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是種罪?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當我經常練習寫作、閱讀、學習新知,同時不斷地思考、與自己辯論……我發現, 我的邏輯思考隨著我的心智鍛鍊而不斷強壯與穩固,我的組織能力增強,就連詞彙表達也少了很多贅詞,能夠單刀直入直達重點,就連我的諮商師都跟我提過我說話很能夠切入核心、不拖泥帶水。

這時我也才發現,很多人,就像過去的我,對於一個想法和概念有一個雛形,可是他們沒有將這些思路給組織起來,或是缺乏必要的資訊來去補充跟建構他們的理念,因此形成表面上的「表達困難」或是以「我不知道」來掩蓋,實際上是缺乏心智的練習,以及資訊的吸收。

無知(無理性判斷以及放棄思考),可以造就一個人的盲目、自卑,甚至愚蠢,也就是表面上看來的「無主見」。因為當你沒有了自己的判斷跟思辨能力,以及足夠撐起自己的知識背景,他人給你丟出了什麼訊息,你也會囫圇吞棗,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吞下去,形成「我覺得這好像是對的,但這好像也是對的」的思考困境,進而被資訊洪流給沖走,成為一個容易被他人操縱的棋子,甚至做出一些愚蠢、自私、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言行。

之前我看過某個人說,他認為無知是種罪,當時我還不這麼認為,但我現在發現,若是在某一程度上,人們任由自己的無知創造自傷傷人的局面,犧牲掉自己、他人,甚至國家和世界……那無知的確是種罪。

若是無知加上恐懼,那更是罪加一等。

好比歷史上從12世紀開始至17世紀時的歐洲獵巫,人們在當時並不瞭解巫術,而人們也不想瞭解,基於對未知的恐懼,渲染了對女巫們以及「被認為是女巫的女巫」的害怕,尤其針對女性,從而將她們冠上莫須有的罪名,一個接一個活活將她們燒死或處以水刑。

我不能夠保證歷史上這些所有被社會流放的女巫沒有傷人,但更多時候,這些罪名是沒有在根據無罪推定原則而擅自斷論並對這些「我不管你有沒有傷人你有沒有跟惡魔作交易,我覺得你有就是有,不管你要狡辯什麼」的人們處以死刑。

而很多霸凌事件也是如此。人們認為一個人很討厭、不惹人喜歡,甚至有時候根本不需要理由,可以擅自在他們頭上冠上「垃圾」、「廢物」、「醜女」、「死胖子」……之類的標籤/罪名,甚至更糟,踢、踹、打、揍、強暴、以棍棒刀械行兇,處以私刑,也就是所謂的「霸凌」。……老實說,這不是獵巫不然是什麼?所謂你認為對方就該被如此對待的理由在哪裡?就算真的這麼討厭、看不順眼對方,你憑什麼認為你就有權力去傷害對方?甚至「斷罪並處刑」?

後來發現霸凌者其實跟歐洲中世紀在獵巫的那群人沒什麼兩樣,人們可以基於自己的恐懼和無知,任由自己造成傷害而無意識。

所以說無知/愚蠢是否是種罪?我認為是的。但任由自己的無知和愚蠢傷人而不自知,單純享受「看對方失魂落魄」的惡意,那更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杜若
1會員
7內容數
我叫杜若,是鳳凰的女兒。喜好占星、哲學、心理學與社會學。會通靈,愛分享個人觀察與見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們驚慌失措的反應,再次地讓人魔們確認他們的權力地位。為什麼你那麼害怕我?當然是因為我令人害怕、我的權力就在於我能令你產生恐懼。媒體一再對他們妖魔化的描述,都讓那些魯蛇們看到,只有透過無殺別殺人,他們才能進入那不凡的人魔世界裡。 媒體的嗜血的報導、讀者的驚惶地胡亂指責,都在鼓勵無差別的殺人行為。
Thumbnail
人們驚慌失措的反應,再次地讓人魔們確認他們的權力地位。為什麼你那麼害怕我?當然是因為我令人害怕、我的權力就在於我能令你產生恐懼。媒體一再對他們妖魔化的描述,都讓那些魯蛇們看到,只有透過無殺別殺人,他們才能進入那不凡的人魔世界裡。 媒體的嗜血的報導、讀者的驚惶地胡亂指責,都在鼓勵無差別的殺人行為。
Thumbnail
有些朋友不曉得何謂「無明」,無明就是我們的心被貪瞋癡障蔽,事情看不清楚,道理也讀不明白,換句話說貪瞋癡主宰了我們的心性,以致於無法斷惡修善,惡念不止。 有一個人善良也孝順,平時也都有行善積德,是人人眼中的善知識。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此人一旦發起脾氣,家裡的人都懼怕,因為他暴怒起來會砸鍋摔碗甩門
Thumbnail
有些朋友不曉得何謂「無明」,無明就是我們的心被貪瞋癡障蔽,事情看不清楚,道理也讀不明白,換句話說貪瞋癡主宰了我們的心性,以致於無法斷惡修善,惡念不止。 有一個人善良也孝順,平時也都有行善積德,是人人眼中的善知識。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此人一旦發起脾氣,家裡的人都懼怕,因為他暴怒起來會砸鍋摔碗甩門
Thumbnail
◎古人為何說:[ 親兄弟,要明算帳 ]? 一、誠信全失,命運乖桀。---借錢不還,失卻誠信,眾叛親離。 二、誠信理智立契約,護己又護人。---再親密也要立契約,因為想和你有長長久久的情誼! 三、 歸還財物不侵占,是何種美德?----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仁恕之行!
Thumbnail
◎古人為何說:[ 親兄弟,要明算帳 ]? 一、誠信全失,命運乖桀。---借錢不還,失卻誠信,眾叛親離。 二、誠信理智立契約,護己又護人。---再親密也要立契約,因為想和你有長長久久的情誼! 三、 歸還財物不侵占,是何種美德?----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仁恕之行!
Thumbnail
惡意總是需要好的包裝,才能夠持續的荼毒社會。 而鄉愿之人,也很容易被利用,站在道德高點,恣意的擴散惡意.... 傷害都是在暗處發生的 最終,你我都成為共犯! 台大歧視政見的啟示:我們應該尊重仇恨/歧視言論的言論自由嗎? 如何定義仇恨言論?
Thumbnail
惡意總是需要好的包裝,才能夠持續的荼毒社會。 而鄉愿之人,也很容易被利用,站在道德高點,恣意的擴散惡意.... 傷害都是在暗處發生的 最終,你我都成為共犯! 台大歧視政見的啟示:我們應該尊重仇恨/歧視言論的言論自由嗎? 如何定義仇恨言論?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4.27 良因法師 隨筆 明教曰: 「凡人所為之惡,有有形者,有無形者。 無形之惡,害人者也;有形之惡,殺人者也。 殺人之惡小,害人之惡大。 所以游晏中有鴆毒,談笑中有戈矛,堂奧中有虎豹,鄰巷中有戎狄。 自非聖賢,絕之於未萌,防之以禮法,則其為害也,不亦甚乎。」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4.27 良因法師 隨筆 明教曰: 「凡人所為之惡,有有形者,有無形者。 無形之惡,害人者也;有形之惡,殺人者也。 殺人之惡小,害人之惡大。 所以游晏中有鴆毒,談笑中有戈矛,堂奧中有虎豹,鄰巷中有戎狄。 自非聖賢,絕之於未萌,防之以禮法,則其為害也,不亦甚乎。」
Thumbnail
善良的無知比純粹的邪惡可怕百倍,因為頭上長角的惡魔讓人退避三舍,善良的外表明顯更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多少邪惡一直以“正能量”的形式支配着大眾的簡單思維和原始衝動。在漫長的對決之中,魔鬼早已進化出一套狡猾無比的手段,一直披着比天使漂亮得多的外衣。
Thumbnail
善良的無知比純粹的邪惡可怕百倍,因為頭上長角的惡魔讓人退避三舍,善良的外表明顯更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多少邪惡一直以“正能量”的形式支配着大眾的簡單思維和原始衝動。在漫長的對決之中,魔鬼早已進化出一套狡猾無比的手段,一直披着比天使漂亮得多的外衣。
Thumbnail
在大多數的狀況下,你生活中的愚者之所以還能生存,只是因為沒人指正他們而已。若有人肯當面指正,他們就會放棄裝笨或是擺爛。或許當我們因有人裝笨或擺爛而憤怒時,也忘記正是因為我們一直裝著沒看到他或放著讓他爛,才會讓事情惡化如此。
Thumbnail
在大多數的狀況下,你生活中的愚者之所以還能生存,只是因為沒人指正他們而已。若有人肯當面指正,他們就會放棄裝笨或是擺爛。或許當我們因有人裝笨或擺爛而憤怒時,也忘記正是因為我們一直裝著沒看到他或放著讓他爛,才會讓事情惡化如此。
Thumbnail
真實地,體罰是絕對不合理的。因為任何對自己或他人之身體帶來傷害的行為方式都是不公正的、不正當的,包括體罰也是。因為,真實地,身為一個人類,他真正想知道的是,在真正合乎真實的自然邏輯之中,為什麼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而且另一方面什麼樣的行為應當是正確的,而不是學會畏懼於棍子,或說是,暴力...
Thumbnail
真實地,體罰是絕對不合理的。因為任何對自己或他人之身體帶來傷害的行為方式都是不公正的、不正當的,包括體罰也是。因為,真實地,身為一個人類,他真正想知道的是,在真正合乎真實的自然邏輯之中,為什麼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而且另一方面什麼樣的行為應當是正確的,而不是學會畏懼於棍子,或說是,暴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