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點【蔬果外送"慘"業難在哪?】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耗損的控管,就是蔬果外送最難的地方


「蔬果外送」這門生意一直以來都是各大電商所謂的「藍海」,但這個業種在各大電商好像也沒有一個完全成功指標,而每一個大型電商都想要分一杯羹(農產品在臺灣每年有千億以上產值),但因為難度高,以往沒有真的被討論及規劃進而投入市場,但因爲這兩年的疫情肆虐,讓消費習慣慢慢從實體轉變為線上,進而露出發展的曙光,但為什麼我會一直強調蔬果外送是一個“慘”業?感覺不就是把蔬果拿到網路上販售而已嗎? 另外很多人一定有疑問,販售蔬菜水果的電商明明已經行之多年了,為什麼我一直強調尚未有人真正成功?

因為我講的重點在於「蔬果的外送」這件事情上面,現階段有9成以上的蔬果電商採用的都是「預購」產地直送或販售蔬果箱的模式,而這個模式其實並不符合我心中所謂真正的「外送」,我心中外送的定義是:我手邊就有現貨可以當天、甚至幾個小時內就送至顧客手中,而這樣的模式也就意味著必須備足所有販售商品的庫存,備足農產品的庫存其實不難,依照現階段各大電商平台財力輕輕鬆鬆都可以做到,但蔬果外送最難的點其實是圍繞在:「耗損控制」。

蔬果耗損其實從「採收」「運送」「入倉」「配送」「殘貨」「賠償」全部都要算上一筆,而這些耗損基本上保守先抓20%(都還沒有賣就要先算20%耗損),舉例來說:空心菜一把末端售價35元,商品毛利率大概是30-40%左右,但是耗損要先扣掉20%、運費15%、管銷成本20%,原本30-40%的商品毛利率可能壓縮下來已經變成負毛利了,聰明如你會說:那就把成本轉嫁到消費者手上,就可以解決負毛利的情況啦!

的確,我們可以把成本轉嫁至消費者,但這樣就會導致平常一把35元的空心菜,直接變成一把50元起跳,如此一來蔬果外送這門生意就會更難做了。因為每日都會開伙的消費者,因為時常購買蔬果,所以心中都會有一個平均的價位落點,如果每樣蔬果定價都為了補貼耗損的%數,會導致售價超過消費者心中預期價格太多,最終還是寧願去實體購買,那線上就只能淪落成替代性的消費通路,而線上的規模就會卡在那邊...

那我們的耗損,有控制嗎?

有控制,而且還是超乎你想像的數字!依我自己對蔬果外送通路的了解,較大型的外送通路基本的耗損都還是10-20%跑不掉,而我目前已成功控制在5%以內,甚至可以更低!那這部分我是如何克服的呢?我利用原本傳統產業的採購資源並引進系統,持續優化商業模式協助放心初轉型,達到每日精準採購進而降低耗損,也因為耗損降低了,獲利率自然提升,那蔬果的定價自然而然就可以更貼近實體門市,那這門蔬果外送生意,自然越來越有搞頭了!另外加上目前線上超市沒有以蔬果外送為主要定位的線上通路(指的是擁有300-400樣蔬果類商品的線上超市),未來廠區規模擴張後,線上超市就會有一定的優勢存在。只是怎麼擴張又是另外一門學問了(雖然我心中已有藍圖),至於有沒有機會達成心目中的藍圖,就看緣分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ron(阿仁)的沙龍
15會員
7內容數
如果運用工具及思維,協助放心初蔬果網從0到破億營收
Deron(阿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8
數位轉型一直是傳統產業的熱門議題,然而要成功實現數位轉型卻非易事。作為一位成功的蔬果電商顧問,我深刻體會到數位轉型所需要的「轉念、轉變、再來談轉型」。 首先需要「轉念」,也就是轉變思維,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許多傳統產業在開始進行數位轉型之前,都需要克服傳統思維的阻礙,接受新的概念和方式。例如,對於水
2023/04/08
數位轉型一直是傳統產業的熱門議題,然而要成功實現數位轉型卻非易事。作為一位成功的蔬果電商顧問,我深刻體會到數位轉型所需要的「轉念、轉變、再來談轉型」。 首先需要「轉念」,也就是轉變思維,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許多傳統產業在開始進行數位轉型之前,都需要克服傳統思維的阻礙,接受新的概念和方式。例如,對於水
2023/03/01
工作的樂趣是什麼? 最近老婆問我:「為什麼我總是幫人做一些開創性工作,好好生活不行嗎? 」突然不太知道如何回答,同時也思考,好好生活不行嗎? 回想這十幾年出社會以來,身處的工作好像都是協助開創及打天下為主的工作模式,不是我有被虐的傾向,好像我自己蠻享受從 #從無到有 的這個過程(後來跟很多不同產業
2023/03/01
工作的樂趣是什麼? 最近老婆問我:「為什麼我總是幫人做一些開創性工作,好好生活不行嗎? 」突然不太知道如何回答,同時也思考,好好生活不行嗎? 回想這十幾年出社會以來,身處的工作好像都是協助開創及打天下為主的工作模式,不是我有被虐的傾向,好像我自己蠻享受從 #從無到有 的這個過程(後來跟很多不同產業
2022/06/12
先說自己在投入協助放心初轉型之前,其實是個蔬果名字跟長相沒辦法分清楚的直男(現在會分了不過還是直男),更何況我要去想蔬菜水果要賣給誰?所以這件事情一開始對我來說就是一件棘手的問題,但我後續如何去擬定客群及選擇廣告工具並投放,就會在這篇稍微說明一下 實體通路是優勢還是牽絆 誰對我有興趣?
Thumbnail
2022/06/12
先說自己在投入協助放心初轉型之前,其實是個蔬果名字跟長相沒辦法分清楚的直男(現在會分了不過還是直男),更何況我要去想蔬菜水果要賣給誰?所以這件事情一開始對我來說就是一件棘手的問題,但我後續如何去擬定客群及選擇廣告工具並投放,就會在這篇稍微說明一下 實體通路是優勢還是牽絆 誰對我有興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耗損的控管,就是蔬果外送最難的地方 那我們的耗損,有控制嗎?
Thumbnail
耗損的控管,就是蔬果外送最難的地方 那我們的耗損,有控制嗎?
Thumbnail
【創造屬於自己的記憶點】 有人問我,為什麼我沒有電商經驗就可以在2019年投入半年月營收破百萬,2020年營收接近破億,2021年營收再次翻倍,而做的還是電商最難的領域:蔬果外送“慘”業。
Thumbnail
【創造屬於自己的記憶點】 有人問我,為什麼我沒有電商經驗就可以在2019年投入半年月營收破百萬,2020年營收接近破億,2021年營收再次翻倍,而做的還是電商最難的領域:蔬果外送“慘”業。
Thumbnail
前面的故事:第一集、第二集 繼續來跟你聊聊「我在菜鳥產品經理時的一場奇妙失敗」最後一集 點數跟流通性之間的關係,就像火車與鐵軌的關係。 你重金打造了一個性能規格屌炸天的火車有什麼用? 鐵軌鋪了嗎?有地方落地嗎? 沒有流通性的點數就是死水,但日後我遇到過的許多老闆,總是不希望自己的點數流通出去。
Thumbnail
前面的故事:第一集、第二集 繼續來跟你聊聊「我在菜鳥產品經理時的一場奇妙失敗」最後一集 點數跟流通性之間的關係,就像火車與鐵軌的關係。 你重金打造了一個性能規格屌炸天的火車有什麼用? 鐵軌鋪了嗎?有地方落地嗎? 沒有流通性的點數就是死水,但日後我遇到過的許多老闆,總是不希望自己的點數流通出去。
Thumbnail
網路交易,容易讓人誤以為零成本,真相是網路銷售的成本,可能比你想得多很多,加上每家店的成本結構不同,一百塊的商品,最終只有很少的比例進了老闆口袋。讓我們來聊聊那些看不到的隱藏成本?為什麼,總有更便宜的選項?究竟吃虧,還是佔便宜怎麼看?那些市場沒說的——關於成本的秘密。
Thumbnail
網路交易,容易讓人誤以為零成本,真相是網路銷售的成本,可能比你想得多很多,加上每家店的成本結構不同,一百塊的商品,最終只有很少的比例進了老闆口袋。讓我們來聊聊那些看不到的隱藏成本?為什麼,總有更便宜的選項?究竟吃虧,還是佔便宜怎麼看?那些市場沒說的——關於成本的秘密。
Thumbnail
全球運輸物流成本,在市場供需大幅變動,較過往增加許多;空運因各國防疫限制供給受限、需求轉為海運,快速湧入的海運貨量,導致貨櫃供給調整平衡、成本也增長...那麼陸運呢?
Thumbnail
全球運輸物流成本,在市場供需大幅變動,較過往增加許多;空運因各國防疫限制供給受限、需求轉為海運,快速湧入的海運貨量,導致貨櫃供給調整平衡、成本也增長...那麼陸運呢?
Thumbnail
以這次的事件為例,發生中國以台灣鳳梨檢出「有害生物」為由禁止台灣鳳梨進口,許多媒體又開始報導農民苦哈哈的新聞,實際上台灣鳳梨9成內銷,外銷只佔台灣1成,且幾乎外銷中國。
Thumbnail
以這次的事件為例,發生中國以台灣鳳梨檢出「有害生物」為由禁止台灣鳳梨進口,許多媒體又開始報導農民苦哈哈的新聞,實際上台灣鳳梨9成內銷,外銷只佔台灣1成,且幾乎外銷中國。
Thumbnail
Q:存貨周轉率低的電商該怎麼促銷? 常常發生訂貨出錯很沒效率 像是多出貨 使得客戶要多付一次錢(產業是食品業) A:電商促銷有很多方法 打折 滿多少折扣多少 或者滿多少送多少 買幾送幾 買a送b 加購等等 常常發生訂貨出錯很沒效率 應該要先改善存貨周轉率還有訂貨出錯率才是 常常促銷 對品牌的定
Thumbnail
Q:存貨周轉率低的電商該怎麼促銷? 常常發生訂貨出錯很沒效率 像是多出貨 使得客戶要多付一次錢(產業是食品業) A:電商促銷有很多方法 打折 滿多少折扣多少 或者滿多少送多少 買幾送幾 買a送b 加購等等 常常發生訂貨出錯很沒效率 應該要先改善存貨周轉率還有訂貨出錯率才是 常常促銷 對品牌的定
Thumbnail
據經濟部統計處調查,2017年電子購物業經營遭遇困境排名如下: 1、價格競爭激烈,毛利偏低 佔70.8% 2、消費需由多變 佔64.6% 3、電商搶食市場(同業競爭)佔47.9% 4、商品同質性即替代性高 佔35.4% 5、勞動成本提高 佔22.9% 6、人力資源短缺、流動率高 佔16.7% 7、
Thumbnail
據經濟部統計處調查,2017年電子購物業經營遭遇困境排名如下: 1、價格競爭激烈,毛利偏低 佔70.8% 2、消費需由多變 佔64.6% 3、電商搶食市場(同業競爭)佔47.9% 4、商品同質性即替代性高 佔35.4% 5、勞動成本提高 佔22.9% 6、人力資源短缺、流動率高 佔16.7% 7、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