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即不離》走來,有別於三年前廖克發從自身的家庭上溯缺位的家族史,2019年的《還有一些樹》同樣以歷史物件上的「空缺」,引導出整部紀錄片的核心叩問。從「祖父的身份」到「種族」,鏡頭所揭露的缺席、缺漏的訊息,皆指向著馬來西亞至今依然缺落的歷史和真相,直到鏡頭選擇看向景物,負重者才緩緩嘆氣。不能被人類記憶所存的,總得有攝影機留憶,而斧頭所遺忘的,樹木會記得。廖克發的記錄長片至今,總是要記住那些刻意被遺忘的事。
總以提問為起手式的紀錄長片,廖克發導演説,那都是起自於對自身狀態不確定而開展的探尋。確是,到劇情片《菠蘿蜜》為止,廖克發的影像幾乎都意在釐清個體與家鄉、土地之間以記憶為臍帶的關聯。在《還有一些樹》裡,廖克發首先拋出了馬來西亞長期作為爭端核心的「種族」,接著並置馬來半島上原住民族的受剝削史和標幟馬華衝突的513事件,將「種族」命題以土地記憶為證,鋪述出馬來西亞複雜的族群政治。
關於土地的記憶,鏡頭沿河流溯往至殖民前的原住民族身影。相較於先前作品在論述上有與個人經驗鑲嵌之處,在《還有一些樹》裡的原住民族群段落,廖克發選擇採用具影像反身性的觀點來講述殖民史。一幀幀檔案影像(archive)背後,發語者/殖民者佔據詮釋高位,貌似客觀地恣意對他者文化進行陳述,英殖民者以自信的口吻在陳舊的官方紀錄片裡,頌揚西方文明如何地解放了原被馬來人與華人和印度移民剝削、視之為奴隸的原住民族。並以導演實地前往部落的探訪片段穿插在帝國主義電影《永遠的特密人》(1956)的片段之間。在現今的畫面中,鏡頭隨著長老的引領,重新回到曾經迫害發生的地點,在時序上映襯著《永遠的特密人》戲劇化而獵奇視角的場面調度,當畫面再次回到現在,導演隨即演示了畫外的掌鏡者、鏡頭的權力者如何輕易地操弄著影中人物的走位。在之後,本片更直接召喚電影研究者現身拆解《永遠的特密人》中的場面調度,再次強調並揭露片中殖民者獵奇的視點。然而當時間推移至今,原住民族的權益一如他們的名字、土地那樣不斷地被抹消、剷平,廖克發在此有意地在影像拆解、反身性的語言裡,展示馬來西亞原住民,即便因殖民經歷而遭受現代化的、線性的進步史觀拖曳出原本的部落,但他者的身份卻是從一而終。
如果說,廖克發刻意地藉著影像物質和時序間隔出對原住民族的帶有距離的、局外的影像觀點,以指出在馬來歷史裡的種族階序如何地將原住民群體他者化。那麼,之於馬來西亞獨立後的馬華衝突,導演則是引入不同族群見證者的視角,試圖透由多方觀點建構事件,而他的攝影機仍不帶批判地處在局外。
當影像再次從明信片的提問出發,這一回,廖克發帶入了線性時間軸,透過各方觀點拼湊513當日的事件順序。在段落的訪談影像(talking heads)中,受訪者的種族背景作為影像展示的要素,主導著這些人們對於種族衝突事件的理解,並不鎖定特定立場來陳述事件本身。
作為不在現場的觀看者,在影像中承接了受訪者的記憶轉述,涵括了倖存者對於家庭摧毀的痛心,因當今政策亦不得公開祭祖的難耐;華人勞工黨的支部主席回憶抵制行動,以及時間軸中關鍵的勞工黨勝選遊行;當年的馬來覺青堅信著族群平等的信念,面對衝突悲劇墮淚,然對於種族之間的現實差異視盲,並將馬來人的特權視為合理。廖克發擇定了這些表面上對立的族群個體,卻又透由個人的闡述去填塞二分之間的鴻溝 — — 以種族之名,人們被切分開來,是非似乎昭然若揭,但以個人之為,原先價值判斷的直觀則被打破:你要如何、何能以種族斷定一個人在歷史現場中的是非?這些受訪者轉述的景象無不令人惶恐 — — 從記憶中指出當權者以種族為名的壓迫 — — 然而這些原本單純只被想像成對單一族群的迫害的傷痛,卻可以是模糊了種族邊界的傷害氾濫。諸如廖克發選擇了一位兼具馬來人與華人移民家庭背景的倖存者作為513事件的敘述開端,即是反對排他式的族群界線及認同的個人例證。而這也是導演在處理影片立場問題,以及自身對種族概念的詮釋時,所採用的策略:必須指認現存的劃分,才有可能以個人的殊異來解構這個框架。
廖克發的紀錄片手筆再次並置了兩條迥異的敘事線,以往的關聯性質疑,在《還有一些樹》中卻是緊扣著「種族」的概念,串聯受制於種族的受壓迫身份,並以更超然的「樹」的視角來見證歷史。遺忘與記憶之間,對人們而言也許有著時序所致的模糊與偏斜,既有的影像作為權力,立定了某些歷史記憶的樣貌。廖克發的影像卻能是有意識地抽離立場,轉以自然空景的所存作為跨越時間的見證。倘若希冀在現下語境中革除殖民以文明之名所引入的分類等啟蒙遺緒,也許我們都應該回頭追溯,或說淡忘時間演進地直直走進神話裡,一如片末的鐘乳石洞,那才是人們所能持存的永恆。
註:本篇標題「你得用手指去指」,引《百年孤寂》開篇:「那是一個嶄新的天地,許多事情、許多事物還沒有命名,你必須用手指去指。」謹作為對啟蒙前神話的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