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更新—改建的擔心與害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都更不想參加,危老整合不成,有人說政府應該要放寬容積率,有人說都是因為建商賺太多,更有人指責都是貪心的釘子戶……,其實歸根結柢就是有人不同意而已。

明明住新房子是件開心的事,為什麼不同意?我們更需要關心的是不同意的原因。不同意肯定是心中有問題沒有被解決,不然就是需求沒有被滿足,當然有些心中問題與需求是來自於誤以為,以及把改建當樂透的錯誤期待。最無計可施的狀況是,屋主莫名地除了維持現況,其餘的甚麼都不想要,甚麼都不想要,甚麼都不想要,當然就免談了。

就筆者洽談屋主的經驗,正常的屋主怕什麼?通常怕被騙、怕吃虧,怕這一生一次的決定所託非人;屋主擔心什麼?擔心品質不好,擔心分的比鄰居少,擔心房子蓋到一半建商落跑。整理了一下我所遇過的,不同意或談不攏的原因:

1.對建築相關法規不了解:例如以為房子蓋高一點就可以皆大歡喜,或是公設比低一點室內就會增加,或是只上網查容積率不管都市計畫細部計畫內容。

2.覺得建商賺太多:把附近大基地的開價拿來當成交價、營建成本用聽說的,碰過還停留在一坪六萬的。

3.對建商不信任:擔心被騙,一視同仁地覺得建商就是賤商,來騙、來吸血賺錢的。

4.想找知名大公司:因為不信任,所以覺得大公司比較有保障。但是大公司公司大,需要的管銷利潤,開出來的條件可能比較硬,而且通常要求一定的基地規模以上,才有承接的興趣,但基地一大,戶數變多,整合難度提高,就又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了。危老案通常基地小,想找大公司,難度極高。

5.違法利益視為合法權益:例如一樓增建、頂樓加蓋。

6.想獲取更大利益:不管是擔心分的比鄰居少或是想狠狠敲一筆,通常會以要求最後一個簽約的方式出現,當很多人都想當最後一個,案子就不會成了。

7.道聽塗說的錯誤期待:例如聽人家台北的房子一間可以換三間。

8.室內面積變少:特別是四、五樓的公寓,很有可能在屋主不另外出錢的狀況下,室內面積會縮水。

9.實際生活所需:例如夫妻跟兩個小孩,需要三間房,分回來的面積只能規畫兩房,又不願意拿錢出來多買一些坪數。

10.店面面積縮水:除非基地夠大,新建物因為要規劃門廳出入口以及車道出入口,加上建蔽率以及退縮的規定,一樓能用來做店面的面積通常會縮水嚴重。

11.收租中不願損失租金:其實新房子蓋好一樣可以出租。

12.剛裝潢好沒幾年:可以透過補貼,但關鍵是對於殘值的認定要有共識。

13.剛買房還在背貸款:買賣看建物坪數,改建看土地持分,目前的交易方式常會造成要拿回原來的室內面積,變成還要再拿錢出來,加上原來的貸款,無法負擔。

14.蓋好要繳管理費:變成新大樓,會有管理費。我只能說,騎腳踏車不必加油,您自己思考看看。

15. 現在住好好的:不喜歡變動,或是年紀大了住習慣了。

其實花點時間認真瞭解房子怎麼蓋,可以讓自己有基本的判斷能力,不至於那麼容易吃虧被騙;擔心所託非人、品質不夠好,找個懂得人把關,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困擾;擔心分的比別人少,公開透明是一招,找專業估價師也是一招,怕就怕有心人不願聽實話,只想要好處全部端,土地條件再好,禁不起一隻獅子一口咬。也可以多想想新房子的好處:

1. 住得安全。

2. 資產增值。

3. 一次性解決水電管線老舊、漏水、壁癌的問題。

4. 獲得容積獎勵租稅減免。

5. 住新的房子,環境變好了,房子也變美了。

6. 可以有電梯搭。

7. 可以有停車位。

8. 比起再去買一間房子,改建還是比較省。

9. 樓板加厚隔音效果比較好。

10. 可以設計無障礙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都市更新一點靈的沙龍
6會員
21內容數
2022/11/09
自2019年COVID–19疫情爆發,海外移工無法入境,人力持續吃緊,加上2021長榮塞港,造成供應鏈危機,讓全球原物料價格飆漲,更有今年俄烏戰事爆發,迄今未見終戰跡象,讓原本緊俏的物料價格,雪上加霜。 台灣建築業嚴重面臨缺工、缺料的問題,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營建成本上漲。 問題有多嚴重?以筆者之前服務
2022/11/09
自2019年COVID–19疫情爆發,海外移工無法入境,人力持續吃緊,加上2021長榮塞港,造成供應鏈危機,讓全球原物料價格飆漲,更有今年俄烏戰事爆發,迄今未見終戰跡象,讓原本緊俏的物料價格,雪上加霜。 台灣建築業嚴重面臨缺工、缺料的問題,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營建成本上漲。 問題有多嚴重?以筆者之前服務
2022/10/03
秘訣在於「足」這個字。 《禮記》學,然後知不足。 談改建,連自家土地一坪可以蓋幾坪,都不知道,想向他說明,「啊,太難、太專業,聽不懂啦」,然後自行做好做滿,用想像力把家蓋得跟101一樣高,再來質疑建商心太黑賺太多,分回來的太少。 學,然後知不足。買個手機都要做功課了,房子動不動幾千萬的東西,更應該做
2022/10/03
秘訣在於「足」這個字。 《禮記》學,然後知不足。 談改建,連自家土地一坪可以蓋幾坪,都不知道,想向他說明,「啊,太難、太專業,聽不懂啦」,然後自行做好做滿,用想像力把家蓋得跟101一樣高,再來質疑建商心太黑賺太多,分回來的太少。 學,然後知不足。買個手機都要做功課了,房子動不動幾千萬的東西,更應該做
2022/02/17
談合建最直觀的就是坪數,只會談坪數、坪數、坪數,也只想談坪數、坪數、坪數,也許再稍微關心一下建材設備。 其實坪數之外有不少東西值得思考。 ◆一、A跟B哪家建商比較好? □A建商說可以分回30坪 □B建商說可以分回35坪 如果狀況變成這樣,你會怎麼選? □A建商每坪造價20萬,分回30坪 📷 📷
2022/02/17
談合建最直觀的就是坪數,只會談坪數、坪數、坪數,也只想談坪數、坪數、坪數,也許再稍微關心一下建材設備。 其實坪數之外有不少東西值得思考。 ◆一、A跟B哪家建商比較好? □A建商說可以分回30坪 □B建商說可以分回35坪 如果狀況變成這樣,你會怎麼選? □A建商每坪造價20萬,分回30坪 📷 📷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很多人都想自己房子都更 但不想都更的也是大有人在 這時候就會遭到各種逼迫 那都更對建設公司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為什麼不同意戶會遭受此待遇? 「停車擋門斷自來水管」不同意戶控基泰逼都更 因為不同意都更,懷疑建商找人故意把車停在他家門口 根本無法出入,因此雙方還對簿公堂 更誇張的是,後來車輛移走了
Thumbnail
很多人都想自己房子都更 但不想都更的也是大有人在 這時候就會遭到各種逼迫 那都更對建設公司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為什麼不同意戶會遭受此待遇? 「停車擋門斷自來水管」不同意戶控基泰逼都更 因為不同意都更,懷疑建商找人故意把車停在他家門口 根本無法出入,因此雙方還對簿公堂 更誇張的是,後來車輛移走了
Thumbnail
管委會告建商,所為何來?
Thumbnail
管委會告建商,所為何來?
Thumbnail
最近興起了買房的念頭 學者型個性的我,馬上找了關於買房的書來研究,也上網看最近很多的買房相關的youtube影片。 實際開始找屋之後,接觸了房仲、預售屋代銷,才發現台灣房市真的畸形到不行,建商、投機客(我認為炒房的不配稱為投資客,污辱了投資這兩個字)和房仲成為一個被政府默許斂財的共生結構。 台灣歷年
Thumbnail
最近興起了買房的念頭 學者型個性的我,馬上找了關於買房的書來研究,也上網看最近很多的買房相關的youtube影片。 實際開始找屋之後,接觸了房仲、預售屋代銷,才發現台灣房市真的畸形到不行,建商、投機客(我認為炒房的不配稱為投資客,污辱了投資這兩個字)和房仲成為一個被政府默許斂財的共生結構。 台灣歷年
Thumbnail
建立了好心態,也鎖定了預算跟地點,接下來就可以找個喜歡的房仲(比如我)出來看房子了。 我不知道你會想買透天還是大樓、建地還是農地、都市計畫區還是非都市計畫區。這些各有各的眉角,實在很難在一篇文章裡面講全。 就算能講全,你也看不完 所以我們來慢慢講。 這邊我們先從市場最主流的產品,大樓來說 感謝
Thumbnail
建立了好心態,也鎖定了預算跟地點,接下來就可以找個喜歡的房仲(比如我)出來看房子了。 我不知道你會想買透天還是大樓、建地還是農地、都市計畫區還是非都市計畫區。這些各有各的眉角,實在很難在一篇文章裡面講全。 就算能講全,你也看不完 所以我們來慢慢講。 這邊我們先從市場最主流的產品,大樓來說 感謝
Thumbnail
有關「地主戶」的話題想聊很久了,因為聽了很多說法都跟自己親身遇到的不太相符,決定把內容分享在本文中。
Thumbnail
有關「地主戶」的話題想聊很久了,因為聽了很多說法都跟自己親身遇到的不太相符,決定把內容分享在本文中。
Thumbnail
預售屋很多人會認為低於市價或可以低於市價很多,這已經是老舊觀念 無論是自住或投資這都是大家都期望的事情,這在過往是有機會的,但由於現在的網路透明化,這樣的的機會也變少,讓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並非不可能。 現在預售屋會有建商自行販售和代銷公司二個類型,多少會有一些出入,對於有意願購屋,現場可做詢問或
Thumbnail
預售屋很多人會認為低於市價或可以低於市價很多,這已經是老舊觀念 無論是自住或投資這都是大家都期望的事情,這在過往是有機會的,但由於現在的網路透明化,這樣的的機會也變少,讓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並非不可能。 現在預售屋會有建商自行販售和代銷公司二個類型,多少會有一些出入,對於有意願購屋,現場可做詢問或
Thumbnail
臺灣都市地區房屋老化問題嚴重,樂見政府透過修法推動都市更新。但臺灣都市更新、危老重建制度設計多藉由「利益」所驅動,中央與地方政府為加速推動,多祭出各項獎勵方案,除了稅費減免外,容積獎勵更是常見的手段。不過相關配套措施缺乏,造成人民對於都更有錯誤期待,以為「拖」最有利,越晚都更條件可以更好。許多都更
Thumbnail
臺灣都市地區房屋老化問題嚴重,樂見政府透過修法推動都市更新。但臺灣都市更新、危老重建制度設計多藉由「利益」所驅動,中央與地方政府為加速推動,多祭出各項獎勵方案,除了稅費減免外,容積獎勵更是常見的手段。不過相關配套措施缺乏,造成人民對於都更有錯誤期待,以為「拖」最有利,越晚都更條件可以更好。許多都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