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ㄓㄞˋ [名]
以竹或樹枝編成的柵欄。通「寨」。如唐朝王維有〈鹿柴〉一詩。《三國志.卷五五.吳書.甘寧傳》:「羽聞之,住不渡,而結柴營。」
一、五 言 絕 句
01鹿柴 王維
朝代:唐代
鹿柴:詩名。唐朝王維所作。五言絕句。全詩為「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是王維輞川別業的一景。籬笆、柵欄。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返景】ㄈㄢˇ ㄧㄥˇ
釋義
日光光影的反照。唐.王維〈鹿柴〉詩:「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也作「反景」。
譯文
空寂的山中不見一個人,只聽到一陣人語聲。
(太陽的一抹餘暉返人深林 ),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景這個字,由「日」、「京」組成。京的意思是「超大」。所以像「鯨魚」就是超大的魚。景呢,基本上就是指天空中明亮的「太陽」,或照亮大地的「日光」啦!
然而成為「返景」的時候,它不再是強烈的太陽或日光,而是較為幽暗的夕陽或餘暉。
返景這個詞,在唐詩中還有一些例子,我們就直接從這些詩例來看吧!
如,宋之問〈溫泉莊臥病寄楊七炯〉:「…茲山棲靈異,朝夜翳雲族。是日濛雨晴,返景入巖谷。…」
「返景入巖谷」是雨剛過去,光線照入山谷的景象。
又如李頎的〈晚歸東園〉:「…倚杖寒山暮,鳴梭秋葉時。回雲覆陰谷,返景照霜梨。」
「返景照霜梨」,是在雲影覆蓋陰谷時,斜射而入的夕陽照亮了寒冷的梨樹。
錢起〈田園雨後贈鄰人〉:「…殘雲虹未落,返景霞初吐。時鳥鳴村墟,新泉遶林圃。…」
「返景霞初吐。」是夕雨過後,餘虹未盡,夕陽初照晚霞的情景。
在這些詩例裡面,「返景」多半都與黃昏一起出現,我們可以了解,所謂返景最可能是直接的夕陽光,如「返景霞初吐。」,就是日光照在雲上生成晚霞的樣子。
返景也可以作為夕陽,如李端〈送友人遊江東〉:「…鳥聲悲古木,雲影入通津。返景斜連草,回潮暗動蘋。…」
能夠「斜連草」的「返景」,當然只能是指夕陽,也就是斜陽了。
明代唐汝洵的《唐詩解》,引用《四時纂要》這樣解釋返景:「日西落,光返照於東謂之返景。」翻成白話文,就是「太陽西落時,光芒往日出的東邊回照,就叫做返景。」結合詩例來看,它可以是夕陽,也可以是夕陽光(餘暉)。並且只有這兩種解釋。
所以,返景入深林的返景,最正確的解釋就是:
「傍晚的夕陽光射入深林之中」也只有這樣,才能「復照青苔上」。
這首詩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於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接着以但聞一轉,引出人語響來。空谷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後,愈添空寂。最後又寫幾點夕陽餘暉的映照,愈加觸發人幽暗的感覺。
大凡寫山水,總離不開具體景物,或摹狀嶙峋怪石,或描繪參天古木,或渲染飛瀑懸泉,其着眼點在於景物之奇。而此詩則從一個奇特的現象着筆:“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層巖迭嶂,看去空無一人。可是有時會突然聽得朗朗笑語,但由於回聲的多重反射,一時間很難判斷人聲究竟從何而起。人們大約都有類似的經驗,本來很平常。但是將這種視覺與聽覺互補的觀察事物的方法以詩的形式加以表現,就不能不說是一個創造。從詩的表現說,它別出新意,不蹈故常;從作品的接受者說,是那樣新奇有趣,儼如身臨其境,由此引起積極的情感活動。前兩句詩用直白的語言,略作點染,境界即出。詩開頭的“空山”,二字,是相對於無人而言,同時表明詩人的視野比較開闊,可以一視無礙;如果置身於隱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從這兩個字,也可以窺見山中的景物形勢特點。對句的“響”字與“空山”相呼應:只有在沒有太多障礙物的情況下,聲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復迴盪,方纔可以說“人語響”。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前二句寫幽靜,因聲傳神;後二句寫幽深,以光敷色。山中景色會因朝夕晦暝、風雨因時而變化。此詩則選取傍晚時分的景色作爲描寫對象。這時夕陽返照射入樹林深處,又有一部分光線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來,各類景物斑斑駁駁的,明暗對比鮮明。近處,投在地面上的蓊鬱的樹影漸漸拉長;樹林深處,因黝暗而顯得十分幽邃。這種景觀的最佳時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須是晴朗的傍晚,陰雨綿綿是不行的。詩的第一個透視點是深林。人的感官無法直接測知樹林深處,此詩以不可見即想象中的“無限”和“神祕莫測”寫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陽明天中爲最深。第二個透視點是青苔。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觀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於陰暗潮溼之處,它的生長,是濃密的樹木遮住日光的結果,而此刻卻在夕照中。這兩個透視點合在一起,互相映發,使詩意虛實相生。
這首詩創造了一種幽深而光明的象徵性境界,表現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禪過程中的豁然開朗。詩中雖有禪意,卻不訴諸議論說理,而全滲透於自然景色的生動描繪之中。
王維是詩人、畫家兼音樂家。這首詩正體現出詩、畫、樂的結合。他以音樂家對聲的感悟,畫家對光的把握,詩人對語言的提煉,刻畫了空谷人語、斜輝返照那一瞬間特有的寂靜清幽,耐人尋味。
02竹裏館 王維
朝代:唐代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
(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裏 ),一邊彈琴一邊吹口哨。
深林中沒有人與我作伴,只有天上的明月來相照。
字詞 【幽篁】
注音 ㄧㄡ ㄏㄨㄤˊ
釋義
竹林深處。《楚辭.屈原.九歌.山鬼》:「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唐.王維〈竹里館〉詩:「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字詞 【篁】 部首:竹 部首外筆畫數:9 總筆畫數:15
注音 ㄏㄨㄤˊ
釋義
[名]
1 竹林、竹叢。《楚辭.屈原.九歌.山鬼》:「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
2 竹的通稱。唐.柳宗元〈清水驛叢竹天水趙云余手種一十二莖〉詩:「簷下疏篁十二莖,襄陽從事寄幽情。」唐.李商隱〈離思〉詩:「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
一、以下評析節錄自《唐詩三百首譯注評》
詩作表達了作者表現了隱居生活的恬淡的心情、高潔的人品,同時也有一股幽泠、孤清的氣氛籠罩於其中……稍帶一絲怨意。
如長嘯,從魏晉以來即為文士所喜愛。《晉書‧阮籍傳》說他「嗜酒能嘯,善彈琴。這位名士因不滿司馬氏的高壓統治,藉長嘯及彈琴來抒發他對人身自由和清明政治的嚮往。王維在詩中引用這兩項意象(彈琴及長嘯),自然也有著同阮籍相類似的處境,說明詩人借用阮籍受壓制之事來表白自己心境不是很舒暢。
詩中還有詩人孤獨淒涼一面的描寫,如「獨坐」、「人不知」等語辭的運用便是。再說明月前來造訪,也可看成是因為詩人過於孤單,在並無一人相伴的情況下,只有明月前來為他助興。如此解釋,明月便成為突出怨意的意象了。
總之,本詩中所顯示的詩人內心情感是複雜矛盾的,而並非單一不變。
二、王維《竹里館》賞析——錄自《密林深處》
詩中寫到景物,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幽篁」、「深林」、「明月」……這裏,像是隨意寫出了眼前景物,沒有費什麼氣力去刻畫和塗飾。
詩中寫人物活動,也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獨坐」、「彈琴」、「長嘯」。對人物,既沒有描繪其彈奏舒嘯之狀,也沒有表達其喜怒哀樂之情;對琴音與嘯聲,更沒有花任何筆墨寫出其音調與聲情。
表面看來,四句詩的用字造語都是平平無奇的。但四句詩合起來,卻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詩中描寫周圍景色,選擇了竹林與明月,是取其與所要顯示的那一清幽澄淨的環境原本一致;詩中抒寫自我情懷,選擇了彈琴與長嘯,則取其與所要表現的那一清幽澄淨的心境互為表裏。
三、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附屬小學閱讀學堂
王維晚年辭官後,過著隱居的生活,這首詩正是他隱居在竹林中,閒適生活的寫照。他恬淡的心境,好像和自然界有很完美的溝通,高掛在天際的明月就是他的知音。
這首五言絕句,描述的是詩人獨處時的心境。王維年輕時因為仕途順利且意氣風發,故其作品充滿著豪情壯志,晚年時期因受亂事牽連導致仕途受阻,因而萌生隱居之意。竹里館為王維晚年之作品,由詩中可看出,晚年恬淡孤獨,只有明月陪伴的生活,已不見早期的熱情澎湃。
不過,仔細推敲其隱含的意思,可以看出王維仍然等待時機,等待著明君的任用。因為王維是個文武兼備的人才,隱居時,廣交有識之士為友,亦在等候賢明君王的招賢納士,期許能遇到明月般的君主賞識。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遇到不順利的時候,不要自暴自棄,應該效法王維,隨時充實自我,等待時機的到來才是上策。只要努力,收穫最大的就是自己呀!
03送別 王之渙
朝代:唐代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爲別離多。
譯文
春風中一株株楊柳樹,沿着御河兩岸呈現出一片綠色。
最近攀折起來不是那麼方便,(應該是因爲最近離別的人們較多 )。
字詞 【御河】
注音 ㄩˋ ㄏㄜˊ
釋義
1 御用的河道。
2 河川名:(1)在山西省大同縣東北。(2)玉泉的別名,參見「玉泉」條。
东门:即长安青门,唐朝时出京城多东行者,多用于送别。有的版本作东风。
青青:指杨柳的颜色。
御河:指京城护城河。
攀折: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
苦:过于,过份。
别离:离别,分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写景,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还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东门”点名了送别的地点在长安青门,“青青”表明杨柳的颜色已经很绿,表明时间是在暮春时节。“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绿色的杨柳树夹杂在御河两岸,看似恬静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且首句是远望所见,第二句是近观所见。在远与近的距离感中,诗人送友的踽踽长街的身影得以体现,衬托出舍不得惜别却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这两句是抒情,通过侧面描写出送别人多。一个“苦”字,既是攀折杨柳而不便之苦,也是离别的愁苦。至于诗人自己折了杨柳没有却只字未提,更衬托出了诗人的送别的深情。后两句看似平淡,仔细咀嚼,意味深长,诗人折或者不折杨柳,内心的悲楚恐怕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这首送别诗短小精悍,言浅意深,依依惜别之意,跃然纸上。纵观全诗,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其中的描写言简意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04相思 王維
朝代:唐代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譯文
鮮紅渾圓的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開的季節,不知又生出多少?
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採集,(小小紅豆引人相思 )。
王維(公元700─761),字摩詰,為盛唐大詩人、大畫家兼音樂家。王維的詩精緻優美,清新脫俗,獨成一家。他和李欣、高適、岑參以及王昌齡一起合稱“王李高岑”,是邊塞詩的代表人物;和孟浩然合稱“王孟”,又是田園詩的代表人物。至於「禪詩作者介紹:
」,他更是古今獨步。蘇軾稱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注釋:
1.紅豆:產於臺灣和兩廣等南方地區,是一種熱帶植物的種子。紅色心形,很像一顆紅心,又稱為相思子。
2.采擷:摘取。
賞析:
短短的二十字,沒有艱深的用字,也沒有雕琢修飾的痕跡,一首簡單的小詩,卻是千古流傳的佳句。王維是一位很擅長詠物抒情的詩人,特別是他喜歡以事物背後的象徵性意函,來表達心中的情緒。
這首詩的前面兩句,雖然是個問句,其實是暗示自己對朋友的相思之情就如紅豆一般,後面兩句勸對方要多採擷相思豆,其實是要對方不要忘了自己的相思之情。詩人以紅豆這樣微小的東西,來表現深深的情意,簡單的兩句問答,率直的讓人不假思索,便感染了「毋忘我」的深情,也難怪不論男女老少,都被這短而淺白的幾個字,感動千年而不衰。
05雜詩三首·其二 王維
朝代:唐代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譯文
您是剛從我們家鄉來的,一定了解家鄉的人情世態。
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有 )?
注釋:
①來日:來的時候。
②綺(qǐ)窗:雕畫花紋的窗戶。
③著花未:開花沒有?著(zhuó)花,開花。未,用於句末,相當於“否”,表疑問。
賞析:
這首詩通篇運用借問法,以第一人稱敘寫。四句都是遊子向故鄉來人的詢問之辭。遊子離家日久,不免思家懷內。遇到故鄉來人,迫不及待地打聽家中情事。他關心的事情一定很多,其中最關心的是他的妻子。但他偏偏不直接問妻子的情況,也不問其他重大的事,卻問起窗前的那株寒梅開花了沒有,似乎不可思議。細細品味,這一問,確如前人所說,問得“淡絕妙絕”。窗前着一“綺”字,則窗中之人,必是遊子魂牽夢繞的佳人愛妻。清黃叔燦《唐詩箋評》說:“‘綺窗前’三字,含情無限。”體味精妙。而這株亭亭玉立於綺窗前的“寒梅”,更耐人尋味。它或許是愛妻親手栽植,或許傾聽過他們夫妻二人的山盟海誓,總之,是他們愛情的見證或象徵。因此,遊子對它有着深刻的印象和特別的感情。他不直接說思念故鄉、親人,而對寒梅開花沒有這一微小的卻又牽動着他情懷的事物表示關切,而把對故鄉和妻子的思念,對往事的回憶眷戀,表現得格外含蓄、濃烈、深厚。
王維深諳五言絕句篇幅短小,宜於以小見大、以少總多的藝術特點,將抒情主人公交集的百感一一芟除,只留下一點情懷,將他靈視中所映現出的故鄉種種景物意象儘量刪減,只留下窗前那一樹梅花,正是在這淨化得無法再淨化的情思和景物的描寫中,透露出無限情味,引人生出無窮遐想。清人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此詩:“以微物懸念,傳出件件關心,思家之切。”說得頗中肯。
羅宗強先生在論述盛唐詩人善於將情思和境界高度淨化時,將王維這首詩與初唐詩人王績《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詩作了比較。兩詩的題材內容十分類似。
王維詩寫得質樸自然,感情也真摯動人,但詩中寫自己遇到故鄉來人詢問故鄉情事,一連問了子侄、栽樹、建茅齋、植竹、種桷、水渠、石苔、果園、林花等一系列問題,“他把見到故鄉人那種什麼都想了解的心情和盤托出,沒有經過刪汰,沒有加以淨化。因此,這許多問,也就沒有王維的一問所給人的印象深。”通過這一比較,足以顯示出“王維是一位在意境創造中追求情思與景物的淨化的高手”(羅宗強《唐詩小史》)。
鑑賞二
作者:佚名
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個久在異鄉的人,忽然遇上來自故鄉的舊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強烈的鄉思,是急欲瞭解故鄉風物、人事的心情。
開頭兩句,正是以一種不加修飾、接近於生活的自然狀態的形式,傳神地表達了“我”的這種感情。“故鄉”一詞迭見,正表現出鄉思之:“應知”表現出瞭解鄉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種兒童式的天真與親切。純用白描記言,卻簡潔地將“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態、口吻等表現得栩栩如生,這其實是很省儉的筆墨。
關於“故鄉事”,那是可以開一張長長的問題清單的。初唐的王績寫過一篇《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從朋舊童孩、宗族弟侄、舊園新樹、茅齋寬窄、柳行疏密一直問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猶未盡,“羈心只欲問”;而這首詩中的“我”卻撇開這些,獨問對方: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彷彿故鄉是值得懷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絕非故作姿態。
一個人對故鄉的懷念,總是和那些與自己過去生活有密切關係的人、事、物聯結在一起。所謂“鄉思”,完全是一種“形象思維”,浮現在思鄉者腦海中的,都是一個個具體的形象或畫面。故鄉的親朋故舊、山川景物、風土人情,都值得懷念。但引起親切懷想的,有時往往是一些看來很平常、很細小的情事,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蘊含着當年家居生活親切有趣的情事。因此,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鄉的一種象徵。它已經被詩化、典型化了。因此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鄉之情的集中寄託。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獨問“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邏輯的。
古代詩歌中常有這種質樸平淡而詩味濃郁的作品。它質樸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實際上卻包含着最高級的技巧。象這首詩中的獨問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種通過特殊體現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這種技巧卻是用一種平淡質樸得如敘家常的形式來體現的。這正是所謂寓巧於樸。王績的那首《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樸質的程度也許超過這首詩,但它那一連串的發問,其藝術力量卻遠遠抵不上王維的這一問。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長思之的嗎?
06送崔九 裴迪
朝代:唐代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遊桃源裏。
譯文 你若要歸山無論深淺都要去看看:(山巒溝壑清淨秀美要盡情地賞玩 )。
千萬別學
陶淵明筆下那個武陵人,只在桃花源遊了幾天就匆匆出山。
【裴迪】(716-?)關中人。 官蜀州刺史及尚書省郎。 早年與王維是好友,相互唱和較多。 天寶後,裴迪隨王縉入蜀,與杜甫李頎友善,也相唱和。 他的詩多為五絕,常描寫幽寂的景色,思想傾向與王維山水詩相近。 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作者之一,《全唐詩》錄存其詩十九首。
1. 崔九:崔興宗,排行第九,故稱「崔九」。
2. 武陵人:指陶潛《桃花源記》的武陵漁人
賞析
詩人送友人歸隱山林,勸慰友人安於隱居,不要暫時停留,也抒發出自己厭惡塵世的心情。 這首詩形像生動,含蓄深沉。
07終南望餘雪 祖詠
朝代:唐代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譯文
終南山的北面,山色多麼秀美;峰頂上的積雪,似乎浮在雲端。
雨雪晴後,樹林表面一片明亮;(暮色漸生,城中覺得更冷更寒 )。
注釋
⑴終南:山名,在唐京城長安(今陝西西安)南面六十里處。余雪:指未融化之雪。《全唐詩》此詩題下有小字註:「有司試此題,詠賦四句即納,或詰之,曰『意盡』。」
⑵陰嶺:北面的山嶺,背向太陽,故曰陰。
⑶林表:林外,林梢。霽(jì):雨、雪後天氣轉晴。
詩歌賞析《終南望余雪》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三十一。下面是中國古典文學專家、陝西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所長霍松林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據《唐詩紀事》卷二十記載,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作的。按照規定,應該作成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寫了這四句就交卷。有人問他為什麼,他說:「意思已經完滿了。」這真是無話即短,不必畫蛇添足。
題意是望終南余雪。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所見的自然是它的「陰嶺」(山北叫做「陰」);而且,惟其「陰」,才有「餘雪」。「陰」字下得很確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讚頌了終南山,又引出下句。「積雪浮雲端」,就是「終南陰嶺秀」的具體內容。這個「浮」字下得十分生動。自然,積雪不可能浮在雲端。這是說:終南山的陰嶺高出雲端,積雪未化。雲,總是流動的;而高出雲端的積雪又在陽光照耀下寒光閃閃,正給人以「浮」的感覺。或許有的讀者要說:「這裡並沒有提到陽光呀!」這裡是沒有提,但下句卻作了補充。「林表明霽色」中的「霽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時的陽光給「林表」塗上的色彩。同時,「積雪浮雲端」一句寫出了終南山高聳入雲,表達了作者的凌雲壯志。
「明」字當然下得好,但「霽」字更重要。作者寫的是從長安遙望終南余雪的情景。終南山距長安城南約六十華里,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陰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籠罩終南山的蒙濛霧靄;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時,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賈島的《望山》詩里是這樣寫終南山的:「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天事不可長,勁風來如奔。陰霾一似掃,浩翠瀉國門。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久雨新晴,終南山翠色慾流,長安百萬家,家家門前張開一面新嶄嶄的屏風,非常好看。唐時如此,現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所以,如果寫從長安城中望終南餘雪而不用一個「霽」字,卻說望見終南陰嶺的餘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觀真實了。
鑑賞
作者:佚名
孟浩然一生大部分時間在家鄉鹿門山隱居,四十多歲時曾往長安、洛陽謀取功名,並在吳、越、湘、閩等地漫遊。晚年張九齡爲荊州長史,聘他爲幕僚。該詩作於730年(開元十八年)漫遊吳越之時。
這首詩不以行人出發爲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爲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爲背景。它雖然露出一個“愁”字,但立即又將筆觸轉到景物描寫上去了。可見它在選材和表現上都是頗有特色的。詩的起句“移舟泊煙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這裏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這一面是點題,另一面也就爲下文的寫景抒情作了準備。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顯然和上句的“泊”、“煙”有聯繫,因爲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爲裏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風·君子于役》)這裏寫一位婦女,每當到夕陽西下、雞進籠舍、牛羊歸欄的時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藉此,我們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時旅人的心情嗎?本來行船停下來,應該靜靜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勞,誰知在這衆鳥歸林、牛羊下山的黃昏時刻,那羈旅之愁和思念家人的情感又驀然而生。
接下去詩人以一個對句鋪寫景物,似乎要將一顆愁心化入那空曠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沈德潛說:“下半寫景,而愁情自見。”第三句寫日暮時刻,蒼蒼茫茫,
遠處的天空顯得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低”和“曠”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第四句寫夜已降臨,高掛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麼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種極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領略得到的。詩的第二句就點出“客愁新”,這三四句好似詩人懷着愁心,在這廣袤而寧靜的宇宙之中,經過一番上下求索,終於發現了還有一輪孤月此刻和他是那麼親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尋得了慰藉,詩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雖止,意未盡。試想,此刻那親近的明月會在詩人的心中引起什麼呢?似有一絲喜悅,一點慰藉,但終究驅散不了團團新愁。新愁知多少?“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自洛之越》)。詩人曾帶着多年的準備、多年的希望奔入長安,而今卻只能懷着一腔被棄置的憂憤南尋吳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對着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羈旅的惆悵,故鄉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滅,人生的坎坷……千愁萬緒,不禁紛來沓至,涌上心頭。“江清月近人”,這畫面上讓人們見到的是清澈平靜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詩人;可那畫面上見不到而應該體味到的,則是詩人的愁心已經隨着江水流入思潮翻騰的海洋。這一隱一現,一虛一實,相互映襯,長地表現出“日暮客愁新”嗎?“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孟浩然的這首小詩正是在這種情景相生、思與境諧的“自然流出”之中,顯示出一種風韻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藝術美。這是一首刻劃秋江暮色的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後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隱一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爲補充,構成一個特殊的意境。詩中雖只有一個"愁"字,卻把詩人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韻天成,頗有特色。
08宿建德江 孟浩然
朝代:唐代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
把船停泊在暮煙籠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給遊子新添幾分鄉愁 )。
曠野無垠,遠處天空比樹木還低,江水清澈更覺得月亮與人意合情投……
創作背景
孟浩然於唐玄宗開元十八年(730年)離鄉赴洛陽,再漫遊吳越,藉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憤。《宿建德江》當作於作者漫遊吳越時,與《問舟子》是同一時期的作品。
孟浩然年輕的時候一直隱居在家鄉的鹿門山中,以青山流水爲伴,以作詩弄文爲樂。在孟浩然步入不惑之年的時候,他突然前往長安遊學。他在當時的最高學府——太學作詩,結果詩成之後,滿座讚歎,孟浩然的大名也傳遍了長安城。一次,孟浩然到王維的官署做客,正趕上來視察工作的唐玄宗李隆基。一位是田園詩人,一位是當今皇帝,兩人相見甚歡,玄宗還讓孟浩然多背誦幾首他寫的詩詞。孟浩然隨口就念出了一句“不才明主棄”。這下玄宗可不高興了,他冷着臉諷刺孟浩然說:“以前是你自己不想出仕爲官,我何嘗拋棄你了,你怎麼能作這種詩來污衊我呢?”就這樣,大好前途就因爲一句不合時宜的詩而耽誤了,孟浩然只好悻悻然地返回了襄陽。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隱居鹿門山,40歲入長安趕考落第,失意東歸,自洛陽東遊吳越。張九齡出鎮荊州,引爲從事,後病疽卒。他不甘隱淪,卻以隱淪終老。其詩多寫山水田園的幽清境界,卻不時流露出一種失意情緒,爲當時詩壇所推崇。在描寫山水田園上,孟浩然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
註釋
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的一段江水.
2、移舟:漂浮的小船。
3、煙渚:瀰漫霧氣的沙洲。
4、泊:停船靠岸。
5、天低樹:天幕低垂,好像和樹木相連。
6、曠:空闊遠大。
7、近:親近。
8、客愁:爲思鄉而憂思不堪。
9,客:指作者自己
這是一首抒發羈旅相思的五言絕句,全詩的詩眼是一“暮”字,因天近薄暮而使江水迷茫,在迷茫中行進的小船,又使作者聯想到身世的飄忽不定,更增加惆悵。日暮給了詩人愁緒,也給了讀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間。詩的起句“移舟泊煙渚”講了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這就爲下文的寫景抒情作了準備。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日暮”和上句的“泊”、“煙”前後呼應,講述了旅人惆悵的心情——船好不容易停下來了,正是休息解乏的時候,誰知道望着艙外菸籠沙洲,日暮將近的景色,那淡淡的羈旅之愁油然而生。接下去的兩句對仗寫景,借景而顯愁,其中“低”和“曠”相互映襯,“樹”與“月”互相依存,“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種極富特色的景色顯示出了一種內斂、細緻、精巧的藝術之美。
09春曉 孟浩然
朝代:唐代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
(春日裏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 ),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
昨天夜裏風聲雨聲一直不斷,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注釋
曉:天剛亮的時候,春曉:春天的早晨。
不覺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啼鳥:鳥的啼叫聲。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春曉》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奇,反覆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它的藝術魅力不在於華麗的辭藻,不在於奇絕的藝術手法,而在於它的韻味。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仿佛在這短短的四行詩里,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
自然而無韻致,則流於淺薄;若無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曉》既有悠美的韻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詩味醇永。詩人要表現他喜愛春天的感情,卻又不說盡,不說透,“迎風戶半開”,讓讀者去捉摸、去猜想,處處表現得隱秀曲折。
“情在詞外曰隱,狀溢目前曰秀。”(張戒《歲寒堂詩話》引)寫情,詩人選取了清晨睡起時剎那間的感情片段進行描寫。這片段,正是詩人思想活動的啟始階段、萌芽階段,是能夠讓人想像他感情發展的最富於生髮性的頃刻。詩人抓住了這一剎那,卻又並不鋪展開去,他只是向讀者透露出他的心跡,把讀者引向他感情的軌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該由讀者沿著詩人思維的方向去豐富和補充了。寫景,他又只選取了春天的一個側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詩人都不去寫。他只是從聽覺角度著筆,寫春之聲:那處處啼鳥,那瀟瀟風雨。鳥聲婉轉,悅耳動聽,是美的。加上“處處”二字,啁啾起落,遠近應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之感。春風春雨,紛紛灑灑,但在靜謐的春夜,這沙沙聲響卻也讓人想見那如煙似夢般的淒迷意境,和微雨後的眾卉新姿。這些都只是詩人在室內的耳聞,然而這陣陣春聲卻逗露了無邊春色,把讀者引向了廣闊的大自然,使讀者自己去想像、去體味那鶯囀花香的爛熳春光,這是用春聲來渲染戶外春意鬧的美好景象。這些景物是活潑跳躍的,生機勃勃的。它寫出了詩人的感受,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宋人葉紹翁《遊園不值》詩中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古今傳誦的名句佳句。其實,在寫法上是與《春曉》有共同之處的。葉詩是通過視覺形象,由伸出牆外的一枝紅杏,把人引入牆內、讓人想像牆內;孟詩則是通過聽覺形象,由陣陣春聲把人引出屋外、讓人想像屋外。只用淡淡的幾筆,就寫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兩詩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擋不住的,你看,它不是衝破了圍牆屋壁,展現在你的眼前、縈迴在你的耳際了嗎?
施補華曰:“詩猶文也,忌直貴曲。”(《峴傭說詩》)這首小詩僅僅四行二十個字,寫來卻曲屈通幽,迴環波折。首句破題,“春”字點明季節,寫春眠的香甜。“不覺”是朦朦朧朧不知不覺。在這溫暖的春夜中,詩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臨窗,才甜夢初醒。流露出詩人愛春的喜悅心情。次句寫春景,春天早晨的鳥語。“處處”是指四面八方。鳥噪枝頭,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聞啼鳥”即“聞鳥啼”,古詩為了押韻,詞序作了適當的調整。三句轉為寫回憶,詩人追憶昨晚的瀟瀟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聯想到春花被風吹雨打、落紅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為惜春,詩人把愛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對落花的嘆息上。愛極而惜,惜春即是愛春──那瀟瀟春雨也引起了詩人對花木的擔憂。時間的跳躍、陰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變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給人帶來無窮興味。
《春曉》的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一點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跡。而言淺意濃,景真情真,就像是從詩人心靈深處流出的一股泉水,晶瑩透澈,灌注著詩人的生命,跳動著詩人的脈搏。讀之,如飲醇醪,不覺自醉。詩人情與境會,覓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是最自然的詩篇,是天籟。
示現修辭
利用想像力,將過去、未來、或無法親眼目睹的事物,憑藉文字的描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就稱為示現修辭法。
示現修辭法可分為追述示現、預言示現、懸想示現三種。
1. 追述示現─將過去發生的事物藉由回憶、追念的方式描述,憑藉想像力寫出。
例: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
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背影〉
例:我曾經有許多紙船,在童年的無三尺浪的簷下水道航行,使我幼時的雨天時光,特別顯得亮麗充實,讓人眷戀。〈紙船印象〉
例: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李白〈長干行〉)
例: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蘇軾〈赤壁賦〉)
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蘇軾〈念奴嬌〉)
2.預言示現─把未來的事情,將來可能會發生,或可能不會發生的事情,說得彷彿發生在眼前一樣。
例:否則,他的車子或許早已四輪朝天,不但病人延誤了急救的機會,他自己也要頭破血流了。〈得理讓人〉
例: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李白〈長干行〉)
例: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
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3.懸想示現─把想像的事物或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狀況說得好像真的在眼前一般,與時間的過去或未來無關。
例:也許那雨一下就是十天半月,農作物都有被淋壞、被淹死的可能,母親心裡正掛記這些事,煩擾憂愁不堪,但她仍然平靜和氣的為孩子摺船,摺成比別的孩子所擁有的還要漂亮的紙船,好讓孩子高興。〈紙船印象〉
例: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010夜思 李白
朝代:唐代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直譯
明亮的月光灑在牀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 。
我禁不住擡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韻譯
皎潔月光灑滿牀,恰似朦朧一片霜。
仰首隻見月一輪,低頭教人倍思鄉。
李白 (公元七零一年至七六二年),字太白,晚年自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出生於當時唐安西大都護府所在的碎葉城 (今吉爾斯坦境內)。天才橫溢,被譽為謫仙人。與他同時代的杜甫,推崇他是「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唐朝文宗皇帝李昂下詔,以李白的詩,裴旻舞劍,張旭草書為三絕。其詩想像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洒,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後人更推崇他為「詩仙」。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在客途中的思鄉之情。詩人在首句寫月色照前來,說明詩人輾轉未能入睡,已暗寓了思鄉之情。用「霜」來比喻月光,古已有之,第二句寫詩人「疑」月為「霜」,聯想西北故鄉的苦寒,意思更深一層,由此可見詩人推陳出新之妙。末兩句從「舉頭」到「低頭」,表現了詩人複雜的心理活動。抬頭望月,上句的懷疑消失,而下句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轉折自然。全篇主題是「思鄉」,卻先以三句寫月,鄉情已蘊含其中;待到點明主題,詩便戛然而止,留給讀者想像的空間。這首短詩明白如話,不假雕飾,但意味深長,因此傳頌千古,婦孺皆知。
011怨情 李白
朝代:唐代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顰蛾眉 一作:蹙)
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
譯文
美人兒捲起珠簾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雙眉緊緊鎖閉 ) 。
只看見她淚痕溼滿了兩腮,不知道她是恨人還是恨己。
【顰】頁-15-24
注音 ㄆㄧㄣˊ
釋義
皺眉。例顰眉、一顰一笑
【蹙】足-11-18
注音 ㄘㄨˋ
釋義
皺、收縮。例蹙眉、緊蹙
緊迫。例國勢日蹙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顰蛾眉 一作:蹙)
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
① “深坐”句:寫失望時的表情。深坐,久久呆坐。蹙蛾眉:皺眉。
作者:佚名
五言絕句:語言平淺簡易,情態纏綿淒涼,含蓄蘊藉,言短意長。“含蓄有古意”、“直接國風之遺”,在理解李白詩歌的時候應該注意這些。古代的“美人”就不是一個普通的詞,與現代口頭時髦的“美女”很不一樣。《離騷》裏的“香草美人”指賢臣明君;《詩經》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輕女子,“有美一人,清揚婉兮”。“美人卷珠簾”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閨中女子,李白詩歌的“含蓄蘊藉”是指詩歌中主人公情韻的婉轉,而非指寄託興寓,所以說它“直接國風之遺”。
“深坐顰蛾眉”,“深”的意思是有多層的。“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幕簾無重數。”(歐陽修《蝶戀花》)女子所住的閨房在“幕簾無重數”的深院裏,十分幽深,十分寂寞,這是第一層;“深”還有深情的意思,所謂“美人卷珠簾”,古人思念親人,總要登高望遠,那是男子的做法,女子“養在深閨人未識”,不能拋頭露面,於是只好“卷珠簾”望着離人去的方向以寄託思念之情,期待離人回來,這是第二層;“深”的第三層意思便是“久”,指坐的時間很長了。顰是皺的意思,吳宮裏的西施“顰”起來的樣子比平日更加美麗,更加楚楚可憐,纔有了東施的效顰。“顰蛾眉”更顯出了“美人”之美。
“但見淚痕溼”,因爲思念太深了,情太深了,所以不知不覺就流下相思淚。“溼”字說明是暗暗地流淚,情不自禁地流淚。聯繫到第二句的“顰蛾眉”,比“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的怨情更重。
“不知心恨誰”,明明是思念,是愛一個人,卻偏偏用“恨”。女主人公的心底是有點抱怨,離人去外地太久了,害她一個人在這深院裏忍受着孤單寂寞,離人卻還不回來。但這種恨,其實就是一種愛。愛一個人,總是恨對方不能陪伴在身邊。詩的前三句用賦,末尾用問句歸結“怨情”。這裏的賦是個動態的過程,首先是“卷珠簾”,然後“深坐”,再“顰蛾眉”,最後“淚痕溼”,行動可見,情態逼人。李白的這首詩寫的就是一個意境,一個孤獨的女子的思念之情。這樣一個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幾個點,由這幾個點勾出一幅簡單的畫面,同時又留下無限的遐想。隨意的一個小細節,就可以泄露整個主題,可見詩人的洞察力。全詩哀婉淒涼,纏綿悱惻。
012八陣圖 杜甫
朝代:唐代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名成 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譯文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勳最爲卓著,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衝擊,石頭卻依然如故 ),千年遺恨,在於劉備失策想吞吳。
創作背景
作者:佚名
杜甫在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夏遷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廟,江邊有八陣圖,傳說爲三國時諸葛亮在夔州江灘所設。向來景仰諸葛亮的杜甫用了許多筆墨記詠古蹟抒發情懷。《八陣圖》便是其中一首。
參考資料:
1、
海兵.杜甫詩全集詳註.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278-279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名成 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1、 蓋:超過。
2、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
3、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
4、石不轉:指漲水時,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
5、失吞吳:是吞吳失策的意思。
這是作者初到夔州時作的一首詠懷諸葛亮的詩,寫於大曆元年(766)。
“八陣圖”,指由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所組成的軍事操練和作戰的陣圖,是諸葛亮的一項創造,反映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這兩句讚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
第一句是從總的方面寫,說諸葛亮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勢的過程中,功績最爲卓絕。三國並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許多因素,而諸葛亮輔助劉備從無到有地創建蜀國基業,應該說就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這一高度概括的讚語,客觀地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歷史真實。
第二句是從具體的方面來寫,說諸葛亮創制八陣圖使他聲名更加卓著。對這一點古人曾屢加稱頌,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寫道:“一統經綸志未酬,佈陣有圖誠妙略。”“江上陣圖猶佈列,蜀中相業有輝光。”而杜甫的這句詩則是更集中、更凝鍊地讚頌了諸葛亮的軍事業績。頭兩句詩在寫法上用的是對仗句,“三分國”對“八陣圖”,以全局性的業績對軍事上的貢獻,顯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
在結構上,前句劈頭提起,開門見山;後句點出詩題,進一步讚頌功績,同時又爲下面憑弔遺蹟作了鋪墊。“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兩句就“八陣圖”的遺址抒發感慨。“八陣圖”遺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宮前平沙上。
據《荊州圖副》和劉禹錫《嘉話錄》記載,這裏的八陣圖聚細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圍,縱橫棋佈,排列爲六十四堆,始終保持原來的樣子不變,即使被夏天大水衝擊淹沒,等到冬季水落平川,萬物都失故態,唯獨八陣圖的石堆卻依然如舊,六百年來巋然不動。前一句極精煉地寫出了遺蹟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徵。“石不轉”,化用了《詩經。邶風。柏舟》中的詩句“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在作者看來,這種神奇色彩和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內在的聯繫:他對蜀漢政權和統一大業忠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動搖。同時,這散而復聚、長年不變的八陣圖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諸葛亮對自己齎志以歿表示惋惜、遺憾的象徵,所以杜甫緊接着寫的最後一句是“遺恨失吞吳”,說劉備吞吳失計,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統一大業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遺恨。當然,這首詩與其說是在寫諸葛亮的“遺恨”,無寧說是杜甫在爲諸葛亮惋惜,並在這種惋惜之中滲透了杜甫“傷己垂暮無成”(黃生語)的抑鬱情懷。 這首懷古絕句,具有融議論入詩的特點。但這種議論並不空洞抽象,而是語言生動形象,抒情色彩濃郁。詩人把懷古和述懷融爲一體,渾然不分,給人一種此恨綿綿、餘意不盡的感覺。
013登鸛雀樓 王之渙
朝代:唐代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王之渙 (公元六八八年至七四二年),字季凌,唐代晉陽 (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曾為官,但被人誣陷革去官位,遂過了十五年的漫遊生活,蹤跡遍佈黃河南北。其詩在當時非常流行,常被樂工譜成歌曲演唱,惟只有六首詩歌流傳後世。詩作以描寫邊疆風光著稱,意境開闊,感情奔放。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描寫詩人登上鸛鵲樓所見的壯麗景色,抒發其奮發向上的情懷。在首兩句中,詩人挑選了「白日」、「黃河」兩景,細緻地加以描繪。接著用另一角度描寫黃河滾滾東流。詩人從兩個角度,僅用十個淺白的字把一幅遼闊無比、蒼茫雄渾的黃河落日圖生動地展現出來。後兩句,詩人即景生情,抒發胸懷,說出了「站得愈高,看得愈遠」的道理,表達詩人高瞻遠矚的胸襟和向上進取的精神。全詩二十字,結構嚴謹,講究對偶。例如「白日」和「黃河」、「山」和「海」是名詞相對;「依」和「入」、「盡」和「流」是動詞相對。後兩句是流水對。「欲窮」和「更上」是動詞相對,「千里」和「一層」是數量詞相對,「目」和「樓」是名詞相對,對偶工整,兩句之間的意思聯貫而下,藝術技巧高超,不愧是傳頌千古的不朽名篇。
014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朝代:唐代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斜陽 一作:夕陽)
譯文
青蒼的竹林寺,近晚時傳來深遠的鐘聲。
(揹着斗笠披著斜陽 ),獨回青山漸行漸遠。
字詞 【杳杳】
注音 ㄧㄠˇ ㄧㄠˇ
釋義
深遠、幽暗。《楚辭.屈原.九章.懷沙》:「眴兮杳杳,孔靜幽默。」《文選.潘岳.寡婦賦》:「時曖曖而向昏兮,日杳杳而西匿。」也作「窈窈」。
字詞 【荷】 部首:艸 部首外筆畫數:7 總筆畫數:11
rㄏㄜˋ
釋義
[動]
1 用肩膀扛著。如:「荷鋤」、「荷槍」。《漢書.卷五二.竇田灌韓傳.灌夫》:「身荷戟,馳不測之吳軍。」
2 承當、擔負。如:「不勝負荷」。漢.張衡〈東京賦〉:「荷天下之重任,匪怠皇以寧靜。」
3 蒙受。今多用書信中,表謝意。如:「感荷」、「為荷」。《左傳.昭公三年》:「一為禮於晉,猶荷其祿,況以禮終始乎?」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奉先帝之遺訓,荷本朝之厚恩。」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斜陽 一作:夕陽)
譯文及註釋
⑴靈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楊,字源澄,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後爲雲門寺僧。上人,對僧人的敬稱。
⑵蒼蒼:深青色。竹林寺:在現在江蘇丹徒南。
⑶杳(yǎo)杳:深遠的樣子。
⑷荷(hè)笠:揹着斗笠。荷,揹着。
作者:佚名
這首小詩記敘詩人在傍晚送靈澈返竹林寺時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構思精緻,語言精煉,素樸秀美,是唐代山水詩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蒼蒼山林中的靈澈歸宿處,遠遠傳來寺院報時的鐘響,點明時已黃昏,彷彿催促靈澈歸山。詩人出以想象之筆,創造了一個清遠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寫景,景中也寓之以情。後二句即寫靈澈辭別歸去情景。靈澈戴着斗笠,披帶夕陽餘暉,獨自向青山走去,越來越遠。“青山”即應首句“蒼蒼竹林寺”,點出寺在山林。“獨歸遠”顯出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捨,結出別意。只寫行者,未寫送者,而詩人久久佇立,目送友人遠去的形象仍顯得非常生動。全詩表達了詩人對靈澈的深摯的情誼,也表現出靈澈歸山的清寂的風度。送別多半黯然情傷,這首送別詩卻有一種閒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劉長卿和靈澈相遇又離別於潤州,大約在公元769—770年(唐代宗大曆四、五年)間。劉長卿於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從貶謫南巴(今廣東茂名南)歸來,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鬱悶。靈澈此時詩名未著,雲遊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潤州逗留後,將返回浙江。一個宦途失意客,一個方外歸山僧,在出世入世的問題上,可以殊途同歸,同有不遇的體驗,共懷淡泊的胸襟。這首小詩表現的就是這樣一種境界。
精美如畫,是這首詩的明顯特點。但這幀畫不僅以畫面上的山水、人物動人,而且以畫外的詩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盡。那寺院傳來的聲聲暮鍾,觸動詩人的思緒;這青山獨歸的靈澈背影,勾惹詩人的歸意。耳聞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隱藏在畫外的詩人形象。他深情,但不爲離別感傷,而由於同懷淡泊;他沉思,也不爲僧儒殊途,而由於趨歸意同。這就是說,這首送別詩的主旨在於寄託着、也表露出詩人不遇而閒適、失意而淡泊的情懷,因而構成一種閒淡的意境。十八世紀法國狄德羅評畫時說過:“凡是富於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時富於景色,只要它具有儘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會有足夠的景色。”(《繪畫論》)此詩如畫,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繪畫,景色的優美正由於抒情的精湛。
015彈琴 劉長卿
朝代:唐代
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七絃 一作:七絲)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譯文
七絃琴奏出曲調悠揚起伏,(靜聽就像那滾滾 )的松濤聲。
我雖然很喜愛這古時曲調,可惜現在的人們多已不彈。
字詞 【泠泠】
注音 ㄌㄧㄥˊ ㄌㄧㄥˊ
釋義
1 擬聲詞。形容清脆激越的聲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文選.陸機.文賦》:「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
2 清涼。《文選.宋玉.風賦》:「清清泠泠,愈病析酲。」
3 言談清逸脫俗。《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舉目看十八姨,體態飄逸,言詞泠泠有林下風氣。」
朝代:唐代
作者:劉長卿
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七絃 一作:七絲)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⑵ 泠(líng)泠:形容清涼、清淡,也形容聲音清越。絲:一作“弦”。
⑵松風: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淒涼。琴曲中有《風入松》的調名。
鑑賞
作者:佚名
此詩題一作“彈琴”,《劉隨州集》與《全唐詩》均爲“聽彈琴”。從詩中“靜聽”二字細味,題目以有“聽”字爲妥。
琴是中國古代傳統民族樂器,由七條弦組成,所以首句以“七絃”作琴的代稱,意象也更具體。“泠泠”形容琴聲的清越,逗起“松風寒”三字。“松風寒”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的悽清,極爲形象,引導讀者進入音樂的境界。“靜聽”二字描摹出聽琴者入神的情態,可見琴聲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聲,常能喚起聽者水流石上、風來松下的幽清肅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風入松》的調名,一語雙關,用意甚妙。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音樂的境界,後兩句則是議論性抒情,牽涉到當時音樂變革的背景。漢魏六朝南方清樂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樂發生變革,“燕樂”成爲一代新聲,樂器則以西域傳入的琵琶爲主。“琵琶起舞換新聲”的同時,公衆的欣賞趣味也變了。受人歡迎的是能表達世俗歡快心聲的新樂。穆如松風的琴聲雖美,畢竟成了“古調”,已經沒有幾個人能懷着高雅情致來欣賞,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獨感。“雖”字轉折,從對琴聲的讚美進入對時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彈”的“多”字,更反襯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謂今人好趨時尚不彈古調,意在表現作者的不合時宜,是很對的。劉長卿清才冠世,一生兩遭遷斥,有一肚皮不合時宜和一種與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調。他的集中有《幽琴》(《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之一)詩曰:“月色滿軒白,琴聲宜夜闌。飀飀青絲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向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其中四句就是這首聽琴絕句。“所貴知音難”也正是詩的題旨之所在。“作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詩詠聽琴,只不過藉此寄託一種孤芳自賞的情操罷了。
016送上人 劉長卿
朝代:唐代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譯文
(孤雲陪伴著野鶴 ),怎麼能在人間居住。不要買下沃洲山,現在已經有人知道那兒了。
韻譯
你是行僧像孤雲和野鶴,怎能在人世間棲居住宿?
要歸隱請別買沃洲名山,那裏是世人早知的去處。
上人:對 僧人的敬稱。
孤雲、野鶴:都用來比喻方外上人。將:與共。
沃洲山:在浙江新昌縣東,上有支遁嶺,放鶴峰、養馬坡,相傳為晉代名僧支遁放鶴、養馬之地。時人:指時俗之人。
將:伴隨。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後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曆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後,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詩人送僧人歸山,兩個人的關係親密嗎?言語間頗有調侃的味道,充滿了惜別與挽留之情。這首詩風趣詼諧,意蘊深厚,妙趣橫生。
這是一首送行詩。詩中的上人,即[2],以野鶴喻靈澈,恰合其身份。後二句含有譏諷靈澈入山不深的意味,勸其不必到沃洲山去湊熱鬧,那地方已為時人所熟知,應另尋福地。
017秋夜寄邱員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 韋應物
朝代:唐代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ㄕㄨˇ)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譯文
(懷念你竟在這深秋的夜晚 ),散步詠歎多麼寒涼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還未安眠。
【屬】尸-18-21
注音 (二)ㄓㄨˇ
釋義
連接、連續。例相屬
託付。同「囑」。
註釋
⑴丘二十二員外:名丹,蘇州人,曾拜尚書郎,後隱居平山上。一作“邱二十二員外”。
⑵屬:正值,適逢,恰好。
⑶幽人:幽居隱逸的人,悠閒的人,此處指邱員外。
作者:佚名
韋應物的五言絕句,一向爲詩論家所推崇。胡應麟在《詩藪》中說:“中唐五言絕,蘇州最古,可繼王、孟。”沈德潛在《說詩晬語》中說:“五言絕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蘇州之古淡,併入化境。”上面這首詩是他的五絕代表作之一。它給予讀者的藝術享受,首先就是這一古雅閒淡的風格美。施補華在《峴傭說詩》中曾稱讚這首詩“清幽不減摩詰,皆五絕中之正法眼藏也”。它不以強烈的語言打動讀者,只是從容下筆,淡淡着墨,而語淺情深,言簡意長,使人感到韻味悠永,玩繹不盡。
如果就構思和寫法而言,這首詩還另有其值得拈出之處。它是一首懷人詩。前半部分寫詩人自己,即懷念友人之人;後半部分寫正在臨平山學道的丘丹,即詩人所懷念之人。首句“懷君屬秋夜”,點明季節是秋天,時間是夜晚,而這“秋夜”之景與“懷君”之情,正是彼此襯映的。次句“散步詠涼天”,承接自然,全不着力,而緊扣上句。“散步”是與“懷君”相照應的:“涼天”是與“秋夜”相綰合的。這兩句都是寫實,寫出了作者因懷人而在涼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接下來,作者不順情抒寫,就景描述,而把詩思飛馳到了遠方,在三、四兩句中,想象所懷念之人在此時、彼地的狀況。而這三、四兩句又是緊扣一、二兩句的。第三句“山空松子落”,遙承“秋夜”、“涼天”,是從眼前的涼秋之夜,推想臨平山中今夜的秋色。第四句“幽人應未眠”,則遙承“懷君”、“散步”,是從自己正在懷念遠人、徘徊不寐,推想對方應也未眠。這兩句出於想象,既是從前兩句生髮,而又是前兩句詩情的深化。從整首詩看,作者運用寫實與虛構相結合的手法,使眼前景與意中景同時並列,使懷人之人與所懷之人兩地相連,進而表達了異地相思的深情。
陸機在《文賦》中指出,作者在構思時,可以“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篇》中也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這些話說明文思是最活躍的,是不受時空限制的。因此,在詩人筆下,同一空間裏,可以呈現不同的時間;同一時間裏,也可以呈現不同的空間。像王播的《題木蘭院》:“三十年前此院遊,木蘭花發院新修;如今再到經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就屬於前者。而這首韋應物的懷人詩,則屬於後者。現代的電影藝術,有時採用疊影手法來處理回憶與遙想的鏡頭,有時使銀幕上映出兩上或兩個以上的畫面,使觀衆同時看到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空間或時間裏出現的不同場景。這首詩運用的手法正與此相同。它使讀者在一首詩中看到兩個空間,既看到懷人之人,也看到被懷之人,既看到作者身邊之景,也看到作者遙想之景,從而把異地相隔的人和景並列和相連在一起,說明千里神交,有如晤對,故人雖遠在天涯,而想思卻近在咫尺。
018聽箏 李端
朝代:唐代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譯文
金粟軸的古箏發出優美的聲音,(那素手撥箏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 。
想盡了辦法爲博取周郎的青睞,你看她故意地時時撥錯了琴絃。
⑴金粟柱:古也稱桂爲金粟,這裏當是指絃軸之細而精美。
⑵玉房:彈箏女子的住處。
爲了所愛慕的人顧盼自己,便故意將弦撥錯,彈箏女可愛形象躍然紙上。相傳三國時代的周瑜,二十四歲爲建威中郎將,人稱周郎,他精通音樂,別人奏曲有誤,他就回頭一看,當時人稱:“曲有誤,周郎顧。”此詩當然受到這個故事的啓發。
箏,一種絃樂器。從唐詩中所描寫的箏來看,箏是十三根弦,如:“花臉雲鬟坐玉樓,十三絃裏一時愁”(白居易《聽崔七妓人箏》)。“大艑高船一百尺,清聲促柱十三絃”(劉禹錫《夜聞商人船中箏》)。柱,定弦調音的短軸;金粟,指柱上飾有金星一樣的花紋;素手,指彈箏女子纖細潔白的手;房,箏上架弦的枕,玉房,指玉製的箏枕。詩的一二句寫彈箏的女子纖手撥箏,正處於彈奏狀態。按此寫法,接下去似乎應該描寫女了的彈奏技藝,或者表現秦箏極富感染力的音樂形象,但出人意料的是,三、四句並不沿襲通常的寫法,而是描寫女子爲了引起知音者的注意,故意錯撥箏弦。周郎,即三國時的周瑜,“瑜受建威中郎將,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周郎,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時人謠曰:‘ 曲有誤,周郎顧’”(《吳志·周瑜傳》)。
“欲得周郎顧”,就意味着當時坐在一旁的“周郎”(喻指聽者)沒有看她,爲什麼不看她呢?大概已經完全陶醉在那美妙的箏聲中了,本來這應該是演奏者最祈盼的效果,最欣慰的時刻。然而,這情景卻不是這位女子此時最渴望的效果,因爲她心中另有所思,思不在聽者賞音,而在於一“顧”,怎麼辦呢?她靈機一動,故意不時地錯撥它一兩個音,於是充滿戲劇性的場景出現了:那不諧和的旋律,突然驚動了沉醉在音樂境界中的“周郎”,他下意識地眉頭一皺,朝她一看,只見她非但沒有絲毫“誤拂”的遺憾和歉意,兩眼反而閃爍出得意的眼神:啊,原來是誤非真誤。“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正面寫出了彈者藏巧於拙,背面又暗示了聽者以假當真,而這種巧與拙、假與真,又在那無言的一顧之中獲得了奇妙的統一。它不僅說明彈者是高手,聽者是知音,而且傳神地表現出兩者的心理神態意趣韻味無窮。
各位小朋友,你們彈過古箏嗎?古箏的聲音是否能表達彈箏人的情意?而「聽箏」又代表什麼意義,其中是否有著弦外之音呢?小朋友是否曾感到好奇?涼兒老師要來解開同學的疑惑囉!今天,要介紹的是李端的詩作〈聽箏〉。據《舊唐書》記載李端:「大曆中與韓翃、錢起、盧綸等文詠唱和,馳名都下,號『大曆十才子』。」由此可知,李端才思敏捷,詩才卓越。
本詩第一句「鳴箏金粟柱」,在古代而言「金粟」指的就是「桂」,所以一開始就點出這是由桂木做成的古箏。而一個「金」字,則點出弦軸精美。第二句「素手玉房前」,可以看見一位可愛的妙齡女子在玉房裡素手彈箏,以「玉」字點出女子演奏時的空間精緻如玉。
從第一、二句中,可見中國詩歌傳統由近而遠的鏡頭推移,向讀者展示了一幅隨著時間流動的完整畫面。如本詩的前兩句,正是一組特寫鏡頭,從裝飾精美的樂器到輕輕彈奏的玉手,鏡頭逐漸拉遠。雖然詩歌無法傳達出樂音,但是我們從「金粟柱」及「素手」的描寫中,似乎也可以感受到彈奏者的美妙弦聲。
第三、四句「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詩中的「周郎」,指的正是三國時期孫權陣營的統帥周瑜。根據《三國志》記載,周瑜任建威中郎將時,年僅二十四歲,孫策曾在眾將前讚美他年輕有為,才華傑出,所以後來的人就稱他為「周郎」。而且周瑜並非一名只會帶兵打仗的將領,他還有特殊才藝,就是精通音律。即使酒過三巡,如果樂曲彈奏有誤,他也會直接指出,於是便有「曲有誤,周郎顧」一說。像這樣優秀又有才華的周瑜,在當時自然是年輕女子們的仰慕對象。根據古籍記載,小喬當時因仰慕周郎,但無緣接觸,於是在某次周瑜路過自家門口時,便故意彈錯弦,引得周郎親自指出,竟意外成就一段美滿姻緣。
我們再仔細推敲詩末兩句,其實另有所指。換個方向思考,若彈箏女子的彈奏技巧超群,應該會希望以精采演出來吸引知音人的注意,哪裡會有故意彈錯的道理呢?因此,這兩句表現出彈奏女子微妙且矛盾的心理:女子希望遇到自己的知音,正如心中的周郎一樣,但是礙於身分,又不能直言明說,只能以迂迴的方式來表達,希望能引起心上人的注意。
各位小朋友,詩人以彈箏的方式,不直接表露本意,以含蓄、隱約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使讀者領會其中意涵。相信聰明的你,也可以在生活中,透過物品來表達自己的情意唷!
019新嫁娘詞 王建
朝代:唐代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譯文
新婚三天來到廚房,洗手親自來作羹湯。
(不知婆婆喜歡什麼口味 ),做好先讓小姑品嚐。
【諳】言-9-16
注音 ㄢ
釋義
熟悉、知曉。例他不諳水性,無法享受戲水的樂趣。
註釋
1.三日:古代風俗,新媳婦婚後三日須下廚房做飯菜。
2.羹:泛指做成濃的菜餚。
3.“未諳”句:意思是還不熟悉婆婆的口味。諳:熟悉。姑食性:婆婆的口味。
4.遣:讓。小姑:一作“小娘”。丈夫的妹妹。也稱小姑子。
作者:佚名
這組詩共三首,其中第三首(“三日入廚下”)最受推崇。下面是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韻文學會常務理事兼詩學分會會長、安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餘恕誠教授對此詩的賞析。
“新媳婦難當”——在舊社會人們普遍有這種看法。但也有些新媳婦在令人作難的處境中找到了辦法,應付了難局,使得事情的發展帶有戲劇性,甚至富有詩趣,像王建的這首詩所寫的,即屬於此類。這也是唐代社會封建禮教控制相對放鬆,婦女們的巧思慧心多少能夠得以表現出來的一種反映。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古代女子嫁後的第三天,俗稱“過三朝”,依照習俗要下廚房做菜。“三日”,正見其爲“新嫁娘”。“洗手作羹湯”,“洗手”標誌着第一次用自己的雙手在婆家開始她的勞動,表現新媳婦鄭重其事,力求做得潔淨爽利。
但是,婆婆喜愛什麼樣的飯菜,對她來說尚屬未知數。粗心的媳婦也許憑自己的口味,自以爲做了一手好菜,實際上公婆吃起來卻爲之皺眉呢。因此,細心、聰慧的媳婦,考慮就深入了一步,她想事先掌握婆婆的口味,要讓第一回上桌的菜,就能使婆婆滿意。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這是多麼聰明、細心,甚至帶有點狡黠的新嫁娘!她想出了很妙的一招——讓小姑先嚐嘗羹湯。爲什麼要讓小姑先嚐,而不像朱慶餘《閨意獻張水部》那樣問她的丈夫呢?朱詩云“畫眉深淺入時無”,之所以要問丈夫,因爲深夜洞房裏只有丈夫可問。而廚房則是小姑經常出入之所,羹湯做好之後,要想得到能夠代表婆婆的人親口嘗一嘗,則非小姑不可。所以,從“三日入廚”,到“洗手”,到“先遣小姑嘗”,不僅和人物身份,而且和具體的環境、場所,一一緊緊相扣。語雖淺白。卻頗爲得體,合情合理。新娘的機靈聰敏,心計巧思,躍然紙上。“先遣小姑嘗”,真是於細微處見精神。沈德潛評論說:“詩到真處,一字不可易。”
《新嫁娘詞》所具有的典型意義,固然可以使人聯想到這些,但是要直接就寫這些入詩,則不免帶有庸俗氣。而在這首詩中,因爲它和新嫁娘的靈機慧心,和小姑的天真,以及婆婆反將入於新嫁娘彀中等情事聯繫在一起,才顯得富有詩意和耐人尋味。
像這樣的詩,在如何從生活中發現和把握有詩意的題材方面,似乎能夠給讀者一些啓示。
讀這首詩,人們對新嫁娘的聰明和心計無疑是欣賞的,詩味也正在這裏。新嫁娘所循的,實際上是這樣一個推理過程:一、前提:長期共同生活,會有相近的食性;二、小姑是婆婆撫養大的,食性當與婆婆一致;三、所以由小姑的食性可以推知婆婆的食性。但這樣一類推理過程,並不是在任何場合下都能和詩相結合。像有人在箋註此詩時所講的:“我們初入社會,一切情形不大熟悉,也非得先就教於老練的人不可。”(喻守真《唐詩三百首詳析》)
作者:佚名
中唐人以白描敘日常生活,往往曲盡人情。朱慶餘《閨意上張水部》寫洞房花燭夜後的新嫁娘,令人過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詞》內容如朱詩之續,藝術上亦不相讓。
古時常言新媳婦難當,在於夫婿之上還有公婆。夫婿稱心還不行,還得婆婆順眼,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過門第三天(俗稱“過三朝”),照例要下廚做菜,這習俗到清代還保持着,《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風俗,但凡新媳婦進門,三天就要到廚下去收拾一樣菜,發個利市”。畫眉入時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則更爲緊要。所以新媳婦總會有幾分忐忑不安的。
“三日入廚下”直賦其事,同時也交待出新婚的特定程序。“洗手”本是操作中無關緊要的環節,寫出來就有表現新婦慎重小心的功效——看來她是頗爲內行,卻分明有幾分躊躇。原因很簡單:“未諳姑(婆婆)食性”。考慮到姑食性的問題,頗見出新婦的精細。同樣一道羹湯,興許有說鹹,有說淡。這裏不僅有個客觀好壞標準,還有個主觀好惡標準。“知己不知彼”,是不能穩操勝券的。她需要參謀,還要考慮誰來參謀。夫婿麼,十個男兒九粗心,他在回答母親食性問題上,也許遠不如對“畫眉深淺”的問題來得那麼叫人放心。而女兒纔是最體貼孃親的,女兒的習慣往往來自母親的習慣,食性亦然。所以新嫁娘找準“小姑”。味”這東西,說不清而辨得出,不消問而只須請“嘗”。小姑小到什麼程度不得而知,總未成年,還很稚氣。她也許心想嘗湯而末敢僭先的,所以新嫂子要“遣”而嘗之。姑嫂之間,嫂是尊長。對夫婿要低聲問,對小姑則可“遣”矣。情事各別,均應服從於規定情景。這兩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的生活情境,寫得細膩傳神。
詩人寫到“嘗”字爲止,以下的事情,就要由讀者去補充了。這樣反覺餘味無窮,體裁的限制轉化爲表達的優長。由於詩人善於描寫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理,寥寥幾筆便勾出了一個栩栩如生的慧黠的新嫁娘的形象,生活氣息非常濃厚。
020玉臺體 權德輿
朝代:唐代
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譯文
昨晚我裙帶忽然鬆弛解開,早晨又看見蟢子雙雙飛來。
(要趕緊描眉擦粉梳妝打扮 ),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來。
(1)蟢子:小蜘蛛腳長者,俗稱蟢子。
(2)鉛華:指脂粉。
(3)藁砧:丈夫的隱語。
字詞 【蟢子】
注音 ㄒㄧˇ ˙ㄗ
釋義
蠨蛸的別名。參見「蠨蛸」條。
字詞 【蠨蛸】
注音 ㄒㄧㄠ ㄕㄠ
釋義
動物名。蛛形綱蠨蛸科蠨蛸屬。體細長,暗褐色,螯肢甚長。常棲於水邊草際樹間,或在室內牆壁間,結網成車輪狀。舊時常以為是喜慶的徵兆,故也稱為「蟢子」。
藁砧
ㄍㄠˇ ㄓㄣ
亦作“藳砧”。古代處死刑,罪人席藁伏于砧上,用鈇斬之。鈇、“夫”諧音,后因以“藁砧”為婦女稱丈夫的隱語。
《玉臺新詠·<古絕句>之一》:“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藳”一本作“ 藁 ”。 唐 徐彥伯 《鼓吹曲辭·芳樹》:“藳砧刀頭未有時,攀條拭淚坐相思。” 明 屠隆 《綵毫記·歸隱林泉》:“秋深后,藁砧得請歸來時候。” 清 顧炎武 《悼亡》詩:“獨坐寒窗望藁砧,宜言偕老記初心。”
南朝徐陵編的《玉台新詠》,皆在“撰錄艷歌”,徐本人是當時著名的宮體詩作者,故後多以玉台體指言情纖艷之作。權德輿此詩標明“玉台體”,也是此類詩作。但他寫得感情真摯,樸素含蓄,可謂俗不傷雅,樂而不淫。
詩的前兩句寫的是兩種喜兆接連出現。
“昨夜裙帶解,今朝蝽子飛。”前句寫這位女子昨夜裙帶自解,後旬寫今天早上這女子又看見長腳的蜘蛛飛來了。裙帶自解是夫歸之兆,蟢子飛也是喜兆,於是這女人滿心歡喜,認為丈夫真的要回來了。蟢子飛,據劉勰《新論》:“野人見蟢子飛,以為有喜樂之瑞。”詩人通過對兩種喜兆的描寫,把小女子那種急切、思念、驚喜的複雜心理展現得極為生動、傳神,讓人玩味。
詩的後兩句寫女子對喜兆的反應。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鉛華,脂粉。莫是,莫不是。句意為:趕緊塗脂抹粉打扮一下吧,恐怕丈夫真的要回來了。藁砧,即稿砧,是丈夫的隱稱。周祈《名義考》卷五:“古有罪者,席稿伏於椹(帖)上,以鐵斬之。言稿椹則言鐵矣,鐵與夫同音,故隱語稿椹為夫也。”這女子見喜兆後的激動心態在詩人的筆下表現得是多么細緻入微。
然而這女子的丈夫回來沒有?喜兆有沒有應驗?這位女子最終是歡喜還是失望?詩中並沒有交代。詩人只是抓住了這女子思夫的一瞬間進行渲染,把這女子的思夫之情含蓄地表達出來,給讀者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未盡之意讀者自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聯想。
這首詩,文字質樸無華,但感情卻表現得細緻入微。象“裙帶解”、“蟢子飛”,這都是些引不起一般人注意的小事,但卻盪起了女主人公心靈上無法平靜的漣漪。詩又寫得含蓄而耐人尋味。丈夫出門後,女主人公的處境、心思、生活情態如何,作者都未作說明,但從“鉛華不可棄”的心理獨白中,便有一個“豈無膏沐,誰適為容”(《詩經·伯兮》)的思婦形象躍然紙上。通篇描摹心理,用語切合主人公的身分、情態,仿舊體而又別開生面。
正盛唐過後,隨著社會政治、文化思潮及審美尺度的變更,詩歌的創新已成為不可阻擋之趨勢。南朝陳徐陵編的《玉台新詠》,皆在“撰錄艷歌”,徐本人是當時著名的宮體詩作者,故後多以玉台體指言情纖艷之作。權德輿此詩標明“玉台體”,也是此類詩作。
南朝徐陵曾把梁代以前的詩選作十卷,定名《玉台新詠》。嚴羽說:“或者但謂纖艷者玉台體,其實則不然。”(《滄浪詩話》)可知這一詩集,香艷者居多。權德輿此組詩共十二首,標明仿效“玉台體”,寫的是閨情,感情真摯,樸素含蓄,可謂俗不傷雅,樂而不淫。這是第十一首,寫一位新娘初入夫家,惟恐處事不當的心態。
人在寂寞鬱悶之時,常常喜歡左顧右盼,尋求解脫苦惱的徵兆。特別當春閨獨守,愁情難耐之時更易表現出這種情緒和心理。我國古代婦女,結腰系裙之帶,或絲束,或帛縷,或繡絛,一不留意,有時就難免綰結鬆弛,這,自古以來被認為是夫婦好合的預兆,當然多情的女主人公馬上就把這一偶然現象與自己的思夫之情聯繫起來了。“昨夜裙帶解”,或許是丈夫要回來了。她歡情入懷,寢不安寐,第二天一早,正又看到屋頂上捕食蚊子的蟢子(喜蛛,一種長腳蜘蛛)飄舞若飛:“蟢”者,“喜”也,“今朝蟢子飛”,祥兆頻頻出現,這不會是偶然的。喜出望外的女主人公於是由衷地默念:“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意思是:我還得好好嚴妝打扮一番,來迎接丈夫的歸來。藁砧,代指丈夫。
此詩文字質樸無華,但感情卻表現得細緻入微。像“裙帶解”、“蟢子飛”,這都是些引不起一般人注意的小節,但卻盪起了女主人公心靈深處難以平靜的漣漪。詩寫得含蓄而耐人尋味。通篇描摹心理,用語切合主人公的身分、情態,仿舊體而又別開生面。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後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諡文,後人稱為權文公。
021江雪 柳宗元
朝代:唐代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基本:(四周的山上沒有了飛鳥的蹤影 ),小路上連一絲人的蹤跡也沒有,只有在江上的一隻小船裏有個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獨自垂釣。
昇華:四周的山連綿起伏,空曠的,沒有了飛鳥的鳴叫和蹤影,所有穿梭在山內外的小路上沒有了人的行蹤,只有在那寬廣平靜的江上,一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漁翁,一個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獨自垂釣。
註釋
1.這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後寫的詩,借寒江獨釣的漁翁,抒發自己孤獨鬱悶的心情。表達了作者高尚的道德。
2.絕:無,沒有。人蹤:人的蹤跡。滅:消失,沒有了。
3.千山鳥飛絕: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
4.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5.人蹤滅:沒有人的蹤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9.獨:獨自。
10。釣:釣魚。
創作背景
作者:佚名
唐順宗永貞元年,
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爲首的政治革新運動。由於保守勢力與宦官的聯合反攻,致使革新失敗。因此,柳宗元被貶官到有“南荒”之稱的永州。他在任所名爲司馬,實際上是毫無實權而受地方官員監視的“罪犯”。官署裏沒有他的住處,不得不在和尚廟——龍興寺的西廂裏安身。
柳宗元自從被貶到永州之後,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託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於是,他懷着幽憤的心情,寫下了這首令人傳頌的名詩。
前兩句詩先以“千山”、“萬徑”四字展開空間,使人彷彿置身於青天之上,凌空俯瞰大地,再以“絕”、“滅”二字將這廣闊空間中的生氣一掃而光——連綿不絕的山中和縱橫交錯的路上,竟然連一隻鳥,一個人都沒有。這兩句側面的描寫給人留下了極大的想象空間,讓讀者在腦海中呈現出一片悽清冷寂的冰天雪地,在這片土地上,颳着刺骨的北風,飄着紛飛的白雪,到處是一片銀妝素裹。沈德潛說其“清峭已絕”,極爲恰當。
後兩句採用了對比的寫作方法。這種對比一方面體現在空間的大小上。將空間類型進行劇烈的轉換,這在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中就有所體現,杜甫更是將其貫穿在自己的大量作品中。而柳宗元無疑繼承了這個傳統,在後兩句詩中,他將前面展開的廣闊空間突然收縮到“漁翁”這個小小的點上,利用空間的巨大反差造成了“頓挫”之美。另一方面,這種對比也體現在生氣的有無上,在後兩句詩中,詩人將一個生命加入到一片毫無生氣的自然環境中,突出了漁翁這個形象,給人以極其強烈的視覺感受。其實,“獨釣寒江雪”的情境之所以給人印象深刻,更在於其中體現出的不爲環境所左右的風標和氣骨。由於嚴寒和風雪,人們或是躲在家中取暖,或是到異地他鄉過冬。但這個漁翁不僅仍然孤身在外,而且能悠閒自得地垂釣,其心態之平和,境界之高遠,實在令人欽佩。
很多詩評都認爲這個漁翁的形象是詩人自身的寫照,但理解角度卻不盡相同。徐增《說唐詩詳解》認爲此詩之意在於柳宗元雖然爲官,卻難以施展抱負,“如釣寒江之魚,終亦無所得而已矣。”吳alt《唐詩直解》認爲此詩之意在於政壇冷寂,正期待“有蓑笠孤舟、寒江獨釣者出焉。”不過,更多人認爲“獨釣寒江雪”表現出的是詩人在王叔文政治改革失敗後雖然處境孤獨,但是仍然頑強不屈、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東(山西省運城縣),世稱“柳河東”,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和政治家。由於在散文上成就卓著,柳宗元被列爲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韓愈並稱爲“韓柳”。又因爲他和劉禹錫私交甚好,遭遇相似,二人並稱爲“劉柳”。柳宗元有不少詩文揭露社會矛盾,其山水遊記與山水詩亦很著名,風格清峻冷峭。
作者:佚名
這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約作於他謫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間。
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後,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於是,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託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因此,柳宗元筆下的山水詩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把客觀境界寫得比較幽僻,而詩人的主觀的心情則顯得比較寂寞,甚至有時不免過於孤獨,過於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這顯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個的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是分不開的。
這首《江雪》正是這樣。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把我們帶到一個幽靜寒冷的境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這樣一幅圖畫: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詩人向讀者展示的,是這樣一些內容: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實,這正是柳宗元由於憎恨當時那個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會而創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比起陶淵明《桃花源記》裏的人物,恐怕還要顯得虛無縹緲,遠離塵世。詩人所要具體描寫的本極簡單,不過是一條小船,一個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漁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釣魚,如此而已。可是,爲了突出主要的描寫對象,詩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寫它的背景,而且使這個背景儘量廣大寥廓,幾乎到了浩瀚無邊的程度。背景越廣大,主要的描寫對象就越顯得突出。首先,詩人用“千山”、“萬徑”這兩個詞,目的是爲了給下面兩句的“孤舟”和“獨釣”的畫面作陪襯。沒有“千”、“萬”兩字,下面的“孤”、“獨”兩字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什麼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鳥飛,路上的人蹤,這本來是極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詩人卻把它們放在“千山”、“萬徑”的下面,再加上一個“絕”和一個“滅”字,這就把最常見的、最一般化的動態,一下子給變成極端的寂靜、絕對的沉默,形成一種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兩句原來是屬於靜態的描寫,由於擺在這種絕對幽靜、絕對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顯得玲瓏剔透,有了生氣,在畫面上浮動起來、活躍起來了。也可以這樣說,前兩句本來是陪襯的遠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個輪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費很大氣力去精雕細刻。可是,詩人卻恰好不這樣處理。這好象拍電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寫鏡頭,把屬於背景範圍的每一個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寫得越具體細緻,就越顯得概括誇張。而後面的兩句,本來是詩人有心要突出描寫的對象,結果卻使用了遠距離的鏡頭,反而把它縮小了多少倍,給讀者一種空靈剔透、可見而不可即的感覺。只有這樣寫,才能表達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給讀者的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於這種遠距離感覺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個“雪”字放在全詩的最末尾,並且同“江”字連起來所產生的效果。
在這首詩裏,籠罩一切、包羅一切的東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萬徑”都是雪,才使得“鳥飛絕”、“人蹤滅”。就連船篷上,漁翁的蓑笠上,當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並沒有把這些景物同“雪”明顯地聯繫在一起。相反,在這個畫面裏,只有江,只有江心。江,當然不會存雪,不會被雪蓋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裏,也立刻會變成水。然而作者卻偏偏用了“寒江雪”三個字,把“江”和“雪”這兩個關係最遠的形象聯繫到一起,這就給人以一種比較空濛、比較遙遠、比較縮小了的感覺,這就形成了遠距離的鏡頭。這就使得詩中主要描寫的對象更集中、更靈巧、更突出。因爲連江裏都彷彿下滿了雪,連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滿了雪,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濃又厚的情形完全寫出來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蒼茫一片的氣氛也完全烘托出來了。至於上面再用一個“寒”字,固然是爲了點明氣候;但詩人的主觀意圖卻是在想不動聲色地寫出漁翁的精神世界。試想,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境裏,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託和寫照。由此可見,這“寒江雪”三字正是“畫龍點睛”之筆,它把全詩前後兩部分有機地聯繫起來,不但形成了一幅凝鍊概括的圖景,也塑造了漁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體而細緻的手法來摹寫背景,用遠距離畫面來描寫主要形象;精雕細琢和極度的誇張概括,錯綜地統一在一首詩裏,是這首山水小詩獨有的藝術特色。
022行宮 元稹
朝代:唐代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譯文
早已空虛冷漠的古行宮,(零落宮花依然開行豔紅 ) 。
有幾個滿頭白髮的宮女,閒坐談論當年的唐玄宗。
⑴寥落:寂寞冷落。
⑵行宮: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宮殿。
作者:佚名
元稹生活在中唐年代,正值唐朝經歷過安史之亂不久,國力的各個方面都在走下坡路之時。該詩就是以小見大地點明瞭唐朝衰敗的重要原因。
作者:佚名
元稹的這首《行宮》是一首抒發盛衰之感的詩,這首短小精悍的五絕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雋永的詩味,傾訴了宮女無窮的哀怨之情,寄託了詩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從詩的內容上看,理解這首詩的關鍵在末尾一句“閒坐說玄宗”。說者前句已經點明是“白頭宮女”,時間地點則是在荒涼冷寞的古行宮,紅花盛開,正是一年春好處之時。從天寶至貞元,過了半個世紀左右,漫長的歲月,風雨的侵蝕,古行宮早變得荒敗不堪了,而當年入宮的紅顏少女,也在寂寞孤獨中苦熬了幾十個春秋,如今早已是白髮蒼顏了。她們的青春在此葬送,她們悲怨的淚水在此流淌,她們面對着怒放的紅花在感嘆噓唏。透過純樸的字面,我們分明聽到了她們痛苦的心音。白居易《上陽白髮人》寫道:“上陽人,紅顏暗老白髮新。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同時採擇百餘人,零落年深殘此身。”白詩直截了當地道出了年老宮女的幽怨,元詩則點染寥落的環境,以紅色宮花和白頭宮女相互襯托的筆法,通過形象對比來揭示宮女的悲慘生活和心理活動。二詩相比,一具體,一概括,一以感情的熱烈淋漓見長,一以境界的深沉雋永取勝。
這裏,寥落古行宮中的白頭宮女,還是唐玄宗時代歷史的見證人。唐玄宗在其繼位後期,寵幸楊貴妃,終日沉溺在淫樂酒色之中,把政務全部委給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朝綱紊亂,諂佞當道,終於釀成安史之亂。亂後,玄宗被迫退位,赫赫不可一世的大唐王朝亦從此一蹶不振,日益走向下坡路。白居易在《長恨歌》裏曾深致感慨說:“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四句詩,已形象地概括出玄宗昏憒好色與亡國致亂的歷史因由,其諷刺與揭露是十分深刻的。元稹這首短詩當然不可能象白詩那樣鋪張揚厲,極盡渲染之能事,他只能採取對照、暗示點染等方法,把這一段轟轟烈烈的歷史高度濃縮,加以典型化的處理,從而讓人回味咀嚼。寥落的古行宮,那在寂寞之中隨歲月更替而自生自落的宮花,那紅顏少女的變爲白髮老人,都深深地帶有時代盛衰遷移的痕跡。白頭宮女親歷開元、天寶之世,本身就是歷史的見證人,“閒坐說玄宗”的由治而亂。這本是詩篇主旨所在,也是詩人認爲應引以爲戒的地方,卻以貌似悠閒實則深沉的筆調加以表現,語少意多,有無窮之味。
從表現手法上來看,詩人塑造意境,藝術上主要運用了兩種表現手法。一是以少總多。這首詩具有舉一而反三,字少而意多的特點。四句詩,首句指明地點,是一座空虛冷落的古行宮;次句暗示環境和時間,宮中紅花盛開,正當春天季節;三句交代人物,幾個白頭宮女,與末句聯繫起來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寶末年進宮而倖存下來的老宮人;末句描寫動作,宮女們正閒坐回憶、談論天寶遺事。二十個字,地點、時間、人物、動作,全都表現出來了,構成了一幅非常生動的畫面。這個畫面觸發讀者聯翩的浮想:宮女們年輕時都是月貌花容,嬌姿豔質,這些美麗的宮女被禁閉在這冷落的古行宮之中,成日價寂寞無聊,看着宮花,花開花落,年復一年,青春消逝,紅顏憔悴,白髮頻添,如此被摧殘,往事不堪重省。然而,她們被禁閉冷宮,與世隔絕,別無話題,卻只能回顧天寶時代玄宗遺事,此景此情,令人悽絕。“寥落”、“寂寞”、“閒坐”,既描繪當時的情景,也反映詩人的傾向。淒涼的身世,哀怨的情懷,盛衰的感慨,二十個字描繪出生動的畫面,表現出深刻的意思。
另一個表現手法是以樂景寫哀情。我國古典詩歌,其所寫景物,有時從對立面的角度反襯心理,利用憂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氣氛之間的矛盾,以樂景寫哀情,卻能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這首詩也運用了這一手法。詩所要表現的是淒涼哀怨的心境,但卻着意描繪紅豔的宮花。紅花一般是表現熱鬧場面,烘托歡樂情緒的,但在這裏卻起了很重要的反襯作用:盛開的紅花和寥落的行宮相映襯,加強了時移世遷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紅花和宮女的白髮相映襯,表現了紅顏易老的人生感慨;紅花美景與悽寂心境相映襯,突出了宮女被禁閉的哀怨情緒。紅花,在這裏起了很大的作用。這都是利用好景緻與噁心情的矛盾,來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齋詩話》所謂“以樂景寫哀”,一倍增其哀。白居易《上陽白髮人》“宮鶯百囀愁厭聞,樑燕雙棲老休妒”,也可以說是以樂寫哀。不過白居易的寫法直接揭示了樂景寫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宮》則是以樂景作比較含蓄的反襯,顯得更有餘味。
這首絕句語言平實,但很有概括力,精警動人,也很含蓄,給人以想象的天地,歷史滄桑之感盡在不言之中,寓意深刻,自來評價很高。王建的《宮詞》,白居易的《長恨歌》,元稹的《連昌宮詞》,都是長達千字左右的宏篇鉅製,詳盡地描述了唐玄宗時代治亂興衰的歷史過程,感嘆興亡。總結教訓,內容廣博而深刻。元稹這首小詩總共不過二十個字,能入選《唐詩三百首》,與這些長篇鉅作比美,可謂短小精悍,字字珠璣。
作者:佚名
元稹的這首《行宮》是一首抒發盛衰之感的詩,可與白居易《上陽白髮人》參互並觀。這裏的古行宮即洛陽行宮上陽宮,白頭宮女即“上陽白髮人”。據白居易《上陽白髮人》,這些宮女天寶(742-756)末年被“潛配”到上陽宮,在這冷宮裏一閉四十多年,成了白髮宮人。這首短小精悍的五絕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雋永的詩味,傾訴了宮女無窮的哀怨之情,寄託了詩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此詩首句點明地點:古行宮;二句暗示時間:紅花盛開之季;三句介紹人物;白頭宮女;四句描繪動作:閒坐說玄宗。構築了一幅完整動人的圖畫。當年花容月貌,嬌姿豔質,輾轉落入宮中,寂寞幽怨;此時青春消逝,紅顏憔悴;閒坐無聊,只有談論已往。此情此景,十分悽絕。這首詩平實,但很有概括力,也很含蓄,並給人以想象的天地,歷史滄桑之感盡在不言之中。
詩人塑造意境,藝術上主要運用了兩種表現手法。一是以少總多。我國古典詩歌講究精煉,寫景、言情、敘事都要以少總多。這首詩正具 有舉一而反三,字少而意多的特點。四句詩,首句指明地點,是一座空虛冷落的古行宮;次句暗示環境和時間,宮中紅花盛開,正當春天季節;三句交代人物,幾個白頭宮女,與末句聯繫起來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寶末年進宮而倖存下來的老宮人;末句描寫動作,宮女們正閒坐回憶、談論天寶遺事。二十個字,地點、時間、人物、動作,全都表現出來了,構成了一幅非常生動的畫面。這個畫面觸發讀者聯翩的浮想:宮女們年輕時都是月貌花容,嬌姿豔質,這些美麗的宮女被禁閉在這冷落的古行宮之中,成日價寂寞無聊,看着宮花,花開花落,年復一年,青春消逝,紅顏憔悴,白髮頻添,如此被摧殘,往事不堪重省。然而,她們被禁閉冷宮,與世隔絕,別無話題,卻只能回顧天寶時代玄宗遺事,此景此情,令人悽絕。“寥落”、“寂寞”、“閒坐”,既描繪當時的情景,也反映詩人的傾向。淒涼的身世,哀怨的情懷,盛衰的感慨,二十個字描繪出那樣生動的畫面,表現出那樣深刻的意思,所以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二說這首詩“語少意足,有無窮之味”;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卷六以爲這首詩是王建所作,並說“語意絕妙,合(王)建七言《宮詞》百首,不易此二十字也”。
另一個表現手法是以樂景寫哀。我國古典詩歌,其所寫景物,有時從對立面的角度反襯心理,利用憂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氣氛之間的矛盾,以樂景寫哀情,卻能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這首詩也運用了這一手法。詩所要表現的是淒涼哀怨的心境,但卻着意描繪紅豔的宮花。紅花一般是表現熱鬧場面,烘托歡樂情緒的,但在這裏卻起了很重要的反襯作用:盛開的紅花和寥落的行宮相映襯,加強了時移世遷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紅花和宮女的白髮相映襯,表現了紅顏易老的人生感慨;紅花美景與悽寂心境相映襯,突出了宮女被禁閉的哀怨情緒。紅花,在這裏起了很大的作用。這都是利用好景緻與噁心情的矛盾,來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齋詩話》所謂“以樂景寫哀”,一倍增其哀。白居易《上陽白髮人》“宮鶯百囀愁厭聞,樑燕雙棲老休妒”,也可以說是以樂寫哀。不過白居易的寫法直接揭示了樂景寫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宮》則是以樂景作比較含蓄的反襯,顯得更有餘味。
023問劉十九 白居易
朝代:唐代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韻譯
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
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
天快黑了,大雪將要來。
能否共飲一杯?朋友!
意譯
(我家新釀的米酒還未過濾 ),酒面上泛起一層綠泡,香氣撲鼻。
用紅泥燒製成的燙酒用的小火爐也已準備好了。
天色陰沉,看樣子晚上即將要下雪,
能否留下與我共飲一杯?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字詞 【醅】 部首:酉 部首外筆畫數:8 總筆畫數:15
注音 ㄆㄟ
釋義
[名]
沒過濾的酒。《廣韻.平聲.灰韻》:「醅,酒未漉也。」唐.杜甫〈客至〉詩:「盤餐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唐.白居易〈問劉十九〉詩:「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①劉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詩作中,提到劉十九的不多,僅兩首。但提到劉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劉二十八就是劉禹錫。劉十九乃其堂兄劉禹銅,系洛陽一富商,與白居易常有應酬。
②綠蟻:指浮在新釀的沒有過濾的米酒上的綠色泡沫。醅(pēi):釀造。
綠蟻新醅酒:酒是新釀的酒。新釀酒未濾清時,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綠,細如蟻,稱爲“綠蟻”。
③雪:下雪,這裏作動詞用。
④無:表示疑問的語氣詞,相當於“麼”或“嗎”。
作者:佚名
《問劉十九》乃白居易晚年隱居洛陽,“天晚欲雪,思念舊人”時所作。也有人認爲此詩作於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但詩人時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不可能邀約洛陽故舊對飲。
作者:佚名
劉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時的朋友,作者另有《劉十九同宿》詩,說他是嵩陽處士。全詩寥寥二十字,沒有深遠寄託,沒有華麗辭藻,字裏行間卻洋溢着熱烈歡快的色調和溫馨熾熱的情誼,表現了溫暖如春的詩情。
詩句的巧妙,首先是意象的精心選擇和巧妙安排。全詩表情達意主要靠三個意象(新酒、火爐、暮雪)的組合來完成。“綠蟻新醅酒”,開門見山點出新酒,由於酒是新近釀好的,未經過濾,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顏色微綠,細小如蟻,故稱“綠蟻”。詩歌首句描繪家酒的新熟淡綠和渾濁粗糙,極易引發讀者的聯想,讓讀者猶如已經看到了那芳香撲鼻,甘甜可口的米酒。次句“紅泥小火爐”,粗拙小巧的火爐樸素溫馨,爐火正燒得通紅,詩人圍爐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臨的屋子,照亮了浮動着綠色泡沫的家酒。“紅泥小火爐”對飲酒環境起到了渲染色彩、烘托氣氛的作用。酒已經很誘人了,而爐火又增添了溫暖的情調。詩歌一、二兩句選用“家酒”和“小火爐”兩個極具生髮性和暗示性的意象,容易喚起讀者對質樸地道的農村生活的情境聯想。後面兩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在這樣一個風寒雪飛的冬天裏,在這樣一個暮色蒼茫的空閒時刻,邀請老朋友來飲酒敘舊,更體現出詩人那種濃濃的情誼。“雪”這一意象的安排勾勒出朋友相聚暢飲的闊大背景,寒風瑟瑟,大雪飄飄,讓人感到冷徹肌膚的淒寒,越是如此,就越能反襯出火爐的熾熱和友情的珍貴。“家酒”、“小火爐”和“暮雪”三個意象分割開來,孤立地看,索然寡味,神韻了無,但是當這三個意象被白居易納入這首充滿詩意情境的整體組織結構中時,讀者就會感受到一種不屬於單個意象而決定於整體組織的氣韻、境界和情味。寒冬臘月,暮色蒼茫,風雪大作,家酒新熟、爐火已生,只待朋友早點到來,三個意象連綴起來構成一幅有聲有色、有形有態、有情有意的圖畫,其間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陣陣芳香。
其次是色彩的合理搭配。詩畫相通貴在情意相契,詩人雖然不能像雕塑家、畫家那樣直觀地再現色彩,但是可以通過富有創意的語言運用,喚起讀者相應的聯想和情緒體驗。這首小詩在色彩的配置上是很有特色的,清新樸實,溫熱明麗,給讀者一種身臨其境、悅目怡神之感。詩歌首句“綠蟻”二字繪酒色摹酒狀,酒色流香,令人嘖嘖稱美,酒態活現讓讀者心向“目”往。次句中的“紅”字猶如冬天裏的一把火,溫暖了人的身子,也溫熱了人的心窩。“火”字表現出炭火熊熊、光影躍動的情境,更是能夠給寒冬裏的人增加無限的熱量。“紅”“綠”相映,色味兼香,氣氛熱烈,情調歡快。第三句中不用摹色詞語,但“晚”“雪”兩字告訴讀者黑色的夜幕已經降落,而紛紛揚揚的白雪即將到來。在風雪黑夜的無邊背景下,小屋內的“綠”酒“紅”爐和諧配置,異常醒目,也格外溫暖。
最後是結尾問句的運用。“能飲一杯無”,輕言細語,問寒問暖,貼近心窩,溢滿真情。用這樣的口語入詩收尾,既增加了全詩的韻味,使其具有空靈搖曳之美,餘音嫋嫋之妙;又創設情境,給讀者留下無盡的想象空間。詩人既可能是特意準備新熟家釀來招待朋友的,也可能是偶爾藉此驅趕孤居的冷寂淒涼;既可能是在風雪之夜想起了朋友的溫暖,也可能是平日裏朋友之間的常來常往。而這些,都留給讀者去盡情想象了。
通覽全詩,語淺情深,言短味長。白居易善於在生活中發現詩情,用心去提煉生活中的詩意,用詩歌去反映人性中的春暉,這正是此詩令讀者動情之處。
《問劉十九》。詩從開門見山地點出酒的同時,就一層層地進行渲染,但並不因爲渲染,不再留有餘味,相反地仍然極富有包蘊。讀了末句“能飲一杯無”,可以想象,劉十九在接到白居易的詩之後,一定會立刻命駕前往。於是,兩位朋友圍着火爐,“忘形到爾汝”地斟起新釀的酒來。也許室外真的下起雪來,但室內卻是那樣溫暖、明亮。生活在這一剎那間泛起了玫瑰色,發出了甜美和諧的旋律……這些,是詩自然留給人們的聯想。由於既有所渲染,又簡練含蓄,所以不僅富有誘惑力,而且耐人尋味。它不是使人微醺的薄酒,而是醇醪,可以使人真正身心俱醉的。詩中蘊含生活氣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來,遂成妙章。
作品充滿了生活的情調,淺進的語言寫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摯的友誼。
024宮詞·故國三千里/何滿子 張祜
朝代:唐代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譯文
故鄉和親人遠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閉在這深宮裏二十年了,
(聽一聲曲子〈何滿子〉 ),忍不住掉下眼淚。
南唐李後主曾有一闕詞《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起首就是「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因全詞寫亡國之後對故國的懷戀,全詞沉浸在一片悲傷的調子裡,真真讓人滿懷家國悲涼。初讀覺得詞開頭起得好,卻不知好在哪裡,後來細思,大概是這樣的起頭,視野足夠寬闊,既有時間上縱的長度——四十年,又有空間上橫的寬度——三千里,一縱一橫之間,有打通時空的宏大感,因此氣量格局都是大的,這加重了後續情感的份量,所以好。於是回想唐詩里張祜的一首詩《宮詞》,起首也是如此,只是更簡潔,也更直抒胸臆!全詩如下:
①故國:故鄉。
②何滿子:唐玄宗時著名歌手,據說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張口高歌,曲調悲憤,使“蒼天白日黯然失色”。結果皇帝聞之,終因惜其技藝難得而降旨緩刑。因爲何滿子出色的技藝,大詩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繼爲之賦詩,其中以張祜的《何滿子》宮詞:“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最爲感人。這首宮詞後來流傳甚廣,其唱來異常悲怨。據說唐武宗時,有一孟才人,因有感於武宗讓其殉情之意,爲奄奄一息的武宗唱了一曲《何滿子》,唱畢,竟氣絕身亡。一作“河滿子”,舞曲名。題又作“宮詞”。白居易《何滿子》詩:“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弄時曲始成。一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何滿子”聲調哀婉。《樂府集》引白居易《何滿子》詩的自注說:“何滿子,開元中滄州歌者,臨弄進此曲以贖死,竟不得免。”
③君:指皇帝。這裏是指唐武宗。據《唐詩紀事》,張祜《宮詞》:“傳入宮禁,武宗疾篤,目孟才人曰:‘吾即不訊,爾何爲哉?’指笙囊泣曰:‘請以此就縊。’上憫然。復曰:‘妾嘗藝歌,請對上歌一曲,以泄其憤。’上許。乃歌一聲《何滿子》,氣亟立殞。上令候之,曰:‘脈尚溫而腸已絕。’”後來張祜別有詠《孟才人嘆》一絕,詞雲:“偶因歌態詠嬌嚬,傳唱宮中十二春。卻爲一聲何滿子,下泉須吊舊才人。”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張祜(785-849?),字承吉,唐代清河(現在的邢台市清河縣)人,詩人。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這首詩是他的代表作,《全唐詩》存詩349首。
這首詩的字面意思也很直白:故鄉和親人都遠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閉在這深宮裡二十年了,聽一聲曲子《何滿子》,忍不住在君前掉下眼淚。要說的只有兩點:
1、何滿子的典故。
一說何滿子是個人,唐玄宗時著名歌手,據說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行刑,行刑之前她張口高歌,曲調悲涼,甚至使「蒼天白日黯然失色」。結果皇帝知道後,在讚嘆和惋惜之間降旨緩刑。因為何滿子出色的技藝,大詩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繼為之賦詩,其中以張祜的《何滿子》宮詞:「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最為感人,後來這首《宮詞》流傳甚廣。
另一說何滿子是曲牌名,《何滿子》是一個詞牌名,雙調共計七十四字,正格單調為三十六字,也有體裁為單調為三十七字,或雙調七十四字。張祜另有一首為《孟才人嘆》:「偶因歌態詠嬌顰,傳唱宮中十二春。卻為一聲何滿子,下泉須吊孟才人。」在詩序里,張祜記道:「武宗疾篤,孟才人以歌笙獲寵者,密侍左右。上目之曰:『吾當不諱,爾何為哉。』指笙囊泣曰:『請以此就縊。』上憫然。復曰:『妾嘗藝歌,願對上歌一曲,以泄憤。』許之,乃歌一聲何滿子,氣亟,立殞。上令醫候之,曰:『脈尚溫而腸已絕。』一雲肌尚溫而腸已斷。上崩,將徙柩,舉之愈重。議者曰:『非俟才人乎。』命其櫬至,乃舉。大致的意思就是:據說唐武宗病重時,有一位孟才人因為歌笙技藝獲寵,此時也隨侍左右,唐武宗用眼睛看著她說:「我將要死了,你怎麼辦?」孟才人指著笙囊說,我就用它自縊殉情,武宗點頭應之,於是她高歌一曲《何滿子》,唱罷後當即倒在了皇帝的榻前,武宗急令太醫診治,太醫稱「身體雖然還溫熱,但是肝腸已經寸寸斷絕,救不活了」,佳人就此香消玉殞。不久武宗也死了,眾人要將他的棺木遷走,發現很沉重。眾人議論紛紛,有人說武宗是否是在等孟才人。於是便命令將孟才人的棺槨一同抬來,這才能搬動了。由此可見,《何滿子》真的是極悲痛的一種樂曲了。
2、用五絕來寫宮怨詩,如何在短短的文字裡將感情表達充分,這首詩是個榜樣。首句「故國三千里」,是從空間著眼,寫宮人去家之遠,空間上有三千里的距離;次句「深宮二十年」,是從時間下筆,寫宮人入宮之久。在不見親人的宮牆之內已經度過了二十年的歲月。如前說所,這兩句詩,不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強烈的感染力,因為時空的疊加加重了後續情感的表達。同樣寫法的還有柳宗元《別舍弟宗一》詩,詩中有句:「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也是以時空交織的距離感來表達感情的,因為空間夠遠,時間夠久,詩人的抑鬱不平之氣,怨憤悽厲之情就表達的更為充分,只不過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跡罷了。一個少女不幸被選入宮,與家人分離,與外界隔絕,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來已經夠悲慘了,何況家鄉又在三千里之外,歲月已有二十年之長(人生最美好的二十年),時空加權之後,命運顯得更加悲慘,身世更加值得同情。
詩的後兩句只要理解了何滿子的含義,詩意就非常明朗了。一聲悲歌、雙淚齊落,其實貴在直截了當,滿腔怨情傾瀉而下。這首詩是感情濃烈取勝,不以含蓄見長。我們以前說詩貴含蓄,貴有餘味,寫詩忌直貴曲,如果我們讀到這一首詩,就會明白寫詩來表達感情的方法並不絕對。一首詩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強烈,要服從它的內容。婉約含蓄固然不錯,豪放直接也未嘗不可。比如現代詩里,卞之琳《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可能含蓄,韻味悠長,美感強烈。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週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直抒胸臆,情緒奔放,同樣極具美感。
張祜此詩的前半首已經把詩中人的處境之悲慘寫到了極點,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下半首詩中人積聚的怨情需要一個出口,因此詩人借《何滿子》的典故,由遠及近,當一聲《何滿子》唱響,詩中人的眼淚終於忍不住了,限於身份,她可能沒辦法「哇」的一聲哭出來,但到了此時,已完全無法自已而落淚是感情累積的結果。全詩的情緒是連貫的,持續的,慢慢積聚的,到最後的落淚是最終的暴發。
當然,這首詩的特點還不止這些,還有語言上獨到的特點,如全詩全用實詞,沒有虛詞,這跟《春江花月夜》的標題是一致的,春、江、花、月、夜,全是名詞,但卻組成了極妙的意境,也是中國古漢語的特點。本詩的四句詩中,前三句都是沒有謂語的名詞句。這使得全詩簡括凝鍊、強烈有力,沒有虛詞的含糊,感情濃烈肯定,這與運用這種特殊的詞句結構相關。當然還有一個特點不得不提:這首詩的四句詩中,以「三千里」表距離,以「二十年」表時間,以「一聲」寫歌唱,以「雙淚」寫泣下,句句都用數目字,這使得全詩精煉、準確、強烈,感染力更強。
創作背景
作者:佚名
據《唐詩紀事》記載,唐武宗李炎寵信善歌才人孟氏,後值武宗病重之時,孟才人侍其側,武宗問之曰:“我或不諱,汝將何之?”孟才人對曰:“若陛下萬歲之後。無復爲生。”當時,武宗令其於病榻之前歌《河滿子》一曲,聲調悽咽,聞者涕零。不久,武宗崩駕,孟才人哀痛數日而死。張枯爲孟才人殉情之事寫了三首詩,一首題作《孟才人嘆》,另二首爲一組,總題名“宮詞”。
參考資料:
鑑賞
作者:佚名
一般以絕句體裁寫的篇幅短小的宮怨詩,總是隻揭開生活畫圖的一角,讓讀者從一個片斷場景看到宮人悲慘的一生;同時往往寫得委婉含蓄,一些內容留待讀者自己去想象,去玩味。這首詩卻與衆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圖,而且是直敘其事,直寫其情。
詩總共只有二十個字。作者在前半首裏,以舉重若輕、馭繁如簡的筆力,把一個宮人遠離故鄉、幽閉深宮的整個遭遇濃縮在短短十個字中。首句“故國三千里”,是從空間着眼,寫去家之遠;次句“深宮二十年”,是從時間下筆,寫入宮之久。這兩句詩,不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強烈的感染力;不僅把詩中女主角的千愁萬恨一下子集中地顯示了出來,而且是加一倍、進一層地表達了她的愁恨。一個少女不幸被選入宮,與家人分離,與外界隔絕,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來已經夠悲慘了,何況家鄉又在三千里之外,歲月已有二十年之長,這就使讀者感到其命運更加悲慘,其身世更可同情。與這兩句詩相似的有
柳宗元《別舍弟宗一》詩中“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一聯,也是以距離的遙遠、時間的久長來表明去國投荒的分外可悲。這都是以加一倍、進一層的寫法來增加詩句的重量和深度。
後半首詩轉入寫怨情,以一聲悲歌、雙淚齊落的事實,直截了當地寫出了詩中人埋藏極深、蓄積已久的怨情。這後兩句詩也以強烈取勝,不以含蓄見長。過去一些詩論家有詩貴含蓄、忌直貴曲的說法,其實並不是絕對的。應當說,一首詩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強烈,要服從它的內容。這首詩的前半首已經把詩中人的處境之悲慘寫到了極點,爲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勢必讓詩中人的怨情噴薄而出、一瀉爲快了。這樣才能使整首詩顯得強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動讀者的藝術效果。這裏,特別值得拈出的一點是:有些宮怨詩把宮人產生怨情的原因寫成是由於見不到皇帝或失寵於皇帝,那是不可取的;這首詩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寫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詩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賞識的時候迸發出來的。這個怨情,聯繫前兩句看,決不是由於不得進見或失寵,而是對被奪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議,正是
劉皁在一首《長門怨》中所說,“不是思君是恨君”。
這首詩還有兩個特點。一是:四句詩中,前三句都是沒有謂語的名詞句。
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曾指出,詩句中“實字多,則意簡而句健”,而他所舉的“皆用實字”的例句,就是名詞句。這首詩之所以特別簡括凝鍊、強烈有力,與運用這種特殊的詩句結構有關。另一特點是:四句詩中,以“三千里”表明距離,以“二十年”表明時間,以“一聲”寫歌唱,以“雙淚”寫泣下,句句都用了數目字。而數字在詩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個問題表達得更清晰,更準確,給讀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詩句特別精煉有力。這首詩的這兩個藝術形式上的特點,與它的內容互爲表裏,相得益彰。
與
張祜同時的詩人
杜牧非常欣賞這首詩,在一首酬張祜的詩中有“可憐故國三千里,虛唱歌詞滿六宮”句。這說明,張祜的這首詩道出了宮人的辛酸,講出了宮人要講的話,當時傳入宮中,曾爲宮人廣泛歌唱。
025登樂遊原 李商隱
朝代:唐代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譯文
(我在傍晚時分心情鬱悶 ),於是驅車來到京都長安城東南的樂遊原。
只見夕陽放射出迷人的餘暉,然而這一切美景將轉瞬即逝,不久會被那夜幕所籠罩。
韻譯
臨近傍晚時分,覺得心情不太舒暢;
駕車登上樂遊原,心想把煩惱遣散。
看見夕陽無限美好,一片金光燦爛;
只是將近黃昏,美好時光將要結束。
註釋
樂遊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長安志》:"昇平坊東北隅,漢樂遊廟。"注云:"漢宣帝所立,因樂遊苑爲名。在曲江北面高原上,餘址尚有。……其地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寬敞。京城之內,俯視指掌。
意不適:心情不舒暢。
古原:即樂遊原,是長安附近的名勝,在今陝西省長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作者:佚名
樂遊原是唐代遊覽勝地,直至中晚唐之交,樂遊原仍然是京城人遊玩的好去處。同時因爲地理位置高便於覽勝,文人墨客也經常來此做詩抒懷。唐代詩人們在樂遊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璣絕句,歷來爲人所稱道,詩人
李商隱便是其中之一。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儘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李商隱二十五歲時由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綯推舉得中進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將女兒嫁給了他。因爲王茂之是李黨的重要人物,李商隱從此陷入牛李黨爭不能自拔,在官場之中異常失意,這首《樂遊原》正是他心境鬱悶的真實寫照。
程夢星《李義山詩集箋註》:“此詩當作於會昌四、五年(844、845)間,時義山去河陽退居太原,往來京師,過樂遊原而作是詩,蓋爲武宗憂也。武宗英敏特達,略似漢宣,其任德裕爲相,克澤潞,取太原,在唐季世可謂有爲,故曰‘夕陽無限好’也。而內寵王才人,外築望仙台,封道士劉玄靜爲學士,用其術以致身病不復自惜。識者知其不永,故義山憂之,以爲‘近黃昏'也。”
賞析
作者:佚名
當詩人爲排遣「意不適」的情懷而登上樂遊原時,看到了一輪輝煌燦爛的黃昏斜陽,於是發乎感慨。有人認爲夕陽是嗟老傷窮、殘光末路之感嘆;也有人認爲此爲詩人熱愛生命、執着人間而心光不滅,是積極的樂觀主義精神。千百年來,此兩種觀念爭論不休,莫衷一是。
鑑賞
作者:周汝昌
玉溪詩人,另有一首七言絕句,寫道是:“萬樹鳴蟬隔斷虹,樂遊原上有西風,羲和自趁虞泉〔淵〕宿,不放斜陽更向東!”那也是登上古原,觸景縈懷,抒寫情志之作。看來,樂遊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時來賞之地。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於何故,玉溪意緒不佳,難以排遣,他就又決意遊觀消散,命駕驅車,前往樂遊原而去。 樂遊原之名,我們並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絕唱《憶秦娥》深深印在我們的“詩的攝相”寶庫中,那就是:“……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玉溪恰恰也說是“樂遊原上有西風” 。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樂遊原,創建於漢宣帝時,本是一處廟苑,—應稱“樂遊苑”纔是,只因地勢軒敞,人們遂以“原”呼之了。此苑地處長安的東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覽。 自古詩人詞客,善感多思,而每當登高望遠,送目臨風,更易引動無窮的思緒:家國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錯綜交織,所悵萬千,殆難名狀。陳子昂一經登上幽州古臺,便發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嘆,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如若羅列,那真是如同陸士衡所說“若中原之有菽”了吧。至於玉溪,又何莫不然。可是,這次他驅車登古原,卻不是爲了去尋求感慨,而是爲了排遣他此際的“向晚意不適”的情懷。知此前提,則可知“夕陽”兩句乃是他出遊而得到的滿足,至少是一種慰藉—這就和歷來的縱目感懷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着說的是:你看,這無邊無際、燦爛輝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黃金世界的斜陽,纔是真的偉大的美,而這種美,是以將近黃昏這一時刻尤爲令人驚歎和陶醉! 我想不出哪一首詩也有此境界。或者,東坡的“閒庭曲檻皆拘窘,一看郊原浩蕩春!”庶乎有神似之處吧? 可惜,玉溪此詩卻久被前人誤解,他們把“只是”解成了後世的“只不過”、“但是”之義,以爲玉溪是感傷哀嘆,好景無多,是一種“沒落消極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無此義,它本來寫作“祗是”,意即“止是”、“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別家之例,且置不舉,單是玉溪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錦瑟》篇中寫道:“此情可待(義即何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其意正謂:就是(正是)在那當時之下,已然是悵惘難名了。有將這個“只是當時”解爲“即使是在當時”的,此乃成爲假設語詞了,而“只是”是從無此義的,恐難相混。 細味“萬樹鳴蟬隔斷虹”,既有斷虹見於碧樹鳴蟬之外,則當是雨霽新晴的景色。玉溪固曾有言曰:“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大約此二語乃玉溪一生心境之寫照,故屢於登高懷遠之際,情見乎詞。那另一次在樂遊原上感而賦詩,指羲和日御而表達了感逝波,惜景光,綠鬢不居,朱顏難再之情—這正是詩人的一腔熱愛生活、執着人間、堅持理想而心光不滅的一種深情苦志。若將這種情懷意緒,只簡單地理解爲是他一味嗟老傷窮、殘光末路的作品,未知其果能獲玉溪之詩心句意乎。毫釐易失,而賞析難公,事所常有,焉敢固必。願共探討,以期近是。 (周汝昌)
作者:佚名
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儘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這首詩就反映了他的傷感情緒。
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是說:傍晚時分我心情悒鬱,駕着車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適”指不悅。詩人心情憂鬱,爲了解悶,就駕着車子外出眺望風景。“古原”就是樂遊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是唐代的遊覽勝地。這兩句,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後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說: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無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讚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這兩句近於格言式的慨嘆涵義是十分深的,它不僅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也是對自己,對時代所發出的感嘆。其中也富有愛惜光陰的積極意義。
唐文宗開成二年(847),李商隱中進士,從此開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當時的宰相令狐楚是一位文學大家,他非常賞識才華橫溢的李商隱,把他收入自己的門下,教授其文書禮法。有了當朝宰相的青睞,李商隱的仕途自然一帆風順,很快就升到了御史的職位。然而不久後,興元節度使王茂元也發現了李商隱的才華,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他,誰知這卻給李商隱的仕途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唐朝中後期,以牛僧孺爲首的牛黨和以李德裕爲首的李黨爭鬥不斷,史稱“牛李黨爭”,這兩黨衆人互不來往,勢同水火。而李商隱的老恩師令狐楚是牛黨中人,他的岳父王茂元卻是李黨中堅,這下牛黨中人將李商隱當成了叛徒,李黨中人也覺得他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兩面不討好的李商隱此後備受打擊。
煮酒論詩詞
前兩句交代自己登臨樂遊園的時間和起因,傍晚時分,詩人由於內心的不適,產生了遊賞之意。後兩句是千古名句,蘊藏無數感慨於其中。詩人登臨古原之上,看到的是“無限”的江山,想起的是“無限”的過去和未來,既有時間上的距離,也有空間上的廣度。末句用一個轉折,將隨着前句噴涌而出的豪情截住,扣住首句“不適”二字,以感傷語收束全詩。此句雖寫眼前之黃昏,但聯繫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和作者身世,可體會到其中意味。從政治角度來看,晚唐時唐王朝逐漸沒落,藩鎮割據嚴重,在這個意義上,“夕陽”指的是唐朝政權,“黃昏”則意味着這個偉大朝代將要終結。從個人角度來看,李商隱終身在“牛李黨爭”中掙扎,生命就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消磨掉了。在這個意義上,“夕陽”指的是自己的人生,“黃昏”則意味着生命的終結,句中流露出無限眷戀之情。全詩興寄深遠,後兩句既寫景物,又蘊涵無限哲思。一放一收,顯示出作者深沉的感慨和高超的文思。
026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賈島
朝代:唐代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譯文
(蒼松下,我詢問隱者的童子 )他的師傅到哪裏去了?他說,師傅已經採藥去了。
還指着高山說,就在這座山中,可是林深雲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作者介紹:
賈島(779年—843年),字浪先(亦作閬先),范陽(今北京大興)人,中國唐朝詩人。曾經做過和尚,法號無本。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後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後受教於韓愈,並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賈島是著名的苦吟派詩人,著名的典故「推敲」即出自他處。他較為擅長五言律詩,意境多孤苦荒涼。蘇軾在〈祭柳子玉文〉中提到:「元輕白俗,郊寒島瘦。」評價他和同時代的詩人孟郊,遂成千古定評。
1. 隱者:不願做官而隱居在山中的人。
2. 童子:隱者的徒弟。
3. 言:說。
4. 雲深:指山中的雲霧很濃厚。
古代有許多不願做官,而隱居山林的讀書人。這首詩寫詩人去拜訪一位隱士,卻沒有遇見的情形。詩中使用詩人和童子間,自然而口語化的問答方式,富有山野趣味,讀來令人會心一笑。這首問答詩,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盡致。其言繁,其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以白雲比喻隱者的高潔,以蒼松比喻隱者的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欽慕高仰。
在許多的詩詞中,都使用「比喻」的方法,增加詩詞的意涵。你也可以試著將這樣的方式應用在文章中呢!
註釋
①尋:尋訪。
②隱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
③不遇:沒有見到。
④童子:小孩。這是指隱者的弟子。
⑤言:回答,說。
⑥雲深:指山上雲霧繚繞。
⑦處:地方。
鑑賞
作者:佚名
中國傳統文化中,松、竹、梅爲歲寒三友,士大夫們往往以此表明其安貧樂道,不與世俗、清潔孤傲之志。首句“松下問童子”,從表層上說交待了作者尋訪隱者未得,於是向隱者的徒弟問尋的這一連串的過程;而深層上則暗示隱者傍松結茅,以鬆爲友,渲染出隱者高逸的生活情致。下面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包含着詩人的層層追問,意思層層遞進,言約意賅,令人回味無窮。
第一答:“言師採藥去”,從全詩的結構看,從環境氛圍的渲染,進入到行動的白描,從抽象進入到具體。我國古代有追求長生不老的思想,秦皇漢武,就是一種典型,乃至秦漢方士盛行,欺詐成風。與此不同,高蹈世外的隱者注重的是自身修煉。在隱逸生活中,悟道、養生與服藥(保健養生之藥)構成主要的內容。魏晉以還尤其如此。因之,對隱者說來,採藥是一項有重要的活動,其效用或還不僅在於服藥能養生,更在於爲採藥而攀峯登嶺,就是極好的體育鍛煉。於是,對於真正的隱者,善悟道,擅養生,能採藥也就是三位一體的事了。道行高深就表現在鶴髮童顏,往來如天馬行空。童子言師採藥去,正是把隱者這一典型特徵揭示出來,同時添了詩人傷其不遇的惆悵。
第二答,是針對詩人何處採藥的問話而來。
這一答很明確肯定,似乎給了詩人若干追尋的期待,不過緊接着第三答一轉,好像是猜到了詩人的這種期待,最後給了一個沒有結果的回答:“雲深不知處。”
這時,山巒之高峻,雲霞之深杳,隱者之神逸,驀然躍進讀者的想象中。
圍繞這幾句答話,實際有兩種表現結構在交織演進。一是隱者的行爲表現結構,它由虛而實(不在此地而在此山),由實而虛(雲深不知處),虛虛實實,宛若雲中游龍,若隱若現,給人一種撲朔迷離,恍惚迷離之感,充分呈現了隱者的風神。一是詩人自己的感情表現結構,它由惆悵而期冀(不遇到知在此山中),由期冀轉而更深一層的惆悵,流露出終不可及的慨喟。詩人本來是僧,後還俗,但仕途並不得意,因此始終傾羨高潔超俗的世外生活。“但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實際不獨是詩人對隱者的描繪,也正是詩人自己所追求嚮往的人生境界。
世謂賈島的詩過分陷於字句的“推敲”,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往往有佳句而無佳篇;此詩卻剛好相反,在謀篇構思方面煞費苦心,無佳句而有佳篇。
這首詩有人認爲是孫革所作,題爲《訪夏尊師》。
027渡漢江 宋之問
朝代:唐代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譯文
我離開家鄉到了五嶺之外,(我和家人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聯繫了 ),經過了一個冬天,又到了春天。
因爲交通不便,好久沒有回家,現在我渡過漢江趕回家鄉去,不知爲何離家越近,心情就越緊張。因爲怕傷了美好願望,以致遇到同鄉,也不敢打聽家鄉情況。
嶺外:大庾嶺之外,就是廣東。
創作背景
作者:佚名
此詩一說作於宋之問神龍二年(706年)途經漢水時。宋之問媚附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武氏去世後,唐中宗將其貶爲瀧州參軍。瀧州在嶺南,唐時,屬於極爲邊遠的地區,貶往那裏的官員因不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和生活習俗,往往不能生還。神龍元年(705年)十月宋之問過嶺,次年春即冒險逃回洛陽,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下了此詩。
另一說,此詩是李頻由貶所瀧州逃歸洛陽,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漢水)時所作。
作者:佚名
宋之問從瀧州貶所逃回家鄉,經過漢江(也就是漢水)時,寫了這首詩。宋之問的家在鞏縣,漢水離鞏縣,雖然還有不少路,但較之嶺外的瀧州,畢竟要近得多,所以詩裏說"近鄉"。詩的語言,極爲淺近通俗,但乍一讀,仍不免會有疑惑。一個離開家鄉已逾半年的遊子,能踏上歸途,自當心情歡悅,而且這種欣喜之情,也會隨着家鄉的越來越近而越來越強烈。宋之問卻偏說"近鄉情更怯",乃至不敢向碰到的人詢問家人的消息,這豈非有點不合情理?
要解開這一疑團,必須重視詩的前兩句,它們提供了必要的線索。詩人在到達貶所後,即與家人斷絕了聯繫,且已持續了半年以上。在這種情況下,詩人的心境如何呢?詩中似未明言,其實不然。"近鄉情更怯",說明詩人早巳"情怯"。對家中情況的一無所知,使詩人的思慮中,增加了不安和疑懼:親人們是否遭遇到什麼不幸呢?空間的阻隔,時間的推移,使這種不安和疑懼,日趨沉重地鬱結在詩人的心頭。渡過漢水,離鄉日近,但心中的恐懼也越來越沉重,因爲不祥的猜測,有可能即將被證實。"不敢問",不是"不想問",詩人也想能儘早知道家人的消息。不過,假如能聽到好消息,固然會無限欣喜,但萬一相反呢?那麼,期待着與家人團聚的喜悅,豈不將被這無情的消息一下子所粉碎?與其如此,不如聽任這模糊不明再持續下去,因爲畢竟還存在着一切皆好的希望啊。這種想問而又不敢問的矛盾心理,反映了詩人焦慮痛苦的心情。大詩人杜甫在戰亂中與親人分離,又音信不通,在《述懷》一詩中,寫了這樣幾句;"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後。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儘管詩人的身份不同,造成音書慚絕的原因不同,但矛盾痛苦的心情卻完全相同。當然,這種獨特的生活體驗,不會人人都有;但這種特殊微妙的心理狀態。卻是大家都能理解,真實可信的。看似不合情理,其實只是情況特殊而已。
以上這一思索,理解的過程,可以使我們對這首詩巧妙的抒情藝術,有更深刻的體會。詩人在用逐層遞進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後,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傾訴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讀者卻必需經過一番認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這種特殊的心理狀態,達到與作者的心靈溝通。這種高度簡潔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語言,獲取了極爲深遠的藝術效果。
鑑賞一
作者:佚名
這首詩是宋之問(此詩作者一說是李頻,此從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唐詩鑑賞辭典》)從瀧州(今廣東羅定縣)貶所逃歸,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一首詩。詩意在寫思鄉情切,但卻正意反說,寫愈近家鄉,愈不敢問及家鄉消息,擔心聽到壞的消息,而傷了好的願望。語極淺近,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貶斥蠻荒,本就夠悲苦的了,何況又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更何況又是在這種情況下經冬歷春,捱過漫長的時間。作者沒有平列空間的懸隔、音書的斷絕、時間的久遠這三層意思,而是依次層遞,逐步加以展示,這就強化和加深了貶居遐荒期間孤孑、苦悶的感情,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斷”字“復”字,似不着力,卻很見作意。作者困居貶所時那種與世隔絕的處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歷歷可見,鮮明可觸。這兩句平平敘起,從容承接,沒有什麼驚人之筆,往往容易爲讀者輕易放過。其實,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這個背景,下兩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宋之問的家鄉一說在汾州(今山西汾陽附近),一說在弘農(今河南靈寶西南),離詩中的“漢江”都比較遠。所謂“近鄉”,只是從心理習慣而言,正像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過了黃河就感到“近鄉”一樣(宋之問這次也並未逃歸家鄉,而是匿居洛陽)。按照常情,這兩句似乎應該寫成“近鄉情更切,急欲問來人”,作者筆下所寫的卻完全出乎常情:“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仔細尋味,又覺得只有這樣,才合乎前兩句所揭示的“規定情景”。因爲作者貶居嶺外,又長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訊,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他們由於自己的牽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書斷”“復歷春”這種思念隨着擔心同時的到來,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裏的矛盾心理狀態。這種矛盾心理,在由貶所逃歸的路上,特別是渡過漢江,接近家鄉之後,有了進一步的戲劇性發展:原先的擔心、憂慮和模糊的不祥預感,此刻似乎馬上就會被路上所遇到的某個熟人所證實,變成活生生的殘酷現實;而長期來夢寐以求的與家人團聚的願望則立即會被無情的現實所粉碎。因此,“情更切”變成了“情更怯”,“急欲問”變成了“不敢問”。這是在“嶺外音書斷”這種特殊情況下心理矛盾發展的必然。透過“情更怯”與“不敢問”,讀者可以強烈感觸到詩人此際強自抑制的急切願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這種抒寫,是真切、富於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宋之問這次被貶瀧州,是因爲他媚附武后的男寵張易之,可以說罪有應得。但這首詩的讀者,卻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種共鳴。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達思想感情時,已經捨去了一切與自己的特殊經歷、特殊身份有關的生活素材,所表現的僅僅是一個長期客居異鄉、久無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鄉時所產生的一種特殊心理狀態。而這種心理感情,卻具有極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於思維的現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聯結在一起。這首詩便是一例。人們愛拿杜甫《述懷》中的詩句“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後。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和這首詩作類比,這正說明性質很不相同的感情,有時可以用類似方式來表現,而它們所概括的客觀生活內容可以是不相上下的。
028春怨 / 伊州歌 金昌緒
朝代:唐代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譯文
我敲打樹枝,趕走樹上的黃鶯,不讓它在樹上亂叫。
它清脆的叫聲,驚醒了我的夢,害得我在夢中(不能趕到遼西,與戍守邊關的親人相見 )。
③莫:不。
註釋
①遼西:古郡名,在今遼寧省遼河以西地方。
②妾:女子的自稱。
③莫:不。
賞析
作者:佚名
這首詩,語言生動活潑,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還有其與衆不同的特點:它通篇詞意聯屬,句句相承,環環相扣,四句詩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達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緒論》中爲五言絕句提出的“就一意圓淨成章”的要求。這一特點,人所共稱。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曾把詩的寫法分爲兩種:一種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詩”,如杜甫詩“日出籬東水,雲生舍北泥。竹高鳴翡翠,沙僻舞鵾雞”(《絕句六首》之一),屬於此類;另一種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詩”,這首《春怨》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更讚美這首詩的“篇法圓緊,中間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也說:“一氣蟬聯而下者,以此爲法。”
但這些評論只道出了這首詩的一個方面的特點,還應當看到的另一特點是:它雖然通篇只說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卻不是一語道破,一目瞭然,而是層次重疊,極盡曲析之妙,好似抽蕉剝筍,剝去一層,還有一層。它總共只有四句詩,卻是每一句都令人產生一個疑問,下一句解答了這個疑問,而又令人產生一個新的疑問。這在詩詞藝術手法上是所謂“掃處還生”。
詩的首句似平地奇峯,突然而起。照說,黃鶯是討人歡喜的鳥。而詩中的女主角爲什麼卻要“打起黃鶯兒”呢?人們看了這句詩會茫然不知詩意所在,不能不產生疑問,不能不急於從下句尋求答案。第二句詩果然對第一句作了解釋,使人們知道,原來“打起黃鶯兒”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鳥語與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鳥語中,黃鶯的啼聲又是特別清脆動聽的。人們不禁還要追問:又爲什麼不讓鶯啼呢?第三句詩說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時驚妾夢”。但人們仍不會滿足於這一解釋,因爲黃鶯啼曉,說明本該是夢醒的時候了。那麼,詩中的女主角爲什麼這樣怕驚醒她的夢呢?她做的是什麼夢呢?最後一句詩的答覆是:這位詩中人怕驚破的不是一般的夢,而是去遼西的夢,是惟恐夢中“不得到遼西”。
到此,讀者才知道,這首詩原來採用的是層層倒敘的手法。本是爲怕驚夢而不教鶯啼,爲不教鶯啼而要把鶯打起,而詩人卻倒過來寫,最後才揭開了謎底,說出了答案。但是,這最後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這裏,還留下了一連串問號,例如:一位閨中少女爲什麼做到遼西的夢?她有什麼親人在遼西?此人爲什麼離鄉背井,遠去遼西?這首詩的題目是《春怨》,詩中人到底怨的是什麼?難道怨的只是黃鶯,只怨鶯啼驚破了她的曉夢嗎?這些,不必一一說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讀者去想象、去思索。這樣,這首小詩就不僅在篇內見曲折,而且還在篇外見深度了。
如果從思想意義去看,它看來只是一首抒寫兒女之情的小詩,卻有深刻的時代內容。它是一首懷念徵人的詩,反映了當時兵役制下廣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029哥舒歌 西鄙人
朝代:唐代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譯文
黑夜裏北斗七星掛得很高,哥舒翰(夜帶寶刀勇猛守邊 ) 。
至今吐蕃族的牧馬只敢遠望,他們再不敢南來越過臨洮ㄊㄠˊ。
字詞 【洮】 部首:水 部首外筆畫數:6 總筆畫數:9
ㄊㄠˊ
釋義
[動]
1 盥洗。《書經.顧命》:「甲子,王乃洮頮水。」唐.孔穎達.正義:「頮是洗面,知洮為盥手。」
2 淘洗。通「淘」。如:「洮米」。
[名]
參見「洮河」條。
「洮」有二音,只是本辭典中並無「臨洮」一詞,但「洮(ㄧㄠˊ)湖」在江蘇,「洮(ㄊㄠˊ)河」在甘肅,<哥舒歌>所描寫的現場(臨洮)在甘肅,故本處讀「ㄊㄠˊ」無疑。
註釋
⑴ 窺:竊伺。
⑵ 臨洮:秦築長城西起於此。
⑶ 哥舒:指哥舒翰,是唐玄宗的大將,突厥族哥舒部的後裔。
鑑賞
作者:佚名
哥舒,這裏指哥舒翰。哥舒,是以部落名稱作爲姓氏。哥舒翰,突厥族哥舒部人。原是身兼幾個節度使的名將王忠嗣的部下,公元747年(天寶六年),因爲王忠嗣被誣陷革職,玄宗命哥舒翰爲隴右節度使。隴右節度使的設置就是爲了防禦吐蕃的,治所在都州(今青海省樂都縣)。哥舒翰在對吐蕃的戰爭中,是有體現唐玄宗驕奢好戰的一面的。有的戰爭則是屬於抵禦吐蕃侵擾的。它起到了安定邊境,保護人民生活、生產的作用。由於哥舒翰多次擊退吐蕃侵擾,改變了邊境的局面,致使“吐蕃屏足不敢近青海”。因而,當時就有民謠說:“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吐蕃總殺卻,更築兩重壕。”這裏的《哥舒歌》,很可能是在這首民歌基礎上加工過的作品。《哥舒歌》從內容上看,是頌揚哥舒翰抵禦吐蕃侵擾、安定邊疆的;同時也通過這個形象寄寓了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理想和願望。“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第一句是起興,詩人用高掛在天上的北斗星,表達邊地百姓對哥舒翰的敬仰。“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牧馬,指吐蕃越境放牧,就其含意而言,也就是代指一切侵擾活動。臨洮,就是今甘肅省洮河邊的臨潭。
自從遭到哥舒翰的抵禦,吐蕃再也不敢越過臨洮進行騷擾。
這首詩題爲《哥舒歌》,哥舒之所以值得歌唱,是因爲他戍邊抗敵,保國爲民。但是,作者並不從激烈的戰鬥中直接表現他如何英勇善戰,如何機智果敢,用兵如神等等,而是通過側面描寫的手法來突出主題。詩的第一句就把哥舒翰在人民心中的威望渲染出來。人民爲何讚揚,吐蕃何故畏懼;過去吐蕃長驅直入,如今又爲什麼“不敢過臨洮”,這都是宣揚哥舒翰的赫赫武功。可見這樣的描寫是很富於啓發性的。“哥舒夜帶刀”,這個“夜”字是頗有講究的,它把起興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巧妙地聯繫起來了,把讚揚和崇敬之情融注於人物形象之中;同時又將邊地的緊張氣氛和人物的警備神態刻畫出來了。“哥舒夜帶刀”五個字乾淨利落,好象是一幅引人注目的人物畫像。在那簡煉有力、富有特徵的形象中,蘊藏了一股英武之氣,給人一種戰則能勝的信心,而給吐蕃以“屏足不敢近”的威懾。因此,就反映人物內心世界和表現詩的主題來講,“哥舒夜帶刀”比起那種衝鋒陷陣的形象更豐富、更傳神,更能誘導人們的想象。沈德潛說:“與《敕勒歌》同是天籟,不可以工拙求之。”然而,即使以工拙求之,此詩也不失其俊美感人。
型與形
依教育部國語辭典:
「型」字全用為名詞。
1.鑄造器物的模子。如:模型﹑紙型。
2.典範、法式。如:典型。
3.式樣﹑種類。如:血型﹑新型、髮型、臉型﹑流線型。
「形」字為名詞時
1.實體、身體。如:有形、無形、形影不離。
2.樣子、樣貌。如:圓形、形象、形態、形容。
3.狀況。如:情形。
4.地勢。如:地形、形勢。
「形」字另有當動詞使用,如:
1.表現、顯現。如:喜形於色、形之於外。
2.構成、變成。如:形成
3.描寫。如:形容、難以形於筆墨。
4.比較、對照。如:相形見絀。
===============================
雖分得清楚,但如「形態」跟「型態」、「外形」跟「外型」、「型式」跟「形式」,其實很難說明其間差異。
蕩與盪
依教育部國語辭典:
「蕩」有三種詞性
一、動詞
1.搖動、擺動。如:蕩舟、蕩槳。
2.動亂。呂氏春秋˙孟冬紀˙孟冬:無或作為淫巧以蕩上心,必功致,為上物。
3.閒逛。如:遊蕩、一個人在街上蕩來蕩去。
4.清除、洗除、使殆盡。如:傾家蕩產。
5.毀壞。<國語˙周語下>:「夫周,高山、廣川、大藪也,故能生是良材,而幽王蕩以為魁陵、糞土、溝瀆,其有悛乎?」
二、形容詞
1.放縱不受拘束。如:放蕩、浪蕩子。
2.平坦。如:坦蕩。
3.廣大無邊際。<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為之歌豳,曰:美哉!蕩哉!樂而不淫, 其周公之東乎?」
三、名詞
1.積水長草的淺水湖。如:藕蕩、魚蕩、蘆花蕩。
-------------------------------------------
「盪」除「盪盪」外,皆用為「動詞」
1.洗滌、洗淨。<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習若自然,卒難洗盪。」
2.掃除、掃蕩。<後漢書˙卷四十˙班彪傳下>:「西盪河源,東澹海漘。」
3.擺動、搖動。如:盪舟、盪鞦韆。
4.交替、推移。<易經˙繫辭上>:」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
-----------------------------------------
故知「蕩、盪」二字用為動詞時的「搖動」、「清除」義時可互通。如以下的詞雖用字不同,但詞義是相同的。
波盪(蕩)、空盪盪(空蕩蕩)、動蕩(盪)、盪(蕩)舟、空盪盪(蕩蕩)、蕩(盪)漾、震盪(盪)、搖蕩(盪)。
湮與堙
一、
「湮」與「堙」為動詞時皆有「埋沒」義,故「湮滅」與「堙滅」義同。
另「湮」有「堵塞」義,如「昔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莊子.天下)
「湮」有「填塞」義,如「夷灶堙井,非退而何?」(國語.晉語六)
二、
「湮」ㄧㄣ為形容詞時有「久遠」義,如「世代湮遠」
「世系湮遠」(新唐書˙卷一一○˙諸侯蕃將傳˙李多祚傳)。
「堙」ㄧㄣ為名詞時有「土山」義,
如「公子側使軍士築土堙於外,如敵樓之狀。」(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五回)
度假或渡假
度渡」二字皆有「通過、跨越」、「由此岸到彼岸」之義,故「度假」也可寫為「渡假」。而「由此岸到彼岸」今大多用「渡」字。只是「普渡」仍常寫成「普度」。
字詞 【普度】
注音 ㄆㄨˇ ㄉㄨˋ
釋義
1 廣施法力以度化眾生。如:「普度眾生」。
2 廣行剃度。《宋史.卷二七六.孔承恭傳》:「嘗勸上不殺人,又請征戰地修寺及普度僧尼,人多言其迂闊云。」
3 佛教徒於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盂蘭盆會,民間施放水燈的民俗。參見「放水燈」條。
資料來源:讀古詩詞網、教育部字典修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