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心得]天倫之旅/爸爸的便當是世界第一/如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身邊總會遇到一兩個朋友是屬於 “老起來等”的長相,年輕時看起來老成,幾年過去也不見他有甚麼改變。反到自己頗明顯已有了歲月的痕跡。
最近看的幾部電影,頗有點提早老起來等的感覺;明明年紀還不到,卻又有種感同身受、未雨綢繆之感。
未免日久遺忘,且紀錄一二。

天倫之旅

網路上關於這部片的心得滿多,都寫得很好,對於劇情內容我也就不多贅述。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父親的夢裡,那些長大的孩子都會變成小孩的樣貌出現。一則以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二則,在父母眼中,他可能都記得的是你過往最純真美好的樣貌。這種淺顯直白的表現方式,我覺得導演很厲害。
姑且不論其中的父親對小孩的生活推敲是不是正確,在電影裡某些部分沒有明確給出答案,不過,人與人之間有所隱瞞,同住一起的家人又怎麼會感受不到對方的 “不正常”呢?只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有太多的心照不宣,卻又因為那些說不出口的事造成更多的誤會…
最後,以前都沒想到自己的小孩有一天可能嫁娶之後移動到世界各地,過一個節日都需要大費周章才能齊聚一堂,或是在年邁時要周遊各地才能見他們一面,又或是跟孫子女有新的關係要建立是多麼不容易,這部電影真的刺激到我對於未來的想像實在貧瘠這件事。
單親的爸爸幫女兒做便當,有什麼了不起?當然是要從不會到會才顯得了不起。
過程中也遭遇到女兒的欺騙,假意有同學仰慕爸爸的便當,實則是想幫喜歡的渣男帶便當,順便營造自己賢慧的形象。不過戀情很快因為真相大白而告終,最終畢業的時候也換女兒做便當給父親。以一種討喜的反哺作為結束,通篇沒有母親,更加凸顯父女之間的情感互動。個人猜想導演想滿足自己慾望的心情在其中。

不過,很現實的問題是:將來我也要為小孩做便當嗎?為了甚麼原因要幫小孩做便當呢?在片中是因為母親不在所以父代母職,尤其在日本的便當文化更甚於台灣,是親情爭奇鬥艷的修羅場,是青少年用來炫耀的武器。當然,也可以用錢去買便當,但是在日本,手工的價值更勝於買到的成品。(台灣是不是會反過來?)
這部片裡,應該有個更單純的起心動念:照顧孩子的飲食,表達關愛。
一開始我本來以為只是高三那年,讓孩子可以專心準備考試,不用為食物操煩,看到後來才知道是準備了三年的便當。雖然我周末偶爾會下廚,可是真要像那樣準備孩子一年甚至三年的便當,似乎也還力有未逮。是不是該趁他們還小的時候多磨練一下身手呢…
電影預告的一句話打動我;一個國中年紀的孩子坐在鏡頭前說:有時候會想,是不是上輩子做了很多壞事。

這是慈濟的紀錄片,紀錄志工們在花東做的事情。當然對於慈濟也有一些爭議,捐獻或是買地或是海外投資等等。不過在這部片中,志工們有著自己的工作,再撥空去關心其他弱勢的老人或小孩;也許透過助學金,也許只是一些定期的關懷,這中間其實就是一個社會安全網的成形。政府並不是萬能,甚至很多時候並沒有到位。有一些人願意以實際的行動關懷他人的困境,並且不求回報(所求的只是希望她過得好一點),這種善意實在令人動容。

片中的那個孩子接著說:後來想想,好像又不是這樣。但究竟是怎樣,他似乎也說不出結論。
這樣年紀的孩子大概也很難理解在佛學中探討的問題:既然我已經不是前世的我,為什麼要承受前世的罪業?
公平、正義是一個抽象概念,而我們眼前所見的不公平、不正義卻是實際發生的,正因為眼前的不完美,所以設想一個更完美理想的概念。也嘗試用某些說法解釋(合理化)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佛家的討論或許需要引經據典、又或者太過深奧,我覺得倒是可以比較簡單地說:佛只重當下因
現實中的不平等或許很難改變,重點還是在這個當下,你做了甚麼。

片中的孩子似乎大多單親,好幾位的夢想都是要一個完整的家庭,要賺錢帶爸媽旅遊過快樂的日子。我有點驚訝,因為以為生活狀態不太好的孩子,可能反過來怨懟父母給的不夠,相反地,他們反而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改善這一切,即便路途或許還很遙遠,但他們正在努力。這就是如常的精神。事情或有好有壞,我自為應為事。

我們為什麼要關懷他人的苦?
是不是想透過同理、模擬,讓自己知道自己的苦並非獨一無二;讓自己知道自己並非只能當一位求救者,還能做一位給予者,達到自我生命圓滿的感受?

這答案,或許只能自己去探求。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42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作者陳國任先生曾擔任茶業改良場的場長(2015-2018)。對於茶葉的理解與說明,口條清晰、邏輯清楚。這本書的目次編排與 陸羽之<茶經>頗有相似,從茶之原、茶之造、茶之品切入,談及台灣茶樹、產業的歷史、工藝的技巧、品味儲藏往往言簡意賅,頗有令人豁然開朗之感。
看這本的時候,腦海一直浮現 楚門的世界 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是金凱瑞的代表作之一,看片的當下,一直很想知道當他發現自己活在攝影棚,踏出新的世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然而電影的結尾只是他站在世界的邊緣,道聲早安午安晚安便結束了。
2022新年的時候,跟家人一起到宜蘭度假,偷了閒和岳父一起看這部片。 本來有點擔心他沒看過1、2集會不會看不懂,開始播放之後又擔心劇情似乎有點陳悶,似乎有違過去華麗爽片的風格。
 作者:大澤真幸 譯者:顏雪雪 衛城出版 當一本書要寫給所有人的時候,就像在餐廳點炒飯可以看出廚師的基本功,往往最容易展現作者的深度與廣度。社會學我當然是個門外漢,有興趣不過就是看個見樹又見林>這種類似社會觀察的書罷了。 這本書從馬克思˙韋伯的憂鬱症情緒談起,再從亞里斯多德的社會序列(
作者陳國任先生曾擔任茶業改良場的場長(2015-2018)。對於茶葉的理解與說明,口條清晰、邏輯清楚。這本書的目次編排與 陸羽之<茶經>頗有相似,從茶之原、茶之造、茶之品切入,談及台灣茶樹、產業的歷史、工藝的技巧、品味儲藏往往言簡意賅,頗有令人豁然開朗之感。
看這本的時候,腦海一直浮現 楚門的世界 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是金凱瑞的代表作之一,看片的當下,一直很想知道當他發現自己活在攝影棚,踏出新的世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然而電影的結尾只是他站在世界的邊緣,道聲早安午安晚安便結束了。
2022新年的時候,跟家人一起到宜蘭度假,偷了閒和岳父一起看這部片。 本來有點擔心他沒看過1、2集會不會看不懂,開始播放之後又擔心劇情似乎有點陳悶,似乎有違過去華麗爽片的風格。
 作者:大澤真幸 譯者:顏雪雪 衛城出版 當一本書要寫給所有人的時候,就像在餐廳點炒飯可以看出廚師的基本功,往往最容易展現作者的深度與廣度。社會學我當然是個門外漢,有興趣不過就是看個見樹又見林>這種類似社會觀察的書罷了。 這本書從馬克思˙韋伯的憂鬱症情緒談起,再從亞里斯多德的社會序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不只過去在歷史上融匯了多樣性的族群,近年來文化的多元樣貌也逐漸展現出來。近期,《國語日報》的引導式作文題目當中的一個主題正是「多元文化」。這個主題,至今尚未出現在升學大考中,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考題,必須留意。本文分享學生筆下的題材以及寫出深度的訣竅……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曾經聽過有那麼一個故事....年輕的兒子,給老父一個又舊又破的碗,老父就用著那碗吃飯,一直到死。許多人都說兒子不孝,之後兒子的孩子也這般地對他,人家都說這是他的報應,誰叫他不懂的孝順老父,兒子才會有樣學樣。 但有人去探討這個故事的兒子為何對待老父嗎? 並沒有!! 因為這只是故事,沒有人會去
Thumbnail
《我們生了一個小孩》是一部探討重組家庭血緣關係的電影。故事圍繞著40歲男主角在第二段婚姻中,與第一段婚姻的小孩以及新生命之間的情感變化展開。透過角色間的情感互動,探討了親子關係、親密感以及血緣關係的真相。
Thumbnail
為人父母,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所謂最好的,指的都是物質,以為滿足孩子所有物質條件就是愛的表現。其實大部份的家長都沒有想過,自己平時的思維和行為舉止才是影響孩子表現的主要關鍵,就算只給得起孩子一碗白飯,他還是能從那碗白飯體悟愛的真諦,所以物質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 有兩個真實故事。第一個故事這樣的
Thumbnail
越南現象級親情作品,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一部越南觀光宣導片, 有趣也讓人反思孝順的意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如何以父之名施於教誨?倒霉兒進入思考:我是父親嗎?如果我是父親,我希望有什麼樣的孩子?有倒霉兒的苦苦,有水靈兒的甜甜,有蘊情兒的酸酸,有尋色兒的辣辣。我們希望品嘗生活的甜酸苦辣,為什麼?因為我們想知道父親為什麼給我們這些?我們有了味覺才知道不可過量。 孩子們,你們要怎麼樣的父親?苦苦說:我為什麼這
次生女兒說:次生父親為何要演化愛情給我看?你是不是一個好人?你知道我和你一樣是追求完美的人,你要做那麼大的事業,我要和你一起做。你是不是認為我不能?我是愛你的,請相信我們可以。你知不知道你是個怎麼樣的人?你是一個傻瓜,這個世紀還有誰會做這種事情,我看到了可以放手嗎? 次生女兒說:當我們大家都變大,
Thumbnail
「父親用最天真的幻想,帶領小孩走過最殘忍的世界。」   雖然這是一部迄今二十七年的電影,但我仍然不知該以何種評論述說這部片,我看的時候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它以一種遊戲人間的方式暗示我們身處的世界可能是殘酷的、黑暗的,但是陰暗之處仍有光明,電影中的小男孩被父親一路保護,這讓我想到我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不只過去在歷史上融匯了多樣性的族群,近年來文化的多元樣貌也逐漸展現出來。近期,《國語日報》的引導式作文題目當中的一個主題正是「多元文化」。這個主題,至今尚未出現在升學大考中,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考題,必須留意。本文分享學生筆下的題材以及寫出深度的訣竅……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曾經聽過有那麼一個故事....年輕的兒子,給老父一個又舊又破的碗,老父就用著那碗吃飯,一直到死。許多人都說兒子不孝,之後兒子的孩子也這般地對他,人家都說這是他的報應,誰叫他不懂的孝順老父,兒子才會有樣學樣。 但有人去探討這個故事的兒子為何對待老父嗎? 並沒有!! 因為這只是故事,沒有人會去
Thumbnail
《我們生了一個小孩》是一部探討重組家庭血緣關係的電影。故事圍繞著40歲男主角在第二段婚姻中,與第一段婚姻的小孩以及新生命之間的情感變化展開。透過角色間的情感互動,探討了親子關係、親密感以及血緣關係的真相。
Thumbnail
為人父母,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所謂最好的,指的都是物質,以為滿足孩子所有物質條件就是愛的表現。其實大部份的家長都沒有想過,自己平時的思維和行為舉止才是影響孩子表現的主要關鍵,就算只給得起孩子一碗白飯,他還是能從那碗白飯體悟愛的真諦,所以物質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 有兩個真實故事。第一個故事這樣的
Thumbnail
越南現象級親情作品,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一部越南觀光宣導片, 有趣也讓人反思孝順的意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如何以父之名施於教誨?倒霉兒進入思考:我是父親嗎?如果我是父親,我希望有什麼樣的孩子?有倒霉兒的苦苦,有水靈兒的甜甜,有蘊情兒的酸酸,有尋色兒的辣辣。我們希望品嘗生活的甜酸苦辣,為什麼?因為我們想知道父親為什麼給我們這些?我們有了味覺才知道不可過量。 孩子們,你們要怎麼樣的父親?苦苦說:我為什麼這
次生女兒說:次生父親為何要演化愛情給我看?你是不是一個好人?你知道我和你一樣是追求完美的人,你要做那麼大的事業,我要和你一起做。你是不是認為我不能?我是愛你的,請相信我們可以。你知不知道你是個怎麼樣的人?你是一個傻瓜,這個世紀還有誰會做這種事情,我看到了可以放手嗎? 次生女兒說:當我們大家都變大,
Thumbnail
「父親用最天真的幻想,帶領小孩走過最殘忍的世界。」   雖然這是一部迄今二十七年的電影,但我仍然不知該以何種評論述說這部片,我看的時候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它以一種遊戲人間的方式暗示我們身處的世界可能是殘酷的、黑暗的,但是陰暗之處仍有光明,電影中的小男孩被父親一路保護,這讓我想到我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