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05春秋/左丘明〈子罕辭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宋人或得玉①,獻諸子罕②。子罕弗受③。獻玉者13曰:“以示玉人④,玉人以為寶也⑤,故敢獻之⑥。”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⑦,若以與我⑧,皆喪寶也⑨。不若人有其寶⑩。”稽首而告曰:“小人懷璧,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也。”子罕置諸其里,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後使復其所。


1、受:接受

2、或:有人。

3、諸(zhū):相當於“之於”。子罕:人名。子:春秋時代宋國公族的姓。子罕,春秋時宋國的賢臣,於宋平公(前575年-前532年)時任司城(即司空,因宋武公名司空,改名為“司城”。主管建築工程,製造車服器械,監督手工業奴隸),位列六卿。

4、弗(fú):不。

5、示:表明,把事物拿出來或指出來使別人知道。

6、以為:認為……是……。

7、故:所以。

8、爾:你。

9、若:假如。

10、皆(jiē):都。

11、喪:喪失

12、若:如。

13、什么什么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咕醬的沙龍
79會員
603內容數
文言文養成
安咕醬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22
相傳鯉魚躍過龍門之後,即可化身為龍,騰飛升天。後用以比喻登上高位。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那時節似魚躍龍門播海涯,飲御酒,插宮花。」 ----
2022/05/22
相傳鯉魚躍過龍門之後,即可化身為龍,騰飛升天。後用以比喻登上高位。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那時節似魚躍龍門播海涯,飲御酒,插宮花。」 ----
2022/05/17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論語 泰伯》 恭而無禮則勞:只一昧恭敬而不合乎禮,則己徒勞而人不以為禮。朱子說:「無禮,則無節文。」 葸:音喜,害怕。言猶害怕而退縮。 亂:禍亂造反或所做事無異作亂。 「語譯」
2022/05/17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論語 泰伯》 恭而無禮則勞:只一昧恭敬而不合乎禮,則己徒勞而人不以為禮。朱子說:「無禮,則無節文。」 葸:音喜,害怕。言猶害怕而退縮。 亂:禍亂造反或所做事無異作亂。 「語譯」
2022/05/17
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當其時,民治渠少煩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樂成,不可與慮始。今父老子弟雖患苦我,然百歲後期令父老子孫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給足富。
2022/05/17
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當其時,民治渠少煩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樂成,不可與慮始。今父老子弟雖患苦我,然百歲後期令父老子孫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給足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魯桓公接受了宋國送來的郜鼎,把它放進祖廟內。儘管臧哀伯費盡唇舌向桓公陳述這個舉動的壞影響,但桓公仍然一意孤行,沒有聽從臧哀伯的勸諫。
Thumbnail
魯桓公接受了宋國送來的郜鼎,把它放進祖廟內。儘管臧哀伯費盡唇舌向桓公陳述這個舉動的壞影響,但桓公仍然一意孤行,沒有聽從臧哀伯的勸諫。
Thumbnail
華父督殺死國君宋殤公和大司馬孔父嘉,並從鄭國迎回公子馮即位為宋國國君,又向魯、齊、鄭、陳四國贈送厚禮,其中給魯國的禮物就是郜國所鑄造的大鼎。
Thumbnail
華父督殺死國君宋殤公和大司馬孔父嘉,並從鄭國迎回公子馮即位為宋國國君,又向魯、齊、鄭、陳四國贈送厚禮,其中給魯國的禮物就是郜國所鑄造的大鼎。
Thumbnail
藺相如從宦官家的食客一躍成為趙國上卿大夫,是一群不敢承擔的大臣給他的機會。機會不是不在,而是你有沒有能力把握。人生並非不能翻身,而是敢不敢冒險翻身!
Thumbnail
藺相如從宦官家的食客一躍成為趙國上卿大夫,是一群不敢承擔的大臣給他的機會。機會不是不在,而是你有沒有能力把握。人生並非不能翻身,而是敢不敢冒險翻身!
Thumbnail
由於地球各地礦產不同,所以發展出的器物文化也不同。在亞太地區就發展出獨特的玉器文化。雖然「玉」在亞太地區一直都被視為寶石,但是玉的開採不易,所以,華夏地區一直流傳著「和氏璧」的傳說。究竟,這則在戰國時代逐漸流行的傳說,能帶給今人何種啟發? 關心亞太地區和平的讀者不妨一起動腦吧!
Thumbnail
由於地球各地礦產不同,所以發展出的器物文化也不同。在亞太地區就發展出獨特的玉器文化。雖然「玉」在亞太地區一直都被視為寶石,但是玉的開採不易,所以,華夏地區一直流傳著「和氏璧」的傳說。究竟,這則在戰國時代逐漸流行的傳說,能帶給今人何種啟發? 關心亞太地區和平的讀者不妨一起動腦吧!
Thumbnail
認真去看錢穆的文章,越看越會好奇,他究竟是怎麼走到今天這種地步,被包裝成國學大師的!今天只是隨機挑一篇來寫,就發現可笑錯誤。 結果維基百科相關條目的人,既要引用錢穆的說法來捧一下錢穆,又要幫忙遮掩一下錢穆的失誤。於是把「戴驩」改名、把「皇喜」去名,以免把大家引導到正確的連結,真可謂用心良苦啊!
Thumbnail
認真去看錢穆的文章,越看越會好奇,他究竟是怎麼走到今天這種地步,被包裝成國學大師的!今天只是隨機挑一篇來寫,就發現可笑錯誤。 結果維基百科相關條目的人,既要引用錢穆的說法來捧一下錢穆,又要幫忙遮掩一下錢穆的失誤。於是把「戴驩」改名、把「皇喜」去名,以免把大家引導到正確的連結,真可謂用心良苦啊!
Thumbnail
也就是說錢穆在考證一個人的歷史、一本書的真偽時,可以完全忽略去討論這本書究竟在講什麼?可以完全忽略所有不利於他這種主張的證據!甚至,直白的說,我們難道不該懷疑,其實錢穆壓根就沒看過《子華子》嗎?
Thumbnail
也就是說錢穆在考證一個人的歷史、一本書的真偽時,可以完全忽略去討論這本書究竟在講什麼?可以完全忽略所有不利於他這種主張的證據!甚至,直白的說,我們難道不該懷疑,其實錢穆壓根就沒看過《子華子》嗎?
Thumbnail
宋太宗為了告誡各級官員,將這16字箴言刻在石頭上,稱為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Thumbnail
宋太宗為了告誡各級官員,將這16字箴言刻在石頭上,稱為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