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天下數位敘事組實習生】曾子軒(上):新聞價值比觀看率更重要,「以趨勢做文章開頭」

更新於 2023/10/2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篇重點:

  • 曾子軒背景(台大新聞所 碩士生)
  • 資料新聞:文與理合作上的困難
  • 數據分析vs.資料新聞
  • 學習程式語言的經驗,喜歡資料新聞的契機
  • 資料新聞選材的異同:學生時期vs.工作時期
  • 分析資料得出趨勢後,如何處理新聞價值
  • 製作資料新聞專題需要的時間
  • 在《天下雜誌》實作過的案例
  • 資料新聞的團隊成員,製作過程可能遇到的爭論
  • 資料新聞:比觀看率更重要的事
  • 難忘的專題製作經驗
這集的《聊聊資料新聞吧》邀請到《天下雜誌》編輯部數位敘事組實習生,同時也是臺大新聞研究所學生的曾子軒,請他來節目分享他在資料新聞的所見所聞。
曾子軒在《聊聊資料新聞吧》與主持人暢談自己在資料新聞領域的所見所聞。(攝影/Aqua)

曾子軒背景

曾子軒從過去一直到研究所期間,有多年豐富的資料分析與資料新聞工作經驗。他在大學期間就讀臺大商學院的工商管理學系,在大學後期,他開始到臺大新聞研究所修習謝吉隆老師開設的R語言課程,學習運用R語言製作資料新聞。這個經驗開啟了子軒對於資料新聞的興趣,他開始更廣泛修習其他資料新聞相關課程,譬如與GIS相關的空間資料處理、文字資料等等。
在就讀臺大新聞研究所期間,曾子軒仍然持續跟著謝吉隆老師學習資料分析。他在結束電商產業的數據分析工作之後,到市政府從事城市相關的數據分析工作。他目前則在《天下雜誌》數位敘事組實習,負責資料研究相關工作。

資料新聞:文與理合作上的困難

曾子軒覺得文跟數理結合有一定的困難,因為記者負責寫文字,然後再與工程師討論,之間很容易存在技術與想法上的落差。他補充說明,純粹做文字的人在數據理解上可能較困難,譬如數據並不總是與預期的想法相符。他也認為,從數據的角度,可能很難馬上跟社會現象做連結。而這也符合曾子軒本身的經驗,他大學期間並非就讀新聞相關科系,因此找出新聞點對他來說並不容易。

數據分析vs.資料新聞

曾子軒認為數據分析與資料新聞工作的相似之處在於兩邊都有需要去滿足的觀眾,且都是用分析數據的方法提出貢獻。不同之處在於,服務觀眾的類型。他說,數據分析工作通常服務對象是自己的老闆,有點類似幕僚的腳色,譬如他之前在電商從事數據分析工作時,他負責分析顧客行為並產生洞見,然後據此提出建議。然而,資料新聞工作服務的對象則是讀者。曾子軒說,對讀者來說重要的事情,跟商業比會較不同。

學習程式語言的經驗,喜歡資料新聞的契機

曾子軒在修習謝吉隆老師的R語言時,他也同時修習其他系所開設的R語言相關課程,他R語言的能力也因此精進了不少。
曾子軒說他自己本來就很愛看新聞,而資料新聞雖然並非完美無缺,譬如數據收集與分析上的問題等。然而資料新聞運用數字提出佐證,對他來說較具有可信度。相較之下,一般新聞受訪者通常不多,以少數代表全體,代表性可能較不足。曾子軒補充,數據能將事件視覺化呈現,符合人是視覺的天性,讀者也更能被帶入記者的角度。

資料新聞選材的異同:學生時期vs.工作時期

曾子軒認為學生時期與工作時期的資料新聞選材差距很大。學生時期比較傾向從現有資料來決定題目,老師會建議學生去資料新聞公開平台,譬如政府的開放資料,挖掘自己感興趣的議題。然而在公司,老闆會希望根據現在社會的重大議題來找出數據,就算沒有數據也會以其他新聞方式來呈現。

分析資料得出趨勢後,如何處理新聞價值

曾子軒建議可以以趨勢作為開頭,他以同事製作的專題直擊台灣一醫難求怪象:最邊緣的大安區,剩一位70歲西醫師駐守為例,這個專題想了解各鄉鎮市醫生變化成形的方式。因此他們運用公開平台的資料分析趨勢,即便趨勢不符合一開始的推論,他們仍會如實呈現,同時也請教專家建議。

製作資料新聞專題需要的時間

曾子軒認為資料新聞的類型,以及希望呈現的形式都會影響必須投注的時間。以他目前工作的《天下雜誌》數位敘事組為例,通常都是較大型的專題,需要搭配圖表以及前端工程師的協助,因此通常會耗時一兩個月。但像是數據故事、數據看天下等等,通常需要的工作周期就會較短。

在《天下雜誌》實作過的案例

曾子軒與團隊成員製作的《疫後經濟儀表板》,整理了許多疫情相關的經濟趨勢。(取自:《天下雜誌》官網)
曾子軒曾執行過《疫後經濟儀表板》,這個專題運用另類數據來呈現經濟上的趨勢,他舉例,電影票房下跌可能反應疫情後經濟尚未復甦。他蒐集了連鎖店的家數是否下降等數據資料,然後交付給工程師製作成儀表板。曾子軒說,專題目前仍持續更新中。

資料新聞的團隊成員,製作過程可能遇到的爭論

曾子軒說明,資料新聞團隊主要會由記者進行採訪以後,再交由前端工程師去發想文章如何呈現,然後設計師會決定顏色以及規劃設計流程。他特別提到,專案經理是團隊中非常重要的腳色,譬如人力的調控、人員工時安排,以及定期追蹤專案等等,專案經理肩負了重責大任。
曾子軒說記者和工程師往往會有很多東西想呈現,也會想嘗試許多新的東西。然而專案管理者可能會根據過去經驗,判斷觀眾的喜好以及文章易讀性,進而否決他們提出的點子,而這可能就會產生衝突。

資料新聞:比觀看率更重要的事

曾子軒回憶,曾有其他從事資料新聞工作的人分享投注心血完成的作品,讀者卻不買單的經驗。然而,曾子軒認為自己的老闆更重視新聞報導的價值,以及社會意義,還有是否有讀者真的在乎這個議題,才會進行鋪墊。因此最後即使讀者反映沒有很好,老闆也不會太在意。

難忘的專題製作經驗

曾子軒與團隊製作的專題《糾紛暴增、原創退位,群眾募資平台能否從爭議中再出發?》(取自:《報導者》官網)
曾子軒分享自己過去修習陳一姍老師的財金新聞寫作,他與團隊完成的專題糾紛暴增、原創退位,群眾募資平台能否從爭議中再出發?。當時其中一名組員發現募資平台上的爭議,譬如延遲出貨、商品不符預期等等。從這些爭議就能明顯看出募資平台不介入消費糾紛,因此這具有新聞價值。同時,過去也沒有太多人做過相似的議題,此外,相關的數據也都是公開的。曾子軒和團隊都認為這個專題會非常有趣。
曾子軒負責資料抓取嘖嘖以及貝殼放大十年來的募資案趨勢。他也搜尋商品不符合預期的原因,以及看平台是否真的有改善,他發現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另一名組員帶著資料採訪消保官、平台負責人,以及募資相關專家,譬如部落客等等。完成報導以後,他們也成功將報導投稿到《報導者》上。
這集的《聊聊資料新聞吧》,曾子軒分享了他在資料新聞的心路歷程以及製作過程,由於資料新聞製作上的不易,在實際操作上仍然會遇到許多問題,下集曾子軒也將詳細分享資料新聞的實際操作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1. 利用新聞獲得最新情報: - 「讀‘新聞’來獲得最新的情報。」這是日本作者出口治明在他的著書《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中提出的觀點。他強調,新聞是一個非常好的獲取最新知識的方式,特別是從有公信力的媒體上拿到值得細讀的新聞文章。 2. 使用網際網路作為字典與百科全書: - 出口
「讀“新聞”來獲得最新的情報。」 「“網際網路”對我而言,是字典與百科全書的替代。」 「當想知道情報的全局,就要活用“書”。」 這3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出口治明[1]的著書, 《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 》[2]的第134頁。 我一直不知道新聞該怎麼讀,
28歲之前,我也曾認為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然而,隨著我在美國普渡大學的求學經歷,這一觀點逐漸發生了變化。回顧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應用數學所,以及中央研究院統計所的七年時光,確實感覺基礎研究似乎與現實相距甚遠。然而,博士時期的經歷讓我有機會追尋許多重要問題的源頭,逐漸理解到有價值的基礎科學研究,最
適合訂閱的族群 自我學習時間不夠多的讀者,無法快速閱讀原文期刊或者書籍 看到統計就頭暈的讀者,本專題不會有繁雜的統計公式 英文程度尚在強化的族群,沒辦法了解論文架構者 對運動科學研究的最新現況有興趣的族群 對於統計分析不是很清楚的族群,無法瞭解統計結果背後所代表的含義或者是無法快速判斷究竟該使用什麼
Thumbnail
「你覺得台灣人的媒體識讀怎麼樣?」如果我的答案如果亂成一團義大利麵,那我要怎麼回答?基本上這篇文章的內容就是告訴大家說「這是我的回答,不要再問了」,即便我可能會再一年以後再問我自己一次,但基本上這大概是我短期內能說服自己的答案了吧。 你?我才沒有要說服你。
Thumbnail
旅日臺人筆記本的一篇討論日本券商生態的文章。券商的業務型態簡單區分,就經紀、承銷/投資銀行、自營,其中經紀是文章的核心討論。隨著科技進步和法規調整,券商面臨許多變化和挑戰。全文包含對券商現狀變化的深入分析以及解決方法的討論。
Thumbnail
我們常把研究分成量化與質性兩種不同的方法(當然不止這兩種方法),其中量化分析主要在討論變數與變數的關係,而質性分析則在變數間在的互動過程與事件。因此通常在進行質性研究時,我們需要收集大量田野調查或訪談資料。做過訪談的人都知道,訪談後需要反覆的聆聽訪談錄音並將其轉化為訪談逐字稿,這是一個大工程,還好現
Thumbnail
研究問題是研究的出發點,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指的是能回答、在研究者的能力範圍內,而且可以透過實際證據驗證的問題。 上野千鶴子教授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說明:提出研究問題之後,要假設這一個研究問題過去一定也有人提過類似或相關的問題。常常有人認自己提出的是屬於原創性」問題,之前沒有任何人提過,上野教
Thumbnail
這是文科轉職數據工程師系列的第一篇文章。 許多人會在轉職前上許多數據分析課程,該怎麼選擇比較適合自己,但又不會噴錢呢? 這篇文章要介紹這個轉職過程前的準備工作。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1. 利用新聞獲得最新情報: - 「讀‘新聞’來獲得最新的情報。」這是日本作者出口治明在他的著書《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中提出的觀點。他強調,新聞是一個非常好的獲取最新知識的方式,特別是從有公信力的媒體上拿到值得細讀的新聞文章。 2. 使用網際網路作為字典與百科全書: - 出口
「讀“新聞”來獲得最新的情報。」 「“網際網路”對我而言,是字典與百科全書的替代。」 「當想知道情報的全局,就要活用“書”。」 這3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出口治明[1]的著書, 《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 》[2]的第134頁。 我一直不知道新聞該怎麼讀,
28歲之前,我也曾認為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然而,隨著我在美國普渡大學的求學經歷,這一觀點逐漸發生了變化。回顧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應用數學所,以及中央研究院統計所的七年時光,確實感覺基礎研究似乎與現實相距甚遠。然而,博士時期的經歷讓我有機會追尋許多重要問題的源頭,逐漸理解到有價值的基礎科學研究,最
適合訂閱的族群 自我學習時間不夠多的讀者,無法快速閱讀原文期刊或者書籍 看到統計就頭暈的讀者,本專題不會有繁雜的統計公式 英文程度尚在強化的族群,沒辦法了解論文架構者 對運動科學研究的最新現況有興趣的族群 對於統計分析不是很清楚的族群,無法瞭解統計結果背後所代表的含義或者是無法快速判斷究竟該使用什麼
Thumbnail
「你覺得台灣人的媒體識讀怎麼樣?」如果我的答案如果亂成一團義大利麵,那我要怎麼回答?基本上這篇文章的內容就是告訴大家說「這是我的回答,不要再問了」,即便我可能會再一年以後再問我自己一次,但基本上這大概是我短期內能說服自己的答案了吧。 你?我才沒有要說服你。
Thumbnail
旅日臺人筆記本的一篇討論日本券商生態的文章。券商的業務型態簡單區分,就經紀、承銷/投資銀行、自營,其中經紀是文章的核心討論。隨著科技進步和法規調整,券商面臨許多變化和挑戰。全文包含對券商現狀變化的深入分析以及解決方法的討論。
Thumbnail
我們常把研究分成量化與質性兩種不同的方法(當然不止這兩種方法),其中量化分析主要在討論變數與變數的關係,而質性分析則在變數間在的互動過程與事件。因此通常在進行質性研究時,我們需要收集大量田野調查或訪談資料。做過訪談的人都知道,訪談後需要反覆的聆聽訪談錄音並將其轉化為訪談逐字稿,這是一個大工程,還好現
Thumbnail
研究問題是研究的出發點,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指的是能回答、在研究者的能力範圍內,而且可以透過實際證據驗證的問題。 上野千鶴子教授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說明:提出研究問題之後,要假設這一個研究問題過去一定也有人提過類似或相關的問題。常常有人認自己提出的是屬於原創性」問題,之前沒有任何人提過,上野教
Thumbnail
這是文科轉職數據工程師系列的第一篇文章。 許多人會在轉職前上許多數據分析課程,該怎麼選擇比較適合自己,但又不會噴錢呢? 這篇文章要介紹這個轉職過程前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