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都曾經聽過中醫有五臟六腑,更進一步甚至聽過五臟分別是肝、心、脾、肺、腎。不過這邊提到的五臟,似乎與西醫的內臟名稱相同,比如心臟、肝臟等。在門診,我們也很常聽到病人問:有中醫師說我腎氣不足,但我腎功能檢查沒有問題啊?
我們先時光倒轉回到古代,古代的醫師是有基本的解剖認識的,舉例來說在《黃帝內經.靈樞.腸胃》中的文字:...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所以很明顯古代是有試圖透過解剖來認識人體的,然而很多臟器就算解剖完也很難理解其功能,比如說大腦,看起來就像豆腐,實在很難跟意識與全身活動連結在一起;肝臟也是,其很多生理功能並無法透過外觀去理解。這就導致中國古代或許會有對於內臟的認識與命名,卻很難全然正確地將其生理功能辨明。
既然無法真的搞懂,就只好把生理功能與臟腑透過一些想像與哲學概念進行連結,最後就形成了後來的中醫生理學。我們可以這樣去認知:如果人體是一個國家,那中醫的五臟有點像是五個政府單位,分別有各自的業務內容與管理範圍。下面先看一張圖:
可以看到最左側就是五臟,其分別管理著後面的功能與身體部位,所以如果今天患者身體的功能有異常,就可以透過這個圖去找到該負責的單位。假設一個人很容易發怒、眼睛發紅,中醫會說這是肝火亢盛;如果是煩惱很多、睡覺口水流出來不能控制、肌肉萎縮等,中醫會說這是脾虛...。簡而言之,中醫的五臟自此便脫離了原先的實質臟器,而發展成了功能上的分類。
更進一步說,中藥治療的功能,也會因此被定義出來:如果今天有個中藥材服用之後,患者會感覺眼睛紅癢比較舒服,這個藥材就會被認為能清肝火;如果這個藥材服用後對筋骨有強壯功能,那其功效就會出現補益肝腎...就這樣經過了長期的臨床經驗蒐集,一個能指導醫師處方用藥的治療理論就這樣建立了起來。
今天所說的只是很初步簡單的內容,當然還有很多延伸的觀念,比如說通過五行的概念去擴充臟腑之間的關聯性、甚至也有許多不同的功能分類方式:比如說衛氣營血、六經等等。但其背後的概念其實也有著類似的結構,像是衛氣營血就需要知道什麼功能分別跟衛氣營血有關,出現什麼臨床表現代表了影響到哪一階段,需要給予那些藥方...。
更多內容就待未來有機會再談囉,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閱讀的您有些許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