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天下數位敘事組實習生】曾子軒(上):新聞價值比觀看率更重要,「以趨勢做文章開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篇重點:

  • 曾子軒背景(台大新聞所 碩士生)
  • 資料新聞:文與理合作上的困難
  • 數據分析vs.資料新聞
  • 學習程式語言的經驗,喜歡資料新聞的契機
  • 資料新聞選材的異同:學生時期vs.工作時期
  • 分析資料得出趨勢後,如何處理新聞價值
  • 製作資料新聞專題需要的時間
  • 在《天下雜誌》實作過的案例
  • 資料新聞的團隊成員,製作過程可能遇到的爭論
  • 資料新聞:比觀看率更重要的事
  • 難忘的專題製作經驗

這集的《聊聊資料新聞吧》邀請到《天下雜誌》編輯部數位敘事組實習生,同時也是臺大新聞研究所學生的曾子軒,請他來節目分享他在資料新聞的所見所聞。



raw-image

曾子軒背景

曾子軒從過去一直到研究所期間,有多年豐富的資料分析與資料新聞工作經驗。他在大學期間就讀臺大商學院的工商管理學系,在大學後期,他開始到臺大新聞研究所修習謝吉隆老師開設的R語言課程,學習運用R語言製作資料新聞。這個經驗開啟了子軒對於資料新聞的興趣,他開始更廣泛修習其他資料新聞相關課程,譬如與GIS相關的空間資料處理、文字資料等等。

在就讀臺大新聞研究所期間,曾子軒仍然持續跟著謝吉隆老師學習資料分析。他在結束電商產業的數據分析工作之後,到市政府從事城市相關的數據分析工作。他目前則在《天下雜誌》數位敘事組實習,負責資料研究相關工作。

資料新聞:文與理合作上的困難

曾子軒覺得文跟數理結合有一定的困難,因為記者負責寫文字,然後再與工程師討論,之間很容易存在技術與想法上的落差。他補充說明,純粹做文字的人在數據理解上可能較困難,譬如數據並不總是與預期的想法相符。他也認為,從數據的角度,可能很難馬上跟社會現象做連結。而這也符合曾子軒本身的經驗,他大學期間並非就讀新聞相關科系,因此找出新聞點對他來說並不容易。

數據分析vs.資料新聞

曾子軒認為數據分析與資料新聞工作的相似之處在於兩邊都有需要去滿足的觀眾,且都是用分析數據的方法提出貢獻。不同之處在於,服務觀眾的類型。他說,數據分析工作通常服務對象是自己的老闆,有點類似幕僚的腳色,譬如他之前在電商從事數據分析工作時,他負責分析顧客行為並產生洞見,然後據此提出建議。然而,資料新聞工作服務的對象則是讀者。曾子軒說,對讀者來說重要的事情,跟商業比會較不同。

學習程式語言的經驗,喜歡資料新聞的契機

曾子軒在修習謝吉隆老師的R語言時,他也同時修習其他系所開設的R語言相關課程,他R語言的能力也因此精進了不少。

曾子軒說他自己本來就很愛看新聞,而資料新聞雖然並非完美無缺,譬如數據收集與分析上的問題等。然而資料新聞運用數字提出佐證,對他來說較具有可信度。相較之下,一般新聞受訪者通常不多,以少數代表全體,代表性可能較不足。曾子軒補充,數據能將事件視覺化呈現,符合人是視覺的天性,讀者也更能被帶入記者的角度。

資料新聞選材的異同:學生時期vs.工作時期

曾子軒認為學生時期與工作時期的資料新聞選材差距很大。學生時期比較傾向從現有資料來決定題目,老師會建議學生去資料新聞公開平台,譬如政府的開放資料,挖掘自己感興趣的議題。然而在公司,老闆會希望根據現在社會的重大議題來找出數據,就算沒有數據也會以其他新聞方式來呈現。

分析資料得出趨勢後,如何處理新聞價值

曾子軒建議可以以趨勢作為開頭,他以同事製作的專題直擊台灣一醫難求怪象:最邊緣的大安區,剩一位70歲西醫師駐守為例,這個專題想了解各鄉鎮市醫生變化成形的方式。因此他們運用公開平台的資料分析趨勢,即便趨勢不符合一開始的推論,他們仍會如實呈現,同時也請教專家建議。

製作資料新聞專題需要的時間

曾子軒認為資料新聞的類型,以及希望呈現的形式都會影響必須投注的時間。以他目前工作的《天下雜誌》數位敘事組為例,通常都是較大型的專題,需要搭配圖表以及前端工程師的協助,因此通常會耗時一兩個月。但像是數據故事、數據看天下等等,通常需要的工作周期就會較短。

在《天下雜誌》實作過的案例

raw-image

曾子軒曾執行過《疫後經濟儀表板》,這個專題運用另類數據來呈現經濟上的趨勢,他舉例,電影票房下跌可能反應疫情後經濟尚未復甦。他蒐集了連鎖店的家數是否下降等數據資料,然後交付給工程師製作成儀表板。曾子軒說,專題目前仍持續更新中。

資料新聞的團隊成員,製作過程可能遇到的爭論

曾子軒說明,資料新聞團隊主要會由記者進行採訪以後,再交由前端工程師去發想文章如何呈現,然後設計師會決定顏色以及規劃設計流程。他特別提到,專案經理是團隊中非常重要的腳色,譬如人力的調控、人員工時安排,以及定期追蹤專案等等,專案經理肩負了重責大任。

曾子軒說記者和工程師往往會有很多東西想呈現,也會想嘗試許多新的東西。然而專案管理者可能會根據過去經驗,判斷觀眾的喜好以及文章易讀性,進而否決他們提出的點子,而這可能就會產生衝突。

資料新聞:比觀看率更重要的事

曾子軒回憶,曾有其他從事資料新聞工作的人分享投注心血完成的作品,讀者卻不買單的經驗。然而,曾子軒認為自己的老闆更重視新聞報導的價值,以及社會意義,還有是否有讀者真的在乎這個議題,才會進行鋪墊。因此最後即使讀者反映沒有很好,老闆也不會太在意。

難忘的專題製作經驗

raw-image

曾子軒分享自己過去修習陳一姍老師的財金新聞寫作,他與團隊完成的專題糾紛暴增、原創退位,群眾募資平台能否從爭議中再出發?。當時其中一名組員發現募資平台上的爭議,譬如延遲出貨、商品不符預期等等。從這些爭議就能明顯看出募資平台不介入消費糾紛,因此這具有新聞價值。同時,過去也沒有太多人做過相似的議題,此外,相關的數據也都是公開的。曾子軒和團隊都認為這個專題會非常有趣。

曾子軒負責資料抓取嘖嘖以及貝殼放大十年來的募資案趨勢。他也搜尋商品不符合預期的原因,以及看平台是否真的有改善,他發現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另一名組員帶著資料採訪消保官、平台負責人,以及募資相關專家,譬如部落客等等。完成報導以後,他們也成功將報導投稿到《報導者》上。

這集的《聊聊資料新聞吧》,曾子軒分享了他在資料新聞的心路歷程以及製作過程,由於資料新聞製作上的不易,在實際操作上仍然會遇到許多問題,下集曾子軒也將詳細分享資料新聞的實際操作過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vi方格子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數據的假象:數據識讀是深度偽造時代最重要的思辨素養,聰明決策不被操弄》一書,作者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兩位教授Carl T. Bergstrom和Jevin D. West,內容分析當代常見的圖表、統計資料和數據,在日常生活展現出哪些面貌?又如何操控人心?
Thumbnail
《數據的假象:數據識讀是深度偽造時代最重要的思辨素養,聰明決策不被操弄》一書,作者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兩位教授Carl T. Bergstrom和Jevin D. West,內容分析當代常見的圖表、統計資料和數據,在日常生活展現出哪些面貌?又如何操控人心?
Thumbnail
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個好的報導是可以提升我們對於問題的理解能力,增強我們對於社會的靈敏度。反之,倘若只是隨便的、沒有營養的「農場文」,或者是為了獲得收益訂下的「標題文」,這些盲目追求流量或資本的文章,字裡行間就透露出稍嫌庸俗的氣息。 今天,一位理科背景的同學於中場下課時間走到台前向老師提問,此時的筆
Thumbnail
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個好的報導是可以提升我們對於問題的理解能力,增強我們對於社會的靈敏度。反之,倘若只是隨便的、沒有營養的「農場文」,或者是為了獲得收益訂下的「標題文」,這些盲目追求流量或資本的文章,字裡行間就透露出稍嫌庸俗的氣息。 今天,一位理科背景的同學於中場下課時間走到台前向老師提問,此時的筆
Thumbnail
本篇重點: 資料新聞必備的能力有哪些?是否一定要懂程式語言? 如何搜集資料?網路爬蟲的法律紅線 初學者可能遇見哪些問題?怎麼有效解決? 資料新聞業界最缺什麼樣的人才?一些給後輩的建議
Thumbnail
本篇重點: 資料新聞必備的能力有哪些?是否一定要懂程式語言? 如何搜集資料?網路爬蟲的法律紅線 初學者可能遇見哪些問題?怎麼有效解決? 資料新聞業界最缺什麼樣的人才?一些給後輩的建議
Thumbnail
曾子軒背景 文與理合作上的困難 數據分析vs.資料新聞 學習程式語言的經驗 喜歡資料新聞的契機 資料新聞選材的異同 分析資料得出趨勢後,如何處理新聞價值 製作資料新聞專題所需時間 在《天下雜誌》實作過的案例 資料新聞的團隊成員,製作過程可能遇到的爭論 資料新聞:比觀看率更重要的事 難忘的專題製經驗
Thumbnail
曾子軒背景 文與理合作上的困難 數據分析vs.資料新聞 學習程式語言的經驗 喜歡資料新聞的契機 資料新聞選材的異同 分析資料得出趨勢後,如何處理新聞價值 製作資料新聞專題所需時間 在《天下雜誌》實作過的案例 資料新聞的團隊成員,製作過程可能遇到的爭論 資料新聞:比觀看率更重要的事 難忘的專題製經驗
Thumbnail
沒想到我又開啟了這個系列,真的很會給自己找麻煩呢!(苦笑)這次要反省的是《如何做好研究論文?成為知識生產者,從提問到輸出的18個步驟》這本書。我收到的原文是文庫本,包含參考書目在內厚達三百八十一頁,排版密密麻麻幾乎沒有一頁可以喘息,中文版也不遑多讓厚達三百六十一頁,但是版面大很多,讀起來比較不會老花
Thumbnail
沒想到我又開啟了這個系列,真的很會給自己找麻煩呢!(苦笑)這次要反省的是《如何做好研究論文?成為知識生產者,從提問到輸出的18個步驟》這本書。我收到的原文是文庫本,包含參考書目在內厚達三百八十一頁,排版密密麻麻幾乎沒有一頁可以喘息,中文版也不遑多讓厚達三百六十一頁,但是版面大很多,讀起來比較不會老花
Thumbnail
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社群編輯扮演關鍵的橋樑角色,也是媒體內容的發動機。然而,粉絲數與流量固然重要,但無法代換為尊敬與認同。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無論報紙、雜誌、電視或網站,最終仍取決於「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社群編輯的工作,則是讓更多人看見它們,並願意留下來,成為真正的「粉絲」。--新聞不死,只是很喘
Thumbnail
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社群編輯扮演關鍵的橋樑角色,也是媒體內容的發動機。然而,粉絲數與流量固然重要,但無法代換為尊敬與認同。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無論報紙、雜誌、電視或網站,最終仍取決於「創造值得信任的內容」,社群編輯的工作,則是讓更多人看見它們,並願意留下來,成為真正的「粉絲」。--新聞不死,只是很喘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社群病毒式傳播的快速,別有居心的假新聞,恐怕是整個社會短時間內很難處理的問題。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社群病毒式傳播的快速,別有居心的假新聞,恐怕是整個社會短時間內很難處理的問題。
Thumbnail
我其實是成為資料工程師之後才開始學習成為一個資料工程師的。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困惑,學校裡面有很多像是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或是人工智慧等等課程,也有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之類的培訓機構,現在連巨匠都開始教AI了,難道這樣不能夠讓人成為一個最性感的資料科學家嗎?
Thumbnail
我其實是成為資料工程師之後才開始學習成為一個資料工程師的。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困惑,學校裡面有很多像是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或是人工智慧等等課程,也有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之類的培訓機構,現在連巨匠都開始教AI了,難道這樣不能夠讓人成為一個最性感的資料科學家嗎?
Thumbnail
我在跟許多合作的企業主洽談的時候常常都會這麼說:「資料科學本質上跟算命差不多,很多時候在真實世界的預測能力上面也許比去廟裡抽籤還差,其效果可能也比不上燒紙錢,但一旦開始決定要走這條道路,基本上你就是開始入邪教了,因為這個體系跟開發網站前後端或是app不一樣,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
Thumbnail
我在跟許多合作的企業主洽談的時候常常都會這麼說:「資料科學本質上跟算命差不多,很多時候在真實世界的預測能力上面也許比去廟裡抽籤還差,其效果可能也比不上燒紙錢,但一旦開始決定要走這條道路,基本上你就是開始入邪教了,因為這個體系跟開發網站前後端或是app不一樣,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