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道德綁架傷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人說父母已經盡力了       還是你的父母啊

有人說那時代的他們能得到的資源就這樣了      不要要求太高

有人說本來就不該期待完美的父母       他們也是人啊

有人說你就犧牲一下配合他們吧

有人說要當個孝順的孩子      順從他們

......

不管什麼說法

都不能因此忽略所造成的傷痛

道德無法治療傷痛       只會讓傷痛更加劇痛


孝順有時候是可怕的鐵鍊       讓人喘不過氣來

先看見自己的傷痛       面對傷痛       接受       療癒

才有力量重新看見自己的父母

才有重新適當的互動方式


不要管別人的評價      父母的期待

先看見自己       讓自己舔舔傷口      再決定可以怎麼做

我們都太害怕被冠上不孝的罪名

孝順被用來比較競爭       這很可笑

不是發自內心       就不要勉強自己

生活是自己的        別人最會的就是一張嘴而已


小時候我所受的教育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但現在完全不適用!

我珍惜父母的養育     照護

他們努力工作辛苦維持這個家

讓孩子可以長大

過程中所受到的傷害不能就此磨滅

我了解自己所受的傷       如同我也了解他們的時空背景造就了他們如今的行為

這是同時存在的


傷痛是傷痛         道德是道德

所謂道德不能像萬用抵用券一樣

其他的一概抵銷

不      傷痛是真實存在       道德無法置喙


所謂孝順不應該是道德

而是情感

情感關係著雙方

怎樣的交流就會產生怎樣的情感

回到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互動


我對恣意給別人冠上道德之名的行為非常厭惡

人有情感      思想       心靈       有個體生命經驗的不同

不能用一條鍊子統一管理

放下道德這人為的積非成是

那才是對人的基本尊重



惡魔小天使:   別人沒有資格評斷我的人生      沒有資格要求我要做什麼不做什麼       你以為你是誰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惡魔小天使,惡魔小天使出現時,不需要感到愧疚,那是心裡真實卻說不出來的痛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小夢的沙龍
0會員
8內容數
劉小夢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03
結婚後沒有固定時間次數回媽媽家 有時一忙一兩個月沒回家 爸爸還在時      會跟媽媽唸我好久沒回家了 爸爸離開了       媽媽並不在意我有沒有回去 有時她會打電話來抱怨弟弟一家的事 說媳婦怎樣        孫子怎樣 後來我發現應該要固定時間常回去陪媽媽 那段時間她一個人住 有時會隨便吃
2022/05/03
結婚後沒有固定時間次數回媽媽家 有時一忙一兩個月沒回家 爸爸還在時      會跟媽媽唸我好久沒回家了 爸爸離開了       媽媽並不在意我有沒有回去 有時她會打電話來抱怨弟弟一家的事 說媳婦怎樣        孫子怎樣 後來我發現應該要固定時間常回去陪媽媽 那段時間她一個人住 有時會隨便吃
2022/04/20
大約十年前  ,  有位學靈氣的朋友問我  :  小時候做什麼事最快樂? 我想了想         然後很認真的想         用力的想 竟然        想不出來!! "我想不出來ㄟ" "一定會有,你做那件事是快樂的,慢慢回想看看" 也許個性多愁善感 想著如果躺在白白的雲上面一定很棒 也許
2022/04/20
大約十年前  ,  有位學靈氣的朋友問我  :  小時候做什麼事最快樂? 我想了想         然後很認真的想         用力的想 竟然        想不出來!! "我想不出來ㄟ" "一定會有,你做那件事是快樂的,慢慢回想看看" 也許個性多愁善感 想著如果躺在白白的雲上面一定很棒 也許
2022/04/18
不知道是長女的關係 常常遞補媽媽的位置很自然就是我 沒有討論沒有詢問 成長過程一直都是這樣 媽媽要去外婆家幾天 煮飯做家事的一定是我 媽媽出門前也會叮嚀我 好像媽媽不在家       這個家庭角色的空缺要做的事 自然就落到我身上 還是我太自動了 心裡總是想媽媽不在家我又要累了 如果是長男會怎麼樣
2022/04/18
不知道是長女的關係 常常遞補媽媽的位置很自然就是我 沒有討論沒有詢問 成長過程一直都是這樣 媽媽要去外婆家幾天 煮飯做家事的一定是我 媽媽出門前也會叮嚀我 好像媽媽不在家       這個家庭角色的空缺要做的事 自然就落到我身上 還是我太自動了 心裡總是想媽媽不在家我又要累了 如果是長男會怎麼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東方人注重家庭關係和孝道,總覺得到了某個節日就該作某事,行禮如儀,該有的要有,心意重要,但儀式感也很重要,寫卡片、吃蛋糕、上館子、送花送禮物,三百六十五天,在這天總要表示一下對母親的感謝,雖然媽媽嘴上總是說不在意,但是孩子如果真的完全沒有表示,內心還是會覺得失落,最少也能打通電話回家問候一下吧!
Thumbnail
東方人注重家庭關係和孝道,總覺得到了某個節日就該作某事,行禮如儀,該有的要有,心意重要,但儀式感也很重要,寫卡片、吃蛋糕、上館子、送花送禮物,三百六十五天,在這天總要表示一下對母親的感謝,雖然媽媽嘴上總是說不在意,但是孩子如果真的完全沒有表示,內心還是會覺得失落,最少也能打通電話回家問候一下吧!
Thumbnail
當一個孩子張牙舞爪, 你能否看見他言行背後藏起來的傷痛? 當一個孩子冷漠地說「我不需要你的關心」 別信,別真的轉身離去。 . 3月份有機會在6個不同場合 與各式各樣身份的學習者們相遇 不論是母親、老師、或是一般的人 我看見原來有些成人 在長大後是不願意回顧童年的 也不願意承認兒時的自己有受傷的感受
Thumbnail
當一個孩子張牙舞爪, 你能否看見他言行背後藏起來的傷痛? 當一個孩子冷漠地說「我不需要你的關心」 別信,別真的轉身離去。 . 3月份有機會在6個不同場合 與各式各樣身份的學習者們相遇 不論是母親、老師、或是一般的人 我看見原來有些成人 在長大後是不願意回顧童年的 也不願意承認兒時的自己有受傷的感受
Thumbnail
孝順,在時代潮流之下,逐漸不被那麼重視、甚至帶有貶義。孝,到底是什麼?是情緒勒索的理由嗎?是一種束縛嗎?為何華人社會如此看重?在現代的意義為何?筆者試用孝經來一同認識,孝的真義。 一、最基本的孝,從愛惜自己身體開始 相比之下,若是父母親先離世,孩子固然會感到哀戚,但他的痛,較不會像父母那樣的持久。
Thumbnail
孝順,在時代潮流之下,逐漸不被那麼重視、甚至帶有貶義。孝,到底是什麼?是情緒勒索的理由嗎?是一種束縛嗎?為何華人社會如此看重?在現代的意義為何?筆者試用孝經來一同認識,孝的真義。 一、最基本的孝,從愛惜自己身體開始 相比之下,若是父母親先離世,孩子固然會感到哀戚,但他的痛,較不會像父母那樣的持久。
Thumbnail
「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觀念。
Thumbnail
「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觀念。
Thumbnail
好遺憾,我們都好遺憾。 爸媽好遺憾: 「我們知道卻做不到,好遺憾我們明明是在付出愛,為什麼好像被攻擊成壞心父母?為什麼我的孩子沒辦法理解我的用心,孩子明明不懂,你又不教他,難道放著讓他受傷、出社會被淘汰?」 孩子好遺憾: 「為什麼我知道他們盡力在愛我了,但我卻開心不起來?為什麼我好像總是不合他
Thumbnail
好遺憾,我們都好遺憾。 爸媽好遺憾: 「我們知道卻做不到,好遺憾我們明明是在付出愛,為什麼好像被攻擊成壞心父母?為什麼我的孩子沒辦法理解我的用心,孩子明明不懂,你又不教他,難道放著讓他受傷、出社會被淘汰?」 孩子好遺憾: 「為什麼我知道他們盡力在愛我了,但我卻開心不起來?為什麼我好像總是不合他
Thumbnail
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間,如何跳脫身分角色、權利義務責任、道德規範、集體意識信念……種種框架,回歸到人與人之間本真純粹的關係,只是純然而平等地相處? 一份真誠而平等的關係,並非基於道德規範、社會信念體系,或出於角色及責任義務,而是尊重彼此的想法,在相互磨合及坦率溝通中,釐清彼此需求,盡可能達成共識。
Thumbnail
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間,如何跳脫身分角色、權利義務責任、道德規範、集體意識信念……種種框架,回歸到人與人之間本真純粹的關係,只是純然而平等地相處? 一份真誠而平等的關係,並非基於道德規範、社會信念體系,或出於角色及責任義務,而是尊重彼此的想法,在相互磨合及坦率溝通中,釐清彼此需求,盡可能達成共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