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營造出獨特的氣氛、角色造型古怪:韓國圖畫書作家高京淑(上)

善於營造出獨特的氣氛、角色造型古怪:韓國圖畫書作家高京淑(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文 / 張靜宜

高京淑是一位將圖畫書當作藝術媒介探索的創作者。原本從事插畫創作的她,2002起,暫停插畫工作,埋首圖畫書創作,2006年以《中了魔法的瓶子》獲得波隆那國際書展拉加茲獎,此後,密集地推出融合現代藝術的實驗性創作,高京淑的圖畫書融合了玩具書與藝術書籍的元素,趣味性與美感兼具,她認為圖畫書作家活動範圍並不局限於書籍。設計、繪畫和插畫雖然有各自扮演的角色,但在現當代,這一切都可以被統合與應用,高京淑擅長美術設計,她希望圖畫書領域能不斷創造新的和令人愉快的「藝術」。

高京淑介紹

高京淑(又譯,高卿淑。고경숙, Goh Gyong-Sook 1972-)畢業於檀國大學東洋畫系與淑明女大平面設計研究所。1999年發表第一部童書插畫作品,2005年出版個人首部圖畫書作品《中了魔法的瓶子》,此書於,2006年獲拉加茲獎之後,隔年即發行了法語版。2006年《我的色彩工作室》(文字,李鎬伯)、《偉大的萌奇》也相繼於法國、義大利發行 ;《我呀,是我呀!》、《玩具兵的愛情》以現代繪畫的觀念,翻新圖畫書的面貌。其中《偉大的萌奇》入圍第1屆CJ國際圖畫書獎,複審入圍[1],《玩具兵的愛情》入圍2011年CJ圖畫書動畫獎。從一名童書插畫家,跨入圖畫書創作,信手捻來都是怪點子。什麼機緣讓高京淑對圖畫書這種文類產生興趣?對於圖畫書的創作她有什麼想法?喜愛的技法與繪圖的養料來自何處?

邂逅心儀的圖畫書作品

受喜愛書藝(書法)的父親影響,大學時高京淑進了美術學系主修水墨,大學畢業後為了學習設計,考入淑明女大平面設計研究所主修出版美術。與圖畫書的接觸,來自大學畢業後,某一天逛書店時在童書區,邂逅了海倫・奥森貝里 (Helen Oxenbury)畫的《我們去獵熊吧[1]》。她覺得這部作品非常清爽,沒有什麼高深的技巧,僅是以簡單的鉛筆素描就完成了,但是畫面十分吸引人,此書給了她自信和能量,這也是她的第一本插畫作品《炸醬麵、海鮮麵、糖醋肉[2]》誕生的原動力[3]。(圖1)《炸醬麵、海鮮麵、糖醋肉》是她的插畫出道作品,她以類似的技法完成「班級學生文庫系列」中的《永遠的值日生》、《屎尿》等三部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由李鎬伯新成立的趣味相對出版社所規劃的班級文庫系列,除了故事的主題以韓國孩子的校園生活為主之外,彩色插圖的份量與文字不相上下(圖2)對於兒童讀物插畫敘事的重視開風氣之先,無論是插畫重要性的提升或故事關注的題材在當時都是一項突破。

圖1《炸醬麵、海鮮麵、糖醋肉》封面。

圖1《炸醬麵、海鮮麵、糖醋肉》封面。











圖2《炸醬麵、海鮮麵、糖醋肉》內頁插畫。

圖2《炸醬麵、海鮮麵、糖醋肉》內頁插畫。







《中了魔法的瓶子》驚奇藏在瓶子裡

完成三部兒童讀物的插畫作品後,高京淑開始嘗試圖畫書的創作。喜愛瓶子的她有一次被商店中各式瓶罐吸引,於是有了靈感想畫一部與瓶子有關的童話,這個念頭與童年閱讀的《一千零一夜》有了交集,所以她創作出《中了魔法的瓶子》(圖3),此書的風格與她的童書插畫,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貌,《中了魔法的瓶子》明亮的色調,濃郁的色彩充滿戲劇感(圖4)。

圖3《中了魔法的瓶子》2005.05初版封面。

圖3《中了魔法的瓶子》2005.05初版封面。










圖4《中了魔法的瓶子》內頁。

圖4《中了魔法的瓶子》內頁。

此書描述頑皮的魔術師在瓶子工廠施了魔法,讓即將出廠的商品內容起了變化,魔術師在這些瓶罐中放入各種不同的動物,希望嚇一嚇顧客,這些流落到不同生活空間的瓶瓶罐罐果真給人們帶來一番驚奇。

《中了魔法的瓶子》作者以紅、藍、黃、綠、黑等色彩為此書的主色調,加上以水粉(Gouache)顏料表現的各種瓶子(圖5),瓶子的種類琳瑯滿目,有玻璃、塑膠、瓷器、鐵皮、壓克力等等。當這些躲在瓶子裡的動物被發現後(圖6),立即還原為正常的模樣,與孩子們同樂(圖7)。作者完成了瓶子的圖畫之後,才開始構思故事。《中了魔法的瓶子》是她的第一部圖畫書作品,出版社與她都傾入了極大的熱忱來製作,光是封面設計就更換了三次,印刷時也要求在現場監督品質。

圖5「雙胞胎巧克力」瓶裡,可能躲著雙胞胎動物?

圖5「雙胞胎巧克力」瓶裡,可能躲著雙胞胎動物?

圖6果然是對雙胞胎。

圖6果然是對雙胞胎。

圖7躲在瓶子裡的動物被發現後,還原為本來的模樣與孩子們同樂。

圖7躲在瓶子裡的動物被發現後,還原為本來的模樣與孩子們同樂。

《中了魔法的瓶子》無論是圖像或故事皆充滿奇想,各種大小不一的動物以變形的姿態藏身容器裡,動物現形的方式以翻翻書(flap book)的設計掀開,給讀者帶來解謎的好奇與樂趣。此書獲得拉加茲獎時,評審團給予的評語是:《中了魔法的瓶子》使用類似阿爾欽博多[5] (Archimboldo 1527-1593)的創作手法,在平凡的容器中,隱藏了繁複的內容,在充滿戲劇的面具後,藏著一個奇特的世界,彷彿一座幻想的動物園。」

高京淑奇思妙想的「瓶子童話」為她打開圖畫書的大門,當年在韓國這類型的圖畫書仍算少數,常被視為實驗性的圖像作品。回顧一下,當時流行的圖畫類型,讀者或許就能看出其差異性,2006年波隆那書展中,韓國有三部作品獲選年度插畫家獎,三部作品皆為韓國傳統文化內容,分別為描繪傳統服飾的《新嫁娘》(圖8)、描繪宮殿建築的《景福宮》(圖9)與描述人生的一生中幾場重要儀式的《人生儀禮》(圖10)。

圖8《新嫁娘》、圖9《景福宮》、圖10《人生儀禮》

圖8《新嫁娘》、圖9《景福宮》、圖10《人生儀禮》


[1] 「韓國CJ圖畫獎」是CJ文化財團所主辦的圖畫書獎,2008開辦,僅開辦3回。現已轉型為圖畫書/繪本動畫獎。CJ圖畫獎選拔方式分為「圖畫書獎」與「插畫獎」,圖畫書初審選出100部,複審作品5部(不分名次),由主辦單位向複審得獎作品之出版社購買3千美元的圖書,捐贈給國際救援組織,插畫獎部分,初審選出50部作品,複審作品5部(不分名次),入圍複審者可得2千美元獎金,如兩年內出版,再提供5千美元出版資金給出版社。

資料出處:http://www.picturebook-museum.com/user/award_info.asp?prizeIdx=16

[2] 原著作者:麥可・羅森(Michael Rosen 1946-)

[3]插畫代表作品:《炸醬麵、海鮮麵、糖醋肉》金榮洙文,高京淑 圖,재미마주(Jaimimage)1999

[4] 參考資料:Graphic Pius 2 프로파간다 2009.09

[5] 16世紀畫家,擅長以蔬菜、花、果、海鮮、肉品等物體堆疊出人物肖像。


張靜宜: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目前博士進修中。碩士論文《韓國圖畫書發展考察初探》獲教育部論文優良獎。學術興趣為韓國兒童文學、民間故事、圖畫書藝術。「當老虎抽菸斗的時候」圖畫書研究專欄作者。
raw-image



avatar-img
童里繪本溫室 • 插畫培養皿
230會員
177內容數
童里是間外語繪本專門書店,2016年始於網路書店,2018年成立實體書店。聚焦於繪本藝術與插畫創作交流,選書核心以藝術性、哲思性、文學性高和有觀點的繪本為主。繪本的每一頁都是畫作,而一本繪本就像是一場畫展,其中也蘊含許多觀點,美麗又近人,從書架上便能隨手捻來,日常中享受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文 / 賴筱彤(「繪本任意門」版主) 偶爾,還是有人會問我,區區幾百字的圖畫書(甚至無字書)到底有何好看之處?我心裡總會想起這段威廉.布萊克的詩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而會如此提問的人真小看了圖畫書,也小看了自己。 大人當久了,會忘記自己曾經也有小孩的純心。 作者:賴筱彤
Beatrice Alemagna說,她最初並不是為了兒童創作《永別了,白雪公主》這本書,一開始就不是設定給小孩看的。還沒有拿到紙本書之前,光是看到封面時,心裡直覺:她憋很久了… …。
Emilie Vast是來自法國Reims的插畫家、作家和視覺藝術家,1978 年出生於Epernay,2002 年畢業於蘭斯ESAD學院,Emilie擅長純粹的線條、純色和對比。
文/張靜宜  圖畫書的內容與形式一直存在著難以歸入既有藝術類別的問題,這讓韓國圖畫書作家有了不一樣的想法,認為圖畫書有潛力成為第十藝術。圖畫書是藝術表現的媒介嗎?創作者、出版人有什麼看法與行動?面對不易在書店出現的創作型圖畫書,讀者該到何處尋找? 2016年6月13日,韓國圖畫書協會創立,委員們於創
文 / 張靜宜 戰亂造成的離散家庭、日軍慰安婦、生長發育遲緩的孩子、異國婚姻的文化衝突、流浪狗收養……,漫畫家/圖像小說家金錦淑關注的議題總圍繞著社會中幽微的、被漠視的現實。金錦淑於2020年以《草——活著的歷史,日軍慰安婦受害者奶奶的證言》榮獲漫畫哈維獎,成為韓國首位拿下此大獎者。金錦淑如何跨入圖
文 /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繪本是以圖像與文字的合奏來揮灑想像力的藝術創作,精采的作品透過想像力為讀者開啟對真實的重新理解。透過夢的理解來靠近心靈真實的榮格心理學,也是從想像的角度來擴大我們對於真實的理解。繪本的創作與心理學的探索,於是在想像力的基礎上有了交會的可能性。本文將從夢的心理學
文 / 賴筱彤(「繪本任意門」版主) 偶爾,還是有人會問我,區區幾百字的圖畫書(甚至無字書)到底有何好看之處?我心裡總會想起這段威廉.布萊克的詩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而會如此提問的人真小看了圖畫書,也小看了自己。 大人當久了,會忘記自己曾經也有小孩的純心。 作者:賴筱彤
Beatrice Alemagna說,她最初並不是為了兒童創作《永別了,白雪公主》這本書,一開始就不是設定給小孩看的。還沒有拿到紙本書之前,光是看到封面時,心裡直覺:她憋很久了… …。
Emilie Vast是來自法國Reims的插畫家、作家和視覺藝術家,1978 年出生於Epernay,2002 年畢業於蘭斯ESAD學院,Emilie擅長純粹的線條、純色和對比。
文/張靜宜  圖畫書的內容與形式一直存在著難以歸入既有藝術類別的問題,這讓韓國圖畫書作家有了不一樣的想法,認為圖畫書有潛力成為第十藝術。圖畫書是藝術表現的媒介嗎?創作者、出版人有什麼看法與行動?面對不易在書店出現的創作型圖畫書,讀者該到何處尋找? 2016年6月13日,韓國圖畫書協會創立,委員們於創
文 / 張靜宜 戰亂造成的離散家庭、日軍慰安婦、生長發育遲緩的孩子、異國婚姻的文化衝突、流浪狗收養……,漫畫家/圖像小說家金錦淑關注的議題總圍繞著社會中幽微的、被漠視的現實。金錦淑於2020年以《草——活著的歷史,日軍慰安婦受害者奶奶的證言》榮獲漫畫哈維獎,成為韓國首位拿下此大獎者。金錦淑如何跨入圖
文 /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繪本是以圖像與文字的合奏來揮灑想像力的藝術創作,精采的作品透過想像力為讀者開啟對真實的重新理解。透過夢的理解來靠近心靈真實的榮格心理學,也是從想像的角度來擴大我們對於真實的理解。繪本的創作與心理學的探索,於是在想像力的基礎上有了交會的可能性。本文將從夢的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