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資本主義、慾望管理與修行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剛看完超級歪介紹《少即是多:棄成長如何拯救世界》,很佩服他對社會、政治、經濟、哲學等議題的梳理摘要,有時買來他介紹的書,讀起來常覺得為了佐證理論而敘述的各種科研資料、數據、歷史脈絡,往往令人感到枯燥、讀後忘前,而最後提出的結論又過於理想、現況無法改變。但如果從他的摘要回去看便能提綱挈領、掌握論點,像科判一般。

如果深入了解社會運作,一開始很容易憤怒,但隨著時間發現無能為力而平息,例如資本主義必須製造「人造匱乏」才能運作,在GDP量化下,大自然成了自然資源、人成了人力資源,但畢竟自己生在這個體制中是事實,有些人認為打不過就加入吧,有些人抽離從歷史見證角度看自己活在時代潮流中,有些人認為能控制我的身體,但控制不了我的心,要怎麼想是唯一的自由。

面對「人造匱乏」能怎麼辦呢?常有人認為修行與戒律、禁慾有關,可是一個不喜歡吃香菜的人,對他而言禁止吃香菜有影響嗎?又例如一位三高患者,雖然可能喜歡抽菸、大魚大肉,但他本身知道自己不能如此,所以:

  1. 從自心生起的戒律沒有禁止的必要,如討厭香菜的人。
  2. 出於理解而做出行動,必須出於自願,如想戒菸的人。
  3. 危害他人,才須由法律禁止。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應該是從第2點進而達成第1點,例如愛吃油炸食物理解那不健康,於是展開行動改吃健康飲食,習慣後反而對油耗味感到厭惡,這過程當然免不了各種誘惑、放棄、重啟、掙扎等,也就是說面對「人造匱乏」,對策是「慾望管理」。

記得以前有觀點是:「你敢割高麗菜煮來吃,但你敢親手殺雞煮來吃嗎?如果認為兩者都是美味的食物,那差別在哪裡?」雖然素食有其道理,但一般人無法一步到位,於是就有素肉作為過渡期替代品,但吃素是不吃肉的心念,所以素肉還是殘留吃肉的慾望。可是現在營養學還是建議肉奶蛋的攝取,如果想取得平衡,那心念或者說動機則是關鍵,就像《銀之匙》,在吃下肚前,感念動物的死亡、屍塊、雞的月經提供我身體的營養(常有人開玩笑說冰箱也是停屍間,但也常是事實)。我認為這是想在世間修行的兩全方法,《釋量論》寫道:「空見得解脫,餘修即為此。」,推到日常生活,心念是修行的關鍵,其餘社會的規範價值觀,雖能控制你要怎麼做,但無法控制你怎麼想,那是唯一的自由。

最近疫情政策,也讓人民感到經濟先於人命,防疫保單之亂,也讓人民察覺保險業基本上是販售焦慮,當焦慮成真則翻臉不認,在量化下,人命成了死亡率百分比,關於體制,許多西方書籍提出的解決方案,對個人而言都稍不切實際,如:無條件基本收入,相對來說東方從個人出發,如躺平主義、低慾望社會,反而是整理人民的現象與方案,或許慾望管理在東方早已是自古以來的顯學,理解而做出行動,就像佛法中的聞思修,我認為這就是在世間修行最好的入門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非魚的沙龍
136會員
620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子非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02
新文章將轉移至馬特市,新專題暫定為《不焦慮的簡樸生活》,開啟下個階段,歡迎移駕:子非魚 Matters。
Thumbnail
2023/05/02
新文章將轉移至馬特市,新專題暫定為《不焦慮的簡樸生活》,開啟下個階段,歡迎移駕:子非魚 Matters。
Thumbnail
2023/03/14
有時候在想,所謂的修行、療癒、哲思等,是否只是中產階級的庸人自擾?對於無產階級而言,只能煩惱下一餐在哪裡,快樂對於無產階級而言似乎簡單許多,說的現實點,所謂的修行、療癒、哲思等,是否只是中產階級吃飽太閒的精神自慰?對無產階級而言吃不飽、穿不暖都成問題,哪有時間思考。
Thumbnail
2023/03/14
有時候在想,所謂的修行、療癒、哲思等,是否只是中產階級的庸人自擾?對於無產階級而言,只能煩惱下一餐在哪裡,快樂對於無產階級而言似乎簡單許多,說的現實點,所謂的修行、療癒、哲思等,是否只是中產階級吃飽太閒的精神自慰?對無產階級而言吃不飽、穿不暖都成問題,哪有時間思考。
Thumbnail
2023/03/14
朋友說最近被推薦一書《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在推薦文留言中又找到另一書《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雖然還沒看,但原來以前思考的「是否能主動選擇死亡」已有前人分享經驗。
Thumbnail
2023/03/14
朋友說最近被推薦一書《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在推薦文留言中又找到另一書《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雖然還沒看,但原來以前思考的「是否能主動選擇死亡」已有前人分享經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男人困境 : 13 沒有什麼生活型態是絕對正確的,但你可以透過三個條件來改變   每個人的生活型態都是可以存在的,與其計較是否正確,不如專注在自己目前選擇的生活型態經營一陣子來做覆盤。   NLP假設前提之一 :「每個人都能選擇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   用飲食習慣來比喻,民國初期糧食短
Thumbnail
男人困境 : 13 沒有什麼生活型態是絕對正確的,但你可以透過三個條件來改變   每個人的生活型態都是可以存在的,與其計較是否正確,不如專注在自己目前選擇的生活型態經營一陣子來做覆盤。   NLP假設前提之一 :「每個人都能選擇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   用飲食習慣來比喻,民國初期糧食短
Thumbnail
長期窩在舒適區,只會讓現有籌碼越來越少 有個狀態是可以只待在舒適區不動最好,就是在你資源超過一個門檻,資源會自動越來越多,這種人為富二代或是在台灣已經擁有好幾棟房子出租的人,那麼你若不是這些人,你就不該待在一個圈裡太久。 我們的大腦會去適應你的外在環境,從而開始調整我們的身體與心理狀態,用運動來比喻
Thumbnail
長期窩在舒適區,只會讓現有籌碼越來越少 有個狀態是可以只待在舒適區不動最好,就是在你資源超過一個門檻,資源會自動越來越多,這種人為富二代或是在台灣已經擁有好幾棟房子出租的人,那麼你若不是這些人,你就不該待在一個圈裡太久。 我們的大腦會去適應你的外在環境,從而開始調整我們的身體與心理狀態,用運動來比喻
Thumbnail
慾望是一切進步的本源,人類因為有慾望才有動力創造,但慾望也是無底深淵,吞噬了自我,讓人看不清事物或是需求的本質。 想讓資源被有效利用,減少浪費,我們所需要付出的社會成本降低,生活成本也降低,時間與金錢自由變得更容易,而這該要怎麼做?
Thumbnail
慾望是一切進步的本源,人類因為有慾望才有動力創造,但慾望也是無底深淵,吞噬了自我,讓人看不清事物或是需求的本質。 想讓資源被有效利用,減少浪費,我們所需要付出的社會成本降低,生活成本也降低,時間與金錢自由變得更容易,而這該要怎麼做?
Thumbnail
前陣子我發表了關於凡夫要戒邪淫的重要性,結果討來了一位讀者的羞辱,說我不懂男女交合是人間享受,是上天給的恩典,說我胡言亂語,罵了一大串。 近日有位讀者來信問,覺醒和修行應該是「我自己」的事,為何我卻要一直寫文章討羞辱和挨罵呢? 原來這位讀者十幾年前就看過我的文章,也知道我從十幾年前開始在部落格分享覺
Thumbnail
前陣子我發表了關於凡夫要戒邪淫的重要性,結果討來了一位讀者的羞辱,說我不懂男女交合是人間享受,是上天給的恩典,說我胡言亂語,罵了一大串。 近日有位讀者來信問,覺醒和修行應該是「我自己」的事,為何我卻要一直寫文章討羞辱和挨罵呢? 原來這位讀者十幾年前就看過我的文章,也知道我從十幾年前開始在部落格分享覺
Thumbnail
【生活中的控制權】 盤點一下生活中我們無法控制的財務選擇。 從收入來看,每個月薪水進帳多少我們無法控制、房地產或股票要漲還是跌我們無法控制、自營工作者可以接多少case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商店客人來多少我們不能控制。 從支出來看,每個月日常生活固定帳單我們無法控制、如果生病或受傷了的支出我們無法控制
Thumbnail
【生活中的控制權】 盤點一下生活中我們無法控制的財務選擇。 從收入來看,每個月薪水進帳多少我們無法控制、房地產或股票要漲還是跌我們無法控制、自營工作者可以接多少case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商店客人來多少我們不能控制。 從支出來看,每個月日常生活固定帳單我們無法控制、如果生病或受傷了的支出我們無法控制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幾年來,我呼嚕打得厲害,跟孩子同睡一房,都會影響他的睡眠,而我呼呼大睡一點都不知道。有時與人坐在一起,別人都能聽到我的呼嚕聲,而我卻不自知。本意是不想造成他人的困擾、不想造成他人的麻煩,可事實上這樣的困擾經常在發生,叫我情何以堪!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幾年來,我呼嚕打得厲害,跟孩子同睡一房,都會影響他的睡眠,而我呼呼大睡一點都不知道。有時與人坐在一起,別人都能聽到我的呼嚕聲,而我卻不自知。本意是不想造成他人的困擾、不想造成他人的麻煩,可事實上這樣的困擾經常在發生,叫我情何以堪!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真正自由的人,總是給人一個瀟灑的印象,因為他們拋棄了許多在精神上和內心裡拋棄了許多無謂的東西。-《善惡的彼岸》
Thumbnail
真正自由的人,總是給人一個瀟灑的印象,因為他們拋棄了許多在精神上和內心裡拋棄了許多無謂的東西。-《善惡的彼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