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不是叫我們當個聖母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記得一個農夫與蛇的故事嗎?

這是一個非常具有引導價值觀的故事,也讓我學習到了「善良」的新定義,曾經我是個自己討厭的「爛好人」,我想,這跟小時候的成長經歷有關,因為想得到認同,所以竭盡所能的幫助所有人,即便再不合理的要求,即便心再累,即便受到再多的傷害以及背叛,曾經我以為我的世界就是這樣了,雖有貴人,卻小人不斷,卻忘了思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直到某位朋友告訴我「農夫與蛇」的故事,原來,是自己造成了的,我是因,而遇見的那些不好便是果。

小時候的教育,家庭真的重要過一切,我的父母親,是非常在意別人眼光的人,不僅僅是在意所有人看他們的目光,還在意所有人看自家小孩的目光,只要有人露出讓他們覺得不好的目光看著家裡的孩子,那孩子便會被強烈要求做得更好,這樣的生活壓力真的很大,從看到長輩要問好到課業成績,從幫忙家中店面整理到做家事,他們希望家裡的孩子都是被讚美的,而我也一直照著父母親的要求過著小時候的日子。

什麼時候開始的不再依照父母親的翼望過生活的?

大約是離開家去外地唸書開始吧,我開始成為父母親眼裡的壞孩子,抽煙、喝酒、打架樣樣來,唯一讓他們欣慰的大約是成績一直都在前三,在父母的眼中,我是個聰明的孩子,可他們卻看不見我善良的本質(說自己善良有點皮厚會不會XD),於是乎在追求他人認同與善良的加成下,我成了爛好人,也經常被當槍使,最後成了鍋大王,誒,沒錯就是背鍋大王,回頭看看那時候的自己,傻得可愛不是。

慢慢的,在經歷被傷害、被背叛後,有段時間我是放逐自己的,不相信任何的人事物,包括自己,可以說出生到現在,被欺騙那是跟吃飯喝水一樣平常,曾經的我埋怨父母親為什麼沒有給我好的指引,現在的我,卻不這麼想,若沒有那麼多的歷練,怎麼輪到我騙人 (沒

現在的我,看著每個人,不敢說十看十準,卻也能判斷出大部份人是真心或假意,感謝曾經傻得可愛的自己,有句話這麼說「吃虧就是佔便宜」,我相信的,若不是曾經吃的虧,怎會造就今天願意花時間去觀察人的我。

曾經的我無怨無悔的付出、努力,善良的看待每一個人,也將每一個人視為善良的人,現在的我只對珍惜我的人善良,只為珍惜我的人付出、努力,因為我知道珍惜我的人會看見那些他人看不見的,當然如果有時間有餘力還是會幫助其他的人,但,那些幫助不求回報,我,心如明鏡即可。

「自由不是叫我們想做什麼就做,而是不想做什麼可以不做」我想再加上「善良不是教我們做個聖母,而是不隨意傷害每一個珍惜我們的人」,我是當不了那個聖母的,但我一直盡力的做到一視同仁,當然,對於珍惜我的人會偏愛一些,畢竟,心都是長偏的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曼豬的溫暖小酒館💞
12會員
108內容數
小酒館不賣酒,但出售溫暖,分享自我療癒體驗,不是否定專業人士,而是提供另一個療癒出口,沒有誰能完全的共感,如果您對於自我療癒有興趣,請不吝動動小手按個愛心、加個關注,讓曼豬能更加有動力的寫作分享,曼豬感恩您🥰🥰🥰 ▲每周二發自我療癒相關文章 ▲不定期發手作飾品影片 ▲不定期發大眾占卜,盡量會每周發🙄
2025/04/28
曼豬在與母親爭執後,透過與妹妹的對話,反思了家庭關係、親情期待與自我療癒。文章描述了曼豬在家庭中感受到的偏愛失衡,以及如何學習接納自己的情緒、設定界限,並在與家人相處的過程中尋求平衡。
Thumbnail
2025/04/28
曼豬在與母親爭執後,透過與妹妹的對話,反思了家庭關係、親情期待與自我療癒。文章描述了曼豬在家庭中感受到的偏愛失衡,以及如何學習接納自己的情緒、設定界限,並在與家人相處的過程中尋求平衡。
Thumbnail
2025/04/28
從毛不易的歌曲《如果有錢》出發,探討如果擁有許多金錢,會如何運用,並藉此反思金錢與人生價值的關係。
2025/04/28
從毛不易的歌曲《如果有錢》出發,探討如果擁有許多金錢,會如何運用,並藉此反思金錢與人生價值的關係。
2025/04/21
這篇文章是作者曼豬分享自身與母親的衝突與和解過程。從小在充滿壓抑和不公平環境下長大,作者被迫放棄自己的夢想,並背負著讓母親結婚、無法離婚以及家庭紛爭的罪惡感。文章細膩描寫作者童年創傷、叛逆期以及成年後尋求自我療癒的歷程,最後體悟到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找到了與母親相處的新模式。
Thumbnail
2025/04/21
這篇文章是作者曼豬分享自身與母親的衝突與和解過程。從小在充滿壓抑和不公平環境下長大,作者被迫放棄自己的夢想,並背負著讓母親結婚、無法離婚以及家庭紛爭的罪惡感。文章細膩描寫作者童年創傷、叛逆期以及成年後尋求自我療癒的歷程,最後體悟到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找到了與母親相處的新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好人不等於善良」 󠀠剛結婚的時候在跟同事聊天 忘了什麼起頭 我說「我婆家的人都很好」 他回「好人不等於善良」 󠀠 這段話我記很久 後來在各種關係中,印證到這句話 所以如果有人跟我說他要做個善良的人 我會留意他,想知道他對善良會如何詮釋 󠀠如果這個人對於所有人的要求都唯命是從 使命必達,那是濫
Thumbnail
「好人不等於善良」 󠀠剛結婚的時候在跟同事聊天 忘了什麼起頭 我說「我婆家的人都很好」 他回「好人不等於善良」 󠀠 這段話我記很久 後來在各種關係中,印證到這句話 所以如果有人跟我說他要做個善良的人 我會留意他,想知道他對善良會如何詮釋 󠀠如果這個人對於所有人的要求都唯命是從 使命必達,那是濫
Thumbnail
不要再把大喇喇、說話直當成真性情。 真性情是指真誠實在的品德性格。誠實不造作,為他人著想,並不是粗魯無知的對待旁人,說話不經大腦,拜託別再由著性子說自己就是說話直的人想講什麼就是什麼。 我行我素好自在、他人傷口灑鹽花。 為什麼一直忘不了傷害自己的人,有幾種原因: 被虐狂 不甘心 綜合兩者或只有二分之
Thumbnail
不要再把大喇喇、說話直當成真性情。 真性情是指真誠實在的品德性格。誠實不造作,為他人著想,並不是粗魯無知的對待旁人,說話不經大腦,拜託別再由著性子說自己就是說話直的人想講什麼就是什麼。 我行我素好自在、他人傷口灑鹽花。 為什麼一直忘不了傷害自己的人,有幾種原因: 被虐狂 不甘心 綜合兩者或只有二分之
Thumbnail
越長大才會越發現 這個社會的人真的沒有自己想像的單純而善良 還記得國中小的老師最常會同學們的一個問題之一 :「你們覺得人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呢?」 開玩笑~老師 我有認真上你的國文 孟子曰:人性本善 現在回想,老師之所以這麼說,都是有用意的吧 可能在當成為老師的過程中 他也變成了一個不是全然相信人
Thumbnail
越長大才會越發現 這個社會的人真的沒有自己想像的單純而善良 還記得國中小的老師最常會同學們的一個問題之一 :「你們覺得人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呢?」 開玩笑~老師 我有認真上你的國文 孟子曰:人性本善 現在回想,老師之所以這麼說,都是有用意的吧 可能在當成為老師的過程中 他也變成了一個不是全然相信人
Thumbnail
記得一個農夫與蛇的故事嗎? 什麼時候開始的不再依照父母親的翼望過生活的? 現在的我,看著每個人,不敢說十看十準,卻也能判斷出大部份人是真心或假意,感謝曾經傻得可愛的自己,有句話這麼說「吃虧就是佔便宜」,我相信的,若不是曾經吃的虧,怎會造就今天願意花時間去觀察人的我。
Thumbnail
記得一個農夫與蛇的故事嗎? 什麼時候開始的不再依照父母親的翼望過生活的? 現在的我,看著每個人,不敢說十看十準,卻也能判斷出大部份人是真心或假意,感謝曾經傻得可愛的自己,有句話這麼說「吃虧就是佔便宜」,我相信的,若不是曾經吃的虧,怎會造就今天願意花時間去觀察人的我。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法官告訴母親:「妳可以再上訴!」母親說:「我已經沒有力氣了,留給別人教訓吧!」法官瞬間沉默,我當時在場,可以感覺那時整個庭上「無聲勝有聲」。母親當時那句:「留給別人教訓吧!」是一句非常有智慧的話,如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法官告訴母親:「妳可以再上訴!」母親說:「我已經沒有力氣了,留給別人教訓吧!」法官瞬間沉默,我當時在場,可以感覺那時整個庭上「無聲勝有聲」。母親當時那句:「留給別人教訓吧!」是一句非常有智慧的話,如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分享完畢)
Thumbnail
小時候父母老師總是跟我們說 , 人要保持善良 , 不要害人 , 不要欺騙別人 , 要有信用...等等 我印象很深刻 , 2004年我離開保險創立網路公司 , 當時承包我公司網站的負責人文職彬彬 , 對人非常誠懇 , 接洽的過程也非常有耐心 , 甚至每次約談都準時而不遲到 ! 我很放心的將公司主要經營
Thumbnail
小時候父母老師總是跟我們說 , 人要保持善良 , 不要害人 , 不要欺騙別人 , 要有信用...等等 我印象很深刻 , 2004年我離開保險創立網路公司 , 當時承包我公司網站的負責人文職彬彬 , 對人非常誠懇 , 接洽的過程也非常有耐心 , 甚至每次約談都準時而不遲到 ! 我很放心的將公司主要經營
Thumbnail
與不好這回事,似乎總是輪不得我們這些受話的人來決定。因為認為「好」的人內心期盼的,是我們要接受好、聽進好、成為好。試圖推卻「好」的人,都會被視作忤逆與不肖,因為「這不符合他們提出好的意圖」;換句話說,我們基本上是沒有選擇、沒有拒絕的權利,去拒絕別人的好意。
Thumbnail
與不好這回事,似乎總是輪不得我們這些受話的人來決定。因為認為「好」的人內心期盼的,是我們要接受好、聽進好、成為好。試圖推卻「好」的人,都會被視作忤逆與不肖,因為「這不符合他們提出好的意圖」;換句話說,我們基本上是沒有選擇、沒有拒絕的權利,去拒絕別人的好意。
Thumbnail
在東方社會裡面,尤其是我們的社會,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少子化的關係,又或者是父母與生俱來的「天性」,常常給出的建議或是幫你做好的某件事情後面都會加上『我都是為了你好』。好像冠上了為你好的名義,什麼事情都可以變成合理化。反抗的孩子變成忤逆、順從的孩子就是孝順的乖小孩。
Thumbnail
在東方社會裡面,尤其是我們的社會,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少子化的關係,又或者是父母與生俱來的「天性」,常常給出的建議或是幫你做好的某件事情後面都會加上『我都是為了你好』。好像冠上了為你好的名義,什麼事情都可以變成合理化。反抗的孩子變成忤逆、順從的孩子就是孝順的乖小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