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之名的控制之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好,我是九夜,今天想跟你聊聊關於親情。  

  有句古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在年齡漸長的時光中,深深感受到天下不是的父母還不算稀少的。

  先別急著否定,我清楚養孩子有多辛苦。

  相較於美國歐洲的父母,亞洲父母較難認知「孩子是獨立個體」這件事,當然包括我的父母親,小至飲食,大致穿著、交友,甚至人生規劃,想必大家對於這類的爭執點並不陌生。

  彷彿自己的孩子跟他人不同,便是自己教育的失敗,與眾不同彷彿是一種羞恥。從小我就是家中的反抗軍,我也從不認為跟別人不同是一件很可怕羞恥的事情,因此我曾也被家人貼上「異類、厚臉皮、不知羞恥」這類令人沮喪的標籤,做很多事也因此不被贊同,每次想做些什麼事前,總會先被家人以各種方式冷言冷語反對一番。

  換個角度思考,不外乎就這幾點:

  1. 父母擔心孩子受傷
  2. 父母擔心孩子脫離自己 (孩子不愛自己了)
  3. 父母圖自己管理便利 (當然這種是親子關係比較淡漠的家庭容易出現的)
raw-image


  父母擔心孩子受傷這很容易理解,但凡事都需要取得平衡,世界上沒有不曾受過傷的人,除非他一出生就馬上放棄體驗這個世界回歸大地去了。但這樣的過度保護往往剝奪了孩子成長的空間,這就是當父母的難處,可以觀望、陪伴、適時的介入引導,其中我覺得適時地介入引導是最重要的,但更重要的部分是引導,而非批判。

  這點真的非常困難,即便是我也很難做到不批判。通常我們會批判的當下都是心急了,想抄捷徑了,但是溝通是很難抄捷徑的一件事,與人溝通的若想抄捷徑,通常只會帶來更大的反彈。當我們搶著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也把耳朵關起來了,同時便會忽略同理對方的感受,言詞上可能也帶著攻擊性,導致聽的人其實也聽不進去。

  父母擔心孩子脫離自己,或是不愛自己,這點我個人比較感到匪夷所思,對我而言,愛是不會斷聯的,打從出生後,身上有血緣這件事是無從懷疑的,但許多父母拚了命的強調這點,無論是用明示、暗示,甚至用各種弔詭的方式把孩子綁在身邊,無視孩子羽翼漸豐這件事,甚至不惜把孩子的羽毛拔掉,搞到家庭關係鮮血淋漓,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行為,況且剝奪孩子學習機會後,會養出一個什麼樣的「成人」,這也是一個令人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們父母在過去以威權方式被教養長大,父母是天與地的觀念深植在骨子裡,直到他們自己做了父母,也習慣當孩子的天與地,但大自然中,天與地應該是包容萬物的,而不是批判,甚至夾殺自己的孩子,逼到孩子無法喘息想逃離,而父母自己卻感到疑惑為何孩子在家中待不住,父母怨,孩子也怨。

  父母圖自己管理便利,這樣的父母我也見過,主因大多是此類型的父母真的是「比較懶」而且也停止成長了,視孩子為生活幫手(這是好聽一點的說法),事事都須依賴孩子,排除父母因退化跟生理上的障礙,停止自我成長的父母很容易為了自己方便,不願意學習新事物,忘了「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否定自己成長的可能,我看過50出頭的家長,半退休狀態卻懶得學習任何新事物,凡事都要自己孩子代勞,搞到孩子天天下班後還必須滿足自家父母的需求,疲於奔命,更別提經營自己的生活。


 我覺得我能列出許多台灣家長的荒謬行為大全。


raw-image

  有些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資產,認為自己給了他/她 生命,孩子就理所當然同意父母親把手伸進自己的生命,攪到一團亂之後,拍拍屁股斷氣閃人,天經地義的;開什麼玩笑,這麼喜歡干涉控管他人的生命價值,不如去養條狗比較快,被控管久了狗都會得憂鬱症,況且是人?

  有些父母老愛以「我是為你好,你未來會感謝我」來做為道德勸說的引子,孩子長大有了自己的價值觀,爭論不過自己的孩子,更會祭出「我是你爸/媽」的親情尚方寶劍,試圖在心理上壓制自己的孩子,是的,最好孩子心理被壓到回到幼兒時期最好。因此我們往往會看見40幾歲的肉體裡有著10幾歲的靈魂與心智,社會上充斥著各種披著成年人皮的幼兒,無法替自己的人生負責與做決定,因為他們的人生都被長輩決定好了,拉著以孝為名的韁繩,決定了孩子的方向、甚至伴侶。

  成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承受自己決定帶來的後果,生而為人,更無須害怕自己與眾不同,清楚自己才有辦法坦然地面對這個世界的挑戰,父母能做的便是做好輔助的角色,而非遏止孩子成長的角色,而現在少子化的社會狀態,不安感反而使父母將過多的愛與期待傾注在孩子身上,巴不得替孩子過完一生,這樣的行為往往適得其反。

raw-image

  我看過孩子由於長年父母的控制影響下,無法離開父母,兒子即便工作、結婚了依然與父母同住,在父親離世後,或許是因為安全考量,或許是不想讓母親有孤苦無依感,晚上會去老母親房裡陪母親睡覺,老母親的話是聖旨,妻子不得反抗,兒子在妻子與老母親愛的交融照護下感到很幸福,詭異的是,在老母親中風無行動能力時,兒子便把老母親送到安養院去,也不怎麼去探望老母親,若他真的如此孝順,為何不把中風的老母親留在家中照顧?肇因是因為他的母親已經養出了一個缺乏責任感,只圖利自身的兒子,這已經是從小到大培養出來的價值觀。

  身邊一個朋友,在大學時期時因為家中的工作需要幫手,母親居然在他大二時強制他休學,要求他回家幫忙,不讓他完成學業,而他當時自我也還未茁壯,理清頭緒,無法了解這種壓抑不舒服的感覺到底是什麼,並不了解事情的嚴重性,他只知道,他為了取悅父母,這種荒唐的要求,他必須同意。

  回到家後才發現,不僅僅是學業被中斷,大學生的常態,多數都會找時間出遊、玩樂、唱歌,這些都是在母親眼中極度荒唐的行為,他母親甚至私下透過臉書私訊要求他同學「不要帶壞自己的兒子,遠離她兒子」,導致兒子的交友圈受到嚴重的破壞,藉此完美地切斷了兒子對外的交友圈,大學的朋友真的是酒肉朋友居多嗎?出了社會工作後,大學朋友也真的幫了不少忙,為什麼有些家長總是以自己的角度去解讀孩子的交友圈,一有不順自己意的部分,馬上插手干涉,甚至強加破壞,讓孩子失去了社會化的機會,學習與人交往成長的機會,最後再怪罪自己的孩子怎麼老是長不大、沒出息,卻無視自己是造成這一切狀況的兇手,就是她/他 把自己的孩子鎖在一個象牙塔裡。

  愛不會消逝,但是當情感已扭曲到對彼此的關係造成衝擊與影響時,何不稍微放鬆手讓彼此有更多喘息跟思考的空間?也給孩子成長茁壯的機會,未來他才能一肩扛起應負的責任,把更多的能量與愛回饋給自己的父母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請給我點鼓勵,讓我有持續創作的動力。
追蹤九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九夜的沙龍
6會員
6內容數
九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20
  你好,我是九夜,今天想跟你聊聊平衡。   有時候,人讓自己遲鈍一點不是壞事,我有個研究所時期的朋友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很幸運」,為什麼我用了「大部分」這個詞彙呢?   他看起來總是一副挺粗線條的樣子,上課時帶的東西也很輕便隨意,也有一份挺不錯的工作,剛認識時只看外表,會覺得他八成是被劃分在人生勝利
Thumbnail
2020/12/20
  你好,我是九夜,今天想跟你聊聊平衡。   有時候,人讓自己遲鈍一點不是壞事,我有個研究所時期的朋友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很幸運」,為什麼我用了「大部分」這個詞彙呢?   他看起來總是一副挺粗線條的樣子,上課時帶的東西也很輕便隨意,也有一份挺不錯的工作,剛認識時只看外表,會覺得他八成是被劃分在人生勝利
Thumbnail
2020/12/12
  你好,我是九夜,今天想跟你聊聊如何面對未知。   事件的的發生,是我一位心理素質十分強大的朋友,她只比我小一兩歲,但我從她身上總是能發現一種穩定不慌亂的氣質,這也是我一直很欣賞她的部分。   從她消失挺長一段時間,加上其他共同朋友告知暫時別打擾她,心中難免忐忑,終於等到某天下午她聯繫了我。是的
Thumbnail
2020/12/12
  你好,我是九夜,今天想跟你聊聊如何面對未知。   事件的的發生,是我一位心理素質十分強大的朋友,她只比我小一兩歲,但我從她身上總是能發現一種穩定不慌亂的氣質,這也是我一直很欣賞她的部分。   從她消失挺長一段時間,加上其他共同朋友告知暫時別打擾她,心中難免忐忑,終於等到某天下午她聯繫了我。是的
Thumbnail
2020/12/09
     記得當我剛步入社會時,對一切都充滿迷惘,對周遭更是感到困惑,我疑惑的點則是...我覺得別人好像都很清楚自己要什麼、該做什麼、該何去何從?   我自己則沒有太多這樣的方向感,直到後來我才慢慢意識到一件事情,因為從小我所做的決定,大概有一半不是出於自己的意識而做,換句話說,在亞洲填鴨式體制的教
Thumbnail
2020/12/09
     記得當我剛步入社會時,對一切都充滿迷惘,對周遭更是感到困惑,我疑惑的點則是...我覺得別人好像都很清楚自己要什麼、該做什麼、該何去何從?   我自己則沒有太多這樣的方向感,直到後來我才慢慢意識到一件事情,因為從小我所做的決定,大概有一半不是出於自己的意識而做,換句話說,在亞洲填鴨式體制的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親子關係是一段我認為,世界上很奇妙的關係,我們無法選擇父母是誰,但卻會和他們有一輩子的連結。 而且在華人社會裡,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又是相對緊密的,因此常會有相愛相殺的劇本出現,今天來聊聊,為什麼父母對我們的愛,有時候卻是種令人窒息的枷鎖呢?
Thumbnail
親子關係是一段我認為,世界上很奇妙的關係,我們無法選擇父母是誰,但卻會和他們有一輩子的連結。 而且在華人社會裡,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又是相對緊密的,因此常會有相愛相殺的劇本出現,今天來聊聊,為什麼父母對我們的愛,有時候卻是種令人窒息的枷鎖呢?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當一個孩子張牙舞爪, 你能否看見他言行背後藏起來的傷痛? 當一個孩子冷漠地說「我不需要你的關心」 別信,別真的轉身離去。 . 3月份有機會在6個不同場合 與各式各樣身份的學習者們相遇 不論是母親、老師、或是一般的人 我看見原來有些成人 在長大後是不願意回顧童年的 也不願意承認兒時的自己有受傷的感受
Thumbnail
當一個孩子張牙舞爪, 你能否看見他言行背後藏起來的傷痛? 當一個孩子冷漠地說「我不需要你的關心」 別信,別真的轉身離去。 . 3月份有機會在6個不同場合 與各式各樣身份的學習者們相遇 不論是母親、老師、或是一般的人 我看見原來有些成人 在長大後是不願意回顧童年的 也不願意承認兒時的自己有受傷的感受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這些年來,我看到一些爸媽一直在剝削(某個)兒女,有親生的兒子、親生的女兒,收養的兒子、收養的女兒,女婿、媳婦等,各種情形真是XXXX(請任意埴入四個字的成語)。 我看到這些父母有幾個共同點: 一、如果是從小撫養長大的,就沒給孩子足夠的愛,或是忽略他/她, 通常對某一個兒女這樣,對其他的比較好,有明顯
Thumbnail
這些年來,我看到一些爸媽一直在剝削(某個)兒女,有親生的兒子、親生的女兒,收養的兒子、收養的女兒,女婿、媳婦等,各種情形真是XXXX(請任意埴入四個字的成語)。 我看到這些父母有幾個共同點: 一、如果是從小撫養長大的,就沒給孩子足夠的愛,或是忽略他/她, 通常對某一個兒女這樣,對其他的比較好,有明顯
Thumbnail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他人生第一層關係,是人際關係、社交發展的原型 相信我,將別人的孩子也當成自己的孩子吧!
Thumbnail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他人生第一層關係,是人際關係、社交發展的原型 相信我,將別人的孩子也當成自己的孩子吧!
Thumbnail
華人社會的傳統觀念仍然在現實中橫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與關懷,常常以隱諱的方式表現。愛你難以啟齒,關心你變成碎念,一切都是為孩子好,然而有幾個孩子能夠真正明白話語背後的涵義?有多少父母能夠理解孩子行為的動機?
Thumbnail
華人社會的傳統觀念仍然在現實中橫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與關懷,常常以隱諱的方式表現。愛你難以啟齒,關心你變成碎念,一切都是為孩子好,然而有幾個孩子能夠真正明白話語背後的涵義?有多少父母能夠理解孩子行為的動機?
Thumbnail
「一切都是為你好!」這樣的以愛之名,才會延伸出許多報復行為。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許許多多的「為你好」,其實是父母親自己過不去。
Thumbnail
「一切都是為你好!」這樣的以愛之名,才會延伸出許多報復行為。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許許多多的「為你好」,其實是父母親自己過不去。
Thumbnail
  有句古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在年齡漸長的時光中,深深感受到天下不是的父母還不算稀少的。   先別急著否定,我清楚養孩子有多辛苦。   相較於美國歐洲的父母,亞洲父母較難認知「孩子是獨立個體」這件事,當然包括我的父母親,小至飲食,大致穿著、交友,甚至人生規劃,想必大家對於這類的爭執點並不陌生。
Thumbnail
  有句古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在年齡漸長的時光中,深深感受到天下不是的父母還不算稀少的。   先別急著否定,我清楚養孩子有多辛苦。   相較於美國歐洲的父母,亞洲父母較難認知「孩子是獨立個體」這件事,當然包括我的父母親,小至飲食,大致穿著、交友,甚至人生規劃,想必大家對於這類的爭執點並不陌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