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一個人的書寫,就是閱讀他被對待的方式

2022/05/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由,是一種狀態,而不是一個答案。
和孩子一起書寫,最為難的不是「寫」做為工具或者技巧地被執現,而是找到讓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的文字,成為祈使,甘願的臣服於生命對自己的召喚。
「我要在我也同意的敘述裡」藉由書寫去擴張心裡的那份自由,在書寫裡自由,然後帶回到生活。

染紅的衣服掉到地上
沾了灰塵
但破壞的是心中的標準
所以
即使可以拿去洗衣機洗乾淨
它也總有一天要進去的
掉了地上就不會再贈與別人
默默的收進自己的衣櫃
挺住疲倦
準備再做一件
大紅的衣服交到別人手上
別人一滑
掉了下去
微微的笑容僵掉又恢復
掩上別人的門走去
因為別人的錯他釋懷
只有堅持做好自己的
(寫自 賴泓奕《沾了灰塵》)

文字什麼時候展現被寫下的意志與意義?
文字有需要這個嗎?沒有,但他天生如是。和泓奕一起寫作的時候,總是充滿哲思,但我們從不陷於意義之於自身的盲點,而不去做任何或許事後看來徒勞無功的事。
對我們來說,感知到召喚,去寫,本身就是意義,也回應意義的本身,而理解明白當下的起心動念,都是後來,都是後設解讀,但我們都欣喜於這份後設裡,預留給將來明白讀懂了所寫文字的自己,那一份真誠並且無與倫比的禮物。
和泓奕媽媽聊著,她說我開啟了小孩對寫作的熱情,我很感謝這樣在我身上的認識與看見,但小孩之所以對寫作有回應,我和孩子長期在書寫與共的經驗告訴我,我充其量是介質,僥倖又幸運的代替了那份原來就生於孩子本身的能見,他們本來就能寫,只是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但我們遇見了,寫,就自然而然跑出來了。
我的實驗觀察是,其實書寫就是蘊藏在身體的能力,像是吃飯、睡眠、保護、求生一樣。
而每個人的書寫,就像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飲食系統、睡眠習慣,而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我們不太會去定義或標示說,你的睡眠機制好棒喔,或是追隨誰的飲食系統最好,但寫作卻是會被視為一種需要甚至是必須要有評鑑、識別優劣的能力。
在我看來,書寫之於一個人,若要真評鑑其好壞,其實要看的是這個人被對待的方式、被回應的方式、被給予的方式,是否被支持?還是充滿貶意?其實看他寫的文字就知道,他是一個如何長大的人,而他現在仍這樣長大中,或許不好,甚或不夠理想,但他不會知道,因為他一再回應的,是這個世界乃至於周邊的人,給予回應、對待的方式。
我們會明白一個人有其自己獨有或特定排斥的口味或食物,我們用挑食來說明,卻不會認為有什麼大問題,就是有些東西很健康但他不喜歡吃,可還是有別的可以吃。但若我們強迫他吃我們認為好的東西,而破壞了他的飲食系統,就是我剛才說的,給予的對待與回應不適切,而打壞了他之於自己是健康舒服的運作。吃飯如是、睡眠如是,寫作亦如是。
因而,我好感謝每一個願意和我一起寫作的小孩,每一場書寫,都是他們分享自己的ㄧ桌盛宴,一段深刻而無人知曉的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吳愛栗
吳愛栗
有一隻養在心裡的貓咪,在他的左邊,有一塊相信的地方,知道他有一天,會從心裡走進生活,就像所有寫過的字,都存在著成真的力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