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佛陀沒有成道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陣子阿嬤過世,處理後事的法師念誦與解說的經是《父母恩重難報經》,但內容總覺得是偏儒道思想,查詢了些資料,引述維基百科:「根據釋廣興的研究,《父母恩難報經》是從印度翻譯過來的經典,但所講報恩方法,與儒家以「敬」為主的孝道思想衝突,故漢地僧俗仿照《父母恩難報經》造出《父母恩重難報經》。」
其實,如果佛陀沒有成道,以儒家或現在社會的價值觀來看,是不是拋妻棄子、忤逆父母的人呢?如果一個有家室的現代人,不管妻子、小孩、父母的反對執意削髮出家,那他是不盡孝道、不負責任嗎?他跟佛陀的差別在哪?
就像創業,如果成功了,投資人雨露均霑,但如果失敗,投資人馬上變債主,而成功者往往是鳳毛麟角,這是每個修行者要面對的課題,解脫輪迴的方法,必定不被輪迴所接受,就像斷除貪欲的方法,必定不被資本主義所接受。
以小乘而言,佛陀是從凡夫修成聖者,而以大乘而言,佛陀一直都是聖者,只是示現一生的各種相,簡單來說佛陀一生都只是演出來的。小乘認為佛陀是一般人,修出世間法而成道,對承擔世間價值觀的指謫是必然的。大乘想出世、入世兼具,認為佛陀不是一般人,因為佛陀了解人生劇本,為了度化家人與一切有情,所以出家反而才是孝順與負責,但這裡產生一個弔詭,因為佛陀不是一般人,那如果一般人出家是孝順與負責嗎?如果成道了,家人眾生雞犬升天,如果沒成道,變冤親債主?況且世間家人的願望真的是成道嗎?
以大乘而言,兼具出世與入世,發展出世俗與勝義,例如佈施,從世俗而言做了佈施的行為,而從勝義而言施者、受者、施物三輪體空。以此理論發展出在家眾也能修行出世間法的方式,面對世間同一事件能有不同的心念,例如《利器之輪》面對違緣時都是自己自作自受,在面對違緣的事件下能藉此修心修行,但也有可能被自我利用以此指謫別人自食惡果。
總之,大乘兼容小乘的出世間法,點出了出世間法不在於表象,而在於出離心,小乘有嚴格的規範,例如手不碰錢,而大乘在有條件的前提下開放,提供了入世、符合社會價值觀下的修行方法,修行可以在塵世未了前一邊修行,而且現在僧團為了運作,當修行成了工作,還需受人供養的業,不一定比入世修行還有時間與心力。
75會員
344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生活雜記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生活雜記、書海浮沉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生活雜記、音樂那些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略談憤怒轉換法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生活雜記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如果在意的女孩子知道我是AV男優的話該怎麼辦?(52) 騷動之後變化的生活       在溜冰場的意外發生後,清勇和千陽乃一行人雖然彼此間氣氛有些尷尬,但他們還是一路溜冰直到夕陽西下的時刻。   由於千陽乃說要和知日乃及阿堺去其他地方吃晚餐所以就先一步離開了,接著過沒多久清勇跟柊莉等人也離開溜冰場,並坐上了回程的電車。   剛上了回程的電車,千惠希就不好意
Thumbnail
avatar
河合艾梅莉
2024-06-18
如果可以成為愛情小說家(45)壞  「原來要找章軒並不難。」   悠悠口袋裡放著暖暖包,在醫學院旁的合作社守株待兔不過才半小時,很快就發現她的目標。   高三畢業前就不再聯絡,兩年多不見,這個人好像又長高了一些。悠悠注意到章軒身邊的女同學,他們說話的樣子,就像過去章軒和前女友互動的模樣——那一瞬,悠悠差點動搖,想要轉身就走。
Thumbnail
avatar
Alvvy
2024-06-17
如果可以,請聽我說Q.當你失意難過時,腦中浮出什麼畫面? 通常是一片白得發亮刺眼的雪地,我就躺在那,身子蜷縮著,以為這樣就沒事了,然後緩緩地闔上眼,雪一點一點落在臉頰,我沒能爬起來,只任由身體被覆蓋...
Thumbnail
avatar
非雨相
2024-06-12
如果在意的女孩子知道我是AV男優的話該怎麼辦?(51) 如果鄰家大哥哥是男優該怎麼辦       「嗚喔喔!這就是溜冰嗎?只要穿上這個腳底裝上—呃……刀子的鞋子就可以在冰上滑來滑去的嗎?好神奇喔!堺哥—啊,我忘記堺哥去上洗手間了。」   這名獨自嘟噥著的女子正是七尾知日乃,在清勇等人到達溜冰場後沒多久她就和自己的姐姐與男朋友北間堺來到了這裡。   至於此刻的阿堺為何
Thumbnail
avatar
河合艾梅莉
2024-06-11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讀後感「如果地球真的是一個充滿痛苦的地方,在那裡我們只能了解到人生不幸的話, 為什麼離開的朝聖者沒有回來呢?」 「留在地球上的理由,僅因一個人便足夠了。」 生活中充斥著不幸與挫折,因為愛,讓我們不再獨自抗爭,而是一同對抗這充滿痛苦與磨難的世界。
Thumbnail
avatar
YU_LIFE
2024-06-10
如果沒有音樂,我就不會成為這樣的大人這幾年來,我有做一點音樂創作,去年發了專輯後,我可能比從前多了更多機會,要回答我與音樂的淵源。我想過許多可能性,雖然我講述的可能大多是那一兩個版本,但我知道大多數的人會喜歡上一樣東西,應該都不只有單純的因素吧。
Thumbnail
avatar
張雅淳
2021-07-24
雜談|如果沒有音樂,我不會成為這樣的大人從唱片到串流、從主流到分眾,一路走來見證了音樂型態的改變,舊的唱片工業式微,新的音樂場景誕生,不變的是音樂始終陪伴我經歷人生的每個階段。時至今日,聽著曾經滋養我、接住我的音樂,仍然能獲得莫大的溫暖和能量。
Thumbnail
avatar
winterblue
2021-07-22
如果沒有音樂,我就不會成為這樣的大人音樂大概是我五歲就開始接觸的一個才能。大概小學開始,就得早起去合唱聲樂部練習。 那時候很特別,老師要你跟隨著鋼琴的聲音,激發出你絕對音感的本能。再從絕對音感變成厚實的腹部發聲,再到與其他部的合聲。 我訓練了快五年的聲樂課程,除了絕對音感和真假音轉換,到拍子的準確,和肺活量的激增,我並沒有往歌手的方向
Thumbnail
avatar
jenny
2021-06-13
如果沒有音樂,我就不會成為這樣的大人現在的我只是個二十出頭的青年,對那時的我來說算是個大人了。 歌詞本裡的旋律和字句,一字一句刻下我們的的時光。 CD Player讀取光碟發出「吱嗤,吱嗤」聲響,是奶奶學習的預告,卻是我和妹妹探索音樂的開端。
Thumbnail
avatar
傑克啊傑克
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