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美術,但書本封面那粉粉的、柔和的、淡淡的色彩,就先給了讀者一個溫柔的邀請:
「來吧,我們一起來讀這個故事,來一起面對一個永遠都不想面對的課題。」
猶記那天,我把曼曼放在娘家,讓阿嬤陪她五四三。自己拉著曼曼她爸,一起去聽了一場繪本分享會。
小小的場地,作者林柏廷,就坐在我們對面。
讀者總是好奇,到底作者最後給小男孩什麼樣的結局?作者回覆:
「你認為結局是什麼,那就是什麼。」
繪本就是如此迷人。它不該只是兒童讀物,它可以是充滿象徵、隱喻的,它可以是人生哲學、是悟得、是精華、是詩。
大一點的孩子,或許能感同身受,書裡提到的腳踏車與游泳課,或是其他更多更多的文字,作者給予搭配的圖畫,那該會是什麼樣的心情。(不劇透,歡迎大家自己體會。)
大一點的孩子,或許能夠注意到,男孩的外表,一頁變化了又一頁。
大一點的孩子,或許還會思考青鳥的意義。
不只一次推薦別人讀這本書。也不只一次收到「眼眶泛紅」的回饋。
禛只有五歲,小小孩不明白什麼隱喻什麼暗示的,那就讓她照字面上的意思,笑著讀完一本書,也是個好的視角與詮釋。至少結局很美,她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