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媽媽聊天:關於理財觀念

2022/04/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禮拜媽媽跟我說,他擺攤的地方有一位攤友(稱她為金小姐)時常去做美甲,好奇一問之下才知道每做一次就要4~6千元,而另一位攤友(稱她為蔡小姐)聽了之後覺得很不合理,錢不能這麼花,何況金小姐的財務狀況並不怎麼好,但金小姐卻說人生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不現在享受要待何時?
媽媽問我的意見,如果是金小姐和蔡小姐選一的話我會站在蔡小姐這邊,因為從小就一直接收家裡沒錢不能亂花的訊息,而且也數不清爸媽為了財務吵了多少次架,老是聽到媽媽說他們這麼辛苦賺錢都是為了孩子,自己都存不了錢,所以在非必需品的花費上,雖然還是有忍不住購買的時候,但是會有很強大的罪惡感。
不過金小姐說的話有一部份我是認同的,的確人生難得走一遭,總不能都不犒賞一下自己吧?像是攤友書先生,他是位退休人員,有非常足夠的存款與退休金,但生意做得比任何人都還勤勞,甚至早餐午餐會從免費供應的地方索取,不去玩樂、也不跟前同事或朋友相聚,這會讓我疑惑是為了什麼賺錢呢?
在兩邊極端之中我自己取得平衡的方法,是兩年前看理財youtuber學到的,就是將收入依照不同目的存入不同的帳戶中,現在數位銀行提供較不錯的利率,而且線上就可以開戶,於是我大致上分成「長期儲備金」、「生活開銷金」、「享樂金」三個帳戶去做儲蓄,這樣的好處是當我買非必需品時,罪惡感會減輕一些,儲蓄也有了明確的目標,不會再盲目的存,又時刻擔心自己花太多錢,心有了餘裕,生活也就能更快樂。
關於理財,媽媽還停留在「理財是有錢人才能做的事」的思想上,但是這兩年觀察下來,我發現若是不去了解自己收入能有多少、哪邊是必須開銷、以及儲蓄目的,很容易會有超支的情況,就會怎麼賺都不夠;還有投資方面,我以前一直認為投資風險非常高,要很有錢才能去做,真正接觸之後才發現這個想法有偏差,而造成這種想法的原因是媽媽會將生活費拿去做股票買賣,也不會去研究公司情況只看股市上漲下跌,一心慌就賣出,或是急需用錢就賣出,常常因此賠了許多還樂此不疲,媽媽也承認她就是在享受買賣股票的刺激,這種行為我覺得已經不是投資,應該算是賭博了呀。
理財這條路上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不過只要做對小事就能有小錢,多看看教學多看看書,一步一步,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能使生活越來越好。
ㄚ玫
ㄚ玫
喜歡創作、旅行和二次元。人生到了30才發現很多事沒做,這裡想記錄學習心得及生活發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