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陶體驗

更新於 2022/04/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停更期間我還參加了一次柴燒陶的活動。這本來是公司在去年要和藝術團體協辦的一場活動,但因為疫情告急緊急封鎖,就這樣一直展延到了今年。本想有參與觀察和體驗的機會,對一個做文化相關的研究員來說實屬難得。結果,沒想到連筆記都還沒整理完,陶藝師傅們就因為一些糾葛沒理清,導致我至今都還沒看到自己做的陶器,後續活動的情況也變得不明朗。
這時候的老闆依舊正常發揮,只說句“辛苦你了”就自己放假去了。然後還在放假中確診了。
請原諒我最近只能用“屁眼”來代稱他。
因為我想誠實地發表自己對這場體驗的感受,所以就不能用自己拍的照片了,免得無辜的人受傷。
但陶藝的確是種有趣的藝術形式,工匠與藝術家的身份可以很模糊,既粗曠又細膩非常。而我看到的陶器的製作過程是相對個人的,但進入柴燒陶的步驟時又是集體的勞力活,就無法一味堅持自己只要跟自己對話了。
所以那些還沒理清的糾葛內容並不難猜,反正就是有人一開始同意了柴燒陶的選擇,但在經歷了漫長的配土、煉土、拉坯、修坯、曬乾、素燒、上釉、釉燒等過程後,卻反過來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
準備柴燒陶的過程想必是繁瑣的,砍材備料都是麻煩的工作,但我參與的是後半段的實作。光是這部分就已經夠累人:陶藝師傅花了差不多一天時間才將各路陶器擺進小小的磚窯裡。為了有效地使用磚窯的每寸空間,所有陶器的形狀與尺寸都是安排的考量。
有辦法拍到這張照片大概要忍受相當的高溫吧
另外,燒陶的過程也馬虎不得。這時,燒陶前準備的不同長短肥瘦的柴枝就會派上用場:小柴很容易點燃,卻也容易燒光;大柴不容易點燃,卻可以恆溫。在漫長的48小時燒陶過程中,這兩種形態的柴必須被交替使用,以確保磚窯的溫度可以以每小時30-50度的速度慢慢上升。這是為了確保窯內的陶器不會因為溫度的突然提高而損毀,也能夠在最後一天達到1300度的高溫。
要達到這麼高的溫度,就需要有足夠的人力能夠晝夜不斷地進行柴燒與守候。
我以為努力參與這個過程的人應該不會輕易看扁身邊一起努力的其他人。
果然我還是太天真了嗎?
我當然就是負責最輕鬆的首六小時的柴燒工作。那時候的磚窯還不太燙,而且早上的溫度也很適宜,不會太熱。
無論如何,燒到1300度以後的磚窯需要被放置冷卻,整個過程需要耗時7天,才能將其打開,陶藝師傅們才能在那天看到自己作品誕生的模樣。結果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敗的,但總是有理由的。師傅都是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摸索出最能呈現自己想法的製作方式。越是接近所想的,就越是登峰造極。
只是事事並不盡如人願嘛。
在這次的柴燒陶過程中,我還見識到了saggar firing的技巧。這是一種充滿驚喜的造陶技術,它使用周遭的各種天然材料像是果皮、鐵線、咖啡、泥土、葉子、鹽等包覆著陶器,使它在燒陶後留下獨特的印記。
由於材料組合的不同,在磚窯裡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化學效應,沒有人能夠準確地預測它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陶器
這不正是這種藝術形式最迷人的地方嗎?
就像人生一樣,我們都不知道最正確的道路在哪,只能求無愧于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4會員
116內容數
在這個城市呆到了第六年才開始想到要怎麼寫。能有這樣的開始也因為我已經沒那麼急著非得要為這個城市做些什麼。但有離心的我也沒有絕望,這個城市有不少熱愛生活的人們,不著急反而能靠近驚喜...想用文字把這幾年來有過的悸動,好好再整理一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個神奇的朋友竟然在上班日安排了一場泥巴探險活動,光用想的都興奮到模糊。後來我才知道,這本來是安排給小朋友的活動,只是被我們一團想翹班的人給硬生生撐成了大人團。
結果,意外地鯧魚不新鮮、湯頭只有很鹹的醬油味、河粉蒸太粘。我弟大嘆美食部落客太好當,好廚師才不會在這些細節上一敗塗地,竟在讓它在網路上紅了。 聽著抱怨的老爸依舊不動聲色,但我猜那時的他內心已經歡騰得像個小孩。 因為當晚他就捧出了鬥鯧蒸河粉當晚餐。
母親在十年前的逝世,讓我得到了可以光明正大迴避我外婆的理由。只因見到我的她總是情緒失控,錯把我叫成我媽的小名,要不就是“因為昨晚夢見你媽”而對著我嚎哭。
許多著名的椰漿飯還真的會“辣死你媽”的,不知道為什麼馬來西亞人不管哪個族群天生就有這樣的胃。一次,我跟好幾個大馬留台生聊起在台時“朝思暮想”的椰漿飯,其中一位學姐直言,她家其實沒人能撐得住椰漿飯的嗆辣,可是大家還是會照吃不誤。 “反正吃完後再一一排隊去廁所拉肚子就可以了。”
說到大寶森節,當然就是要拋椰子啊。不是你買的椰子也沒關係喔,信徒都會把它堆放在路邊,大家就是要在神輦經過前瘋狂把它砸完。據說有淨化神輦的作用,但它也淨化了這個城市,淨化了你自己(好吧我自己說的)。總之一堆人互不相識卻一起砸椰子超爽的啦。
四季分享的“香蔥乾拌老甕牛肉刀削麵”,看起來容易做又好好吃的樣子,但想馬來西亞是一個連泡麵都可以拿來炒成一道主食的國度,來整理一篇“泡麵文”應該會很有趣吧。
有個神奇的朋友竟然在上班日安排了一場泥巴探險活動,光用想的都興奮到模糊。後來我才知道,這本來是安排給小朋友的活動,只是被我們一團想翹班的人給硬生生撐成了大人團。
結果,意外地鯧魚不新鮮、湯頭只有很鹹的醬油味、河粉蒸太粘。我弟大嘆美食部落客太好當,好廚師才不會在這些細節上一敗塗地,竟在讓它在網路上紅了。 聽著抱怨的老爸依舊不動聲色,但我猜那時的他內心已經歡騰得像個小孩。 因為當晚他就捧出了鬥鯧蒸河粉當晚餐。
母親在十年前的逝世,讓我得到了可以光明正大迴避我外婆的理由。只因見到我的她總是情緒失控,錯把我叫成我媽的小名,要不就是“因為昨晚夢見你媽”而對著我嚎哭。
許多著名的椰漿飯還真的會“辣死你媽”的,不知道為什麼馬來西亞人不管哪個族群天生就有這樣的胃。一次,我跟好幾個大馬留台生聊起在台時“朝思暮想”的椰漿飯,其中一位學姐直言,她家其實沒人能撐得住椰漿飯的嗆辣,可是大家還是會照吃不誤。 “反正吃完後再一一排隊去廁所拉肚子就可以了。”
說到大寶森節,當然就是要拋椰子啊。不是你買的椰子也沒關係喔,信徒都會把它堆放在路邊,大家就是要在神輦經過前瘋狂把它砸完。據說有淨化神輦的作用,但它也淨化了這個城市,淨化了你自己(好吧我自己說的)。總之一堆人互不相識卻一起砸椰子超爽的啦。
四季分享的“香蔥乾拌老甕牛肉刀削麵”,看起來容易做又好好吃的樣子,但想馬來西亞是一個連泡麵都可以拿來炒成一道主食的國度,來整理一篇“泡麵文”應該會很有趣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我以為離職之後我就會投入我的陶藝發展
Thumbnail
創作其實是一種共情的方式, 過程很像沉香-- 樹木要先受傷, 然後分泌樹脂,最後才能凝香。
Thumbnail
靜靜盯著柴火,循序漸進觀察並調節溫度,耐著長時間的專注與對睡眠的抵抗,等待開窯一刻的結果,或驚喜或失落;如此再週而復始……這是一種怎樣的內在動機或使命意志? 從窯口或投柴孔窺探窯內的火紅風景:思緒經由想像延伸進窯爐內,劈哩啪拉的柴火聲中,火舌、飛灰在窯內隨著柴薪、壓力、溫度起伏捲起的炫風,飛揚起落
Thumbnail
喝茶,要有「杯」,或是「盞」,以前只知道釉彩,但如何製作一個釉製的器皿,沒什麼概念。這次進到慈心園,在孝笑陶坊實際體驗製作的過程,還有感受遇林龍窯的開窯儀式。
Thumbnail
4月的空檔再度回到家鄉與好夥伴:繹心山房合作開課,讓打鐵的火焰於桃園市區燃起!在上次的課程後,繹心的回饋使我又得到精進空間,本次課程我將故事起在一整桌的工具介紹,我將原先對於鐵器文明發展、打鐵產業的歷史故事加回來課程裡,添入些文化的燃料後,再點燃我的鍛造爐!
Thumbnail
接下來的日子,小強每天都待在煙花匠師的住宅兼工作室,一起討論如何安排南山國二公主瓷玉的生辰驚喜「煙花晚會」。 雖然經過上次的互動後,匠師對藍自強的態度大大改觀,熱心傳授他有關煙花的知識,但小強從高中開始對「化學」就很不在行,實在既聽不懂又沒興趣。 不過他倒是對兩件「小事」很感興趣。
Thumbnail
這是一篇介紹在薩滿石儀式中使用蠟燭進行動態靜心和雕刻的文章,透過蠟燭的使用來保護自己和淨化空間。文章內容豐富,描述了儀式的步驟和過程,讓讀者對蠟燭在薩滿石儀式中的應用有更深入的瞭解。
Thumbnail
本篇小品將捏陶的步驟與教養孩子、培訓員工等情境進行了類比,強調了在不同領域中都需要雙方共同的投入和努力。
Thumbnail
這個月初參加了拾光藏香的製燭工作坊,當初會注意到這個製燭帳號是一個偶然,後來默默關注的原因除了覺得Sela製出的蠟燭好美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原因是文字及整體氛圍都深深吸引著我。 這份嚮往在我心中盪起漣漪久久不散,即便我並沒有邀請過蠟燭,但一直期待著拾光好室開工作坊,那時的我並不知道參加工作坊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我以為離職之後我就會投入我的陶藝發展
Thumbnail
創作其實是一種共情的方式, 過程很像沉香-- 樹木要先受傷, 然後分泌樹脂,最後才能凝香。
Thumbnail
靜靜盯著柴火,循序漸進觀察並調節溫度,耐著長時間的專注與對睡眠的抵抗,等待開窯一刻的結果,或驚喜或失落;如此再週而復始……這是一種怎樣的內在動機或使命意志? 從窯口或投柴孔窺探窯內的火紅風景:思緒經由想像延伸進窯爐內,劈哩啪拉的柴火聲中,火舌、飛灰在窯內隨著柴薪、壓力、溫度起伏捲起的炫風,飛揚起落
Thumbnail
喝茶,要有「杯」,或是「盞」,以前只知道釉彩,但如何製作一個釉製的器皿,沒什麼概念。這次進到慈心園,在孝笑陶坊實際體驗製作的過程,還有感受遇林龍窯的開窯儀式。
Thumbnail
4月的空檔再度回到家鄉與好夥伴:繹心山房合作開課,讓打鐵的火焰於桃園市區燃起!在上次的課程後,繹心的回饋使我又得到精進空間,本次課程我將故事起在一整桌的工具介紹,我將原先對於鐵器文明發展、打鐵產業的歷史故事加回來課程裡,添入些文化的燃料後,再點燃我的鍛造爐!
Thumbnail
接下來的日子,小強每天都待在煙花匠師的住宅兼工作室,一起討論如何安排南山國二公主瓷玉的生辰驚喜「煙花晚會」。 雖然經過上次的互動後,匠師對藍自強的態度大大改觀,熱心傳授他有關煙花的知識,但小強從高中開始對「化學」就很不在行,實在既聽不懂又沒興趣。 不過他倒是對兩件「小事」很感興趣。
Thumbnail
這是一篇介紹在薩滿石儀式中使用蠟燭進行動態靜心和雕刻的文章,透過蠟燭的使用來保護自己和淨化空間。文章內容豐富,描述了儀式的步驟和過程,讓讀者對蠟燭在薩滿石儀式中的應用有更深入的瞭解。
Thumbnail
本篇小品將捏陶的步驟與教養孩子、培訓員工等情境進行了類比,強調了在不同領域中都需要雙方共同的投入和努力。
Thumbnail
這個月初參加了拾光藏香的製燭工作坊,當初會注意到這個製燭帳號是一個偶然,後來默默關注的原因除了覺得Sela製出的蠟燭好美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原因是文字及整體氛圍都深深吸引著我。 這份嚮往在我心中盪起漣漪久久不散,即便我並沒有邀請過蠟燭,但一直期待著拾光好室開工作坊,那時的我並不知道參加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