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都不是好人│世界上最爛的人 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 (202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又一次錙銖必較片名翻譯選擇的用詞。原名”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英文中最高級的”worst”透露相當程度的主觀,正因我們無從和「全世界」的人做比較,那個「最」字卻又是如此絕對,並不存在中文語法如今被濫用的「最xx之一」,反而替這個句子框限出一個明確的世界觀:之於每對戀人,彼此就是全世界,也因此那個”worst”純屬當事者對自己或對對方的評價。再來看中國譯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台灣則選用了<世界上最爛的人>,「最糟糕」、「最爛」在語意上存在兩種不同的味道,前者彷彿是以一個更高的角度對下位者做出評斷,還可能是旁觀者那種無關痛癢的語氣,而後者卻有滿滿複雜的情緒,似乎在說出詞句的同時也一股腦地把那些無法一一名狀之事全都吐了出來,對照原文的設定,令人覺得台灣的譯法更為貼切。

接著,更重要的問題是:在戀愛中,誰,是那個最爛的人?

從選擇以蕾娜特‧瑞因斯夫扮演的茱莉為敘事中心、各式海報的主角,可見導演有意識引導觀眾在第一時間做出批判。劇情從大學時期的茱莉展開,她開始思考未來、思考意義,毅然決然放棄原有的學業,追逐實則模糊不清的「夢想」,頂多覺得她任性卻更羨慕她的自由、勇氣、以及身邊能擁有包容她所有決定的人們,而她每個小小的任性似乎都在完成螢幕外的我們所不敢的念頭,她不怕和世界不一樣、不可惜那些向來珍貴的事物彷彿只怕一旦「可惜」將會導致更大的浪費,她堅定此刻的相信卻也不否定未來可能會改變現在的想法;她坦然於「善變」,映照出我們缺乏對自己的誠實,人性中傾向的穩定和規則源自對未知、失敗、到頭來一無所有的恐懼,卻也成為枷鎖,無法擁抱不恆定性帶來的創造。

因為本片的慧黠,使我們無法打從心底討厭這樣的角色。這些夢想、戀情、外遇的題材有太大可能拍出又一套的陳腔濫調,然而每個篇章都不走抓馬路線,就只是平舖直敘、甚至是自然而然的發展,體現那些極為平常的幽微心情,像是竟會在一份完美戀情裡感到不滿、不是被哪個對象誘惑更是被自己的慾望所撩撥…影響茱莉的那些設定充滿著靈氣,像是與曾經直視過自我的人們心有靈犀的共同秘密。

和艾克索的自白裡,她說了句矛盾卻很真實的話:”Yes, I do love you, but I also don’t.”。愛情,是這世上最曖昧的事,因為它源於曖昧,越是混沌不清越讓人著迷,再一次人們控制性地期待愛得明明白白,卻反倒是明白的那一刻愛情也走到了終點。我們對人的愛,可能連自己都不明白,再愛,仍舊存在「我」與「你」主詞與受詞的分別,愛與不愛,既可能只不過前後兩句話的時差,也可能是這愛與不愛之中存在的一大片灰,只是茱莉可以面對自己卻無法面對艾克索所以隱藏了認識艾文的事實,使她的「部分」坦白,免不了成為移情別戀的藉口。

愛情,若是道選擇題,我們又會如何選擇?是選擇和自己的思想頻率相通的才華憤青,還是隨興自在無微不至的暖男?人們必然會同時深受死之華、生之慾兩種極端所吸引,我們不見得會比茱莉更加睿智。只是,這個世界總教導我們要做為一個有禮貌的好人,事實卻是在愛情裡我們無法全然無可指責,忘了自己不過是凡人而想要面面俱到,正是這樣的執迷使得我們成為世界上最爛的人。

全片最惡性卻也是最人性的片段,是拿不定是否生下孩子的茱莉發現自己意外流產的那一刻,看著自大腿內側留下的鮮血,該是恐懼的她卻露出最直覺的一抹微笑。再怎麼任性也有難以做出的決定,命運於是成為終極的藉口,讓人不再那麼以自我為中心,也完成茱莉前半人生的覺悟─縱然在愛情成了最爛的人,幸而不必把人生,活成是非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影論寫作
139會員
261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影論寫作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本片以一種鬆散而自由的方式,梳理長久以來的傷痕與糾葛。這種「鬆」,體現在類型的混用、群像的鋪陳,以及敘事節奏的變換─這些在其他作品中可能被視為缺點,在此卻轉化為一種力量。瑞恩·庫格勒選擇點到即止地觸碰族群的沈痛,而透過一日敘事承載漫長歷史,不過度交代角色們的來龍去脈,自然舒展對他們的深刻影響,如此一
Thumbnail
2025/04/28
本片以一種鬆散而自由的方式,梳理長久以來的傷痕與糾葛。這種「鬆」,體現在類型的混用、群像的鋪陳,以及敘事節奏的變換─這些在其他作品中可能被視為缺點,在此卻轉化為一種力量。瑞恩·庫格勒選擇點到即止地觸碰族群的沈痛,而透過一日敘事承載漫長歷史,不過度交代角色們的來龍去脈,自然舒展對他們的深刻影響,如此一
Thumbnail
2025/04/23
既然植入的回憶是假的,誰會願意選擇這樣的服務?但如果虛構的記憶真實到連自己都無法辨別,那麼假的是否就等同於真的?這裡出現了一種啣尾蛇般的邏輯:「我」的選擇塑造了記憶,而人類又是透過記憶來定義「我」是誰;如果「我」選擇了一段精心設計的假記憶,那這段記憶中究竟哪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我」
Thumbnail
2025/04/23
既然植入的回憶是假的,誰會願意選擇這樣的服務?但如果虛構的記憶真實到連自己都無法辨別,那麼假的是否就等同於真的?這裡出現了一種啣尾蛇般的邏輯:「我」的選擇塑造了記憶,而人類又是透過記憶來定義「我」是誰;如果「我」選擇了一段精心設計的假記憶,那這段記憶中究竟哪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我」
Thumbnail
2025/04/16
本片的慧黠之處在於:選擇性略過訊息,像是沒有交代Ellias的過往、沒讓觀眾和他同時直擊暗門後究竟是什麼、他的父親是連續犯罪還是僅犯下一起案件、受害者Jenny又為何在Ellias想「解救」她時反倒驚恐呼喚Ellias父親的名字……甚至也不讓觀眾目睹Ellias片尾的命運。如同<紅色房間>沒有說明女
Thumbnail
2025/04/16
本片的慧黠之處在於:選擇性略過訊息,像是沒有交代Ellias的過往、沒讓觀眾和他同時直擊暗門後究竟是什麼、他的父親是連續犯罪還是僅犯下一起案件、受害者Jenny又為何在Ellias想「解救」她時反倒驚恐呼喚Ellias父親的名字……甚至也不讓觀眾目睹Ellias片尾的命運。如同<紅色房間>沒有說明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故事至此,觀影的人或許回想起了自己曾經荒唐的青春年少,明白了原來,那些故事的開頭跟結尾,都只是一個決定與另一個決定碰撞的機率總和,沒有分辨對與錯的必要。
Thumbnail
故事至此,觀影的人或許回想起了自己曾經荒唐的青春年少,明白了原來,那些故事的開頭跟結尾,都只是一個決定與另一個決定碰撞的機率總和,沒有分辨對與錯的必要。
Thumbnail
《世界上最爛的人》整體氛圍不至於抑鬱,倒是忠實闡述了新生代的迷惘。在電影中,自由並不璀璨,反而碎裂又毫無方向。甚至到了最後一幕,獨自一人回到公寓的茱莉都可能還沒有找到人生意義。
Thumbnail
《世界上最爛的人》整體氛圍不至於抑鬱,倒是忠實闡述了新生代的迷惘。在電影中,自由並不璀璨,反而碎裂又毫無方向。甚至到了最後一幕,獨自一人回到公寓的茱莉都可能還沒有找到人生意義。
Thumbnail
「世界上沒有最爛的人,是你還沒遇見一個讓你在當下得知自己有多好的人。」影響了我整個2022年。
Thumbnail
「世界上沒有最爛的人,是你還沒遇見一個讓你在當下得知自己有多好的人。」影響了我整個2022年。
Thumbnail
看完後被整部電影的「誠實」驚豔,我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消化掉這股情緒。《世界上最爛的人》對即將邁向三十歲的自己提供另外一種價值觀。人生一直在流動,我可能會花費一輩子進行探索,但也無妨,因為人生沒有非黑即白的最好與最糟。
Thumbnail
看完後被整部電影的「誠實」驚豔,我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消化掉這股情緒。《世界上最爛的人》對即將邁向三十歲的自己提供另外一種價值觀。人生一直在流動,我可能會花費一輩子進行探索,但也無妨,因為人生沒有非黑即白的最好與最糟。
Thumbnail
20歲,是即將搭上人生重要列車的年紀,過去能讓父母、成績為自己安排,可一旦踏入社會,就不斷地要自己「做選擇」。
Thumbnail
20歲,是即將搭上人生重要列車的年紀,過去能讓父母、成績為自己安排,可一旦踏入社會,就不斷地要自己「做選擇」。
Thumbnail
和艾克索的自白裡,她說了句矛盾卻很真實的話:”Yes, I do love you, but I also don’t.”。愛情,是這世上最曖昧的事,因為它源於曖昧,越是混沌不清越讓人著迷,再一次人們控制性地期待愛得明明白白,卻反倒是明白的那一刻愛情也走到了終點。我們對人的愛,可能連自己都不明白..
Thumbnail
和艾克索的自白裡,她說了句矛盾卻很真實的話:”Yes, I do love you, but I also don’t.”。愛情,是這世上最曖昧的事,因為它源於曖昧,越是混沌不清越讓人著迷,再一次人們控制性地期待愛得明明白白,卻反倒是明白的那一刻愛情也走到了終點。我們對人的愛,可能連自己都不明白..
Thumbnail
或許就像榮格的精神分析所指出的「情結」問題,茱莉的行為模式之所以帶有讓人費解的自毀傾向,其實是為了避開心靈的陳年傷疤不得不採取的迂迴手段。而茱莉的情結由來不一定完全歸因於父愛在成長過程的缺席,還可能指向集體無意識的原型;她避開的不僅是個人歷史的創傷,而是被整個社會進程淘汰的價值觀。
Thumbnail
或許就像榮格的精神分析所指出的「情結」問題,茱莉的行為模式之所以帶有讓人費解的自毀傾向,其實是為了避開心靈的陳年傷疤不得不採取的迂迴手段。而茱莉的情結由來不一定完全歸因於父愛在成長過程的缺席,還可能指向集體無意識的原型;她避開的不僅是個人歷史的創傷,而是被整個社會進程淘汰的價值觀。
Thumbnail
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人類的覺醒,我們將懂得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活出自己的價值,達到自我實現。 我感覺自己從來沒有想清楚,我就這樣糊裡糊塗地往前走。 —《世界上最爛的人》台詞 懵懂代表,那些反覆無常的內心 我覺得我像是我自己生活的旁觀者,像是我人生中的配角。 —《世界上最爛的人》台詞 兩個男人
Thumbnail
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人類的覺醒,我們將懂得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活出自己的價值,達到自我實現。 我感覺自己從來沒有想清楚,我就這樣糊裡糊塗地往前走。 —《世界上最爛的人》台詞 懵懂代表,那些反覆無常的內心 我覺得我像是我自己生活的旁觀者,像是我人生中的配角。 —《世界上最爛的人》台詞 兩個男人
Thumbnail
茱莉的愛雖然真摯,卻未必就如社會期待的純粹,與其說癡迷於某個人,不如說陶醉於安全的臂彎中。所謂愛情、親密,之於茱莉,同時是抹除不安的路徑:無人陪伴的孤寂、喪失自我的疏離,甚至是被父親拋棄導致的自我否定。相似榮格強調的,進入一段關係,讓人彌補內在的創傷與空洞。
Thumbnail
茱莉的愛雖然真摯,卻未必就如社會期待的純粹,與其說癡迷於某個人,不如說陶醉於安全的臂彎中。所謂愛情、親密,之於茱莉,同時是抹除不安的路徑:無人陪伴的孤寂、喪失自我的疏離,甚至是被父親拋棄導致的自我否定。相似榮格強調的,進入一段關係,讓人彌補內在的創傷與空洞。
Thumbnail
  在網路世代,訊息通達使生活更加瞬息萬變,眾多的可能使初步的成功與嚮往達成後,感到好像不是那麼適合自己,或者無法往前,於是我們放棄過去的努力,做了別的選擇。然而,無論選擇了什麼,舉目四顧,彷彿永遠有更好的──只有不適合是確定的,但怎樣就是「最好」?什麼又是「適合」?
Thumbnail
  在網路世代,訊息通達使生活更加瞬息萬變,眾多的可能使初步的成功與嚮往達成後,感到好像不是那麼適合自己,或者無法往前,於是我們放棄過去的努力,做了別的選擇。然而,無論選擇了什麼,舉目四顧,彷彿永遠有更好的──只有不適合是確定的,但怎樣就是「最好」?什麼又是「適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