來不拿帳單,也不會給朋友錢。 『對啊。』
2022/09/06
《人生4000個禮拜》 這本書最重要的三件事? 1.先支付你自己 2.限制進行中的工作 3.抗拒重要性中等的誘惑 哪一個故事或案例讓我印象深刻?
2022/09/06
《人生4000個禮拜》 這本書最重要的三件事? 1.先支付你自己 2.限制進行中的工作 3.抗拒重要性中等的誘惑 哪一個故事或案例讓我印象深刻?
2022/08/30
最近女兒學校開始教注音符號的寫字,一個禮拜大概有2~3天有作業。 家裡剛好也有一本注音符號的練習本,我就跟老婆討論說是否要拿出來給她寫。 「不要啦!萬一她之後寫膩了,去學校不想寫了怎麼辦。」老婆說。 於是我花了一個禮拜六早上,種了一個種子,試看看。 她寫一個”一”,我也跟著寫一個”一”。。 比如:
2022/08/30
最近女兒學校開始教注音符號的寫字,一個禮拜大概有2~3天有作業。 家裡剛好也有一本注音符號的練習本,我就跟老婆討論說是否要拿出來給她寫。 「不要啦!萬一她之後寫膩了,去學校不想寫了怎麼辦。」老婆說。 於是我花了一個禮拜六早上,種了一個種子,試看看。 她寫一個”一”,我也跟著寫一個”一”。。 比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這本書很適合給當父母和老師的人閱讀,雖然我沒有小孩,生活周邊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那麼就以自己為假想對象吧。 以我這個年紀來算,小時候最常看的就是漫畫,沒有錢或機會去閱讀到課本以外的書籍,因此很羨慕現在的孩子還有圖書館這麼好的地方,更有像這本書的作者可以這麼認真和執著的希望孩子們能多多閱讀和寫作。 看
Thumbnail
這本書很適合給當父母和老師的人閱讀,雖然我沒有小孩,生活周邊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那麼就以自己為假想對象吧。 以我這個年紀來算,小時候最常看的就是漫畫,沒有錢或機會去閱讀到課本以外的書籍,因此很羨慕現在的孩子還有圖書館這麼好的地方,更有像這本書的作者可以這麼認真和執著的希望孩子們能多多閱讀和寫作。 看
Thumbnail
在繪本的世界裡打滾這麼多年後,我才很深的體悟到:我是「故事匱乏」者。這是我沒有料到,繪本與故事給我的震撼。人生於世,必須建立在故事之上。而故事不是從遠方、不是教科書、不是歷史課本裡的知識,故事就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
Thumbnail
在繪本的世界裡打滾這麼多年後,我才很深的體悟到:我是「故事匱乏」者。這是我沒有料到,繪本與故事給我的震撼。人生於世,必須建立在故事之上。而故事不是從遠方、不是教科書、不是歷史課本裡的知識,故事就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
Thumbnail
案主(父親)即將與小二男孩親子視訊會談(孩子被安置,因疫情無法碰面),兩人都是省話一哥「很不會聊天」,之前見面兩人還可以膩在一起看電視各說各話,現在視訊只能對話,恐怕到時候只有乾瞪眼...。 我幫他上課的任務是在親子會面前加強親子互動技巧,受限於視訊,我(助人者/心理師/親職講師)該怎麼做呢?
Thumbnail
案主(父親)即將與小二男孩親子視訊會談(孩子被安置,因疫情無法碰面),兩人都是省話一哥「很不會聊天」,之前見面兩人還可以膩在一起看電視各說各話,現在視訊只能對話,恐怕到時候只有乾瞪眼...。 我幫他上課的任務是在親子會面前加強親子互動技巧,受限於視訊,我(助人者/心理師/親職講師)該怎麼做呢?
Thumbnail
我想對誰說這個故事? 我想對學語言的親子說這個故事。 我希望他們有什麼想法、感受、認知、行動? 希望親子學習語文能減少摸索的時間,開口唱說,也更快樂了! 1.常態 家長們有什麼煩惱? 孩子幾歲開口講話?這麼早學好嗎?要怎麼學?不知道怎麼開始學?
Thumbnail
我想對誰說這個故事? 我想對學語言的親子說這個故事。 我希望他們有什麼想法、感受、認知、行動? 希望親子學習語文能減少摸索的時間,開口唱說,也更快樂了! 1.常態 家長們有什麼煩惱? 孩子幾歲開口講話?這麼早學好嗎?要怎麼學?不知道怎麼開始學?
Thumbnail
由於雙薪家庭的關係,我們家溝通的時間大多累積在假日一次進行信息交換。 我和媽媽的假日話題常常圍繞這兩隻小鬼這禮拜發生什麼事,以及之後我們怎麼口徑一致對付他們。 這周在討論之間,我就問我老婆一個問題。 「我看你都用台語跟樂樂(大女兒)說故事,那你都怎麼說的?是先看圖?還是先看文字?」 怪獸大餐
Thumbnail
由於雙薪家庭的關係,我們家溝通的時間大多累積在假日一次進行信息交換。 我和媽媽的假日話題常常圍繞這兩隻小鬼這禮拜發生什麼事,以及之後我們怎麼口徑一致對付他們。 這周在討論之間,我就問我老婆一個問題。 「我看你都用台語跟樂樂(大女兒)說故事,那你都怎麼說的?是先看圖?還是先看文字?」 怪獸大餐
Thumbnail
在我大女兒出生之前,我也只是個一般人。 所謂一般人,就是愛玩別人小孩的人,但不具備甚麼育兒知識和技能。 直到有一天,我三歲的姪子來我們家玩,我姊丟了一本書後跟我姪子說: [舅舅很會說故事喔,請他說故事給你聽好嗎?] 我當下真的有種騎虎難下的感覺,想當然爾,我說的超爛。 我開始去觀察別人怎麼說故事。
Thumbnail
在我大女兒出生之前,我也只是個一般人。 所謂一般人,就是愛玩別人小孩的人,但不具備甚麼育兒知識和技能。 直到有一天,我三歲的姪子來我們家玩,我姊丟了一本書後跟我姪子說: [舅舅很會說故事喔,請他說故事給你聽好嗎?] 我當下真的有種騎虎難下的感覺,想當然爾,我說的超爛。 我開始去觀察別人怎麼說故事。
Thumbnail
現下很流行親子共讀這個名詞,也有很多親子專家學者鼓勵父母多與小孩共讀,認為6個月開始就可以慢慢培養共讀的默契。 可共讀是什麼呢?共讀又在做些什麼?對我來說,共讀這件事,就是跟小孩共享讀繪本的時光,他不是一項學習,只是一項親子間的交流。
Thumbnail
現下很流行親子共讀這個名詞,也有很多親子專家學者鼓勵父母多與小孩共讀,認為6個月開始就可以慢慢培養共讀的默契。 可共讀是什麼呢?共讀又在做些什麼?對我來說,共讀這件事,就是跟小孩共享讀繪本的時光,他不是一項學習,只是一項親子間的交流。
Thumbnail
平日的睡前,我跟小兒都會一起閱讀,大兒雖說不跟我們一起讀,但是也會拿一本他想讀的書在旁邊自己看,有時候聽到我跟弟弟講什麼他感興趣的內容,他也會蹭過來看,或是根本他是以拿書之名,行聽故事之實,我跟弟弟講到有趣的地方時,他也會跟我們同步哈哈笑!很好玩! 你說為什麼我們不乾脆三人一起讀就好了嘛?! 還不是
Thumbnail
平日的睡前,我跟小兒都會一起閱讀,大兒雖說不跟我們一起讀,但是也會拿一本他想讀的書在旁邊自己看,有時候聽到我跟弟弟講什麼他感興趣的內容,他也會蹭過來看,或是根本他是以拿書之名,行聽故事之實,我跟弟弟講到有趣的地方時,他也會跟我們同步哈哈笑!很好玩! 你說為什麼我們不乾脆三人一起讀就好了嘛?! 還不是
Thumbnail
今天晚上我們全家一邊喝著各自愛的飲料,三個人各拿一本書一起閱讀。很享受這種靜謐的時光,悠悠的沉靜在各自的書中世界。
Thumbnail
今天晚上我們全家一邊喝著各自愛的飲料,三個人各拿一本書一起閱讀。很享受這種靜謐的時光,悠悠的沉靜在各自的書中世界。
Thumbnail
有些層面,始終是我們無法省略的步驟。我們的孩子終究必須看著我們的臉龐,才能學會溝通;也終究必須聽著我們的耳語,才能學會思考和想像。或許有一天,女兒可以站在我和老婆面前猶豫著不知道該由誰說故事的時候,我會知道幸佳慧的精神已經留在這個家中。
Thumbnail
有些層面,始終是我們無法省略的步驟。我們的孩子終究必須看著我們的臉龐,才能學會溝通;也終究必須聽著我們的耳語,才能學會思考和想像。或許有一天,女兒可以站在我和老婆面前猶豫著不知道該由誰說故事的時候,我會知道幸佳慧的精神已經留在這個家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