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觸覺:植物纖維所勾勒的肌理-自然框織。

2022/05/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李盈瑩,版權/土土野青工作室,計畫贊助單位/文化部。
走訪宜蘭舊城的菜市場,至今仍能在販舖見到以自然材質包綑的葉菜苗,二十來株的萵苣或高麗菜苗,被月桃鮮葉綑包為一份,外頭再用稻草綁繫固定,如此天然的包裝取代了萬年不滅的塑膠袋,菜苗根系還能因此呼吸透氣。每回在菜市場見到,仍會驚嘆於宜蘭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竟如此緊密。
自然框織
與日常為伴的植物纖維
早期植物纖維在日常生活的運用十分廣泛,常見的菜瓜布便是絲瓜老化果實製成的洗滌民具、構樹與雀榕樹皮昔日被用來造紙、苑裡婦女以藺草編織養活了一家老小、恆春半島的古老產業以瓊麻製為繩索,以及原住民取月桃莖編織籃蓆、以黃藤編織為各式藤簍。而從蘭陽平原遷徙至花蓮新社的葛瑪蘭族,則利用香蕉假莖抽取纖維絲;還有昔日在宜蘭河畔放牛的牧童,會以串鼻龍充滿韌性的藤蔓纖維,作為穿過牛隻鼻環的鼻繩。
果實、樹皮、莖桿、葉鞘,不同的植物各有不同的韌度,纖維強韌者可用來提拉重物,韌度稍弱的則用來綁紮食材。而此次帶領工作坊的藝術家張愛波,她不取天然纖維的實用功能,而是透過各種纖維散發出的獨特觸感,將纖維視為畫材的一種,像作畫那般,將植物的肌理織入框中。
尋訪舊城的植物肌理
在框織的創作中,愛波以樹枝為框,以各種線材為經緯線,再將野外採集而來的自然物適度穿插點綴於緯線之中。因此在正式進行框織創作前,學員先跟著土土野青的主理人駱駝深入舊城及周邊綠地,採集所需的自然材質。首先漫步至宜蘭河畔,映入眼前的是一片隨風搖曳的狼尾草,其白色密生的柔毛宛如小動物般,立即吸引了女孩們的目光,原來眼前這些高大的禾本科植物來自非洲,最早被引進台灣作為牧草,後來才逸出至野外。
接著來到宜蘭酒廠對面的老屋群,這座名為「化龍一村」的眷村現已無人居住,但早年在此生活的榮民於庭院栽植的各種園藝作物,卻未隨著時代的遷移而消減其絲毫生命力,這些鮮鮮綠綠的植物如今仍以蓬勃盎然的姿態生長。包括轉角那幾株挺拔且滿佈爬藤植物的大王椰子,還有老屋周邊栽植的觀音棕竹、海金沙、虎尾蘭,以及掉落於地面上的樹枝、檳榔花軸、椰子葉鞘等,學員透過眼睛觀察外觀、透過雙手觸摸各種植物的纖維紋理,各自採集喜愛的植物回到工作室。
一經一緯織成的纖維世界
許多自然物在新鮮時摸來柔嫩,在風乾後卻容易脆化或裂掉,因此除了要選擇韌度較足的植物,在作品中仍要以長纖維的線材織出主要結構,作品才會堅固。愛波帶來了自己長年蒐集的各種線材,其中動物纖維以羊毛線為主,植物纖維除了常見的棉線、亞麻,還有苧麻、香蕉纖維,以及自公平貿易商店買來的植物染線、手捻線、羊毛混紡蕁麻纖維等,還有以印度婦女汰換後的紗麗服飾所裁製成的紗麗線;在人造線材的部分,有融入顆粒狀毛球或在主線上種了許多短毛的花紗,呈現線材俏麗的一面。站在眾多線材的前方,學員逐一感受它們的紋理,有的摸來粗澀、有的毛絨蓬鬆、有的在燈光下具有光澤,還有些自然捻線因纖維較短,加上手捻而成使得粗細不一,稍微拉扯就輕易斷裂。對纖維近乎於著迷的愛波,喜歡用複合媒材讓自己的創作語彙更加豐富,她以自然風景為靈感,以具象的編織工藝技術,將星星、山脈、河流等抽象意向轉化傳達於作品之中。另一方面,她也善用纖維的色彩,比如在一幅充滿大地色系與自然物點綴的框織作品中,她會突然搭配一種顏色相當突出的人造纖維來象徵「光」,對愛波來說,天然纖維與人工纖維沒有優劣之分,它們所呈現的色彩與肌理不同,只要能傳達作品意念的,就是好素材。纖維讓愛波與自然之間,產生了一種很細微的連結,比如看見公園裡毛茸茸的龍柏樹,宛如毛線叢的質感讓她想鑽到其中被樹葉包覆,她也特別喜歡植物在野外時的樣貌,因此框織作品中,捲曲的海金沙便不經剪裁,採以成串的姿態自然垂掛。工坊來到了尾聲,走逛一輪學員的作品,有人將孟仁草的草穗或九芎的果實果柄種在框織中,有人則運用植物的老藤圍成不規則形的外框,每種植物因不同肌理而被賦予全新的想像力,像草原、像樹叢,也像海洋生物,各自被凍結在框織畫裡,形成一股靜置的美感。
▎自然框織工作坊 ▎講師小檔案
張愛波/經營品牌「potatogiraffe」。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持續學習和畫畫,投身編織、刺繡等藝術創作,並從事編織教學。因為喜愛大自然而創作所觀察到的無數萬物風景,轉化成織品複合媒材,和萬物與人之間最溫柔的共鳴。
the wild buff土土野青
the wild buff土土野青
結合工藝創作、設計、農業、藝術教育、考古等背景,開設活動及分享會。藉由實際操作, 將自造者運動實踐於生活,建構人與環境的聯結。 活動設計企劃、教學合作、教案撰寫,請使用信箱聯絡,感謝。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